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研究黄芪皂苷在体外对人乳腺癌细胞系MCF-7细胞的增殖与凋亡的影响,探讨其抗肿瘤机制。方法:取对数生长期的人乳腺癌细胞MCF-7,分为对照组和不同浓度黄芪皂苷组(2.5μg/m L,5μg/m L,10μg/m L,20μg/m L);采用CCK-8法检测黄芪皂苷对MCF-7细胞增殖抑制率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情况,Realtime PCR法检测Bcl-2、BAX、MMP-9、nm23-H1 m RNA的表达情况。结果:黄芪皂苷能抑制乳腺癌细胞MCF-7的增殖,抑制作用呈剂量-效应和时间-效应关系;黄芪皂苷能够诱导MCF-7的凋亡,早期凋亡率、晚期凋亡率和总凋亡率均随着黄芪皂苷作用浓度的增加及作用时间的延长而增加;黄芪皂苷能上调BAX和nm23-H1基因的表达,同时使Bcl-2和MMP-9基因的表达下调。结论:黄芪皂苷在体外对乳腺癌细胞MCF-7的增殖和转移有抑制作用,其作用途径是通过调节细胞凋亡相关基因与肿瘤转移相关基因的表达,从而诱导肿瘤细胞的凋亡。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复方三金胶囊对人乳腺癌(MCF-7)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MTT法检测复方三金胶囊对MCF-7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复方三金胶囊对MCF-7细胞凋亡和周期的影响,Western-blot法检测复方三金胶囊对MCF-7细胞中凋亡相关蛋白PLK1的表达。结果:复方三金胶囊对MCF-7细胞增殖有明显抑制作用,IC50值为390.38μg·ml-1;复方三金胶囊诱导细胞凋亡作用明显,并呈现明显的量效关系;复方三金胶囊对细胞周期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低浓度时为S期阻滞,高浓度时为G0/G1期阻滞;复方三金胶囊可明显抑制MCF-7细胞中PLK1蛋白的表达。结论:复方三金胶囊体外实验可明显抑制MCF-7细胞的增殖,其抗肿瘤作用与诱导细胞凋亡,改变细胞周期分布,抑制PLK1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3.
冬虫夏草诱导乳癌细胞MCF-7凋亡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刘东颖 《河北中医》2007,29(1):66-68
目的探讨中药冬虫夏草(cordyceps sinensis,CS)对人乳癌细胞株MCF-7体外增殖抑制作用及凋亡的影响。方法应用MTT比色法测定CS对MCF-7的增殖抑制率;应用流式细胞仪、DNA琼脂糖凝胶电泳法观察细胞凋亡。结果CS能抑制MCF-7细胞生长,且呈浓度/时间依赖性,CS在1.0~50μg/mL培养24~96 h生长抑制率改变最为明显;CS可使MCF-7细胞凋亡,流式细胞仪DNA直方图上出现了凋亡峰,凋亡率分别为(4.9±3.2)%(、10.7±2.7)%(、14.7±0.5)%,对照组凋亡率为(0.9±0.2)%,凋亡率呈浓度依赖性;琼脂糖凝胶电泳可见DNA梯形条带。结论CS可诱导MCF-7细胞凋亡,对MCF-7细胞具有增殖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4.
王一奇  刘玉兰  张如松 《中草药》2009,40(6):920-924
目的 评价自首乌新苷A(CA)的体内外抗肿瘤活性及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作用.方法 以3种人肿瘤细胞株为模型,用MTT法检测药物对肿瘤细胞增殖的影响;以小鼠移植性肉瘤S180 为模型,检测药物对在体肿瘤生长的影响;以人乳腺癌细胞株MCF-7为模型,用Wright's-Giemsa染色观察药物对细胞核形态的影响,并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肿瘤细胞凋亡率;以体外培养的大鼠皮层神经元细胞为模型,评价药物对正常细胞的毒性.结果 CA对3种人肿瘤细胞株的生长呈浓度依赖性抑制,其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35.68~39.78 mg/L;CA 40、80、160mg/kg对S180内瘤生长的抑制率分别为20.0%、28.0%,48.1%;CA 80 mg/L 处理后,MCF-7细胞的凋亡率显著增高(P<0.01),细胞核出现固缩、断裂;CA 100 mg/L 对体外培养8 d的神经元无毒性.结论 CA有明显的体内外抗肿瘤活性,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是其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白头翁皂苷D对人乳腺癌MCF-7细胞的体内外抗肿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MTT法和吉姆萨染色,考察白头翁皂苷D对人MCF-7细胞体外增殖抑制的影响;建立MCF-7细胞裸鼠移植瘤模型,考察白头翁皂苷D体内抗肿瘤作用;HE染色和透射电镜实验考察肿瘤组织形态学和超微结构的变化;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MCF-7细胞中Bcl-2、Caspase-3及PI3K/AKT/mTOR途径相关蛋白PI3K-p85、p-AKT、p-mTOR、p-p70S6K的表达。结果白头翁皂苷D可抑制MCF-7细胞的增殖,且呈剂量依赖关系;裸鼠体内实验结果显示白头翁皂苷D可抑制肿瘤的生长,30.0 mg·kg~(-1)剂量组瘤体质量明显降低,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形态学观察结果也显示白头翁皂苷D对MCF-7细胞具有凋亡作用,且随着给药剂量的增加变化越明显;白头翁皂苷D(15.0,20.0,25.0μmol·L~(-1))不同剂量组均可抑制MCF-7细胞中Bcl-2、Caspase-3蛋白的表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白头翁皂苷D还可下调PI3K/AKT/mTOR信号传导通路相关蛋白PI3K-p85、p-AKT、p-mTOR、p-p70S6K蛋白的表达,20.0,25.0μmol·L~(-1)剂量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白头翁皂苷D对MCF-7细胞有显著的体内外抗肿瘤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下调PI3K/AKT/mTOR信号传导通路诱导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万寿菊叶黄素对乳腺癌MCF-7细胞株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选用对数生长期的乳腺癌MCF-7细胞为研究对象。按随机分配原则,将其分为六组:叶黄素(lutein)处理组浓度分别为5、10、20、40、50μg/m L,未处理组作为对照组。用不同浓度的叶黄素分别处理MCF-7细胞,并培养12、24、48h,噻唑蓝(MTT)法计算乳腺癌MCF-7细胞的增殖抑制率;流式细胞法检测MCF-7乳腺癌细胞凋亡率。结果:乳腺癌MCF-7细胞在相同的培养条件下,随着叶黄素浓度升高,叶黄素对人乳腺癌MCF-7细胞的抑制作用及凋亡率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即相同的作用时间,用药浓度越大时,对MCF-7细胞的抑制作用和凋亡作用越强。用相同浓度的叶黄素处理MCF-7细胞,随着细胞的培养时间逐渐增加,细胞的增值抑制率及凋亡率呈明显上升趋势。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万寿菊叶黄素对MCF-7乳腺癌细胞的增殖有抑制作用,并能诱导乳腺癌MCF-7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7.
