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分析神经外科重症患者外周中心静脉置管技术(PICC)常见并发症及护理对策。方法选取天津市环湖医院2017年3月-2019年3月期间接收的260例行PICC置管的神经外科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统计患者在治疗期间发生的各种类型并发症,基于并发症发生情况探讨相应的护理对策。结果行PICC置管的神经外科危重患者中并发症发生率为19.23%(50/260),其中穿刺点渗血以及导管堵塞发生率相对较高,分别为13例和12例,在所有并发症中占比分别为5.00%和4.62%,导管异位和静脉炎均发生8例,占比均为3.08%,血栓形成和送管困难发生率相对较低,分别为5例和4例,占比分别为1.92%和1.54%。结论对于行PICC置管的神经外科重症患者在临床治疗中容易发生的并发症包括穿刺点渗血、导管堵塞、导管异位、静脉炎、血栓形成和送管困难,因此采用有效的护理措施有助于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保障患者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肿瘤患者PICC围置管期的健康教育、导管护理在防止并发症中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肿瘤科在2009年5月至2011年8月期间实施PICC并进行规范化的健康教育和导管护理的162例肿瘤患者情况,并对PICC相关并发症的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 162例患者一次置管成功149例,二次置管后成功160例。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4.2%(23/162),其中静脉炎9例(5.56%),PICC相关性感染8例(4.93%),局部渗血2例(1.23%),导管堵塞2例(1.23%),导管移位和导管异位各1例(1.23%)。静脉炎发生率与管道的型号、留置时间呈相关性。PICC相关性感染与输液种类、留置时间、出院带管的时间呈相关性。结论置管不同时期进行系统的健康教育、全程的导管护理,有效地提高了置管的成功率,对预防PICC导管静脉炎、感染等并发症发生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引发常见并发症的原因,对相关预防与护理干预措施进行探究。方法:回顾性分析选择2016年4月-2017年8月期间在我院采用PICC置管的80例患者,归纳其置管后的并发症,归纳对应防治策略。结果:参与本次研究的80例患者中,出现并发症7例(8.75%),以穿刺点渗血、机械性静脉炎、导管脱出、导管堵塞以及穿刺点感染等为主。结论:PICC导管使用时间长短和护理人员对其并发症的认识程度以及规范操作相关,置管前应对患者病情整体评估,娴熟扎实的掌握PICC置管技术以及各种置管后并发症的防护措施,置管期间选择最适静脉,明确穿刺及送管技巧,置管后全面保护,降低置管并发症发生率,能够显著延长PICC导管使用时间。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在危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和总结50例危重患者应用PICC的效果和护理体会。结果 50例PICC置管患者,成功率100%,导管留置期间穿刺部位渗血1例;静脉炎2例;导管脱落2例;局部感染2例;导管堵塞本组导管堵塞2例,无l例出现导管断裂和全身感染。结论 PICC置管操作成功率高,并发症发生率少,能长时间保留,为救治危重患者提洪了一个可靠、安全的静脉通路。掌握封管压力,严格进行无菌操作,做好管道的护理是提高PICC成功留置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张宝丽  张晓辉 《中国保健》2007,15(17):103-103
43例病人置入外周中心静脉导管(PICC)发生并发症11例(25.6%),其中堵管3例,导管异位、局部渗血、穿刺点感染各2例,穿刺侧水肿、心律失常各1例.针对发生的原因,进行了相应护理.结果11例PICC留置8~173 d,平均57.5d,未发生静脉炎,除2例导管异位外(1例置管 68d,死亡后拔管;1例置管8d,出现穿刺肢体红肿热痛而拔管),其他9例经处理后均预期拔管,为实施肠外营养的肿瘤病人提供了通道保障.提示穿刺前对病人充分评估,穿刺后精心护理及详细指导是减少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掌握经外周静咏置人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nuyinsertedcectmlcatheter,PICC)并发症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56例PICC置管病人,其中出现的并发症进行观察记录。结果56例PICC置管病人中出现穿刺部位渗血1例,导管送入困难1例,导管脱出2例,感染1例,静脉炎3例,静脉血栓形成1例,导管堵塞1例。结论PICC置管操作简便、安全。成功率高,可由护士独自操作。护理人员掌握PICC置管技术及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措施、重视对患者的宣教及导管的维护,可以有效延长导管的使用寿命,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肿瘤患者使用经周围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的常见并发症发生原因及其相应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的分析200例肿瘤患者留置PICC管后出现的并发症,找出其中显管后出现并发症的原因及处理对策。结果:200例患者中34例出现并发症,发生的并发症为机械性静脉炎,导管相关性感染、导管堵塞、穿刺点渗血、导管脱出、导管异位,给予相应的护理后均痊愈。结论:肿瘤患者使用PICC后,出现的并发症与患者自身原因及护理有关,注意观察,积极有效的处理并发症,可以减少并发症,延长PICC留置的时间。  相似文献   

8.
