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营养不良性贫血患儿血清前白蛋白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测定了营养不良性贫血患儿血清前白蛋白 (prealbumin ,PA)、白蛋白(Alb)、血红蛋白 (Hb)的水平 ,并与正常儿童进行对比 ,现报道如下。  检测对象 :PA组为 1999年 6~ 11月在我院住院和专业门诊的患儿 5 0例 ,年龄 2个月至 7岁 ,男 30例 ,女 2 0例 ;<1岁 13例 ,1~ 3岁 17例 ,>3岁2 0例。其中轻度营养不良性贫血 40例、中度 10例 ,均符合营养不良性贫血的临床诊断依据及临床分度 [现代母婴医疗保健学 人民军医出版社 ,1997:30 0 ]。对照组为年龄 1~ 7岁的健康体检儿童 30例 ,<3岁 14例 ,≥ 3岁 16例 ;男 14例 ,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患儿表现为大叶性肺炎和支气管肺炎时,血常规、血清C反应蛋白(CRP)及体液免疫各项指标的变化。方法 MPP患儿211例,根据年龄分为1个月~6岁组和≥6岁组,同时依据胸片表现分为大叶性肺炎组和支气管肺炎组。入院初检测血常规、CRP及体液免疫指标。结果≥6岁组患儿MPP大叶性肺炎发生率为45.92%,高于1个月~6岁组的22.12%(χ2=13.4,P<0.001)。在1个月~6岁组中,大叶性肺炎患儿外周血淋巴细胞比例低于支气管肺炎患儿(P<0.05);而在≥6岁组患儿中,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岁组大叶性肺炎患儿的血清IgA、IgM含量低于支气管肺炎患儿(P<0.05)。两个年龄组大叶性肺炎患儿的血清CRP含量均高于支气管肺炎患儿(P<0.05)。结论年长儿MPP以大叶性肺炎多见,可能是年长儿MP感染后机体全身炎症反应强烈的表现之一,MP感染后淋巴细胞减少和早期特异性抗体产生不足也可能与大叶性肺炎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3.
肺炎衣原体肺炎5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肺炎衣原体(Chlamydia pneumoniae CP)引起的人类呼吸道疾病近年来逐渐引起重视,临床诊断CP肺炎的病例逐渐增多。为提高对该病的认识,现对我院1997年1~11月间确诊为肺炎衣原体肺炎50例的临床特点分析如下。 方法与结果 一、对象 1997年1~11月住院患儿符合肺炎诊断标准者385例,男261例,女124例。其中CP抗原阳性者101例(占26.9%),CP抗体阳性者81例(占21.6%),抗原抗体均阳性者50例为本组观察对象(占13.5%)。患儿年龄在8个月~12岁之  相似文献   

4.
前降钙素在小儿肺炎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Zhu GH  Wang CF  Luo SS  Kao Y  Chen ZM 《中华儿科杂志》2003,41(2):147-147
我们于 2 0 0 1年 5月~ 2 0 0 2年 1月将前降钙素 (PCT)和C反应蛋白 (CRP)、WBC在不同病原的小儿肺炎进行了对照研究 ,旨在评价PCT在小儿肺炎病原学辅助诊断中的价值。对象2 0 0 1年 5月~ 2 0 0 2年 1月在我院呼吸内科病房的 86例急性非重症肺炎患儿 ,年龄 1个月~ 12岁 ,中位年龄 3 6 6个月 ,男 5 6例 ,女 3 0例。所有病例符合《诸福棠实用儿科学》肺炎的诊断标准。 86例患儿分 3组 :细菌性肺炎组 2 8例 ,病毒性肺炎组 3 3例 ,肺炎支原体肺炎或沙眼衣原体肺炎组 2 5例。合并佝偻病初期 6例 ,5例口服鱼肝油、钙片 ,1例未治疗…  相似文献   

5.
肺炎并心力衰竭患儿血清钙和心肌酶谱检测的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为探讨血清钙和心肌酶谱在婴幼儿肺炎心衰患儿中的变化 ,现有关资料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一、一般资料 我院 1999年 9月~ 2 0 0 3年 1月收治婴幼儿肺炎 12 0例 ,其中普通肺炎 6 0例 ,男 4 0例 ,女 2 0例 ;年龄 2个月~ 3岁。符合婴幼儿肺炎并心力衰竭 (心衰 )诊断标准[1] 6 0例为心衰组 ,其中男 37例 ,女 2 3例 ;年龄 35d~ 3岁 ;治疗及治愈判定标准均按文献 [1]。心衰组死亡 6例 ,余5 4例及普通组 6 0例均痊愈出院。选择门诊体检的健康婴幼儿 30例为对照组 ,年龄 30d~ 2岁 8个月 ,中位年龄 6个月。均除外先心病、肝炎等。二、方法 …  相似文献   

