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求胰化蛋白胨葡萄糖培养基(tryptone glucose extract agar,TGEA)用于透析用水菌落计数的可行性,为日常监测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抽取天津市11个区的20家医疗机构透析用水水样74份,取样部位分别为水处理系统的出水口、回水口和断开的透析机与进水软管的连接处。分别采用倾注法、涂布法及过滤法进行实验,使用TGEA(20℃、168h)和普通营养琼脂(36℃、48h)进行细菌培养,并观察细菌菌落数。结果倾注法、涂布法、过滤法TGEA组的检出率、log_(10)菌落计数结果,无显著性差异(χ~2值分别为0.115,0.843;P值分别为0.944,0.656),均高于对应的营养琼脂组(χ~2值分别为19.140,29.691,P值分别0.002,0.001),具有显著性差异;Bland-Altman图显示,3法TGEA组与对应营养琼脂组差值均较大、一致性较差;3法TGEA组内差值的均值较小,一致性较好。结论高营养高温培养的检测条件可能屏蔽了的透析用水的真实的微生物水平,TGEA低温长时间培养用于透析用水菌落计数具有很好的临床适应性,试剂盒过滤法具有操作简单、快捷、高效、准确等特点,适合日常监测使用。  相似文献   

2.
摘要 目的 探讨培养基、标本接种时间、接种方式、培养温度、培养时间等因素对透析用水微生物监测结果的影响。方法 采集某三甲医院血液透析用水标本360份,分别采用倾注法、涂布法于采样后4 h、8 h接种TGEA、R2A及普通营养琼脂,分别于20℃、30℃、35℃培养48~168 h,观察菌落生长情况并计数。结果 三种培养基之间细菌培养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涂布法接种后透析用水细菌总数明显高于倾注法;采样8 h后接种,普通营养琼脂细菌培养结果明显高于采样4 h后接种;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细菌总数增加;20℃及30℃培养条件下,透析用水细菌培养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5℃培养后细菌总数低于20℃和30℃。结论 血液透析用水的微生物学监测宜于采样后4 h内使用涂布法接种于TGEA、R2A或普通营养琼脂,20℃或30℃培养168 h,有助于提高血液透析用水微生物学监测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胰蛋白胨葡萄糖培养基(TGEA)法和营养琼脂法对内镜终末漂洗水的监测效果,以及比较试剂盒过滤集菌法和传统过滤集菌法对内镜消毒质量的监测效果。方法调查天津市24家医疗机构内镜中心基本信息,随机抽取终末漂洗水及内镜管腔冲洗水水样,分别采用两种方法检测细菌菌落数。结果 TGEA法对终末漂洗水监测所得检出率(96.7%vs 73.3%)、菌落数(中位数44 CFU/100 ml vs8 CFU/100 ml)均高于营养琼脂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Bland-Altman分析显示两方法一致性较差;试剂盒过滤集菌法和传统过滤集菌法监测内镜消毒质量检出率(60.0%vs 56.7%)及菌落数(中位数2 CFU/件vs 1 CFU/件)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land-Altman分析显示两方法一致性较好。结论被调查单位对终末漂洗水及内镜消毒质量的监测水平较低、采用检测方法规范性差。TGEA法对终末漂洗水检测更具敏感性、临床适应性强,试剂盒过滤集菌法操作简单、快捷、高效、准确,两种方法均适合内镜中心的日常监测。  相似文献   

4.
摘要〓目的〓为制订天津市地方标准《软式内镜再处理质量评估规范》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普通冲洗采样法、泵辅助采样法和刷辅助采样法,对天津市内镜诊疗中心再处理内镜的质量进行评价,采用胰化蛋白胨葡萄糖培养基(TGEA)和普通营养琼脂法对终末漂洗水进行检测。结果〓共采集内镜再处理后管腔冲洗水349份,合格率为86.2%,其中普通冲洗采样法采集207份,泵辅助法33份,刷辅助法109份,合格率分别为91.8%、66.7%和81.6%|终末漂洗水共采集292份,合格率为72.9%。TGEA 法和营养琼脂法菌落数检出率依次为96.7% 和7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内镜再处理和终末漂洗水合格率较低,需要制订相关标准进行规范管理。  相似文献   

