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缬沙坦对慢性脑缺血大鼠的脑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ⅡAT1受体拮抗剂缬沙坦对慢性脑缺血损害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双侧颈总动脉永久性结扎并剪断制作慢性脑缺血动物模型,39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单纯缺血组、缺血治疗组.术后12 w测定其认知能力、观察海马CA1区的超微结构及GFAP免疫阳性细胞的表达.结果单纯缺血组认知能力明显下降;海马CA1区神经元大量坏死、突触及髓鞘结构严重损害;GFAP免疫阳性细胞大量表达;缺血治疗组以上变化明显减轻.结论缬沙坦对慢性脑缺血损伤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慢性脑缺血致血管性痴呆大鼠海马区局部脑血流量(rCBF)改变及细胞凋亡情况,探讨养血清脑颗粒对血管性痴呆大鼠海马神经细胞的保护机制。方法将36只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对照组、养血清脑颗粒组,每组12只。采用双侧颈总动脉缺血再灌注法制作血管性痴呆大鼠模型。养血清脑颗粒组术前10 d及术后每天用养血清脑颗粒灌胃4.8 g/kg,共灌胃45 d。Morris水迷宫实验检测大鼠的空间学习以及记忆能力,HE染色法观察大鼠海马CA1区病理组织形态学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大鼠海马区的caspase-3阳性神经元细胞,蛋白印迹检测大鼠海马区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的表达含量的变化。激光多普勒血流仪测量大鼠海马脑血流变化。结果 Morris水迷宫检测结果表明,养血清脑颗粒组平均潜伏期明显低于模型对照组(P<0.05)。大鼠脑组织HE染色结果表明,养血清脑颗粒能够改善海马CA1区神经元形态异常。免疫组化染色发现,养血清脑颗粒组大鼠神经细胞caspase-3表达明显低于模型对照组(P<0.05)。养血清脑颗粒能够提高细胞中Bcl-2蛋白表达量,降低Bax蛋白表达(P<0.05),养血清脑颗粒能明显增加大鼠脑血流量(P<0.05)。结论养血清脑颗粒能够增加实验大鼠海马局部脑血流量,抑制海马神经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三磷酸胞苷二钠 (CTP)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海马 CA3区神经元形态学的影响。方法 选取 SD大鼠 60只 ,随机分为脑缺血自然恢复组、药物干预组和假手术对照组。采用线栓法建立大脑中动脉脑缺血大鼠模型 ,应用 HE染色方法观察海马 CA3区神经元形态学的变化。结果 给予 CTP干预后 ,脑缺血大鼠海马 CA3区完整锥体细胞数目与自然恢复组相比明显增多。结论  CTP具有支持神经元存活 ,增加神经元的抗缺血能力 ,促进半暗带区神经细胞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促红细胞生成素干预后慢性脑缺血大鼠的空间学习记忆功能及海马星形胶质细胞的变化.方法 结扎大鼠双侧颈总动脉建立慢性脑缺血模型,治疗组术后给予EP01 000 U/kg腹腔内注射5d.术后第8周时3组大鼠Morris水迷宫测试后断头取脑做免疫组化检测观察CA1区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表达.结果 缺血组水迷宫表现同假手术组和EPO治疗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EPO干预能改善慢性脑缺血大鼠的空间学习记忆能力(P<0.01).缺血组海马CA1区GFAP表达较假手术组相比明显增多,而EPO组海马CA1区GFAP表达同缺血组相比明显降低(P<0.01).海马CA1区GFAP阳性细胞数与学习记忆能力呈负相关.结论 EPO能显著改善慢性脑缺血大鼠认知障碍,机制可能与减少海马星形胶质细胞增生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脑内β淀粉样蛋白(β-amyloid,Aβ)沉积早期对脑内胶质活化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通过立体定位技术将Aβ_(1-42)注射至大鼠双侧海马,对照组注射反序列Aβ_(42-1)或PBS。分别于注射后3、7、14 d,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免疫荧光法检测CD11b、MHCⅡ及活化caspase-3的表达。结果海马内注射Aβ_(1-42)后3 d,大鼠脑内CD11b和MHCⅡ阳性小胶质细胞数量[分别为(345.22±75.86)和(200.22±42.88)],较PBS组[分别为(98.61±20.79)和(35.43±12.46)]和Aβ_(42-1)组[分别为(103.44±22.13)和(43.41±15.63)]明显升高(P<0.01),7 d达到高峰[分别为(486.22±81.51)和(223.62±66.99)],表现为明显的激活状态。注射后3 d,大脑皮质、海马的活化caspase-3阳性细胞数量(132.42±31.80)比PBS组(4.41±3.13)和Aβ_(42-1)组(4.85±3.70)明显升高(P<0.01),7 d后更明显(165.24±33.95),以海马更为显著。结论海马内注射A?可以诱导小胶质活化和神经细胞凋亡,有可能作为研究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发病早期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6.
