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随机分2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自拟健脾益肾汤治疗。比较2组的治疗效果,中医证候积分、治疗前后24h尿蛋白定量、肌酐和尿素氮的改善情况。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2.5%,对照组为87.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中医证候积分、24h尿蛋白定量、肌酐、尿素氮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效果显著,可改善肾功能和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加味参苓白术散治疗脾肾气虚型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脾肾气虚型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加味参苓白术散。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疗效及症状体征改善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及24 h尿蛋白定量变化情况。结果:临床疗效:对照组有效率为64. 00%,治疗组有效率为88. 00%,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中医证候疗效:对照组有效率为80. 00%,治疗组有效率为92. 00%,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患者治疗后24 h尿蛋白含量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患者治疗后症状积分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加味参苓白术散治疗脾肾气虚型慢性肾小球肾炎,疗效确切,可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方式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加用活血益肾汤加减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观察实验室指标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SCr、BUN、24h蛋白定量均显著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治疗后SCr、24h尿蛋白定量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2.0%,显著高于对照组72.0%(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方式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疗效显著,可显著改善肾脏的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方式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加用活血益肾汤加减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观察实验室指标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SCr、BUN、24h蛋白定量均显著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治疗后SCr、24h尿蛋白定量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2.0%,显著高于对照组72.0% (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方式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疗效显著,可显著改善肾脏的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右归丸治疗肾阳虚型慢性肾脏病2~3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0例肾阳虚型慢性肾脏病2~3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0例)予西医一体化治疗,治疗组(40例)在西医一体化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右归丸,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前、治疗后的血清肌酐(Scr)、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 GFR)、24 h尿蛋白定量及中医证候积分的变化情况,观察周期为24周。[结果]在血清Scr、24 h尿蛋白定量、e GFR及中医证候改善方面,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右归丸可有效改善肾阳虚型慢性肾脏病2~3期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及其肾功能,降低24 h尿蛋白定量,具有一定的肾脏保护作用,并且临床运用安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特色古方中药水分子疗法结合中药口服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30例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实验组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给予特色古方中药水分子疗法及口服中药治疗,观察比较2组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24 h尿蛋白含量及肾功能指标。结果实验组治愈率、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后24 h尿蛋白定量、尿素氮、血肌酐、肾小球滤过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均0.05);且实验组24 h尿蛋白定量、尿素氮、血肌酐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2组肾小球滤过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特色古方中药水分子疗法加口服中药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参芪地黄汤加味治疗脾肾气虚夹瘀型慢性肾小球肾炎的疗效。方法:将84例脾肾气虚夹瘀型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参芪地黄汤加味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的综合疗效及中医证候积分、24h尿蛋白定量、尿微量蛋白的变化。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3.3%,对照组为57.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中医证候积分、24h尿蛋白定量、尿微量蛋白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参芪地黄汤加味能有效治疗脾肾气虚夹瘀型慢性肾小球肾炎。  相似文献   

8.
徐晓榕  石媛 《新中医》2022,54(1):89-92
目的:观察温补脾肾汤联合西药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氯沙坦、卡托普利等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温补脾肾汤口服治疗,治疗3个月。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及肾小球滤过率、24 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尿素氮水平。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24%,高于对照组55.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积分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肾小球滤过率、24 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尿素氮水平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各项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补脾肾汤联合西药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可更好地改善患者肾功能和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补虚祛风法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蛋白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0例慢性肾小球肾炎蛋白尿患者进行研究,依据随机对照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自拟补虚祛风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及实验室相关指标检测结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水肿、倦怠乏力、腰膝酸软、口淡乏味、肢体困重、夜尿清长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24 h尿蛋白定量、尿MA/Cr、血BUN检测结果低于对照组,GFR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虚祛风法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蛋白尿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蛋白尿情况,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加味柴苓汤联合黄葵胶囊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湿热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入选70例慢性肾炎湿热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各35例,对照组予黄葵胶囊及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加味柴苓汤,连续治疗2个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24小时尿蛋白定量、血肌酐、尿素氮及证候积分情况。