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十年间我院共分娩33190例,低出生体重儿的发生率为70.08‰。,死亡率互83.76‰,占围产儿死亡总数的61.4%,低体重儿死亡率是正常足月儿死亡率的M.5倍,2623例低出生体重)种,早产低体重)儿占43.53%,A亡率为309.11%,是足月死亡率(87.10‰)的3.5倍,以上各组经统计学处理均有显著差异。死因顺位:早产及小村儿;畸形;母亲合并症;硬肿症;窒息移胎;胎盘因素;脐带因素。笔者认为:降低低出生体重儿出生率及加强生后监护是降低日产儿死亡率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2.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发病情况筛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etinopthy of premature,ROP)是一种未成熟或低出生体重婴儿的视网膜增殖性病变,主要是由于未成熟儿视网膜发育不完善,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使视网膜缺血,造成新生儿血管形成,导致增殖性视网膜病变,牵引视网膜脱离,可并斜视、弱视、白内障、青光眼、视网膜变性甚至失明,是导致婴儿视力损伤和失明的主要原因,随着我国早产低出生体重儿治疗需求和生存率的不断提高,ROP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逐渐上升。约占儿童致盲原因的6%~18%。随着我国早产低出生体重儿治疗需求和生存率的不断提高,ROP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逐渐上升.预防和治疗ROP已成为提高早产低出生质量儿生活质量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对4909例活产儿的出生低体重分析,找出影响出生低体重的相关因素,为降低出生低体重儿的发生提供有力数据。方法通过对4902例活产儿中385例出生低体重儿的住院病历及起母亲的住院病历进行详细分析,并进行相关调查。结果出生低体重与母亲居住地区、母亲文化程度等有关。结论提高母亲文化程度,降低母亲并发症,从而降低早产是降低出生低体重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1991年广东省5401例婴儿死亡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广东省20个市78个县抽中275个调查点,资料按统一表格,统一标准,各市、县抽调医护人员统一培训方法,在全省全面、同时开展,同步进行1991年婴儿死亡率回顾性调查。结果:1991年共出生活产儿168728名,死亡5401例,死亡率为32.01%,其中在新生儿期死亡3720名,占婴儿期死亡数的68.88%。资料显示婴儿死亡率与城乡、经济条件、地理环境条件等因素密切相关。前三位死因依次是:城市为出生窒息、早产和低出生体重儿、肺炎。农村为肺炎、早产和低出生体重儿、出生窒息。  相似文献   

5.
将本院1989年5月1日至1994年10月31日住院分娩5081例围产儿中低体重儿151例(不含双胎低体重儿),进抒回顾性分析,其发生率为29.72%.围产儿死亡丰为12.20‰.其低体重儿死亡丰占5.51‰。探讨临康与低体重儿的密切相关因素.结果提示;孕妇体质因素对低体重儿的影响主要有低血红蛋白,人流史;孕妇疾病对低体重几发生的因素有胎盘早剥/前置胎盘,胎膜早破,妊高征等。减少低体重儿的发生因素对降低强产儿的发病率、死亡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518例早产低体重儿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早产低体重儿发病和存活的相关因素,为降低早产儿发生率,提高生存质量。方法 对5年出生518例早产低体重儿按体重和胎龄分3组,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对其生存和死亡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早产低体重儿主要发病原因,妊娠并发症42例(占8.1%),多胎妊娠62例(占11.97%),羊膜早破200例(占38.61%),主要并发症依次为高胆红素血症130例,IRDIS 56例,HIE38例,肺炎35倒,应激性溃病15例,贫血35例,窒息25例,体重越低,胎龄越小,并发症的发生率越高,死亡率越高。本组存活率为95.18%,死亡率4.82%,死亡率与出生体重、孕周有明正关系。结论 ①加强围产期保健,提高产科质量,强调产儿科合作。②加强监护,早期发现并发症,及时处理,防止院内感染。  相似文献   