5.
消毒剂对淋球菌杀灭效果检测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为选择消毒剂对淋球菌杀灭效果的较好检测方法,对不同培养基与接种方法进行了试验比较。结果,用平皿倾注(即将菌悬液接种平皿后倾注琼脂并混匀)接种,在培养基上生长的菌落<1 mm或不透明;用平板浸润法(即将菌悬液接种平板后轻轻旋转,让菌悬液均匀浸润平板)接种,在普通营养琼脂、酵母浸膏琼脂上生长的菌落<2 mm,菌落计数<2 515 000 cfu/ml,在酵母浸膏血琼脂、巧克力琼脂上者2~3 mm与>3 320 000 cfu/ml。结果表明,对淋球菌用平板浸润法接种比常用的平皿倾注法好,用酵母浸膏血琼脂培养结果与现用巧克力琼脂者无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估肺表面活性物质固尔苏 (Curosurf)在体外实验中对B型嗜血流感杆菌 (Hib)生长的影响。方法 将Hib分别与生理盐水 (对照组 )及不同浓度的Curosurf (1 ,1 0 ,2 0mg/ml实验组 )在37℃条件下孵育 5h时 ,分别于 0、 1、 5h取出 0 1ml,系列稀释后接种到脑心浸液琼脂培养基上 ,置于37℃孵箱中孵育 2 4h后进行菌落计数。结果 随孵育时间延长 ,各组菌落计数均有下降 ,1mg/mlCurosurf组菌落数量下降较少 ,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1 0 ,2 0mg/ml实验组菌落下降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1 )。结论 Curosurf在体外对B型嗜血流感杆菌生长有抑制作用 ;Curosurf的抑菌作用为剂量依赖类型。  相似文献   

7.
葡萄球菌与细球菌在形态学上相似,但致病力不同,就需有可靠而实用的实验室方法加以鉴别。细球菌是一属触酶阳性的G~ 球菌,以测定葡萄球菌葡萄糖发酵的能力作为鉴别细球菌的主要依据,但这种方法有其局限性。作者提供九组改进的实验方法,作为临床实验室快速准确的鉴别方案。从美国佛蒙特州医学中心医院临床微生物学实验室标本中分离出414株触酶阳性的G~ 球菌作为研究对象,每株菌保存于4℃的营养琼脂斜面上,并用胰蛋白酶大豆琼脂平板(用前加5%的SRBC)传代,在35~37℃中孵育18~24小时。测试每株菌的葡萄糖发酵、甘油产酸、氧化酶、在含呋喃唑酮蛋白胨(FP)琼脂培养基上的生长特性;用呋喃唑酮平板扩散法测其生长抑制性和对溶葡素(Lysostap-  相似文献   

8.
淋球菌对营养要求特殊,普通培养基上生长较慢。为科学评价化学消毒剂对淋球菌的杀灭效果,采用平板浸润接种法对不同培养基进行比较,以评价杀菌效果的差异。结果,淋球菌在普通营养琼脂和酵母浸膏琼脂上生长的菌落均小于2 mm;在酵母浸膏血琼脂和巧克力琼脂上生长的菌落为2~3 mm,计数回收率高出26%。而平板涂布法的回收菌数低于平板浸润法,其标准差大于平板浸润法。进行悬液定量杀菌试验时,采用酵母浸膏血平板浸润接种方法。观察临床分离的淋球菌和标准菌株对化学消毒剂的抗力,选择抗力较高的标准菌株作有机干扰物试验。用大白兔作为淋球菌感染部位和感染量的试验动物。结果表明,用酵母浸膏血琼脂替代巧克力琼脂培养淋球菌无统计学差异,淋球菌用平板浸润法接种比平板涂布法好。临床分离菌株对化学消毒剂的抗力略低于标准菌株。在30 g/L牛血清白蛋白的存在下,达到消毒要求的消毒剂浓度是PBS菌悬液的消毒剂浓度的5~6倍。淋球菌可通过皮肤、角膜感染大白兔的泌尿系统,可感染角膜菌量为80 cfu。故建议在30 g/L牛血清白蛋白的条件下,淋球菌经消毒剂处理后,下降5个对数值,作为消毒合格标准较可靠。  相似文献   

