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比较后腹腔镜与经腰背部直切口途径行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疗效,探讨两种术式的关键步骤。方法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43例,病程6个月~3年,结石直径1.5~3.0cm。26例经体外冲击波碎石(ESWL)无效,4例经输尿管镜取石失败。其中15例行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28例行经腰背部直切口输尿管切开取石术。两组术中均留置双J管。结果43例手术全部成功,后腹腔镜组和经腰背部直切口组的手术时间分别为(85±13)vs(73±9)min(P<0.05),出血量为(45±6)vs(60±10)ml,止痛剂(曲马多)(80±8)vs(150±5)mg(P<0.05),术后住院时间(6±0.5)vs(10±0.4)天(P<0.05)。随访6~12个月,两组无并发症发生。结论与腰背部直切口途径比较,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虽手术时间稍长,但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对于已有一定腹腔镜经验的医院,可为首选术式。  相似文献   

2.
本文采用腰背部直切口 ,利用腰部解剖特点 ,经腹后壁薄弱区腰上三角 ,不离断腰部肌肉 ,即可暴露肾盂及输尿管上段 ,同期将双侧肾盂输尿管上段结石取出 ,共 8例 16侧 ,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本组男 6例 ,女 2例。年龄 2 6~ 68岁。 4例双侧肾盂结石 ;2例双侧输尿管上段结石 ;2例一侧肾盂结石 ,一侧输尿管上段结石。 8例B超证实中度积水 13侧 ,重度积水 3侧。IVU检查肾脏均有排泌功能 ,其中有 9侧显影延迟。有 2例肾功不良 ,均为重度肾积水 ,均经皮肾穿刺造瘘引流尿液半月。手术方法 均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 5例青壮年患者取轻度斜式俯…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价后腹腔镜下肾盂、输尿管切开取石术的疗效、安全性,并总结治疗体会.方法 施行后腹腔镜肾盂、输尿管切开取石术75例.其中,肾盂结石6例,输尿管上段结石66例,中段结石3例.结石直径1.2~3.5 cm.20例曾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失败,2例行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URSL)失败.结果 75例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时间45~180 min.术中、术后均未输血.术后恢复顺利,术后住院3~8 d.术后4~8周拔除患侧输尿管内双J管.结论 后腹腔镜肾盂、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是一种安全、有效、微创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治疗输尿管中上段结石的方法及疗效。方法施行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66例。男38例,女28例;年龄16~62岁,平均38岁。结石直径0.8~3.2 cm。左侧34例,右侧32例。其中输尿管上段54例,中段12例,均为阳性结石。18例曾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或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USL)。结果结石均1次取净。手术时间60~180m in,平均100m in;术后住院4~8d。结论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可成为较大、质硬、长期嵌顿性肾盂输尿管中上段结石的一线治疗方法 ;可作为ESWL和腔内治疗失败的补救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5.
肾结石术后肾脏出现残余结石脱落、梗阻引起尿瘘是严重的并发症,如何处理这个并发症是临床上重要的问题之一。我们采用经尿道放置肾盂输尿管支架引流管、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治疗尿瘘、残余结石,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2例均为男性,分别为61、65岁,经B超、KUB+IVP检查分别诊断为右肾多发性结石,右肾多发性结石合并右输尿管上段结石。分别行右肾窦内肾盂肾实质切开取石术并行肾盂造瘘术和右肾窦内肾盂切开取石术并行肾盂造瘘术。术后伤口愈合出院,出院后分别在半个月和一周出现尿瘘,尿液分别在肾周引流管口和切口中部漏出。经KUB检查,有1例…  相似文献   

6.
李敏  叶运廷 《河北医药》2001,23(7):537-537
我院自 1998年 9月~ 2 0 0 0年 9月采用改良腰部切口治疗肾输尿管上段结石3 6例 ,效果良好 ,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本组 3 6例 ,男 16例 ,女 2 0例。年龄2 8~ 65岁。单侧结石 3 2例 ,双侧 4例。肾结石 6例 ,输尿管上段结石 3 0例。2 手术方式侧卧位 ,抬高腰桥。切口自十二肋与骶棘肌交界处 ,略呈S形止于髂嵴上缘[1] 。切开皮肤、皮下组织 ,显露背阔肌和腹外斜肌。髂嵴上缘、背阔肌和腹外斜肌交会中心是腰三角。在腰三角钝性分离背阔肌和腹外斜肌 ,即可见腰背筋膜 ,沿切口方向剪开腰背筋膜 ,向上切断腰肋韧带 ,向下切口相交于髂嵴上缘。…  相似文献   