大鼠全脑缺血后谷氨酸转运体的表达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3种谷氨酸转运体亚型(EAAT-1、EAAT-2、EAAT-3)在全脑缺血大鼠脑内表达的动态变化。方法取SD雄性大鼠42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假手术组(各6只)及全脑缺血组(30只)。采用胸部挤压法建立全脑缺血模型。应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脑缺血后6h、24h、48h、72h、7d及对照组、假手术组大鼠3种谷氨酸转运体在海马CA1、CA3及皮质运动区的表达。在光镜及电镜下观察脑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在海马CA1、CA3及皮质运动区,EAAT-2的表达在缺血后下降,随后逐渐升高;EAAT-3在海马CA1、皮质运动区的表达为逐渐下降趋势,在海马CA3区变化不明显;而EAAT-1在3个区域变化不规律。在大鼠缺血早期神经细胞损伤以坏死为主,缺血后期出现细胞凋亡现象。结论谷氨酸转运体表达变化参与了全脑缺血后的病理生理学过程。EAAT-2表达的降低与早期神经细胞的坏死有关,而EAAT-3表达升高则参与缺血损伤的耐受过程。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通络救脑口服液对β-淀粉样蛋白_(1~40)(Aβ_(1~40))诱导的老年性痴呆(AD)模型大鼠海马CA3区超微结构及C反应蛋白(CRP)表达的影响.方法 1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假手术组、阴性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及3个实验组(12、24、48 mg·kg~(-1)·d~(-1)剂量组),共7组.采用大脑海马立体定向注射凝聚态Aβ_(1~40)诱导AD动物模型,药物干预4 w后,透射电镜观海马组织超微结构的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测定海马区CRP阳性目标积分光密度.结果 电镜观察结果 显示:模型组大鼠海马变性,通络救脑口服液能改善大鼠海马神经元病理改变.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海马区CRP蛋白表达增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通络救脑口服液低、中、高各剂量组CRP蛋白表达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 通络救脑口服液对AD模型大鼠脑内海马组织超微病理改变具有改善作用,并且能明显降低大脑海马组织CRP蛋白的表达,具有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脑缺血对阿尔茨海默病(AD)大鼠认知功能及海马病理的影响,探讨脑缺血在AD病程进展中的作用.方法 大鼠海马注射凝聚态Aβ1-40成功建立AD模型后,再于海马注射内皮素-1建立脑缺血条件,检测脑缺血后AD大鼠认知功能、海马内Aβ的沉积、海马神经元的丢失及异常磷酸化tau表达的变化.结果 脑缺血后AD大鼠认知功能明显下降,海马内Aβ的沉积增加,海马神经元丢失增加,异常磷酸化tau的表达增加(P<0.05或P<0.01).结论 脑缺血促进了海马内Aβ的沉积、神经元的丢失和异常磷酸化tau的表达,最终导致了AD大鼠认知功能障碍的加重,提示脑缺血可加剧AD的病程进展,防治脑缺血可能减缓AD的进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双(7)-他克林(B7T)对持续性低血流灌注脑缺血老年大鼠学习记忆损害及海马胶质细胞可塑性的干预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缺血组、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10只。Morris水迷宫实验评估大鼠学习记忆功能,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图像分析技术检测海马CA1区胶质细胞的数量、胞质突起长度等可塑性变化。结果缺血组海马CA1区锥体细胞排列稀疏紊乱,凋亡多见;对照组和干预组锥体细胞排列整齐而密集,凋亡细胞少见。