蒋维尔  徐军烈 《新中医》2015,47(11):204-206
目的:观察三叶青有效部位对人乳腺癌细胞MCF-7增殖和迁移的抑制作用及相关机制研究。方法:制备三叶青有效部位,将接种于培养板的MCF-7细胞分为阴性对照组,三叶青有效部位给药组和阳性对照组,观察细胞增殖抑制率、IC50值、乳酸脱氢酶(LDH)活力、迁移距离、细胞周期分布和凋亡率。结果:与阴性对照组相比,三叶青有效部位5~160 g/L各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对MCF-7细胞增殖有显著抑制作用(P<0.01),且随着浓度的增大,三叶青有效部位对MCF-7细胞的抑制率呈剂量依赖性关系。三叶青对MCF-7细胞增殖的IC50值为(22.35±1.02)g/L。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当给药浓度为160 g/L时,LDH活力明显增加(P<0.05)。与阴性对照组相比,经药物处理48 h后,随着剂量的增大,MCF-7细胞的迁移能力被明显抑制(P<0.05,P<0.01),呈明显的剂量依赖性。与阴性对照组相比,三叶青有效部位作用后,随着给药浓度的增大,G0/G1期细胞比例降低,S期和G2/M期细胞比例增大,凋亡率升高(P<0.01)。结论:三叶青有效部位可有效地抑制MCF-7细胞的增殖和迁移,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阻滞细胞周期和诱导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鸦胆子油乳制剂对宫颈癌Hela细胞的抑制效果及作用机制。方法观察不同浓度(5,10μg/m L)鸦胆子油乳处理Hela细胞后的形态改变;检测不同浓度鸦胆子油乳(2.5,5,10,20,40μg/m L)处理后对Hela细胞的抑制率,并观察鸦胆子油乳处理浓度分别为10,20μg/m L时细胞周期的变化情况。结果鸦胆子油乳处理宫颈癌Hela细胞后出现凋亡小体,且细胞毒作用随时间延长毒性增强;在处理48 h后,研究组的抑制率均>60%,72 h后抑制率均>80%;伴随鸦胆子油乳浓度的增加,G0~G1期细胞比率降低,S期及G2~M期细胞比率明显增加。10μg/m L和20μg/m L鸦胆子油乳处理48 h后细胞凋亡率分别为60%与70%。结论鸦胆子油乳能够明显抑制宫颈癌Hela细胞的增殖,且呈时间依赖性,能够诱导细胞凋亡,且使Hela细胞阻滞于S期。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白背叶提取物芹菜素对裸鼠人胃癌SGC-7901细胞移植瘤生长及凋亡的影响.方法:建立人胃癌裸鼠移植瘤模型,连续11 dig给予芹菜素600,300,150 mg·kg-或ip五氟尿嘧啶(5-FU) 20 mg·kg-1治疗,观察移植瘤瘤重及药物对肿瘤生长的抑制率;透射电镜观察肿瘤组织细胞凋亡情况.结果:芹菜素600,300 mg·kg-1和5 -FU均能明显抑制裸鼠移植瘤生长,抑瘤率分别为31.78% (P <0.01),25.66% (P <0.05)和49.03% (P <0.01),且芹菜素可致裸鼠移植瘤大量细胞发生凋亡,可见典型的细胞凋亡形态学变化.结论:白背叶提取物芹菜素可能通过抑制肿瘤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而发挥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10.
实验研究     
探讨藏药垂头菊体外抗肿瘤作用,为民族药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以垂头菊黄酮为研究材料,小鼠S180、Hepa1-6、L1210、B16-F10、SP2/0瘤细胞株为研究对象,CCK-8、AO/EB、Annexin V/PI流式细胞术为研究手段,细胞生长抑制率、细胞凋亡形态和凋亡率为检测指标,研究藏药垂头菊黄酮体外抗肿瘤作用。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浓度垂头菊黄酮对L1210、S180、Hepa1-6、B16-F10瘤细胞的生长呈现不同的抑制作用;L1210瘤细胞为垂头菊黄酮敏感细胞,诱导L1210瘤细胞凋亡作用具有剂量依赖性特点,浓度在500~750μg/mL之间具有与阳性药物5-FU相当的诱导瘤细胞凋亡作用,浓度在1000μg/mL时,具有最大的细胞凋亡率或死细胞率(98.7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