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柯玲 《当代护士》2013,(12):182-183
总结了儿科门诊输液室常见护理纠纷的原因并提出护理对策,主要护理纠纷类别包括护患沟通不足、护士服务态度淡漠、护理操作技术不过关、就医环境欠佳等,主要护理措施包括完善医院管理、改善输液室环境、提高护理人员综合素质、加强护患沟通等。认为护理工作中只有不断总结、分析采取防范纠纷对策,才能提高护理质量,提升患者对儿科门诊输液室满意度,树立医院窗口形象。  相似文献   

2.
小儿门诊输液室是医院的一个窗口,也是最易引起患儿及家属投诉的部门之一.减少护患冲突,使他们在平衡的心理状态下接受输液是治疗成功的关键.我们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重视引起护患冲突的各种因素,及时采取各种防范措施,有效地减少了护患冲突的发生,提高了护理质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门诊输液室是护理服务的重要窗口,也是展现医院形象的重要场所。为满足患者的需求,处理好护患关系,提高患者满意度和依从性,避免医疗纠纷的发生,加强护患沟通越来越重要。近年来,我院在输液室积极营造良好沟通氛围,实现有效护患沟通,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转变观念,提高认识,深刻领会护患沟通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4.
儿童输液室是医院服务中的一个窗口,由于服务对象的特殊性,家长对孩子的宠爱及对服务的期望值过高等因素,导致在服务过程中由于一些可控及不可控因素造成护患冲突引起护患纠纷等不良事件的发生,从而影响了医院服务满意度。因此,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减少护患冲突,使患儿和家属在  相似文献   

5.
门诊输液室护患冲突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门诊输液室是医院的窗口之一,也是护患关系最易发生摩擦和冲突的区域。随着人们自身保护意识的增强,护患冲突的发生率随之增加。如何改善护患关系,增加护患间的信任,避免护患冲突的发生,是提高医院工作满意度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薛群  李苏静 《齐鲁护理杂志》2006,12(16):1615-1615
小儿穿刺难度大,易引起护患纠纷。为减轻患儿对静脉穿刺的恐惧感,增加配合,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减少护患纠纷的发生,我们在多年的临床工作中不断总结,现将小儿输液室护患纠纷的原因分析及对策报告如下。1发生护患纠纷的原因1.1患儿及家属因素儿科患者由于年龄上的特殊性,大多在  相似文献   

7.
陈汝霜 《全科护理》2011,(15):1381-1382
输液室作为医院的窗口科室,病人流动性大,是护患矛盾和纠纷的多发区。本院输液室每天输液人数约为300人次。病人满意度经常全院最低。笔者根据在输液室多年的工作经验总结分析出引起护患纠纷的一些原因,并采取相应对策。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改善输液室环境,提高护理质量,改善护患关系。方法:通过信息化技术的运用优化输液流程。结果:护士工作效率提高,减少了人力资源浪费,增加床位周转率,有效缓解护患矛盾。结论:满足输液需求,提高护理质量,改善输液环境提高用药安全,提高患儿输液安全,提高输液室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输液室作为医院的窗口科室,病人流动性大,是护患矛盾和纠纷的多发区.本院输液室每天输液人数约为300人次.病人满意度经常全院最低.笔者根据在输液室多年的工作经验总结分析出引起护患纠纷的一些原因,并采取相应对策.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护患沟通从狭义来讲是指医护人员与患者的沟通,从广义来讲是人与人之间传递信息的过程。门诊输液室是医院的一个重要窗口,是一项面广量大的工作,患者流动性大,病种繁多,心理特点各异且与医护人员接触时间短。客观上缺乏足够的沟通机会,不易建立良好的信任感,患者对输液室医护人员的态度十分敏感,护士言行举止对患者心理会产生很大影响,如果不注意沟通技巧,很容易发生护患纠纷。本文将探讨沟通技巧在门诊输液室患者管理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推行人性化服务提升门诊输液质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静 《齐鲁护理杂志》2008,14(17):92-93
随着医院逐步走向市场化的进程中,人们对医疗服务的需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新的医学模式下,门诊输液室必须树立"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宗旨,转变服务理念和服务模式,推行人性化医疗服务,改善输液环境,建立新型的护患关系,提高门诊输液质量,给患者一个舒适的输液环境,提高患者对医院的信任度和满意度.  相似文献   

