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杨日好  黄艳 《海南医学》2012,23(5):153-154
目的提高老人手背静脉穿刺成功率,减少血管破坏,减轻患者痛苦。方法将200例60岁以上的老人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采取自握自穿法,即由操作者左手握住患者的手背,并同时用拇指将穿刺的血管绷直固定进行穿刺,对照组采用患者握拳的传统穿刺法,对两组穿刺的成功率进行比较意义。结果实验组的成功率为96%,对照组成功率为76%,实验组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经χ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自握穿刺法穿刺时,操作者左手握患者手的同时,拇指可以绷紧皮肤、绷直血管并固定,大大地增加了穿刺的成功率;穿刺成功后,患者不必松拳,避免了患者穿刺成功后因松拳动作导致穿刺部位血管滑动碰到针尖而被穿破。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松拳与握拳在消瘦型老年患者静脉输液中的应用方法.提高静脉穿刺的成功率,减轻病人痛苦.方法:将1 000例消瘦型老年静脉输液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0例.选用手背表浅静脉,采用两种手姿进行静脉穿刺,比较两组穿刺效果.结果:观察组静脉穿刺成功率98.8%,无痛或轻度疼痛为93%;对照组静脉穿刺成功率89%...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分析用分次扎止血带和送管后松止血带的方法对静脉充盈不佳患者进行穿刺的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3月至2013年3月间我院收治的患者16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存在外周静脉充盈不佳的情况。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80例)和传统组(80例)。为观察组患者进行输液时,采用分次扎止血带和送管后松止血带的方法进行穿刺,为传统组患者采用常规扎止血带的方法进行穿刺,观察两组患者的穿刺成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一针见血率为85.0%,送管成功率为95.0%,对照组患者的一针见血率为70.0%,送管成功率为80.0%,差异显著(X2值分别为=6.992,7.001,P分别为0.027,0.021)。结论:用分次扎止血带和送管后松止血带的方法为静脉充盈不佳的患者进行穿刺,能显著提高穿刺的成功率,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4.
匡大林 《安徽医学》2014,35(1):119-121
目的 探讨静脉留置针的不同穿刺方法对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率的影响.方法 将行静脉留置针穿刺的160例肺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80例和对照组80例.对照组按传统的静脉留置针的方法穿刺并固定,观察组采用改良的静脉留置针的方法穿刺并用贴膜固定,比较两组穿刺的成功率.结果 观察组的静脉留置针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为97.5%,对照组为7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渗液渗血、发生静脉炎等并发症发生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改良的静脉留置针的穿刺方法可明显提高静脉留置针的穿刺成功率,节约护理操作时间,对穿刺局部并发症的发生无影响.  相似文献   

5.
吴明华 《基层医学论坛》2012,(30):3985-3986
目的探讨提高老年患者静脉输液穿刺成功率的方法。方法将病区285例老年患者分为2组,观察组145例,对照组140例。观察组采用静脉输液常规方法,对照组采用"找准血管,进针慢,松止血带轻,巧护理"的方法,比较两种方法一次性静脉穿刺成功率。结果对照组静脉穿刺成功率显著高于观察组(P〈0.01)。结论 "找准血管,进针慢,松止血带轻,巧护理"的方法能提高老年患者静脉输液穿刺成功率,减少患者的痛苦。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四固定"穿刺法在小儿头皮静脉输液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0年5月~2011年1月在门诊接受头皮静脉输液的患儿280例,按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40例.对照组采用普通穿刺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四固定"穿刺法.观察两组输液效果及患儿家属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穿刺和固定成功率分别为97.1%和93.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8.6%和82.9%;观察组患儿家属对护理服务满意为97.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9.3%.结论 "四固定"穿刺法操作简单易行,能提高小儿头皮静脉输液成功率,保证输液质量,提高患儿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保护化疗患者的血管,提高单条静脉使用次数.方法 将50例化疗的长期输液患者按照时间顺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由护士按轮班制随机静脉穿刺,观察组由固定的护士进行静脉穿刺.结果 观察组一次穿刺成功率97.97%,单条静脉使用(6.23±0.76)次,对照组分别为84.98%、(5.01±0.73)次,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专人穿刺可明显提高乳癌术后化疗患者单条静脉使用次数及静脉一次穿刺成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两种采集桡动脉血方法的血气分析结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18年12月的入院接受采集动脉血气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平均分为两组,即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选择斜刺进针穿刺采血,观察组选择垂直旋转进针法采血,比较两组患者的穿刺成功率、患者主观上的疼痛情况、消毒开始到取血完毕拔针所用时间情况。结果观察组穿刺成功率为88.9%,对照组穿刺成功率为63.3%,比较发现,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主观疼痛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所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接受采集动脉血气的患者中采用垂直旋转进针法进行采血,其穿刺成功率高于常规采血方法,同时还可以在很大改善患者的疼痛程度,减轻患者的痛苦。  相似文献   

