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老年人意外跌倒的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意外跌倒是老年人常见的现象 ,由此而引起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相当高 ,严重威胁着他们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为探讨老年人意外跌倒的危险因素 ,我们于 2 0 0 1年 4月~ 1 0月对福州市军队 792例年龄≥ 60岁的老年人意外跌倒损伤的情况进行流行病学调查 ,分析其影响因素 ,为制订相应的防治对策提供指导。对象与方法一、调查对象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了福州市军队 1 0个干休所年龄≥ 60岁的老年人为调查对象 ,应查 843人 ,实查 792人。应答率为 91 .95 %。其中男性 380人 (47.98% ) ,女性 41 2人(52 .0 2 % ) ,年龄 64~ 90岁 ,平均 76…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脑梗塞患者在住院期间发生跌倒的各种常见原因,提高神经内科护士与患者防跌倒的意识和进一步制定各类护理措施,能有效减少患者跌倒事件的发生。方法将2008年在我院神经内科诊断为脑梗塞的住院患者(共58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非干预组,干预组患者新入院后进行跌倒风险评估,并采取防跌倒知识的宣教等干预,非干预组不给予跌倒风险评估,仅进行常规宣教。并对发生跌倒的原因进行归类比较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干预组患者较非干预组患者发生跌倒的比例明显下降(P〈0.05)。结论跌倒风险评估能减少患者在住院期间的跌倒事件,且能提高护士及家属关注跌倒的意识,对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4.
目的设计一款高效稳定、便于操作的老年患者跌倒风险控制管理软件,开展临床应用并进行评价。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老年患者跌倒风险控制管理软件满意度调查问卷对该院的100名医务人员进行调查。结果临床医务人员对软件性能稳定性、可靠性、易操作性、跌倒健康教育内容全面性、数据采集科学性、预警性、患者及家属防跌倒知识掌握情况及医务人员培训效率等方面均满意。结论医务人员满意老年患者跌倒风险控制管理软件的功能,推荐使用。  相似文献   

5.
高瑛 《基层医学论坛》2013,(30):3974-3975
目的观察跌倒评估表在呼吸内科住院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2012年7月-12月收治的存在跌倒危险因素的258例患者使用跌倒评估表,根据分值采用不同的预防措施,实施护理干预,出院前调查患者跌倒发生率。结果使用跌倒评估表后,患者住院期间未发生跌倒不良事件,同时增加了患者、家属、护理人员对患者潜在跌倒风险的预防意识。结论跌倒评估表应用于呼吸内科临床预防跌倒具有可靠性、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对老年患者进行跌倒的风险评估,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对降低老年人跌倒风险的影响.方法 对65岁以上的住院患者进行跌倒的风险评估,达到预警的病人采取恰当的防范措施.结果 采取跌倒的防范措施后,患者未出现跌倒的情况.结论 对老年患者进行跌倒风险评估,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能有效抑制老年人跌倒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跌倒护理对手外伤术后患者跌倒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60例手外伤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实行跌倒护理。对比两组跌倒的发生率。结果:研究组跌倒的发生率为0,对照组为13.3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跌倒护理可有效预防手外伤术后患者跌倒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梁旺颜 《现代医学》2014,(8):959-961
目的:分析跌倒风险分级护理在康复科患者跌倒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5月至11月我院康复科收治的60患者为对照组,及2011年12月至2012年5月收治的60患者为观察组,并对两组进行跌倒风险评估。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取跌倒风险分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跌倒人次以及满意程度。结果:观察组患者跌倒1人次,明显小于对照组的9人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程度得分为(93.5±6.1)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6±5.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观察组《预防跌倒知识调查表》得分为(45.6±4.5)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9.2±4.1)分(P〈0.05)。结论:跌倒风险分级护理可以明显降低康复科患者跌倒的发生率以及护理管理风险,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 比较跌倒风险自评表(FRQ)与Morse跌倒评估量表(MFS)在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MOP)人群中的应用价值,为该人群跌倒风险评估工具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纳入2020年9月—2022年1月于蚌埠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体检或就诊的193例PMOP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FRQ和MFS进行跌倒风险评估。根据随访期间是否跌倒分为跌倒组(32例)和未跌倒组(161例),通过ROC曲线、灵敏度、特异度及Bayes判别分析评价量表。结果 跌倒组FRQ和MFS量表得分均高于未跌倒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FRQ、MFS的AUC分别为0.865和0.7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FRQ、MFS临界值分别为4分和40分时,约登指数分别为0.546和0.360,此时灵敏度分别为0.844和0.813,特异度分别为0.702和0.547,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分别为0.360、0.958、2.830、0.223和0.263、0.936、1.792、0.343,交叉检验准确率分别为72.5%和60.6%。结论 FRQ与MFS均能有效预...  相似文献   

10.
