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社会急救医疗是指对急、危、重伤病员及灾害性、突发性事件伤病员,在事发现场和转送到医疗机构内抢救至病人病情稳定或病人死亡的紧急医疗救护活动。目前我国尚未建立急救医疗法,《广州市社会急救医疗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是广东省广州市为规范社会急救医疗行为,及  相似文献   

2.
目的:在突发性灾害中,新型野战伤员转运车能够将伤病员和受到伤害后不能移动的人员安全、便利地转送到救治一线进行医疗救治。方法:采用合金材料研究设计出一种野战用救护伤员转运车,其自重量小、携带方便、操作简捷、易消毒并可重复使用。结果:为伤病员和不能移动的患者得到及时治疗提供了保障,并有利于患者的二次、三次救护治疗和转运。结论:该转运车设计以电动传动为动力,通过自行设计各种支架和吊臂等,能够实现各种类型伤病员的转运,并且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完全能够满足野战时及突发自然灾害时转送伤病员的需要。  相似文献   

3.
《健康大视野》2009,(3):9-9
广西南宁市将于2009年3月1日起颁布实施《南宁市社会急救医疗管理条例》。在《条例》颁布之前,南宁市社会急救医疗还没有实现统一指挥调度和统一管理,多家医院同时出车抢救一名病人的现象时有发生,不仅造成了医疗资源的浪费,也直接影响到对病人的抢救。《条例》中规定,社会急救医疗是指对急、危、重伤病员及灾害性、突发性事件伤病员,在事发现场及转送医疗机构接诊的“院前救治”。急救医疗站实行24小时急救医疗值班制度,接到“120”调度中心指令后,  相似文献   

4.
根据武警河南总队和后勤部领导的安排部署及指示精神,武警(河南总队)医院积极请缨、大力协调,向河南省卫生厅争取到了首批20名四川灾区伤病员的接收和救治任务。截至6月3日灾区伤病员入住已是第8天。目前,除一名高龄危重伤病员截肢术后第一天外,绝大多数伤病员情绪稳定,恢复顺利,其中5人已达出院标准。  相似文献   

5.
现场处理的首要任务是抢救生命、减少伤员痛苦、减少和预防伤情加重及发生并发症,正确而迅速地把伤病员转送到医院。  相似文献   

6.
周敏 《医疗保健器具》2008,15(12):110-111
“5.12”特大地震给灾区人民的生命财产和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了巨大损失,处于重灾区的江油市中医院在震灾中遭受了重创。灾情发生后,医院的全体职工义无反顾地投入到抗震救灾抢救生命的第一线。震后,迅速在院外空地建立临时医院,给在院病人持续治疗,并不断接诊来自本地和平武、北川的伤病员。截止6月30日,我院接诊伤病员11482人次,收住伤病员430人,  相似文献   

7.
批量伤病员救治能力,是军队医院应急卫勤保障能力的重要内容。总结汶川地震灾区批量伤病员的救治经验,医院组织协调得力,预案准备充分,人员编组精干,接收安置快速高效,身心治疗并重,是圆满完成批量伤病员救治任务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救字号”专列转运地震伤员的组织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实地调查“救字号”专列转运汶川地震灾区伤病员实施情况的基础上,分析了困扰普通列车在地震灾害医学救援转运伤病员中效能发挥的短板和瓶颈,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从而为卫生列车的研制与建设提供了依据”,对科学、规范的探索研究铁道卫生列车进行医学救援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9.
王乐民 《中国卫生》2009,(10):69-69
最近在四川地震灾区采访发现。许多医疗机构尤其是乡镇卫生院等基层医疗机构在重建工作中存在着求大、求全的倾向,不少医疗机构在捐献药品、医疗设备的保管与使用等方面也存在问题。就此,记者在灾区采访了援灾医疗队、援建人员以及当地有关部门的人员,他们建议:  相似文献   

10.
<正>所谓的院前急救服务,是指"120"网络医院或急救站在急救指挥机构的指挥调度下,对急、危、重伤病员在事发现场和转送医疗机构途中的院前紧急医疗救护。在我国,社会急救医疗是政府主办、为居民服务的非营利性公益事业,是公共卫生体系和卫生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府承担院前急救服务的主要筹资责任,是当今世界多数国家的通行做法。但在我国许多地区,政府对院前急救的投入长期缺乏"预算根据",补偿不合理且没有保障,致使院前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部队伤病员管理存在的问题着手,提出四个解决问题的对策及建议:一要提高对部队伤病员管理的认识;二要认真落实对部队伤病员的思想教育;三要切实形成对部队伤病员的管理合力;四要做好对部队伤病员的服务保障为基层医疗机构的部队伤病员管理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2.
信息化检伤分类装备在海上卫勤模拟训练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战时海上医疗机构接收批量伤病员时,检伤分类对提高整个救治机构工作效率非常重要。充分利用信息化装备实施分类,不但可以提高分类的准确性,而且可以加快分类速度,提高分类工作的效率,实现分类工作的高效性。笔者针对最新研制的信息化检伤分类装备,在参加海上卫勤演练中应用大容量医疗信息卡和手持式分类器对伤病员进行分类模拟训练。  相似文献   