9.
鉴别用选择性培养基DYS配方是,取细菌学蛋白胨15克、水解干酪素5克、牛胆粉8.5克、去氧胆酸钠20克、氯化钠5克、阿拉伯糖10克、盐酸精氨酸6.5克、盐酸赖氨酸6.5克、中性红0.04克、琼脂20克及蒸溜水1000毫升。将成份混合,浸泡5分钟,加热并不断摇动,使其溶解。冷至45℃时,校正pH至7.1,倾碟,4℃保存备用。因培养基含有胆盐可提高选择性。加入阿拉伯糖、精氨酸和赖氨酸以区别变形菌、假单胞菌和其它肠杆菌。分离时,将大便标本直接涂布平板,23℃培养36小时,检查有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菌落。根据菌落颜色,将结肠  相似文献   

10.
<正> 在1985年7月中旬,对唐山市9所医院细菌与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污染情况进行了调查。细菌检验,对物体表面使用涂抹法采样,空气使用平板自然沉降法采样。样品接种于普通营养琼脂平板,在37℃温箱中培养24小时,计数菌落。对HBsAg  相似文献   

11.
绿色气球菌多在败(菌)血症患者的血液中检出,我们从一例泌尿系感染患者的尿中分离出一株绿色气球菌,现报告如下。细菌鉴定留取中段尿,用接种环沾取离心沉淀物接种血琼脂和麦康凯琼脂平板,35℃24h 培养后,血平板上长出α-溶血,圆形光滑,灰白色小菌落,麦康凯琼脂平板上未生长。涂片染色为G 阳性球菌,四联状排列。触酶,氧化酶试验均阴性,OF 葡萄糖为发酵型。接种胆汁七叶苷培养基,35℃24h 后,培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不同培养基对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抗力的影响。方法采用悬液定量和载体定量杀菌试验方法,对不同培养基培养出的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抗力进行比较。结果相同培养条件下,胰蛋白胨大豆琼脂培养基与普通营养琼脂培养基培养制备出的20 ml芽孢悬液的浓度分别为4.52×109cfu/ml和2.15×109cfu/ml。湿热100℃作用20 min、干热160℃作用10 min、5 000 mg/L的邻苯二甲醛溶液作用40 min、2 000 mg/L的二氯异氰尿酸钠溶液作用15 min,对两种培养基培养的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的杀灭率均为99.99%。结论两种培养基培养的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的抗力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3.
目的 采用一种微孔滤膜双重过滤法富集纯化尿液中病原菌,探讨此方法与UF1000i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联合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 MS)在快速检测尿液病原菌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收集2020年5—8月门诊及住院疑似尿路感染患者中段尿标本1 583份,采用传统细菌定量培养和MALDI-TOF MS鉴定。同时应用微孔滤膜双重过滤法对UF1000i细菌计数≥105个/mL尿液进行过滤,过滤后的细菌涂抹于靶板上进行MALDI-TOF MS鉴定,与培养法鉴定结果比较分析。结果 1 583份中段尿标本中,272份标本UF1000i细菌计数阳性且培养菌落数≥104 CFU/mL。与培养法鉴定结果比较,双重过滤法对229份菌落数≥104 CFU/mL的单一菌生长标本鉴定符合率为92.1%(211/229),其中革兰阴性菌符合率为94.7%(177/187),革兰阳性菌符合率为84.6%(33/39),真菌符合率为33.3%(1/3)。双重过滤法对2种菌生长标本仅能鉴定优势菌,43份2种菌混合生长标本优势菌鉴定符合率为72.1%(31/43)。双重过滤法中尿液病原菌富集纯化时间为2~3 min。结论 微孔滤膜双重过滤法是一种快速有效的富集纯化尿液病原菌的方法,联合UF1000i和MALDI-TOF MS可实现快速检测尿液中病原菌。  相似文献   

14.
<正> 培养基灭菌彻底与否,直接影响试验的准确性。为进行高压灭菌试验,培养嗜热脂肪杆菌,我们曾使用了葡萄糖蛋白胨水(每100ml含葡萄糖0.5g,蛋白胨1g,2%溴甲酚紫酒精液0.06ml)。一些资料提出,对含葡萄糖与蛋白胨的培养基进行灭菌,可在115℃高压蒸气下处理10~20分钟。经试验,使用此剂量进行高压灭菌,放置在37℃温箱内48  相似文献   