7.
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常见于先天性发育异常,也可继发于外伤和手术损伤,输尿管中段狭窄多由于结石。狭窄均可引起肾积水,导致肾功损害,多需积极治疗。笔者所在医院自2001-01起采用球囊扩张及支架治疗8例,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8例。年龄23~76岁;男5例,女3例。4例为先天性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1例为术后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3例为输尿管切开取石术后输尿管狭窄。临床表现为腰痛、尿路感染及腹痛、恶心等症状。5例行静脉尿路造影,示肾盂肾盏中重度扩张,3例逆行肾盂造影示集合系统积水,行B超检查示肾盂肾盏扩张,无回声区4…  相似文献   

8.
曾照锋  蒙在辉 《江西医药》2011,46(7):617-618
目的总结小切口输尿管中上段切开取石术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总结小切口输尿管中上段切开取石32例临床资料。结果左输尿管上段结石8例,中段4例,右输尿管上段结石12例,中段8例,切口长3-4cm,平均手术时间50min,32例手术顺利,效果满意。结论小切口输尿管中上段切开取石手术切口小,创伤小,恢复快,效果满意,能满足患者审美要求,不受微创设备条件限制,在基层医院可以开展。  相似文献   

9.
涂和平  汪开保 《安徽医药》2013,17(4):621-622
目的探讨肾窦内肾盂切开取石术治疗鹿角形肾结石的技巧及疗效。方法采用切开肾窦脂肪包膜隔后切开肾窦内肾盂切开取石术治疗鹿角形结石患者26例。结果 26例患者均成功取石。平均手术时间为92 min,术中输血1例,输血400 ml,术后无继发感染出血等并发症。16例术后2~6个月复查B超,发现4例肾内残余小结石,直径0.4 mm。结论肾窦内肾盂切开取石治疗鹿角形肾结石,疗效确切,安全操作简单,肾损伤轻,是治疗鹿角形肾结石较为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经肾窦肾盂切开取石术治疗鹿角型结石的疗效。方法对1982~2000年行经肾窦肾盂切开取石术的25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手术成功痊愈22例 ,1例因肾窦粘连紧密 ,分离困难 ,改行肾实质切开取石术 ,2例出现并发症 :1例双J管移位 ,1例术后出现肾盂输尿管交界闭锁。结论经肾窦肾盂切开取石术仍是治疗鹿角型结石的主要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1.
我院从 1996~ 2 0 0 1年共救治肾盂输尿管连接部 (UPJ)梗阻 4 6例 ,其中采用自行设计离断性双叶舌状肾盂壁瓣肾盂成形术治疗 U PJ梗阻 2 9例次 ,效果满意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 2 8例 ,男 2 4例 ,女 4例 ;左侧 2 2例 ,右侧 5例 ,双侧 1例 ;年龄 6~ 4 2岁 (平均 11岁 )。临床表现 :腹部肿块 2 2例 ,肾绞痛 4例 ,血尿 3例 ,泌尿系感染 2例。术前诊断主要根据 B超、 ICU、 CT检查 ,及逆行输尿管插管造影、肾盂穿刺造影而确诊 ,术前诊断符合率 10 0 %。1.2 手术方法 :取腰部切口 ,肾盂输尿管上段显露后完全松…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2μm激光辅助部分无管化经皮肾微造瘘取石术治疗小儿肾输尿管上段结石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接受部分无管化经皮肾微造瘘取石术治疗的小儿肾输尿管上段结石病例,男8例,女5例,年龄6.5(3~14)岁,结石直径2.6(1.3~3.2)cm。超声引导下经皮肾穿刺扩张建立F16微通道,在输尿管镜下以第四代EMS系统碎石清石,术毕将逆行插入的输尿管导管头端调整到肾盂中部,缓慢撤镜并以2μm激光对经皮肾通道彻底止血,缝合造瘘口,观察其临床效果。结果13例顺利完成手术,术后无明显并发症,如期出院。结论在严格掌握适应证的情况下,经皮肾微造瘘取石术治疗小儿肾输尿管上段具有疗效确切、出血少、损伤小等优点,应用2μm激光止血的部分无管化方案可进一步提高手术安全性、减轻术后不适感,加快恢复进程。  相似文献   