缺血组海马CA1区胶质细胞酸性蛋白(GFAP)阳性细胞和胞质突起长度明显少于对照组和干预组。缺血组逃逸时间明显多于对照组和干预组;缺血组在平台象限停留时间和跨越平台区域的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和干预组(P<0.05.P<0.01)。缺血组、对照组及干预组海马CA1区GFAP阳性细胞的数量、胞质突起长度与空间记忆改善呈正相关。结论 B7T可通过促进海马胶质细胞的可塑性改变,改善慢性脑缺血所致的学习记忆认知障碍。胶质细胞的可塑性变化是学习记忆功能改善的重要病理修复机制。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慢性脑缺血大鼠海马组织中细胞分裂周期蛋白42(Cdc42)表达的变化,探讨其在慢性脑缺血所致认知功能障碍中可能发挥的作用。方法大鼠4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持久性双侧颈总动脉结扎(2VO)8、10、12 w组,每组各10只。应用Morris水迷宫检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用免疫组织化学及Western印迹两种方法检测各组大鼠海马区Cdc42的表达。结果 Morris水迷宫显示手术组大鼠较假手术组大鼠逃避潜伏期明显延长(P<0.05);免疫组化及Western印迹均显示手术组大鼠海马区Cdc42表达明显低于假手术组(P<0.05)。结论 Cdc42表达量的降低可能参与了慢性脑缺血所致认知功能障碍的形成。  相似文献   

11.
<正>全脑缺血使脑处于低灌注、低代谢状态,长期全脑缺血可导致认知功能减退,是血管性痴呆的常见病因。海马神经细胞对缺血高度敏感,常出现进行性的认知功能障碍,表现为学习和记忆力下降。丁基苯酞是我国自主研发的一类新药物,具有改善脑微循环、保护线粒体双重功效。本实验采用四血管结扎的大鼠全脑缺血模型,观察丁基苯酞是否对缺血性脑损伤模型大鼠认知功能有修复作用及其可能的机  相似文献   

12.
糖尿病对慢性脑低灌注大鼠神经元损伤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糖尿病对慢性脑低灌注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和神经元损伤的影响。方法以链脲佐菌素诱导产生实验性糖尿病大鼠,双侧颈总动脉结扎建立慢性脑低灌注模型,应用Y-迷宫评价错误次数和全天总反应时间,HE染色观察各组大鼠海马CAl区神经元的数目,免疫组化法检测海马区CDK5表达,结合蛋白质印迹(Westernblot)实验对海马区CDK5蛋白作半定量分析。结果与单纯糖尿病和慢性脑低灌注组大鼠比较,糖尿病合并慢性脑低灌注组大鼠从2w开始,迷宫作业错误反应次数增多,全天总反应时间延长,海马CAl区神经元数明显减少,CDK5蛋白表达减少。结论糖尿病加重慢性脑低灌注导致大鼠学习、记忆能力下降和神经元损伤,可能与CDK5表达减少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当归对慢性脑低灌注大鼠阿尔茨海默病样变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SD大鼠44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双侧颈总动脉结扎模型(2VO)组、低剂量当归组及高剂量当归组,每组11只。通过Morris水迷宫和物体再认实验评价大鼠海马依赖的空间学习和记忆能力,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大鼠海马区β淀粉样蛋白(β-amyloid,Aβ)沉积,Western blot免疫印迹法检测海马区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DNF)、β分泌酶1、Aβ、Tau蛋白和蛋白激酶B(Akt)/糖原合酶激酶3β(GSK3β)信号通路磷酸化水平。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2VO组大鼠第3、4、5天逃逸潜伏期明显延长,目标象限探索时间明显缩短,优先指数显著降低,Aβ1-40、Aβ1-42、磷酸化Tau、β分泌酶1表达明显增高,Akt/GSK3β通路磷酸化水平、BDNF明显降低(P<0.05,P<0.01)。与2VO组比较,低剂量当归组和高剂量当归组第3、4、5天逃逸潜伏期明显缩短,目标象限探索时间明显延长,优先指数显著升高,Aβ1-40、Aβ1-42、磷酸化Tau、β分泌酶1表达明显降低,Akt/GSK3β通路磷酸化水平明显升高(P<0.05,P<0.01)。