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目的主要探讨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在应用甘舒霖30R治疗时血糖的控制情况。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3年8月该院内分泌科74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7人,治疗组患者给予甘舒霖30R注射治疗,而对照组应用诺和灵30R注射治疗,仔细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效果。结果在治疗15周后治疗组和对照组的FPG、2h PG均较治疗前低(P0.05),但治疗组和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和低血糖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甘舒霖30R和诺和灵30R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均有较好的临床疗效,通过比较,甘舒霖30R在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上,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选择90例新发空腹血糖大于14mmol/L的T2DM患者,分别予以甘舒霖30/70和诺和灵30R注射。结果两组血糖、HbAlc均明显下降,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腰围、体重及BMI均有所上升,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甘舒霖30/70预混人胰岛素在治疗糖尿病中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3.
将确诊的2型糖尿病12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用甘舒霖30R(30/70)治疗;对照组用诺和灵30R治疗。两者均为早、晚餐前30分钟皮下注射。比较治疗12周前后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HbA1c、血糖达标时间、控制血糖达标所需的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时间;结果:两组治疗12周后FBG、2hBG、HbA1c均明显下降(组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低血糖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甘舒霖30R降糖安全、有效,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探讨国产预混人胰岛素与进口预混人胰岛素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比较。方法120例2型糖尿病随机分成两组,A组用甘舒霖30/70治疗,B组用诺和灵30R治疗。早晚餐前30分皮下注射,比较治疗8周前后受试者的FBG、2hBG、HbA1C、达标时间、FINS以及低血糖事件。结果治疗8周后两组FBG、2hBG、HbA1C均显著下降,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低血糖事件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甘舒霖30R与诺和灵30R治疗糖尿病有效、安全。  相似文献   

5.
选2型糖尿病患者68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重组甘精胰岛素(长秀霖)(n=34);对照组,(甘舒霖30R胰岛素)(n=34)。分别采用每晚9点注射甘精胰岛素加阿卡波糖(三餐中嚼服)和甘舒霖30R早、晚餐前皮下注射。根据血糖水平调整胰岛素剂量,观察3个月治疗后,两组空腹血糖(FBG)、餐后2小时血糖(2hPBG)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无明显差异(P〉0.05)。但甘精组低血糖发生率明显少于预混N(P〈0.05),且体重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治疗2型糖尿病比较甘舒霖30R治疗T2DM均可有效降低血糖,对体重增加影响小,低血糖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并探讨甘舒霖30R和诺和灵30R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100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数字抽签法,将这100例患者分组,分为各有50例患者的甘舒霖组和诺和灵组。给予甘舒霖组患者甘舒霖30R治疗,给予诺和灵组患者诺和灵30R治疗。于治疗前、后,对患者的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 PG)、血清肌酐浓度、肾小球滤过率进行监测,并对低血糖事件发生情况进行观察。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甘舒霖组和诺和灵组患者的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 PG)均得到有效的改善(P0.05),血清肌酐浓度和肾小球滤过率均未发生明显的改变(P0.05);治疗后,甘舒霖组和诺和灵组在血糖、低血糖事件等方面均不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甘舒霖30R、诺和灵30R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均较为显著,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临床治疗时可交替使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多中心、随机、开放、平行、阳性药物对照的三期临床研究比较两种预混人胰岛素(甘舒霖50R与诺和灵50R)治疗1型和2型糖尿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拟入选480例1型和2型糖尿病患者,按3∶1的比例随机进入甘舒霖50R组(360例)或诺和灵50R组(120例),比较治疗12周前后受试者HbA1c、FPG、2hPG水平以及低血糖事件和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结果治疗12周后,甘舒霖50R组与诺和灵50R组HbA1c分别下降了0.91%和0.92%,FPG分别从10.05mmol/L和10.20mmol/L降至8.44mmol/L和8.64mmol/L,2hPG分别从14.72mmol/L和15.35mmol/L降至11.38mmol/L和11.81mmol/L。两组各指标治疗前后比较P均〈0.01,但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低血糖事件(31.94%和30.25%)、夜间低血糖事件(13.33%和12.61%)及不良事件发生率(19.17%和23.53%)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诺和灵50R与甘舒霖50R在治疗1型和2型糖尿病方面有相同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并均有良好的耐受性。  相似文献   

8.
