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分析代际支持对老年人口健康产生的可能影响。方法:研究采用2018年“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CLHLS)数据,运用Probit回归模型分析代际支持与老年人口健康的关系,使用两步法进行Probit模型的内生性检验。结果:子女的生活照料、精神慰藉和经济支持(P<0.001)均是老年人口健康的内生解释变量。在控制内生性关系后,子女生活照料支持(P<0.05)对生理健康有显著正向效应,但对老年人心理、自评健康有显著负向效应,子女精神慰藉支持(P<0.05)对老年人生理、心理健康均有正向效应,子女经济支持(P<0.05)与老年人心理、自评健康正向相关,但与生理健康负相关。结论:代际支持对老年人口健康影响呈现复杂性,要求子女在为家中老人提供代际支持时,以充分发挥老年人口“自我养老”作用为前提,并提升代际交流沟通能力与技巧。  相似文献   

2.
城市"空巢"老人与孤独现象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分析"空巢"与城市老人孤独感之间的关系及影响老人孤独感的因素。[方法]运用对烟台市230位城市老人的问卷调查数据,进行交叉分析和回归分析。[结果]"空巢"与老人的孤独感没有统计意义上的相关关系;大多数的老人自愿选择与子女分住;代际间的交往受居住距离的影响;影响老人孤独感的主要因素有婚姻状况、子女是否孝顺及对自己赡养现状和子女照顾的满意度等。[结论]在烟台市,"空巢"对老人的孤独感没有显著的影响,而婚姻状况和子女是否孝顺是影响老年孤独感最为重要的因素。另外,居住距离是老人与子女交往的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揭示中国双向代际支持近十年的变化趋势,探究双向代际支持对老年人门诊服务利用的影响。[方法]利用2010-2018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对双向代际支持的变化趋势进行描述;利用最新2018年数据,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研究双向代际支持对老年人门诊服务利用的影响。[结果]2010-2018年,中国双向代际经济支持比例呈上升趋势,双向代际照料支持比例呈下降趋势,与子女关系亲近比例上升。有亲代经济支持(P0.01)、有子代经济支持(P0.01)、有亲代照料支持(P0.05)和有子代照料支持(P0.01)均能促进老年人就医,与子女关系亲近减少就医(P0.01)。[结论]应当加强对传统家庭照料的重视,同时注重社会支持养老、抚幼功能的补充,促进医养结合。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夹心一代”老人双向代际支持现状及其与抑郁的关系。方法:使用江苏省南京市自制问卷调查数据,对不同类型老人的代际支持现状和抑郁症状进行差异性分析,采用广义线性回归分析“夹心一代”的代际支持与抑郁症状的关系。结果:“夹心一代”老人与非“夹心一代”老人在给子女的经济支持(χ2=9.242,P<0.01)、照料支持(χ2=19.695,P<0.01)及情感支持(t=2.846,P<0.01)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夹心一代”老人的抑郁得分为12.70±3.58分,与非“夹心一代”老人没有显著差异(t=-1.078,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给子女照料支持(β=-1.492,P<0.01)、给子女情感支持(β=-0.083,P<0.05)、给祖代照料支持(β=-1.167,P<0.05)、给祖代情感支持(β=-0.083,P<0.05)均有助于降低老人抑郁症状发生的概率。结论:“夹心一代”老人虽然代际支持的负担远高于非“夹心一代”老人,但提供双向的照料支持和情感支持对其心理健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该地区空巢老人焦虑抑郁现况,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改善空巢老人焦虑抑郁状况、促进心理健康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焦虑自评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和抑郁自评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通过结构化问卷调查229例60岁及以上住院空巢老年患者心理状况。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人口学特征、生活方式、临床信息等因素对空巢老人心理状况的影响。结果住院空巢老人焦虑检出率为43.23%、抑郁检出率为44.98%,其中SAS评分为(43.54±8.17)分,SDS评分为(48.17±10.58)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医疗付费方式、与子女关系、生活自理能力、住院治疗的疾病、住院时间、治疗效果为住院空巢老人焦虑评分影响因素(P<0.05)。与子女关系、生活自理能力、住院治疗的疾病、住院时间、治疗效果为住院空巢老人抑郁评分影响因素(P<0.05)。结论住院空巢老人中焦虑、抑郁检出率较高。与子女关系、生活自理能力、治疗疾病、住院时间、治疗效果均是其独立评分影响因素。应密切注意住院空巢老人心理状况,与患者子女多沟通,采取针对性措施促进老人的身体和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代际支持对失能老人抑郁状况的影响。方法基于2015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的数据,选取日常生活活动和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动需要帮助的1275名老年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t检验、方差分析和OLS回归,分析代际支持各个维度对失能老人抑郁状况的影响。结果失能老人抑郁自评得分均值与严重抑郁临界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失能老人抑郁状况在家庭规模、健康状况及人口学特征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子女提供的生活照料支持、子女经常探望有助于改善失能老人的抑郁状况(均P<0.05);双向经济支持不能改善失能老人的抑郁状况(P>0.05)。结论代际支持能缓解失能老人的抑郁状况,子女要积极承担失能老人的照护义务,加强情感交流,在代际互动中减轻失能老人内心的抑郁情绪。  相似文献   