与低剂量当归组比较,高剂量当归组逃逸潜伏期明显缩短,目标象限探索时间明显延长。与2VO组比较,高剂量当归组海马BDNF表达明显增高(0.360±0.027 vs 0.056±0.019,P<0.01)。结论当归可能通过抑制Akt/GSK3β通路和β分泌酶1活性而抑制慢性脑低灌注大鼠海马内磷酸化Tau蛋白和Aβ沉积等阿尔茨海默病样病理变化,从而改善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蒙药嘎日迪-13味丸对脑缺血大鼠海马组织炎性细胞因子白介素-1β(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及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枕大池二次注血法至大鼠脑组织缺血损伤模型,在各时间段断头取脑,用ELISA法和流式细胞仪分别检测脑缺血海马组织中IL-1β和TNF-α的含量及细胞凋亡数量的百分比。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海马组织中IL-1β和TNF-α升高,细胞凋亡百分比增多(P0.05);与模型组比较,嘎日迪-13味丸组大鼠海马组织中IL-1β和TNF-α含量降低,细胞凋亡百分比数减少(P0.05)。结论嘎日迪-13味丸能降低大鼠脑缺血组织神经细胞凋亡数量,减轻缺血损伤程度,其机制可能与降低脑组织内IL-1β和TNF-α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β-淀粉样蛋白1-40(Aβ1-40)大鼠海马双侧注射后大脑组织Caspase-3表达和海马神经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及加减地黄饮子的干预作用.方法 采用大鼠海马立体定向注射凝聚态Aβ1-40诱导阿尔茨海默病(AD)动物模型.采用免疫印迹方法检测大脑组织Caspase-3的表达,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海马组织神经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 模型组大鼠大脑组织Caspase-3蛋白表达相对值(2.647±0.603 6)较假手术组(0.901±0.102)明显升高(P<0.05),而加减地黄饮子(1.331±0.105 3)可下调Caspase-3的表达(P<0.05).Aβ1-40可致模型组大鼠海马神经元的胞体质膜下出现大量的脂褐素.游离核蛋白体减少,加减地黄饮子对损伤有不同程度的恢复.结论 加减地黄饮子通过上调Caspase-3蛋白的表达而发挥保护AB对大鼠脑神经细胞的损伤.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慢性脑低灌注对脑组织β淀粉样蛋白(Aβ)和细胞凋亡相关指标表达的影响。方法:SD大鼠20只随机分为二血管闭塞(2VO)模型组和假手术组,2VO模型大鼠永久性阻断双侧颈总动脉,造成脑部持续性低灌注;用Y-迷宫检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术后21d处死,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大脑皮质、海马Aβ_(1-40)、Bax和Bcl-2表达。结果:2VO术后14d和21d学习记忆能力减退;2VO模型组大脑皮质和海马Aβ_(1-40)表达(分别为37.3±4.2和26.0±3.9)较假手术组(22.3±6.0和18.3±3.5)增加(P<0.01);2VO模型组Bax和Bcl-2表达较假手术组增加(P<0.01);Aβ_(1-40)与Bax/Bcl-2比值呈正相关(P=0.70)。结论:2VO术后脑内Aβ表达增加,可能参与了脑缺血后痴呆的发生;Aβ调节Bax/Bcl-2比值,促进脑细胞凋亡,损害认知功能,引起痴呆。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脑缺血后阿尔茨海默病(AD)大鼠海马内的病理特征、炎性细胞及细胞因子表达的变化,探讨脑缺血在AD病程进展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经Morris水迷宫筛选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AD组、AD+脑缺血组、对照组,每组10只。