7.
293例早产及低出生体重儿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了降低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的出生,分析发生的危险因素,提出干预措施。方法把我市2003年~2007年出生的293例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随着产科技术和新生儿重症救护技术的提高,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的存活率明显提高。有统计资料表明,这些儿童一般到9个月左右身高体重能达到标准,但大运动发育、精细运动发育、语言发育等会有一定的影响。日后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差,易患各种疾病。结论加强围产期保健积极防治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的出生危险因素,是减少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梁莉  王洪亮 《医学信息》2007,20(7):1210-1212
目的 评价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发病高危因素。方法 对我院2003年9月~2005年12月产科接生的1365例新生儿进行广泛普查,其中205例早产翼均进行眼底检查及早产儿视网膜病变风险评估。结果 确诊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患儿31例。结论 孕龄小于32w;出生体重小于2000g;多胎儿;吸氧浓度大于40%的早产低出生体重儿视网膜病变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9.
新生儿窒息的产科原因12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的产科原因,找出预防新生儿窒息的方法,降低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方法对2004年1~5月份在我院分娩的123例新生儿窒息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早产,脐带因素,胎盘功能不全在新生儿窒息中分别占28.32%、22.12%、20.35%。第二产程延长占10.62%。早产重度窒息率最高,占7.96%。阴道助产窒息发生率远高于剖宫产和自然分娩,占18.95%。X^2检验统计P〈0.001。新生儿出生时的体重与新生儿重度窒息有着密切关系,低体重儿重度窒息发生率高,占31,11%(14/45)。结论产前严格掌握好分娩方式,对巨大儿、胎位不正伴脐带绕颈和估计胎儿体重≥3500g的应择期剖宫产。对高危孕妇要严密监测,定期胎心监护,严密观察产程,发现问题积极处理,防止发生新生儿窒息。  相似文献   

10.
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的病因和防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的病因和防治。方法分析1993-2004年我院住院早产极低体重儿109 例临床资料。结果早产极低体重儿发生的主要原因为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双胎妊娠、胎膜早破,孕母疾病。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的主要种并症依次为硬肿症、出生时窒息、感染性疾病、肺透明膜病、呼吸暂停、早产儿贫血、先天畸形等。109 例早产极低体重儿的死亡率为23.85%,胎龄≤30w组高,与胎龄>30w织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早产极低体重儿死因构成以肺透明膜病居首,窒息和畸形居次。结论加强围产期保健、及时治疗高危妊娠,防治早产、肺透明膜病和窒息,客观认真地评判Apgar评分和有效复苏是优生优育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照分析影响低出生体重发生的危险因素,并通过危险因素的干预研究探讨降低出生体重儿的有效措施。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对江门地区分娩量最大的14间助产机构住院分娩孕妇进行问卷调查和病例摘录,调查与低出生体重发生可能相关的危险因素,根据发现的危险因素结合实际情况设计干预方案,探讨强化健教、高危管理、营养指导、心理疏导为主的综合产前干预措施对降低低出生体重儿的防控效果。结果干预组的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率明显下降,孕妇的健康知识知晓率、健康行为和心理状况均有明显的改善。结论通过综合产前干预措施可有效降低低出生体重儿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早产低出生体重儿临床管理(附24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林强  唐瑾 《医学信息》2005,18(10):1378-1379
目的 总结临床早产低出生体重儿管理治疗经验,提高管理治疗水平,提高早产儿存活率,降低致残率。方法 早产低出生体重儿24例,通过①体温管理,②呼吸管理,③营养管理,④治疗管理,⑤预防感染,⑥严密监护等措施,观察患儿临床经过,并随访其预后。结果 通过良好的临床管理,早产低出生体重儿临床经过良好,生存率较高,病程缩短,预后较好。结论 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应加强环境温度管理、生命体征检测、预防感染、支持营养,用药简单勿滥用。  相似文献   