7.
基于2018年中国老年社会追踪调查(CLASS),运用混合调节中介效应模型,实证发现:中国式家庭“互惠性孝道”代际交换关系,对于改善老人主客观生理健康、心理健康与社会健康有重要作用;子女经济支持、生活照料与情感慰藉三类代际交换,通过老人“逆反哺”中介机制非对称影响老人健康;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同时以直接机制与对“子女代际交换-老人代际交换-老人健康”路径关系的混合调节中介机制,非对称影响老人健康。应多路径强化家庭代际交换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嵌合匹配性,优化家庭代际交换关系。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西安市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为城市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的改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对西安市2787名老年人进行症状自评量表(SCL-90)问卷调查;采用t检验、方差分析、Logis-tic回归分析等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西安市老年人心理问题阳性检出率为56.44%;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全国常模,在性别、年龄、婚姻状况、经济状况、家庭结构等因子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绝对空巢老人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非空巢老人和相对空巢老人组.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经济状况、家庭结构对老年人心理健康水平有预测作用.结论 西安市老年人心理建康水平较差,尤其要重点关注女性、绝对空巢老人的心理健康问题.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双向代际支持对老年人主观福祉的不同影响,为提升老年人主观福祉提供参考。方法:利用2020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采用OLS回归分析双向代际支持对老年人主观福祉的不同影响,有序Logit回归进行稳健性检验,并通过异质性检验分析双向代际支持对老年人主观福祉的内部差异。结果:接受子代支持的老年人平均主观福祉要比不接受子代支持的老年人高0.22(P<0.05);子代经济支持(P<0.05)、子代照料支持(P<0.05)和双向情感支持(P<0.001)与老年人主观福祉均呈正相关关系;亲代经济支持、亲代照料支持与老年人主观福祉总体不相关,但亲代照料支持(P<0.05)与70岁及以上老人的主观福祉呈负相关关系。结论:向上代际支持均对提升老年主观福祉有显著正向影响;向下代际支持对老年人主观福祉的影响呈现差异性,提供亲代照料支持会对70岁及以上老年人的主观福祉产生显著负向影响;双向情感支持对提升老年主观福祉有显著正向影响。建议要提高子代支持水平,加强代际情感交流,同时降低子代对中高龄老人照料支持的索取。  相似文献   

10.
建筑工地农民工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相关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建筑工地农民工的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的相关性. [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法,使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进行测评,共获有效问卷65份.使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农民工的SCL-90总分以及所有因子分均高于全国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社会支持总分、主观支持、对支持利用度与心理症状有关联. [结论]建筑工地农民工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全国正常人平均水平,社会支持是心理健康的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河南省老年人社会经济地位与精神健康的关系.方法 使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以河南省18个省辖市的5 570名60岁及以上老年人为研究对象,采用有序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社会经济地位对老年人精神健康的影响,探讨医疗保险和居住安排的中介效应.结果 河南省老年人精神健康受损1 999人,受损率35.89%....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农村老年人卫生服务利用情况,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从山东省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11个地、市随机抽取610名农村老年人,采用国家卫生服务调查问卷对农村老年人卫生服务进行现场调查,了解农村老年人卫生服务利用状况,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对农村老年人卫生服务利用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本次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610份,回收有效问卷603份,农村老年人两周患病率为26.20%,两周就诊率为13.27%,患病而未就诊者占49.37%,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影响农村老年人两周就诊率的因素有:医疗保险、抚养人口数、健康自评和居住地等。结论农村老年人对卫生服务利用率较低,应大力发展农村经济,不断完善医疗保障制度,并加强农村老年人的健康教育,逐步提高其卫生服务利用率。  相似文献   