15.
摘要 目的 建立和验证医用超声耦合剂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方法 采用活菌计数培养方法,对医用超声耦合剂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进行适用性验证试验。结果 需氧菌总数计数法倾注法和滤膜过滤法细菌回收比值均值分别为0.90和1.11;酵母菌和霉菌总数计数法倾注法和滤膜过滤法细菌回收比值均值分别为0.90和1.03。倾注法和滤膜过滤法在医用超声耦合剂需氧菌总数、酵母菌和霉菌总数计数检测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滤膜过滤法检出能力优于倾注法。结论 滤膜过滤法更适合于医用超声耦合剂污染细菌的检测。  相似文献   

16.
《新医学》1971,(2)
结合战备及农村基层检验室的需要,我们试用两种简易方法制备干燥培养基: 一、琼脂吸收法(适用于制备固体培养基),先将琼脂切成细片,置80℃烘箱中干燥2小时后研成粉末。取1:2牛肉浸液3,000毫升,蛋白胨30克,氯化钠15克,琼脂粉末45克。按常法制备普通肉汤培养基,调整至PH7.6,滤纸滤清后,先用直火浓缩至原体积五分之  相似文献   

17.
摘要 目的 研究改良沙堡弱琼脂培养基(MSDA)方法在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真菌定量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参照2015年版《中国药典》非无菌产品微生物限度检查(通则1105)的适用性试验方法,验证MSDA方法对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真菌菌落总数检测适用性。结果 MSDA方法检测接种白色念珠菌和黑曲霉的19种供试品适用性试验回收率范围在82.76%~105.74%。市场购买的某品牌成人纸尿裤和某品牌婴儿柔肤湿巾两种产品真菌菌落总数>100 cfu/g。市场购买的4大类产品中均有真菌检出,共有9个产品真菌菌落总数≥5 cfu/g。结论MSDA方法适用于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真菌菌落总数的检测。  相似文献   

18.
20 0 3年 ,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 (NCCLS)M4 4 P酵母菌纸片扩散法敏感试验方案 ,制定了氟康唑 (floconazole)和沃尔康唑 (voriconazole)质控株的参考范围及氟康唑的抑菌环解释标准。研究证实氟康唑对酵母菌药敏试验有较好的重复性 ,可准确地检测酵母菌对氟康唑的敏感性[1 6] 。制备 0 5号麦氏管菌悬液 ,方法与细菌纸片扩散法相同 ,将酵母菌悬液涂布于含葡萄糖和美蓝的Mueller Hinton(M H)琼脂上 ,35℃孵育 18~ 2 4h。M H琼脂补充葡萄糖和美蓝 ,可促进酵母菌生长并且改善了抑菌环边缘清晰度。补充物可直接加入M H琼脂中或倾注…  相似文献   

19.
晋中市榆次区托幼机构消毒质量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为加强托幼机构消毒管理工作,于1998~2001年每年4~6月份对全区208所托幼机构进行消毒监测。 检测方法,对教室、卧室空气,是将普通营养琼脂平板(直径9 cm)放在室内各采样点暴露5 min采样,盖好置37℃恒温箱培养48 h,计数菌落数。对物体表面(桌面、毛巾、玩具、门把手等)采样是用浸有无菌生理盐水棉拭子在5 cm×5 cm被检物体表面涂抹后,将棉拭子放入10 ml无菌生理盐水试管中检测细菌总数。对餐饮具用大肠菌群快速检测纸检测大肠菌群。  相似文献   

20.
许多快速系统对二菌只能提供低率的区别,而著者发现检定β-葡萄糖甙酶荧光试验则能区别牛来源的别华纳氏和人葡萄球菌。培养基:是P 琼脂(亦可用含羊血的胰酶消化大豆琼脂的Mueller-Hinton 琼脂—译者注)中加4-甲伞形基-β-D-吡喃葡萄糖甙(4-methylumbe-lliferyl-β-D-glucopyranoside)150mg/L.方法:在平板培养基上做放射状划线(每个平板可划6个培养物,于35℃下孵育24小时,在366n-mUV 灯下检查平板划线有无荧光围绕.原理:荧光是4-甲伞形基-β-D-吡喃葡萄糖甙经菌β-葡萄糖酶作用后释放4-甲伞形酮(4-meth-ylumbelliferone)之故。著者在API staph-Trac 系统鉴定74株华纳氏和人葡萄球菌分离物,以β-葡萄糖甙酶的荧光法和Staph—Ident 系统β-葡萄糖甙酶产色法做试验,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