13.
PX2001型野战洗手器是一款由水泵动力系统、温控加热系统、红外感应系统组成的便携式清洗消毒设备。该设备采用可拆分结构,组装、拆解操作简单,携行方便灵活,广泛应用于部队营区、集结地域、野外医院、伤病员转送站等医疗单位的手术前消毒灭菌工作。针对该类设备经常发生的故障,进行原因分析、提出维修方法,最后给出了维护保养建议。  相似文献   

14.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省汶川县发生了震惊中外的里氏8级强烈地震。这突如其来的灾难,使灾区人民身处困境,生命受到巨大挑战。致力于人类健康事业的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心系灾区人民,第一时间向四川抗灾前线捐赠当前抢救伤病员急需的医疗设备。  相似文献   

15.
从部队转诊介绍信的调查引发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随机抽查了某医院门诊部部队伤病员转诊介绍信和处方,发现56.68%的伤病员未经基层医疗机构诊疗即进入医院就诊;分析了原因,指出,必须加强基层医疗机构业务建设,提高其综合保障能力.与医院一起共同作好为兵服务这篇大章。  相似文献   

16.
地震灾区与非灾区农村居民卫生服务利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四川省地震灾区与非地震灾区农村居民患病就诊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从汶川地震灾区及四川省的一般地区分别抽取汶川县映秀镇老街村和平昌县云台镇鞍山村,采用入户调查的方式对地震灾区521人和非地震灾区479人进行卫生服务利用情况调查。结果地震灾区与非地震灾区农村居民的主要人口学特征无明显差异,地震灾区居民慢性病患病率为25.1%(131/521),非地震灾区为17.5%(84/479);地震灾区患病就诊率为54.7‰(285/521),非地震灾区为28.0‰(134/479);患病时地震灾区首诊选择的医疗机构中,村、乡、县级医疗机构分别有2462、29、46例,分别占47.2%、44.0%和8.8%,非地震灾区分别有284、152、43例,分别占59.3%3、1.7%和9.0%;年龄、收入状况、最大的医疗机构与居住地距离及慢性病患病情况对地震灾区居民卫生服务利用有影响,年龄、性别、婚姻状况、受教育程度、收入状况,最近的医疗机构与居住地距离对非地震灾区居民卫生服务利用有形响。结论四川省地震灾区与非地震灾区农村居民卫生服务利用水平不同,影响因素也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17.
基层部队向驻军以上医院过度后送伤病员的现象较为普遍,据对部分驻军医院军队住院伤病员的调查,近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的在院患者属超标准后送。究其原因,除了考虑经费问题、转送管理、患者要求等因素外,技术和设备方面是不可忽视因素。上级医院有责任有义务做好技术帮带工作,使各级医疗资源得到有效发挥。  相似文献   

18.
“5.12”汶川地区的大地震严重地威胁着人民的生命与财产,5月14日,本校组织的医疗队奔赴地震灾区进行医疗救护活动,到达灾区后,在2小时内较全面规范地建立起救护病房,顺利地开展救治活动,在短短的17天里救护病房共收治97名伤病员,累计146天,无一人感染、无一并发症、无一人死亡,护理上执行1825条医嘱,无差错发生,做到了成功率高、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9.
特大地震往往造成灾区医疗卫生体系瘫痪,无法承载大量伤病员救治需求,伤病员快速安全后送是必然选择,而空运后送快速、灵活、有效,是降低伤死率和致残率的关键。本文介绍在芦山地震后72小时内伤员空运后送组织实施体会及对策思考。  相似文献   

20.
数字排行     
《中国卫生产业》2008,(7):11-11
2.8万 日前,卫生部、财政部、民政部就收治四川地震灾区伤病人员经费补助政策联合下发通知,对20个省份接收四川伤员的医疗机构,每一个伤员按照2.8万元给予定额补助。目前各省财政部门已经开始陆续对这些医疗机构进行补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