大鼠海马注射凝聚态淀粉β样蛋白_(1-10)成功建立AD模型后.海马注射内皮素-1建立脑缺血条件,观察脑缺血后AD大鼠海马内淀粉β样蛋白(Aβ)的沉积及神经元丢失的变化,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原位杂交和RT-PCR检测脑缺血后AD大鼠海马内星形胶质细胞的数量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TNF-α表达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AD组和AD+脑缺血组大鼠海马星形胶质细胞数量、IL-1β和TNF-α表达均显著增多(P<0.01)。结论脑缺血促进了AD大鼠海马内Aβ的沉积和神经元的丢失,提示脑缺血可促进AD的病程进展,星形胶质细胞、IL-1β和TNF-α参与了这一过程。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后慢性脑缺血大鼠海马区表达Cdc42表达的变化,探讨其对慢性脑缺血大鼠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SD大鼠72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永久性双侧颈总动脉结扎(2VO)模型组、实验组(2VO模型+干细胞移植),每组分8、10、12w3个时间点,每个时间点8只,用Morris水迷宫筛选出造模成功的大鼠并检测大鼠的空间记忆能力,用Western印迹和免疫组化检测大鼠海马区Cdc42的表达.结果 实验组和模型组大鼠海马区Cdc42的表达随时间延长逐渐降低(P<0.05),其逃避潜伏期逐渐延长(P<0.05);较之2VO模型组,同一时间点实验组Cdc42表达明显增高(P<0.05),逃避潜伏期显著缩短(P<0.05).结论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可显著改善大鼠认知功能,这可能与其能促进慢性脑缺血大鼠海马区Cdc42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山楂叶总黄酮对慢性脑缺血大鼠脑组织轴突过度再生抑制因子(Nogo)A及其受体NgR1表达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慢性脑缺血模型组、山楂叶总黄酮组和银杏叶片组。采用双侧颈总动脉永久性双重结扎法建立慢性脑缺血模型。HE染色法观察神经元密度;Western印迹和免疫组化法检测缺血脑组织Nogo A和NgR1蛋白的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海马神经细胞比较,模型组大鼠CA1区神经细胞排列混乱,神经元细胞间隙增大,部分细胞溶解消失,细胞核固缩、浓染,正常神经元数量较假手术组减少(P<0.01),脑组织内Nogo A(P<0.01)和NgR1(P<0.05)蛋白表达升高;与模型组比较,山楂叶总黄酮组病变明显减轻,正常的神经细胞排列规则,结构较完整,神经元密度增加(P<0.05),Nogo A(P<0.01)和NgR1(P<0.05)蛋白表达降低。结论山楂叶总黄酮具有下调Nogo A和NgR1蛋白表达,促进脑神经元轴突再生,保护慢性脑缺血大鼠神经的功能。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参芎化瘀胶囊对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作用及机制.方法 SD大鼠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参芎化瘀胶囊高、低剂量组.改良的Pulsineli 4血管阻断(4-VO)法全制作脑缺血模型.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海马区β淀粉样肽(Aβ)表达,TUNEL法检测凋亡细胞,八臂迷宫法测试动物学习记忆功能.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海马区Aβ蛋白、凋亡神经细胞数量增加;大鼠的习记忆功能下降;与模型组比较,参芎化瘀胶囊组中海马区Aβ表达,神经细胞凋亡数量回降;同时动物学习记忆功能改善,上述变化在高剂量参芎化瘀胶囊组更为明显.结论 参芎化瘀胶囊对脑缺血损伤有很好的治疗作用,其机制与抑制Aβ沉积有关、神经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