9.
吴邯  刘芳  程丽  张莹莹 《安徽医学》2017,38(6):798-800
目的 探讨不同进针角度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内瘘穿刺点渗血、一次性穿刺成功率、疼痛发生情况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在亳州市人民医院使用动静脉内瘘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5例.观察组内瘘穿刺针尖与皮肤呈35~40°,对照组为20°.对比两组患者半年内一次性穿刺成功率、疼痛、透析时内瘘穿刺点渗血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一次性穿刺成功率(95.62%)高于对照组(90.45%),穿刺点渗血发生率(12.88%)低于对照组(17.81%),疼痛发生率(3.85%)低于对照组(8.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35~40°角进针穿刺动静脉内瘘,可增加内瘘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减少穿刺点处渗血、减轻患者疼痛.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通过改进动脉穿刺方法,提高一针成功率,保证血液透析中血流量,减轻患者痛苦.方法 观察组105例次采用改进后直接动脉穿刺,配合U型胶布固定间接推动针翼方法.对照组104例次采用传统直接动脉穿刺方法进行血液透析,并比较穿刺成功率及优点.结果观察组穿刺成功率及优点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采用改进后直接动脉穿刺方法损伤性更小,减轻了患者痛苦,提高了穿刺成功率,保证了血流量,是一种值得推广的穿刺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松拳法对手背静脉穿刺的影响。方法将320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160例进行手背静脉穿刺时嘱其松拳,对照组160例穿刺时嘱其握拳。结果试验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为98.1%,较对照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的91.2%高(P〈0.05)。此法护士着力好,护患易沟通,患者痛苦少。结论松拳法手背静脉穿刺的临床实用价值高于握拳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两种护理流程对口腔种植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2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128例口腔种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自愿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4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流程,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优质护理流程,将两组患者种植成功率和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种植成功率98.4%、96.9%和护理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82.8%、65.6%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流程可显著提高口腔种植患者种植成功率和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2种握拳方法对静脉充盈度及静脉穿刺成功率的影响.方法将1000例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和对照组,常规组采取传统的握拳方法即穿刺前嘱病人握拳,消毒后行静脉穿刺;对照组采取先反复握拳数次,静脉穿刺前嘱病人松拳,护士握拢病人五指成背隆掌空悬垂状,消毒后行静脉穿刺.结果常规组静脉穿刺成功率89.2%,对照组静脉穿刺成功率97.2%.结论对照组采取改进后的握拳方法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常规组.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逆心静脉穿刺方法在临床静脉输液中的应用.方法 随机将27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150例,对照组120例.对照组采用向心静脉穿刺方法,观察组采用逆心静脉穿刺方法.将两组的评估指标:穿刺成功率、针头固定、影响手活动度、重穿刺、输液速度影响,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穿刺成功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针头固定、影响手活动度、重穿刺有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对输液速度的影响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逆心静脉穿刺方法在对手背近指关节附近的浅、小静脉中效果优于向心静脉穿刺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进行静脉穿刺时患者采用松拳法和握拳法对疼痛和穿刺成功率的影响。方法:选择神志清楚,愿意配合的2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日,选择患者第一次静脉输液作为观察时间点,分别以松拳法和握拳法进行静脉穿刺,观察患者的疼痛反应及穿刺成功率。结果:与握拳法相比,采用松拳法进行静脉穿刺,其疼痛程度减轻及穿刺成功率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静脉穿刺时采用松拳法可提高患者静脉穿刺成功率,减少患者的疼痛程度。  相似文献   

16.
易言群  彭仲先  赵柱莲 《西部医学》2010,22(8):1554-1555
目的探讨不合作患者静脉留置针穿刺置管的方法及留置针的穿刺成功率。方法选择住院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静脉留置针操作方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左手固定皮肤,右手食指后退针芯至套管内,根据血管情况决定送管长度进行静脉穿刺置管操作。结果观察组穿刺置管成功率97%,对照组为82%。观察组置管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单手置管可提高不合作病员静脉留置针的穿刺置管成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提高小儿静脉穿刺成功率,减轻患儿痛苦,提高护理质量.方法 通过采用两种不同持针法对两组婴幼儿进行头皮静脉穿刺成功率的比较分析.结果 用右手拇指、食指上下持针柄法进行静脉穿刺成功率为93%;用拇指、食指、中指前后三固定持针柄法进行穿刺成功率为84%.结论 用右手拇指、食指上下持针柄比用拇指、食指、中指前后三固定持针柄法进行穿刺成功率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桡动脉穿刺成功率,减轻患者疼痛的方法.方法:将100例行桡动脉穿刺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结果: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穿刺成功率高,疼痛程度较轻.结论:示指加压穿刺法定位精确,位置固定,可提高患者的穿刺成功率,减轻患者痛苦.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品管圈对院前急救留置针穿刺提高成功率的临床效果对比。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2月-2012年3月院前急救72例品管圈实施前患者为对照组,选取2012年4月-2013年5月院前急救72例品管圈实施后患者为观察组,分别对两个阶段中,院前抢救时急救留置针的穿刺成功率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院前急救时,留置针穿刺成功率为96.92%、对照组为83.87%,观察组的穿刺成功率明显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品管圈能有效将院前急救的留置针穿刺成功率明显提高,从而利于抢救开展,对提高院前抢救成功率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晚期癌症患者手背离心性静脉穿刺与常规静脉穿刺的效果对比。方法将320例晚期癌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60例,观察组采用离心性静脉穿刺,对照组采用常规静脉穿刺,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一次穿刺成功率、松止血带效果和即刻回血情况。结果观察组一次穿刺成功率、松止血带效果及即刻回血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晚期癌症患者采取手背静脉离心穿刺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