选择90例新发空腹血糖大于14 mmol/L的T2DM患者,分别予以甘舒霖30/70和诺和灵30R注射.结果 两组血糖、HbA1c均明显下降,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腰围、体重及BMI均有所上升,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甘舒霖30/70预混人胰岛索在治疗糖尿病中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9.
将80例初诊为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二组,对照组:早晚用甘舒霖30R,治疗组:三餐前用甘舒霖R及睡前用甘舒霖N,每组各40例。治疗12周后观察其降糖效果。结果:治疗组空腹、餐后2h血糖及低血糖发作例数控制优于对照组(P<0.05),结果有显著性差别。结论:三餐前用甘舒霖R、睡前用甘舒霖N能够有效的控制血糖,减少血糖波动及低血糖发生,安全性及依从性好,值得临床推行。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万苏林30R和诺和灵30R治疗在开始胰岛素治疗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60例T2DM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万苏林30R和诺和灵30R治疗组,采用每日早、晚餐前皮下注射方案,为期12周。观察两组患者不同时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低血糖事件及其他不良事件的差异。结果两组三餐后血糖水平、低血糖发生次数HbA1c、胰岛素用量及其他不良事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T2DM患者采用万苏林30R治疗时,对餐后血糖控制满意,且低血糖事件发生率少。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预混胰岛素类似物诺和锐30R和预混胰岛素诺和灵30R对口服药物继发失效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取125例口服磺脲类药物继发失效的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起始三天停用原来降糖药物,第四天起,分别给予诺和锐30R和诺和灵30R日二次皮下注射治疗2周。血糖达标后出院,继续应用12周,再次来院复查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详细记录资料,比较治疗后两组血糖达标时间、空腹血糖水平、胰岛素使用情况、低血糖发生率等。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诺和锐30R组在稳定降糖和低血糖发生方面均优于诺和灵30R组(P〈0.05)。结论:对于口服药物继发失效的2型糖尿病患者,诺和锐30R较诺和灵30R能更好地控制血糖,减少低血糖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2型糖尿病胰岛素治疗中诺和锐30和诺和灵30R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比较诺和锐30和诺和灵30R每日2次皮下注射治疗在开始胰岛素治疗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为期12周的随机、开放性比较研究。72例T2DM患者被随机分为诺和锐30治疗组和诺和灵30R治疗组,采用每日早、晚餐前两次皮下注射方案,观察两组患者7个时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低血糖事件及其他不良事件的差异。结果诺和锐30治疗组三餐后血糖水平明显低于诺和灵30R治疗组(P〈0.05);诺和锐30组低血糖发生次数低于诺和灵30R组,严重低血糖发生次数约为诺和灵30R组的50%;两组HbA1c、胰岛素用量及其他不良事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T2DM患者采用早、晚餐前预混胰岛素皮下注射方案治疗时,诺和锐30对餐后血糖控制更为满意,且低血糖事件发生率少;两种治疗之间的总体血糖控制水平相似。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为探寻对老年糖尿病有效、安全及依从性好的胰岛素制剂.方法 4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使用诺和锐30R组和使用诺和灵30R组各20例,进行为期26w的临床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前与治疗后13、26w 7个时间点的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HbAlc)下降程度,并对一般临床资料、胰岛素用量、药物不良反应及患者的满意度、依从性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 两组患者7个时间点的血糖治疗前与治疗后13、26w比较及同组治疗前后比较血糖均显著下降(均P<0.01),尤其是使用诺和锐30R组餐后血糖下降更为突出.HbAlc在治疗前与治疗后13、26w均明显下降(P<0.05),使用诺和锐30R组低血糖发生率(为10%)较使用诺和灵30R组低血糖发生率(40%)显著降低(P<0.05);且诺和锐30R组胰岛素用量少于诺和灵30R组,患者的满意度和依从性诺和锐30R组较诺和灵30R组显著增高(P<0.01和P<0.05).结论 对血糖控制不佳的老年糖尿病患者,尽早使用诺和锐30R,能使血糖控制更好,HbAlc更早达标.且低血糖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4.