经外周到中心静脉置管与传统中心静脉置管的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经外周静脉到中心静脉置管(PICC)与传统的经锁骨下静脉至中心静脉置管(CVC)两种方法的可靠性、有效性、优越性及并发症。方法对CVC55例患者和PICC63例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观察指标:一次穿刺成功率,一次置管成功率,导管尖端异位和阻塞率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一次穿刺成功率PICC(96.8%)高于CVC(89.1%),u=1.659,P<0.05;一次置管成功率CVC(98.2%)高于PICC(90.5%),u=1.769,P<0.05;16G导管的PICC阻塞率(3%)与16G导管的CVC阻塞率(4%)差别不大,P>0.05;18G导管的PICC阻塞率(7.7%)高于16G导管的PICC阻塞率(3%),P<0.05;…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肿瘤患者化疗行PICC置管并发症的护理方法,旨在预防和减少PICC置管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分析本院2009年1月一2011年12月68例肿瘤患者化疗行PICC置管的临床资料。结果:68例肿瘤患者化疗行PICC置管,60例未出现静脉炎、导管移位脱出、导管断裂等PICC置管并发症;1例出现静脉炎,内服阿司匹林药物、外用硫酸镁湿热敷后好转;2例发生导管堵塞,经过尿激酶反复冲管后,恢复通畅;5例穿刺口处出现红肿,经消毒热敷后局部炎症消退。68例PICC置管患者治疗结束,拔管后穿刺处均愈合良好。结论:及时有效的护理干预可以预防和减少肿瘤患者化疗行PICC置管并发症,减轻患者的痛苦。  相似文献   

10.
曹霞 《实用预防医学》2010,17(8):1687-1688
目的探讨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患者并发症发病原因,为预防并发症再次发生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分析本院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患者48例的临床护理资料。结果未严格按照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操作规程,共发生12例并发症(25%),分别是静脉血栓(1/12)、局部过敏(2/12)、穿刺局部渗血(2/12)、导管堵塞(1/12)、导管异位(2/12)、导管脱出(1/12)、静脉炎(3/12)。结论做好置管期间的日常维护,是避免并发症发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对脑卒中康复患者行中心静脉置管的最佳径路。方法:96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成3组,A组颈内静脉穿刺置管组31例,B组股静脉穿刺置管组34例,C组PICC穿刺置管组33例,分别从导管留置时间、穿刺成功率、置管并发症(导管引起的导管相关性感染、导管腔堵塞、意外拔管、深静脉血栓、静脉炎、局部血肿)、患者舒适度方面进行比较研究。结果:PICC组在导管留置时间、穿刺成功率、置管并发症及患者舒适度等方面都明显优于颈内静脉置管组和股静脉置管组(P〈0.05)。结论:PICC中心静脉脉管是脑卒中康复患者最理想的置管路径。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PICC导管在神经外科的临床应用效果及护理对策。方法选取我院神经外科2013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60例PICC置管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神经外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分析置管后出现的并发症并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进行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发生敷贴过敏4例,穿刺点感染3例,静脉炎2例,导管堵塞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33.33%;观察组发生敷贴过敏1例,穿刺点感染1例,静脉炎1例,无导管堵塞病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0.00%,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ICC导管在中长期静脉治疗、静脉高营养和脱水利尿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后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在神经外科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穿刺在PICC置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需行PICC置管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对照组采用改良赛丁格技术进行盲穿,观察组在超声引导下采用改良塞丁格技术行PICC置管.比较两组患者的一次穿刺及置管成功率和出现出血、感染、静脉炎、导管堵塞及异位等并发症致意外拔管的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一次穿刺及置管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因并发症意外拔管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行PICC置管可以提高穿刺成功率及置管成功率,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等优势,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患者PICC致并发症的原因,总结有效的预防护理措施.方法 对178例行PICC置管的患者,给予观察与护理.结果 患者出现静脉炎,导管堵塞,导管移位或脱出,穿刺部位出血及血肿,穿刺不成功,穿刺局部疼痛.结论 患者置PICC致并发症不容忽视的,应给予有效的预防护理措施,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妇科肿瘤化疗患者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置管术常见并发症及护理对策。方法对2010年1月—2012年12月治疗的98例PICC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研究PICC置管术相关并发症及护理对策。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98例患者中,5例发生穿刺点渗血,3例发生穿刺点感染,3例发生静脉炎,2例发生导管脱出,1例发生导管堵塞,1例发生血栓形成。选择头静脉进行穿刺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其他静脉,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妇科肿瘤化疗进行PICC置管可能导致各种并发症,应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妥善处理。  相似文献   

16.