13.
孟玉芹 《医学信息》2010,23(2):487-488
目的了解高危新生儿低血糖发生情况、探讨低血糖病因和降低低血糖发生率及危害性措施,为临床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对住院的1026例高危新生儿在生后3d内进行血糖监测。结果高危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率6.53%;早产儿组较之于足月儿组、低出生体重儿和巨大儿组较之于正常出生体重儿组、小于胎龄儿组较之于适于和大于胎龄儿组,低血糖发生率明显增高(P〈0.01)。结论对高危新生儿进行血糖监测很有必要,并尽旱喂养,及时处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梅毒对围产儿的影响。方法82例妊娠合并梅毒孕妇采取静脉血作梅毒血清学检查,2003年~2004年用RPR和TPHA试验,二者阳性确诊,2005年~2007年用梅毒螺旋螺旋体抗体和Trust试验,二者阳性确诊,同时新生儿出生后亦作梅毒血清学检查。确诊后给予驱梅治疗。结果对围产儿发生严重不良影响,死胎7例(8.54%),死产1例(1.22%),新生儿死亡4例(4.88%),早产27例(32.93%),其中极低体重儿10例(11.76%),低体重儿14例(16.47%),先天性梅毒65例(79.27%)。结论产前梅毒筛查至关重要,孕早期时梅毒血清学检查应列为产前检查一项常规检查,一旦确诊为梅毒,必须要早期、足量、正规的驱梅治疗,这样才能减少流产、早产、死胎及先天性梅毒的发生,降低围产儿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母亲既往生育史对单胎活产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375名住院产妇所生的单胎活产低出生体重儿(LBW),与同期分娩的单胎活产正常体重儿5157例进行病例对照分析,比较母亲既往生育史对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的影响。结果既往自然流产史、早产史和不良孕产史是LBW发生的危险因素(OR=1.57 95%CI1.110-2.25)、(OR=4.84 95%CI 2.01-11.66)、(OR=2.09 95%CI 1.22-3.57),并且主要针对于早产LBW(OR=1.6595%CI 1.11-2.44)、(OR=6.55 95%CI 2.70-15.91)、(OR=2.18 95%CI 1.21-3.91),既往低出生体重史是足月LBW发生的危险因素(OR=7.93 95%CI 1.72-36.46)结论 LBW的发生与既往自然流产史、早产史、不良孕产史、低出生体重史密切相关。对以上这些妇女再次怀孕的孕前、孕期均应做好保健服务,以有效减少LBW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新生儿低血糖的危险因素及临床特点,为临床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德国罗氏公司生产的血糖仪足跟采血,测定389例有围生期高危因素的新生儿血糖,并以203例正常足月儿作为对照。结果高危儿发生低血糖102例占26%,正常足月儿7例占3.4%。2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危因素中以母患糖尿病的新生儿,早产儿及小于胎龄儿,窒息,感染,喂养困难,孕母妊高征发病率高。低出生体重儿巨大儿低血糖发生率分别与正常出生体重儿低血糖发生率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对有低血糖高危因素的新生儿在生后24h内要连续检测血糖,尤其是8b内应常规检测血糖水平,以便及时发现及时采取措施,避免发生伤残死亡。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微量喂养期对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微量喂养期的影响.方法 将48例本院产科转入新生儿室的30 min~1 h早产低出生体重儿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24例,传统组24例,两组均置于暖箱中,床头抬高15°,观察组加用生理盐水+开塞露保留灌肠,腹部按摩.结果 观察组患儿在呼吸暂停、呕吐、哭闹、腹胀的发生率低于传统组.两组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 在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微量喂养期对其排便干预能减少呼吸暂停、呕吐、胃潴留、腹胀的发生率,且操作简单易行,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淮阴地区极低体重儿10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地区103例极低体重儿临床资料表明,极低体重儿是新生儿重要的死亡原因之一,死亡率为31.5%。本级103例极低体重儿绝大部分为早产儿,其孕龄越低死亡率越高。为了提高极低体重儿的存活率和成活的质量,必须加强高危产妇围产期的保健,降低早产率。同时,极低体重儿出生后,必须进行合理保暖和营养,细心护理,及时治疗。由于极低体重儿、早产儿中枢神经发育不成熟,从资料统计来看,极低体重儿智残率高。因此,对于极低体重儿的行为神经必须早期干预。  相似文献   

19.
教育因素对早产儿远期智能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围产医学的不断发展,我国早产低体重儿的存活率明显提高,但由于生物和环境因素的影响,这部分存活的孩子中存在着发育迟滞的危险。本文对存活早产低体重儿的远期预后及影响生存质量的教育因素进行了分析,旨在探讨环境因素对早产低体重儿生长发育的作用。1 对象和方法1-1 研究对象选择本院出生4~9岁,出生孕周<37周,体重<2500克的早产低体重儿283例为研究对象。1-2 智能发育应用《麦卡锡幼儿智能量表》(中国修订版,1992年)由同一儿保医师对283名儿童逐个测试后得出智商(IQ)。IQ评定标准:I…  相似文献   

20.
妊娠期肝内胆汁瘀积症(intrahepaticcholestasisofpregnancy,简称ICP)对母婴健康均有一定影响,特别是对胎儿影响更大,易发生早产、胎儿宫内窘迫,甚至国产儿死亡和产后出血等不良后果。本文110例ICP,早产占16.38%,低出生体重儿占11.21%,新生儿窒息占9.48%,围产儿死亡率25.86‰。,产后出血占8.18%。因此ICP是围产儿死亡原因急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