将48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于早、晚餐时注射门冬胰岛素30,B组于早、晚餐前30min注射预混人胰岛素30R,药物剂量根据血糖高低调整,比较治疗后两组空腹血糖、餐后血糖、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用量、发生低血糖时血糖值。结果:门冬胰岛素30和预混人胰岛素30R两组均可有效降低血糖(P〈0.01),降糖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门冬胰岛素30组发生低血糖时血糖值高于预混人胰岛素30R组(P〈0.05),尤其是夜间严重低血糖水平的发生率明显低于预混人胰岛素30R。结论: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应用门冬胰岛素30降糖效果显著,安全性高,患者耐受性和依从性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为糖尿病肾病患者应用甘舒霖30R治疗的实际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1年6月—2013年1月收治的糖尿病肾病患者4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实验组24例,对照组24例,应用甘舒霖30R治疗实验组患者,应用吡格列酮治疗对照组患者,比较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实验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24 h尿蛋白、血肌酐水平分别为(5.3±1.5)mmol/L、(7.8±1.6)mmol/L、(0.8±0.2)g/24h、(84.3±16.5)μmol/L,以上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甘舒霖30R临床应用价值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对96例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FBS≥12mmol/L)随机分治疗组和对照组(RI组)分别给予诺和灵30R和RI治疗3个月,观察空腹血糖、三餐2h血糖、胰岛素用量及体重变化情况。结论:诺和灵30R替代治疗可以获得血糖长期稳定控制,使2型糖尿病患者恢复到自然病程的更早阶段,部分患者可获得良好缓解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选择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诺和锐30)、精蛋白生物合成人胰岛素(诺和灵30R)治疗对患者血糖控制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2年12月在高邮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治疗的80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以精蛋白生物合成人胰岛素治疗,观察组以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治疗,对比两组疗效,血糖控制情况、低血糖的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值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依从性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出现低血糖的有5例,占比5.0%,对照组发生低血糖的有8例,占比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老年2型糖尿病的患者,采取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诺和锐30)治疗,效果显著,可以有效控制血糖,减少低血糖的发生,安全性较高,不良反应少,值得在今后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应用。  相似文献   

18.
64例初诊T2DM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2例,A组(门冬胰岛素30组)及B组(诺和灵30R组),比较两组治疗12周后FBG、PBG、GHbA1c、血糖达标所需时间、血糖达标时胰岛素用量及低血糖的情况。结果结果2种预混胰岛素方法均可使血糖达标,A组较B组显著降低(P〈0.01或P〈0.05);A组血糖达标所需时间和所需胰岛素用量明显少于B组(P〈0.01或P〈0.05)。A组低血糖发生次数为6.67%,B组低血糖发生次数为20.0%。结论对于初诊T2DM患者,应用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疗效优于诺和灵30R注射液,可较理想控制全天血糖。  相似文献   

19.
将60例全部在饮食、运动治疗基础上的T2DM患者随机分为甘舒霖30R和诺和灵30R组,每日2次12周。结果:甘舒霖30R能有效控制FPG、h2PG(P0.05)及HbA1c(P0.05),与诺和灵30R相比,在控制FPG、h2PG、HbA1c及血糖达标所需时间及胰岛素总量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国产人胰岛素甘舒霖30R治疗糖尿病有效,是国人经济的选择。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分析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接受诺和锐30与诺和灵30R的治疗情况。方法根据该院2010年5月—2012年9月的60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来进行分析研究,分成两组,诺和锐30组与诺和灵30R组,均有30例,分别使用诺和锐30和诺和灵30R治疗,对两组的临床治疗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前的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糖蛋白(Hb A1C)以及餐后2 h血糖(2 h PBG)比治疗后要高,诺和锐30组患者的Hb A1C、2 h PBG指标降低幅度更大(P0.01;P0.05);诺和锐30剂量比诺和灵30R要少(P0.05);诺和锐30的低血糖几率要比30R低(P0.05)。结论诺和锐30、诺和灵30R都有降血糖作用,诺和锐30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时,血糖控制以及低血糖反应情况优于诺和灵30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