苏丽娟 《药物与人》2014,(12):184-184
目的:研究探讨肿瘤患者PICC置管化疗护理的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采用PICC置管化疗的肿瘤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的基本临床资料及护理的方法,探讨中心静脉导管置管可能引发的并发症及经护理干预后的临床效果.结果:经过全方位的护理,60例PICC置管化疗的肿瘤患者均顺利穿刺置管,治疗过程中,出现导管渗液1例、导管阻塞2例、导管脱位1例、静脉炎1例,并发症的发生率为8.3%.结论:PICC置管化疗具有留置时间长,操作快捷、安全有效的优点,通过围置管期的科学合理护理干预能有效避免相关并发症的发生,保证治疗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通过3F-PICC置管采集血标本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38例留置PICC导管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通过传统静脉穿刺方法采集血标本,实验组均通过3F-PICC置管采集血标本。记录PICC置管的基本数据,导管堵塞,采集血样的数量及次数,导管并发症。结果实验组采集血标本成功率为95.4%,两组静脉炎,局部渗血等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堵管率虽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PICC置管采集血标本是安全并有效的,可以在儿科护理中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在PICC置管中的应用.方法 对肿瘤科2009-02-2010-07 161例置管患者进行规范的健康教育.结果 本组置管成功率为99.37%,最长留置255 d,最短20 d.发生机械性静脉炎8例,穿刺点出血1例,导管堵塞3例,非计划性拔管1例.所有病例导管全部完整.结论 对置管期患者进行规范的健康教育,提高了穿刺成功率,减少相关并发症,延长了PICC留置时间[1].  相似文献   

19.
蔡恩旦  牟春雨  方春燕 《健康研究》2023,(5):579-583+588
目的 对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患者导管相关皮肤损伤(CASI)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影响PICC置管患者导管相关皮肤损伤的危险因素,提出针对性预防措施。方法 选取行PICC置管的539例患者为研究对象,记录患者发生CASI情况,以是否发生皮肤损伤分为CASI组和无CASI组,收集患者的临床相关资料,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皮肤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539例PICC置管患者中有183例出现CASI,发生率为33.95%,其中机械性损伤98例(53.55%),接触性皮炎51例(26.23%),压力性损伤15例(8.20%),穿刺点渗液12例(6.56%),局部感染10例(5.46%)。CASI组患者年龄61~74岁、使用刺激性药物、在夏冬季置管、PICC置管时间≥5月、导管维护周期≥7 d、存在导管正压接头压迫、使用3M敷贴、皮肤敏感体质者的占比,均高于无CASI组,血清Alb及Hb均低于无CAS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0岁(OR=18.102)、导管维护周期≥7 d(OR=23.430)、存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如何对PICC置管化疗患者带管在家期间,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的自我护理指导,以便提高PICC置管的留置率和安全性.方法 患者带管回家前,护士对带管回家患者进行对PICC管知识讲解和演示.化疗患者在家休养期间`,护士进行电话回访,并对各人的不同情况进行针对性的指导.结果 经过电话回访,大部分患者能够按照护士的宣教要求去做,对PICC管保护的很好.80例带管患者在家期间,穿刺点渗血、感染2例,穿刺点部位肿胀2例,过敏湿疹4例,导管堵塞、回血3例,管道部分脱出3例.结论 结果 表明,对置PICC管的化疗患者带管在家期间自我护理指导,护士一定要在出院前对患者讲解清楚.电话回访时,能及时准确对患者作出正确的护理指导,确保患者在家期间保护好PICC管,以便顺利完成化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