13.
三种输尿管上段结石治疗方法的临床比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治疗上段输尿管结石的最佳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2006年5月至2009年5月101例输尿管结石患者的外科治疗方法.A组应用小切口手术即输尿管上段切开取石术22例;B组应用微创经皮肾输尿管镜碎石术41例;C组应用后腹腔镜下输尿管切开取石术38例.分析比较三种方法在输尿管上段结石治疗中的差异.结果 A、B、C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技术要点及临床价值。方法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31例,均为输尿管上段结石,结石直径5-24mm,平均13.5mm,26例患者病程大于2个月。31例均缝合输尿管切口并放置双J管。结果1例因结石退回肾需改行体外冲击波碎石(ESWL),其余30例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时间40~135min,平均62min;术中平均出血量为20ml;术后腹膜后引流管留置2~7天拔除,无漏尿等并发症发生,术后住院时间4~9天。随访2~16个月,所有患侧肾积水好转,无严重并发症出现。结论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微创方法,安全有效,对于无腹膜后手术史,结石较大、肾积水较多或其他治疗方法失败者可作为首选术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Turner-Warwick切口治疗小儿输尿管下段结石合并膀胱结石开放手术的方法。方法:本院在2006~2010年收治的4例输尿管下段结石合并膀胱结石患儿,年龄4~8岁,平均5.8岁,其中3例男孩,1例女孩,输尿管下段结石合并膀胱结石2例,双侧输尿管下段结石1例,一侧输尿管下段结石1例,均采用Turner-Warwick切口,行输尿管切开取石术联合膀胱切开取石术,均行膀胱造瘘术,不放置双"J"管,均于输尿管内放置硬膜外导管经膀胱造瘘管引出体外。结果:4例均成功取出结石,7~9d拔除膀胱造瘘管和硬膜外导管,无尿外渗及切口感染,随访无复发。结论:对8岁以下小儿不适合行输尿管镜碎石及ESWL的输尿管下段结石合并膀胱结石的患者,本术式是不错的选择。  相似文献   

16.
后腹腔镜下肾盂输尿管上段切开取石术20例临床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下肾盂输尿管上段切开取石术的临床疗效。方法2006年1月至2009年3月对20例肾盂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在腹腔镜下经腹膜后行肾盂输尿管切开取石术,其中13例手术前行ESWL治疗无效,7例为初次手术治疗。结石直径12-40 mm。结果1例因结石退至肾盂后改为开放手术,其余19例成功。手术时间70-280 min,平均90 min。术后全部获得随访,随访5-38个月,平均24个月,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后腹腔镜下肾盂输尿管上段切开取石术,具有安全、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可部分代替传统开放手术,对于较大的肾盂输尿管上段结石可作为首选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7.
刘各亮  王俊  周宇  谢仁先 《江西医药》2006,41(12):973-974
目的 总结高龄患者上尿路结石的治疗方法和效果。方法 采用输尿管肾盂切开取石术、肾造瘘术、输尿管镜取石术治疗110例高龄上尿路结石患者。结果 输尿管肾盂切开取石术治疗78例,痊愈76例。发生并发症6例;肾造瘘术20例.痊愈20例;输尿管镜取石术治疗12例,痊愈12例。发生并发症率5.46%。无死亡。结论 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法,积极治疗并存病症。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和恰当的术后治疗,对提高高龄患者上尿路结石患者的治愈率,降低并发症率和死亡率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18.
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32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志 《现代临床医学》2010,36(5):368-397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手术技巧及临床效果.方法:对32例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采用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术中取石后于镜下直接置入双J管,以4-0人工合成可吸收线间断缝合输尿管切口.结果:32例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时间55~160 min,平均90 min.术后3~4 d 拔除引流管,8 d出院,术后4周膀胱镜下拔除双J管.随访3~12个月,超声复查显示肾积水明显好转或消失,无结石复发.结论:腹膜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具有安全、可靠、创伤小、净石率高等优点.在治疗较大的上段输尿管结石尤其是炎性包裹的结石时可作为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9.
上尿路手术后发生尿漏 ,经久不愈 ,治疗中非常棘手。近 2年来 ,在上尿路手术中我们采用双猪尾导管 (双J管 )和输尿管导管作为支架引流管 ,尿漏和输尿管狭窄发生率明显下降 ,结果满意。现就支架管的临床应用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共 5 5例 ,其中男 2 9例 ,女 2 6例 ,年龄 12~ 70岁。病程 1~ 30年。伴有肾积水共 45例 ,单纯输尿管切开取石术 2 2例 ;其中与结石嵌合处输尿管粘膜均有不同程度的炎性增生或缺损。肾孟、肾盏切开取石术 18例 ;肾盂输尿管成形术 6例 ;输尿管成形术 6例 ;输尿管膀胱再植术 2例 ;膀胱镜逆…  相似文献   

20.
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PCNL)是肾结石现代治疗方法之一.在彩超引导下经过腰背部皮肤穿刺到达肾脏,再经此通道放入特别的内腔镜进行肾和部分上段输尿管结石碎石取石.术后最严重的并发症即出血,因此临床护士术后观察显得尤为重要.并且早期发现,及时急救处理,是治疗出血的关键.1临床资料我院于2005年5月~2010年5月共收治肾、输尿管上段结石病人626例,其中男447例,女179例.年龄22~86岁,平均48.6岁.均行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术后均有不同程度的血尿,严重出血16例,保守治疗成功12例,肾动脉栓塞4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