结果:经治疗2个月,治疗组总有效率(82.86%)显著高于对照组(60.0%)(P0.05);治疗组尿蛋白定量、血肌酐及证候积分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改善(P0.05),且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尿素氮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加味柴苓汤联合黄葵胶囊可提高慢性肾炎湿热证患者疗效,改善临床症状,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肾康丸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例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3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肾康丸(每次6g,每日3次口服)。2组均治疗12周后统计疗效。观察2组临床疗效,并观察2组治疗前后24h尿白蛋白定量、血浆纤维蛋白原(FIB)、血肌酐(Cr)的变化情况。结果2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治疗后24h尿蛋白定量、血浆FIB、Cr与本组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治疗组在减轻24h尿蛋白定量、降低FIB和Cr方面优于对照组。结论肾康丸能显著改善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血液高黏滞状态,减少尿蛋白,改善肾功能,有助于延缓慢性肾小球肾炎的进展。  相似文献   

12.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40例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轻、中度慢性肾炎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40例及治疗组40例,两组均采用西医常规对症治疗,治疗组加用柴苓汤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87.5%,对照组60.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临床症状积分、24h尿蛋白定量和尿红细胞计数均明显下降,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黄芪地黄汤加减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蛋白尿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慢性肾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2组均以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黄芪地黄汤加减,观察2组治疗前后24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血压等。结果 3个月后,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86.7%显著高于对照组73.3%(P0.05),治疗组24h尿蛋白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黄芪地黄汤加减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蛋白尿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治疗,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中医辩证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蛋白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北京市房山区长沟中心卫生院2015年2月至2018年2月期间收治的慢性肾小球肾炎蛋白尿患者9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实施氯沙坦钾治疗,观察组患者实施中医辨证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6.09%,显著高于对照组65.2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24 h尿蛋白定量以及中医证候积分均不理想,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均明显下降,相比较对照组患者,观察组下降更为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24 h尿蛋白定量均明显下降,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下降更为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慢性肾小球肾炎蛋白尿患者实施中医辩证治疗效果显著,能够较好的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尿蛋白。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黄葵胶囊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0例予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4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黄葵胶囊。2组均治疗12周后统计临床疗效,并观察2组治疗前后肌酐(Cr)、尿素氮(BUN)、24h尿蛋白定量、尿红细胞数及血浆白蛋白(Alb)等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7.5%,对照组总有效率65.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2组治疗后Cr、BUN、24h尿蛋白定量、尿红细胞数及Alb均改善(P0.05),且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黄葵胶囊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确切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2例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肾内科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自拟健脾温阳化瘀方治疗。结果:两组的肌酐、尿素氮及24h尿蛋白定量在治疗后相比较,观察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2例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肾内科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自拟健脾温阳化瘀方治疗。结果:两组的肌酐、尿素氮及24h尿蛋白定量在治疗后相比较,观察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加味玉屏风散对慢性肾小球肾炎脾肾气虚证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60例慢性肾小球肾炎脾肾气虚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予以西医治疗,治疗组在西医治疗基础上配合加味玉屏风散治疗,疗程6周。观察两组间中医证候、尿蛋白定量、血肌酐、血尿素氮等指标的变化。结果两组证候疗效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在降24小时尿蛋白的作用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加味玉屏风散不但能显著改善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的中医临床症状,而且能够降低尿蛋白定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一半汤联合氯沙坦治疗气阴两虚兼湿热型慢性肾小球肾炎蛋白尿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慢性肾小球肾炎蛋白尿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予氯沙坦钾片,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一半汤。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临床疗效,比较24 h尿蛋白定量、尿红细胞水平、中医证候积分及肾功能相关指标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 1治疗组、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77.14%和62.86%;组间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间治疗后比较,24 h尿蛋白定量及尿红细胞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前后组内比较,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治疗前后组内比较,两组BUN、Cr、ALB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ALB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一半汤联合氯沙坦治疗气阴两虚兼湿热型慢性肾小球肾炎蛋白尿,可显著降低尿蛋白,改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清热健肾汤治疗紫癜性肾炎蛋白尿湿热血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湿热血瘀证紫癜性肾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2组均采用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加服清热健肾汤;治疗4周后,观察治疗前后24 h尿蛋白定量变化,比较2组中医证候、尿蛋白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尿蛋白疗效、中医证候疗效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同时观察组在治疗4周后,降低紫癜性肾炎患者24 h尿蛋白定量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清热健肾汤治疗紫癜性肾炎蛋白尿湿热血瘀证具有显著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