鲜仕蓉  刘琼  冯锐 《中国民康医学》2008,20(16):1857-1857
目的:探讨消化内科住院病人安全隐患及防治策略。方法:对我科近十年住院期间出现跌倒的31例病人的基础疾病、跌倒原因、跌伤程度进行调查分析。结果:31例跌倒病人中跌伤13例,其中,肱骨骨折1例,股骨骨折1例、鼻骨骨折1例、面部小裂伤4例、皮肤软组织挫伤6例;其余18例未受伤。高龄、衰竭、重度贫血是消化内科病人跌倒的主要原因。结论:对老年、衰竭、重度贫血病人在诊疗原发病同时应加强安全管理。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精神科住院患者跌倒的原因及防范措施。方法:对62例跌倒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有效防范措施。结果:护理人员安全意识淡漠及安全防护措施不到位,是导致患者跌倒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结论:加强安全教育、落实入院护理评估、完善管理机制、加强护理安全管理、改善安全设施等是提升护理安全质量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2.
为使更多的同仁对引起老年人跌倒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有全面的了解,笔者综述了老年人跌倒的相关因素,对有效地预防老年人跌倒,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跌倒危险因子评估表应用于住院病人的有效程度,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医院内跌倒和因跌倒导致的伤害事件的发生.方法按照使用和未使用跌倒危险因子评估表,将2010年1月-8月和2011年1月-8月泌尿外科住院患者共564例患者进行分组,分别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82例,观察患者发生跌倒危险次数与发生跌倒次数.结果观察组发生跌倒的危险次数及发生跌倒的次数较对照组少,住院病人跌倒发生率由4.26%下降到0.07%.结论应用跌倒危险因子评估表,营造安全的设施及环境,加强病人及家属的教育,不仅有助于减少跌倒和损伤的发生,而且能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3):180-182+186
目的 探讨目的性巡视在脑卒中患者防跌倒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8 年1 月~2019 年6 月在南京市某三级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632 例脑卒中患者,将2018 年1 月~2018 年9 月收治的322 例脑卒中患者列为对照组,将2018 年10 月~2019 年6 月收治的310 例脑卒中患者列为观察组。对照组按照常规干预及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常规干预措施上,实施跌倒专科管理:完善跌倒评估,加强患者和护士的预防跌倒宣教,结合目的性巡视,重点关注患者体位改变、上下床、入厕排泄、物品摆放位置等4 个方面。比较观察组两种跌倒评估量表评估结果的阳性率差异、两组患者在入院和出院时的国际版跌倒效能量表(FES-I)差异及两组患者在院患者跌倒发生率情况。结果 观察组中约翰霍普金斯跌倒评估量表评估的阳性率明显高于Morse 跌倒评估量表评估结果(P<0.05);干预后观察组FES-I 评分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升高(P<0.05);且干预后观察组跌倒发生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目的性巡视不仅可使患者预防跌倒的自信心增强,还可有效降低脑卒中患者跌倒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消化内科住院病人安全隐患及防治策略.方法:对我科近十年住院期间出现跌倒的31例病人的基础疾病、跌倒原因、跌伤程度进行调查分析.结果:31例跌倒病人中跌伤13例,其中,肱骨骨折1例,股骨骨折1例、鼻骨骨折1例、面部小裂伤4例、皮肤软组织挫伤6例;其余18例未受伤.高龄、衰竭、重度贫血是消化内科病人跌倒的主要原因.结论:对老年、衰竭、重度贫血病人在诊疗原发病同时应加强安全管理.  相似文献   

16.