12.
随着医院逐步走向市场化的进程中,人们对医疗服务的需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新的医学模式下,门诊输液室必须树立“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宗旨,转变服务理念和服务模式,推行人性化医疗服务,改善输液环境,建立新型的护患关系,提高门诊输液质量,给患者一个舒适的输液环境,提高患者对医院的信任度和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张萍 《浙江临床医学》2003,5(9):720-720
输液室作为医院的窗口部门 ,病人流动性大 ,是护患矛盾和纠纷的多发区。护患之间一旦发生纠纷 ,会给护士和患者都带来不同程度的受害 ,对医院工作造成负面影响。因此 ,如何减少护患纠纷 ,是医院管理的一个重要课题。探讨分析本院护患纠纷发生的原因 ,以减少纠纷发生 ,采取一系列对策 ,取得一定效果 ,介绍如下。1本院输液室每天要接待来自内、外、妇、儿科各病种约400~500人次。据初步统计 ,以前每个月发生的护患矛盾和纠纷 ,平均有10起。分析引起护患纠纷原因有以下几种 :(1)患者的自我保护意识增强 ,维护自身权益的法律意识也在增强。现在…  相似文献   

14.
王义兰 《浙江临床医学》2012,(12):1594-1595
儿科门诊输液室的特点是流动性大、停留时间短、用药种类多,环境嘈杂(一位输液患儿常有3、4位家属陪同),加上小儿血管细、哭闹不配合,护患纠纷也多。为了减轻患儿痛苦、提高家属满意度,本院儿科门诊输液室2011年起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措施,取得了较好效果。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门诊是医院面对患者的窗口,门诊护理工作质量的优劣直接反映着整个医院诊疗水平和精神面貌[1-2].门诊输液室是医院患流量较大的科室之一,输液的患者因各自特点不同,很可能出现各种不同的问题,如何解决和处理好护患关系,是整个门诊护理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3-4].本研究通过对我院门诊输液室护理安全隐患和管理情况进行观察和分析,开展了输液室安全隐患管理,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门诊输液室是医院的主要窗口,为前来治疗的患者提供了便利快捷的治疗通道.由于门诊输液室患者流动量大,病情复杂,尤其是部分患者病情诊断尚未明确,不可避免的存在各类的风险,如医院感染、药物不良反应、医患纠纷等,而门诊作为医院对外服务的窗口,其服务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医院的声誉和医院的品牌[1],因此优质护理服务在门诊护理工作中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通过加强门诊输液室的管理,医护人员分析输液室护理质量控制相关因素,采取一系列针对性措施来提高护理质量,减少了护患纠纷,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门诊输液室是每个医院总体服务质量及水平的展示窗口.门诊输液患者具有周期短、疾病类型多、流动性大的特点,护士和患者难以在短期内建立良好的交流沟通,不能将健康教育的内容很好的向患者传达,健康教育的效果较差,且门诊输液室的环境一般较为简陋,这些实际情况导致门诊输液室易发生护患纠纷,患者满意度低[1].本研究对250例门诊输液患者采用护理程序进行健康教育,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分析门诊输液室护患纠纷发生的原因,总结避免纠纷的应对措施,减少护患纠纷,提高医院声誉.对2007年1月至2008年1月期间我院门诊输液室23起护患纠纷进行回顾性分析.23起护患纠纷占治疗人数的0.06%,其中因静脉穿刺失败引起矛盾15起,服务不妥,输液室杂乱,解释工作不到位引起矛盾5起,皮肤过敏试验阴性,输液时发生慢性过敏反应引起矛盾1起,患儿不配合,操作护士在备皮时不慎擦伤患儿头皮引起矛盾1起,因配药护士未交代清楚患者所用液体的总量,漏输一瓶液体引起矛盾1起.针对原因,采取应对措施,更新护理观念,提高护理操作技术,加强护患沟通,开展疾病健康教育,提高服务质量,减少护患纠纷,从而提高医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9.
杨秀艺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20):4894-4894
儿科门诊输液室是医院的重要窗口单位,也是高风险科室,其特点是患者多、周转快,具有较强的特殊性和复杂性。目前患儿多是独生子女,患儿家属多有紧张焦虑心理,护理风险系数较高,容易引起纠纷。为了确保输液安全,对输液患儿安全隐患进行分析并采取针对性措施,确保门诊输液患儿安全,减少护患纠纷。  相似文献   

20.
正门诊输液室是医院的重要窗口之一,承担着大部分患者的治疗,但门诊输液室在方便患者的同时也增加了医院感染的风险[1]。儿科门诊输液室多为开放式、流动性大、环境复杂,且患儿常有多名陪护人员,发生感染风险较高[2]。本院自2014年7月起开始对儿科门诊输液室进行质量监控,本文采取回顾性研究方法观察质量监控对儿科门诊输液室消毒质量及医院感染的影响,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