6.
婴幼儿肺炎支原体肺炎49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般资料:我院2005-01—2006-12收治的婴幼儿肺炎支原体肺炎49例,均根据2006年10月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提出的“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管理指南(试行)的规定”进行肺炎支原体检查与诊断。其中男28例,女21例;年龄1~6个月10例,~1岁15例,~3岁24例。对病程小于1周的患儿待其病程超过1周后再抽静脉血检测肺炎支原体IgM抗体(MP-IgM),其他病例在门诊治疗病情未见好转时收住院治疗,于入院后第2天或第3天抽静脉血检测MP-IgM。特异性MP-IgM测定以抗体滴度>1∶80为阳性,并作为临床诊断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依据。临床特点:49例MP-IgM均阳…  相似文献   

7.
哮喘性支气管炎患儿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测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 5 8例哮喘性支气管炎患儿进行了肺炎支原体抗体 (MP IgM )检测 ,以探讨哮喘性支气管炎发病与MP感染的关系。现将结果报道如下。临床资料 :①观察组 :5 8例患儿均符合王慕逖主编的儿科学 (第 5版 )哮喘性支气管炎的诊断标准。均为本院儿科 1999年 9月至 2 0 0 2年 9月住院或门诊留观患儿 ,感染均在近期 2周内 ,男 32例 ,女 2 6例 ;年龄 6个月至 1岁 18例 ,~ 3岁 2 5例 ,>3岁 15例。②对照组 :正常小儿 32例 ,男 17例 ,女15例。年龄 6个月至 1岁 9例 ,~ 3岁17例 ,>3岁 6例。方法 :两组均检测MP IgM ,试剂盒由福建省三明市蓝波生…  相似文献   

8.
胆道闭锁患儿血清sICAM-1与IL-18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 研究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 1(sICAM 1)、白细胞介素 18(IL 18)在胆道闭锁(BA)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 胆道闭锁患儿 2 1例 ,男 8例 ,女 13例 ;年龄 2个月~ 12岁 ,所有患儿诊断均经手术后病理切片证实。正常对照 12例为健康体检儿童 ,年龄 1个月~ 10岁。采用ELISA法动态测定胆道闭锁患儿手术前、后血清sICAM 1、IL 18水平。结果 胆道闭锁患儿血清sICAM 1、IL 18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 ,且两者呈正相关。Kasai手术后两者水平比术前无明显下降 ,且黄疸越重 ,水平越高。结论 sICAM 1、IL 18参与胆道闭锁的进行性损伤的病理过程 ,手术后两者增高表明外科手术不能完全阻止BA的炎症 ,持续增高提示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9.
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流行病学研究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我们于 1992年 1月~ 2 0 0 1年 12月对在我科住院确诊为支气管肺炎[1] 的住院患儿检测了血清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特异性抗体及鼻咽部柱状上皮细胞中RSV特异性抗原 ,现报告如下。材料和方法一、对象 采集支气管肺炎急性期和恢复期双相血清测RSV抗体滴度 12 3例 ,采集急性期单相血清测RSVIgM抗体 2 79例 ,采集急性期鼻咽部分泌物查柱状上皮细胞内RSV抗原 875例。三种方法共检测 12 77例。其中男 715例 ,女5 6 2例 ,年龄 10d~ 14岁 ,≤ 6个月 330例 ,~ 1岁 2 49例 ,~ 2岁 2 30例 ,~ 3岁 12 4例 ,~ 14岁 34 4例。二、…  相似文献   

10.
肺炎患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检测的探讨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肺炎支原体肺炎 (mycoplasmalpneumoniaepneumonia,MPP)肺部体征轻 ,在无实验室诊断依据时 ,临床难以与其它病原进行鉴别。本文应用PCR法检测肺炎患儿的肺炎支原体 (mycoplasmalpneumoniae,MP)感染 ,对部分患儿结合支原体培养和间接血凝试验 (indirecthaemagglutinationas say,IHA)予以诊断 ,以探讨检测MP感染的较好方法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对象和方法一、对象705例肺炎患儿均为住院患儿 ,男428例 ,女277例 ;年龄1月~14岁。…  相似文献   