背景 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公布的老年人跌倒风险自评表(FRQ)是目前少有的应用于社区老年人跌倒风险评估的自评价量表,此量表操作简便,应用价值广。跌倒功效量表(MFES)已被广泛应用于国内外老年人跌倒风险评估领域。对两者进行评估效能的比较很有意义。 目的 通过与MFES对比,评估美国CDC公布的FRQ在中国社区老年人群跌倒风险评估中的适用性。 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纳入203例2017年12月至2018年2月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体检、就诊或接种疫苗的≥65岁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调查问卷包括基本情况、FRQ、MFES三部分。分别以既往1年跌倒≥1次及≥2次为状态变量,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进行FRQ和MFES两个量表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的比较。 结果 203例被调查老年人中,58例(28.6%)既往1年发生过跌倒。跌倒组FRQ得分高于非跌倒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跌倒组MFES得分与非跌倒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RQ得分≥4分的高风险组跌倒发生率高于低风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FES得分≤112分的高风险组跌倒发生率与低风险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既往1年跌倒≥1次为状态变量时,FRQ和MFES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4〔95%CI(0.68,0.81)〕和0.59〔95%CI(0.50,0.68)〕;以既往1年跌倒≥2次为状态变量时,AUC分别增加到0.80〔95%CI(0.70,0.90)〕和0.65〔95%CI(0.52,0.78)〕。分别以4分和112分作为跌倒风险的区分标准,FRQ和MFES的灵敏度分别为81.0%和53.5%,特异度分别为51.7%和60.0%。 结论 与MFES相比,FRQ能够更加灵敏地筛选出跌倒高风险人群,同时具有更简便的操作和社区适用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基于Hendrich Ⅱ跌倒风险评估量表的个性化护理对预防眼科低视力住院病人跌倒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4-10月眼科低视力住院病人50例作为观察组,2020年9月至2021年3月眼科低视力住院病人50例作为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预防护理,观察组实施基于Hendrich Ⅱ跌倒风险评估量表的个性化护理。比较2组在接受护理后住院期间预防跌倒相关知识的知晓掌握情况、发生跌倒不良事件的概率、跌倒所造成的损伤程度以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预防跌倒相关知识的知晓掌握情况方面明显高于对照组(P < 0.01)。住院期间观察组跌倒病人1例,对照组发生跌倒5例。观察组住院期间发生跌倒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校正χ2=1.60,P>0.05)。观察组病人出院时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 < 0.05)。结论建立在以Hendrich Ⅱ跌倒风险评估量表的个性化护理能降低低视力病人在住院期间跌倒风险和跌倒带来的损伤程度,提升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帮助其形成安全的住院环境。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分析老年精神病住院患者跌倒原因,探讨有效护理对策。方法统计跌倒住院老年精神病人,分析跌倒原因。结论对精神病老年患者在住院期间进行针对性护理,可以有效减少跌倒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汉化Morse跌倒评估量表在中国临床护理中应用的可行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测试内部一致性、条目分析、重测信度,评价汉化Morse跌倒评估量表(CMFS)的可靠性,评价其对住院患者跌倒风险的预测能力,分析其在中国临床护理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 利用CMFS对460例住院患者进行测评,以实际发生跌倒的患者数为金标准,评价其信度、效度及预测性能;分析各条目对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的影响.结果 CMFS简便、易测,其6个条目相互独立,界点为45分时量表的敏感度为74%、特异度为82%,对患者跌倒倾向具有较高预测能力.结论 CMFS具有较好的信度,对有跌倒风险的住院患者有一定的预测能力(量表评分≥45分的患者作为发生跌倒的重点关注人群),可以试用于中国临床护理中并进行更深入的测试.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