13.
浙北农村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浙北农村社区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使用症状自评量表对浙北3个地区的部分农村社区349例老年人进行现场调查,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研究有关影响因素。结果:SCL-90总分得分82例超过160分,心理障碍流行率为23.50%(82/349),与全国常模比较,老年人躯体化、抑郁因子得分高于常模(P〈0.01)。农村社区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主要为自评健康状况、经济状况、邻里关系。结论:农村社区老年人躯体化和抑郁障碍比较普遍,改善老年人的自评健康状况,经济状况和邻里关系对于减少农村老年人心理障碍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贫困农村地区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差异并探索其影响因素。方法:在宁夏固原市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对7所小学的2017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通过家长调查获取1474名学生的家庭信息。结果:欠发达地区农村儿童自我意识水平整体偏低;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比非留守儿童差,具体表现为自我意识水平较低、孤独感较强、社交焦虑水平较高;父母外出务工是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危险因素,家长对孩子的关心程度、同伴关系和师生关系是影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三个最主要因素。结论:加强留守儿童家庭中的亲子沟通,提高监护人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重视,以及老师帮助学生建立融洽的师生和同伴关系是改善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农村老年人健康知识水平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政府部门制订相关策略和措施,以提高农村老年人健康知识的知晓率,促进其身心健康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山东省11个地市的农村老年人610人,对农村老年人健康知识现状进行统计描述,对其影响因素用非条件多元Logistic回归进行分析。结果农村老年人健康知识知晓率低;农村老年人主要通过电视广播、亲朋好友和医疗保健机构获得健康知识;农村老年人健康知识水平的影响因素有婚姻状况、文化程度、户口类型、是否主动了解健康知识以及村是否开展健康教育。结论政府部门应根据老年人喜爱的途径,针对重点影响因素采取不同的干预措施,提高老年人健康知识水平,增强自我保健意识,促进老年人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现状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西安市167名老年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制的一般情况调查表及幸福度量表(中国版,GWB)对老人进行调查。结果老年男性的GWB评分为83.1±12.1,高于全国常模(7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5.67,P=0.00);老年女性的为78.1±14.0,高于全国常模(71.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97,P=0.00)。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居住地、身体状况、疾病困扰及子女数量是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结论老年人的主观幸福感整体较高,居住在城市、生活态度积极、人际交往好、有兴趣爱好、进行体育锻炼的老人主观幸福感更高。应加强农村的养老建设,更多关注农村老人的心理健康状态;老年人自身也应积极参与人际交往,进行体育锻炼,培养兴趣爱好;子女需给予老人更多的爱与关怀,使老年人有较高的主观幸福感。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为有效地开展社区独居老人的心理健康服务提供依据。方法每3年随访调查1次,每次调查采用二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入户调查,调查工具自编一般情况问卷,心理健康筛查量表选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及抑郁自评量表(SDS)。结果 418名随访独居老人中,每月≤1次或无子女(亲友)探望者达27%,有5.0%的独居老人无子女或因各种原因无电话联系;2005年、2008年和2011年的随访发现,出现各种心理异常状况的比例分别为72.25%、46.89%和53.40%;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筛查阳性的比例分别为31.58%、22.01%和25.24%;抑郁自评量表(SDS)总分>53常模的独居老人分别占25.60%、11.72%和17.48%。结论独居老人由于子女离去而失去相应的社会支持和情感交流对象,缺少精神慰藉已成为独居老人心理健康的主要问题之一,如何关注独居老人心理健康问题是老年社会服务的重要课题,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农村慢性病老年人自我忽视(ESN)与健康促进生活方式(HPL)的现状及关系,为促进农村老年人的健康行为方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抽样的方法,在四川省德阳市、泸州市、广元市抽取719名农村慢性病老年人,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农村老年人自我忽视量表、健康促进生活方式修订版调查量表进行问卷调查,运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探究ESN与HPL之间的关系。结果 共发放问卷785份,有效回收719份,有效回收率为91.6%。ESN得分为9(5,13),筛查出28.9%的的老年人有ESN;HPL得分为91(80,105),HPL水平差和一般的占比分别为7.5%、56.5%。分层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去除混杂因素(年龄段、文化程度、个人月收入、疼痛、自评健康状况、共患病)后,老年自我忽视可负相预测农村慢性病老年人的健康促进生活方式水平[β=-0.40,95%CI(-1.31,-0.94),P<0.001]。结论 老年自我忽视可能是农村慢性病患者健康促进生活生活方式的独立危险因素,提示卫生服务人员重视农村慢性病老年人的ESN并加强对ESN的筛查。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农村留守儿童的孤独感状况和心理健康水平, 为针对性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宝鸡市农村618名儿童, 使用儿童孤独感量表(Children's Loneliness Scale, CLS)和中国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Chinese Middle School Student Mental Health Scale, MSSMHS)对其进行孤独感和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结果 留守儿童孤独感的发生率为85.64%, 非留守儿童为68.22%, 留守儿童的孤独感发生率明显高于非留守儿童(P<0.01);性别和父母外出情况对农村留守儿童孤独感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留守儿童MSSMHS中的强迫、偏执、敌对、人际关系、适应不良、心理不平衡6个因子及总分高于非留守儿童(P<0.01);儿童孤独感与心理健康的各因子均呈现正相关。结论 农村留守儿童的孤独感和心理健康水平堪忧。  相似文献   

20.
海南省黎族地区老年人生存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目的 了解海南省黎族地区老年人生存质量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多阶段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海南省黎族地区5个市县城乡60岁~老年人2 208人;采用生存质量(SF-36)量表对其生存质量进行测量,用多变量方差分析、χ2检验及多重线性回归进行分析.结果 海南省黎族地区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为53.35%,男性47.43%,低于女性的59.33%.城市老年人生理功能(PF)、生理职能(Re)、躯体疼痛(8P)、总体健康(GH)、活力(VT)、精度健康(MH)维度评分均高于农村老年人(P<0.000 1),而社会功能(SF)、情感职能(RE)维度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重线性回归结果显示,老年人生理和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主要为慢性病、体育锻炼、子女的生活状况、年龄、经济收入.患慢性病老年人生存质量低于无慢性病者.年龄越小、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子女生活状况越好、月人均收入越高的老年人得分越高.结论 海南省黎族地区城市老年人生存质量优于农村;老年人生存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为体育锻炼、慢性病、子女的生活状况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