11.
对象和方法 :本组 4 2例病毒性脑炎 (病脑 )患儿入院时间为 2 0 0 0年 1月至 2 0 0 3年 5月 ,年龄 1 5~ 10岁 (男 2 9例、女 13例 ,平均年龄 4 5岁 ) ,诊断基于临床表现、脑脊液常规生化及血清病毒特异性IgM抗体检测 ,符合《实用儿科学》(第 7版 )病脑诊断标准。急性期的血清标本在入院当天采集 ,第 2份血清标本是在恢复期时采集。 32例对照组患儿年龄 0 5~ 14岁 (男 19例、女 13例 ,平均年龄 4 8岁 ) ,其中癫疒间 患儿 2 2例、抽动障碍 2例、紧张性头痛 6例和孤独症 2例。血标本迅速离心 ,取血清 - 2 0℃冰箱冻存。应用市售的夹心EL…  相似文献   

12.
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血清NO、TNF-α及IL-2水平测定及意义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临床资料 :选择 1998年 7月至1999年 7月在我院住院确诊肺炎支原体肺炎 (MPP)患儿共 38例为研究对象(病例组 ) ,男 18例 ,女 2 0例 ,年龄 5~14岁 ,平均 (9± 3)岁。MPP临床诊断标准依第 6版《实用儿科学》 ,微量颗粒凝集法测定血清MP IgM抗体≥ 1∶40阳性。急性期为自发病到入院时间≤10d ,恢复期为临床症状、体征及胸部X线征像消失或明显减轻。根据有无肺外并发症分为Ⅰ组 (2 4例 )与Ⅱ组 (14例 )。Ⅰ组 :单纯肺部受累和 (或 )伴轻微皮肤、消化道受累 ;Ⅱ组 :除肺部受累外伴其它如神经、心脏、肾、肝及血液等肺外系统受累。…  相似文献   

13.
过敏性紫癫 (HSP)是一种全身性毛细血管变态反应性疾病 ,发病机理尚未完全明了 ,病理活检提示小血管处有中性粒细胞及嗜酸粒细胞浸润。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是针对中性粒细胞自身抗原而产生的抗体。嗜酸细胞阳离子蛋白 (ECP)是嗜酸细胞胞浆颗粒中的主要蛋白之一 ,是嗜酸细胞活化的标志。本研究旨在探讨HSP患儿中ANCA和ECP的变化及二者间相互关系。对象HSP患儿 45例 ,疾病诊断符合美国风湿病协会的诊断标准。其中HSP肾炎 2 0例 ,男 :女 3:1,年龄 5~ 14岁 ,平均9.5岁。HSP无肾脏损害 2 5例 ,男 :女 1:1,…  相似文献   

14.
婴幼儿肺炎68例支原体检测及其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象与方法 :2 0 0 3年 1月 17日至 2 0 0 3年 3月 2 0日在我院住院的婴幼儿肺炎 6 8例 ,其中男 38例 ,女 30例 ;年龄1~ 6个月 15例 ,~ 1岁 18例 ,~ 3岁 35例。对病程小于7d的患儿待其病程超过 7d后再抽血查支原体IgM抗体(MP IgM) ,其余病例均于入院第 2天或第 3天抽静脉血查MP IgM。特异性MP IgM测定采用间接血凝集法 ,以支原体抗体滴度≥ 1∶32为阳性。结果 :6 8例患儿中MP IgM阳性 (诊断为支原体肺炎 )2 7例 ,阳性率为 39 7% (2 7/ 6 8) ,其中 1~ 6个月组阳性 4例 ,阳性率为 2 6 7% (4/ 15 ) ,~ 1岁组阳性 4例 ,阳性率为2 …  相似文献   

15.
463例流行性喘憋性肺炎5年随访观察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流行性喘憋性肺炎(简称流喘肺炎)即流行性毛细支气管炎,于1999年11月至2000年1月在河南省汝阳县发生了一次暴发流行,病原为呼吸道合胞病毒(RSV)A亚型[1,2]。为探讨流喘肺炎病愈后儿童支气管哮喘的患病率及高危因素,我们对463例流喘肺炎患儿出院后进行了连续5年的随访,现报告如下。对象与方法一、对象流行期间在县医院住院的553例流喘肺炎患儿,男403例,女150例,男∶女=2.7∶1。年龄15d~2.6岁,平均(5.0±2.9)个月。临床分型:普通型71.9%,重型24.1%,极重型4.0%。死亡7例,年龄均为3个月以下和早产儿[1]。经首都儿科研究所进行咽拭子病毒分离…  相似文献   

16.
川崎病患儿血清多种病毒抗体IgM检测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临床资料 :收集我院 1 998年 1 0月至 1 999年 1 2月的 98例住院川崎病(KD)患儿 ,男 62例 ,女 3 6例 ,年龄 6 1个月至 7 2岁 ,诊断标准符合日本KD研究委员会第四次修订标准。 1 0 0例同期住院非感染疾病患儿 (癫疒间2 5例、疝 3 5例、隐睾 1 1例、先心病 1 9例、低钙惊厥 1 0例 )作为对照 ,男 58例、女 4 2例 ,年龄 7个月至 6 5岁。方法 :98例KD患儿均于病程 5~1 0d ,静脉免疫球蛋白 (IVIG)治疗前 ,取血 3~ 5mL ,沉淀离心 ,取血清 1 0~1 5mL ,-2 0℃冻存 ,备用。 1 0 0例同期住院非感染患儿均于住院期间取血 3~ 5mL …  相似文献   

17.
难治性癫痫患儿神经节苷酯抗体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选择难治性癫痫 (IE)患儿作为研究对象 ,以药物控制发作癫痫(TE)患儿及健康儿童为对照 ,检测其血清神经节苷酯 (GM 1)抗体 ,探讨TE与GM 1的关系。1 对象和方法1 1 对象 IE组 :经正规应用 2种以上首选的抗癫痫药而发作不能控制的癫痫患儿 2 5例 ,男 15例 ,女 10例 ,年龄 4~ 15岁 ,平均 (8 6± 3 6 )岁。TE组 :经正规应用抗癫痫药发作控制的癫痫患儿 2 0例 ,男 12例 ,女 8例 ,年龄3~ 15岁 ,平均 (8 5± 3 8)岁。健康对照组 (HC) :健康查体儿童 2 0例 ,男 10例 ,女 10例 ,年龄 5~ 15岁 ,平均(8 5± 3 5 )岁。1 2 …  相似文献   

18.
支气管哮喘儿粘附分子和细胞因子水平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进一步探讨免疫分子在哮喘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我们对支气管哮喘患儿血液中细胞粘附分子 1(ICAM 1)、内皮细胞粘附分子 1(VCAM 1) ,白细胞介素 1(IL 1)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 α)水平进行了检测。对象与方法一、对象 根据儿童哮喘诊断标准[1] ,选取哮喘发作组43例 ,男 2 5例 ,女 18例 ;哮喘缓解组 30例 ,其中男 18例 ,女12例 ,健康对照组 36例 ,其中男 2 0例 ,女 16例 ,以上各组年龄均为 3~ 13a。二、方法 取肝素抗凝血 3ml ,立即分离血浆 ,贮存于- 30℃冰箱内待测。ICAM 1、VCAM 1试剂购于比利时Medg…  相似文献   

19.
小儿中枢神经系统军团菌感染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军团菌病是一种以肺炎为主要表现的多系统损害的急性感染性疾病。儿童军团菌肺炎已见诸报道 ,但儿童军团菌病的中枢神经系统损害尚未见报道。本研究应用试管凝集法 (TAT)对 6 0例住院疑似病毒性脑炎患儿进行了 3个菌种10个血清型的军团菌抗体检测 ,通过阳性病例了解军团菌病的中枢神经系统表现。对象和方法1997年 3月~ 1998年 3月 ,在我院住院的临床疑似病毒性脑炎的患儿共 6 0例。其中男 35例 ,女 2 5例 ;年龄 2个月~ 1岁 8例 ,~ 3岁 15例 ,~ 7岁 16例 ,~ 14岁 2 1例。分别于入院第 2天及出院前采集静脉血 3ml,分离血清 ,置- 2 0…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儿童大叶性肺炎主要致病原及其临床特点。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3月至2019年3月住院治疗并采集肺泡灌洗液(BALF)的149例大叶性肺炎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以荧光定量PCR(FQ-PCR)法检测的BALF中的病原特点,以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的血清MP特异性抗体(MP-IgM)水平。比较不同年龄段、MP肺炎与非MP肺炎、混合感染与单一感染患儿的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的差异。结果 149例患儿中,病原体阳性129例,男71例、女58例,1~3岁18例、~6岁40例、~14岁71例。肺炎支原体(MP)阳性107例,肺炎链球菌(SP)18例,腺病毒(ADV)12例,流感嗜血杆菌(HI)6例,肺炎克雷伯杆菌(KP)3例,呼吸道合胞病毒(RSV)3例,肺炎衣原体(CP)2例;混合感染23例,以合并MP、SP居多。1~3岁患儿细菌及病毒感染10例,占同年龄组阳性病例的55.6%;3岁患儿MP感染99例,占MP阳性病例的92.5%。在107例MP阳性患儿中,BALF以FQ-PCR法检测MP阳性率高于血清MP-Ig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非MP肺炎组相比,MP肺炎组患儿胸腔积液、肝功能异常、神经系统受累比例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混合感染组CPIS≥6的患儿比例高于单一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童大叶性肺炎MP检出率最高,其次为SP、ADV,不同年龄段感染的病原体不同,MP是多数混合感染的主要病原体,混合感染更易出现重症或难治病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