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断指(肢)为厂矿较常见裂伤,我院自1970~1984年间,收治手外伤病员156例,伤指195个,截指74个(包括无条件再植指),我们于1986年6月~1987年1月,共作断指(肢)再植术6例,全部成活,现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 本组6例,均为男性;年龄为17~43岁;断指4例,断腕1例,前臂断离1例;再植术均在伤后8小时内进行。5例完全成  相似文献   

2.
断指(肢)再植15例杨玉增,李孝源,宫传东1988年12月~1991年4月,我们开展断指(肢)再植术15例20指(肢)。男9例,女6例。年龄7~46岁。切割伤5例,电锯伤6例,挤压伤3例,撕脱伤1例。完全性断指9例,不完全世断指2例;完全性断臂及不完...  相似文献   

3.
连续臂丛阻滞在断指(肢)再植患者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断指(肢)再植手术时间长,麻醉平稳及术后镇痛完善、防止术后患肢血管痉挛是确保再植指(肢)成活的关键。2004年6月~2007年6月我们采用静脉留置针经肌间沟连续臂丛阻滞麻醉行断指(肢)再植,取得了良好效果。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急诊断指(肢)再植手术80例,男49例,女31例,年龄15~52岁,体重33~65kg。均因锐器伤而致指(肢)体离断。其中1~2指离断41例,3~4指离断31例,5指离断4例,腕部离断4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40例。A组:经肌间沟连续臂丛阻滞,B组:高位硬膜外麻醉。术中两组患者均常规鼻导管吸氧1~2L/min,留置导管。手术时间4~25h。麻醉与…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社会上有些年轻人接触麻果等毒品,并在公共场所打架斗殴,导致刀砍伤事件时有发生.2010年4月至9月,我科共收治7例(10指)吸食麻果断指的患者,术后再植指全部坏死. 1.一般资料:本组7例(10指),均为男性;年龄19~34岁.追问病史中均有麻果吸食史3~12年,平均7.5年.其中1指离断再植4例,2指3例;完全断指6指,不全断指4指.离断平面:近节4指,中节4指,末节2指;切割伤7指,棍棒毁损伤3指.断指缺血时间为3~23h.经冰水浸泡过的断指1指.  相似文献   

5.
自1992年2月~1998年10月,我市从事显微再植的医院共收治断指(肢)125例,长期随访发现,术后指(肢)体功能并不理想,现将有关因素分析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 本组125例,145指(肢)。年龄7~45岁,平均26岁。完全断臂1例,断掌2例,断腕1例。不全断前臂2例。完全断指130个,不完全断指9个,其中伴旋转撕脱伤4指。均系车压伤、刀伤、锯伤、机器绞伤。二、治疗方法 纠正休克,清创创面,钢板或钢针内固定骨折,缝合肌肉肌腱,显微修复动脉、静脉及伴行神经,术后解痉、抗凝、保温,2周拆线。…  相似文献   

6.
足趾及足断离再植63例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断指(肢)再植经近30年突飞猛进的进展,在我国已较普及,成活率亦颇高[1,2]。我院自1972~1997年间再进行植断指(肢)2700余例,积累了较为丰富的临床经验[3]。本文收集我院1984~1998年足趾及足离断再植63例,现进行总结,探讨影响成活及功能恢复的若干因素。临床资料一般资料:本组男45例,女18例,年龄4~56岁,平均23岁,其中断趾(包括跖骨头撕脱离断11例)38例,断足25例,其中压轧伤43例,旋转撕脱伤12例,切割伤8例。完全离断17例,不全离断46例,所有病例均行再植,成活59例,失败4例,成活率达93.7%。随访情况:获得随访31例,8例术后行走、负重均不同程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叉型血管移植或转位在断指(肢)再植和血管损伤修复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动脉缺损,切取移植的静脉时,在近心端带一个叉支,倒置后,用近心端一条供血动脉修复远心端两条动脉,静脉缺损,切取移植的静脉时,在远心端带上1-2个叉支,用近心端的一条静脉修复远心端2-3条静脉。结果 52例58个指(肢)中,坏死4指,成活54个指(肢)随访1-2年,伤指(肢)远端血运良好。结论 存在血管缺损的断指(肢)中,坏死4指,成活54个指(肢),随访1-2年,伤指(肢)远端血运良好。结论 存在血管缺损的断指(肢)再植和血管损伤的修复过程中,伤指(肢)两端可供吻合的血管条数不一致时,可以通过叉型血管移植及转位进行修复。  相似文献   

8.
正断指(肢)再植成功后远期效果远比假肢效果好,断指(肢)再植仅有一次急诊手术的机会,因此我们对于一切有再植机会的指(肢)体,都应该积极再植~([1])。2013年8月我院为1例右手5指完全离断患者成功实施再植手术,再植拇指及手指全部成活,报道如下。1病例资料患者男,35岁,电锯伤致右手拇指及2-5指完全离断。查体:右手拇指约于近节指骨干中部水平,  相似文献   

9.
毁坏性断指再植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毁坏性断指的再植难度较大 ,临床一般行残端修整 ,再植报道较少 ,我院于 1995年 12月~ 2 0 0 0年 4月再植 10例 16指 ,存活 15指 ,报道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 :本组男性 7例 ,女性 3例。年龄 19~ 32岁。其中 1指离断 5例 ,2指离断 4例 ,3指离断 1例。完全离断 12指 ,不全离断 4指 (指背少许皮肤相连 2指 ,一侧神经、屈指肌腱及指背少许皮肤相连 2指 )。外伤原因 :机器挤压伤 5例 ,轮带旋转撕脱伤 3例 ,重物砸伤 2例。缺血时间 2~ 6 h。大体外观 :断端不齐 ,皮肤挫裂严重广泛 ,远端可波及整个指体 ,血管神经及肌腱广泛损伤 ,部分有撕…  相似文献   

10.
1988年7月~1991年1月,我院共进行多指离断再植术5例20指(趾)。均为男性。年龄11~37岁。刀切断伤3例12指(趾),电锯离断伤2例8指;其中1例5指完全离断,2例4指完全离断,1例1  相似文献   

11.
断指(肢)再植术31例蒋俊威我院从1986年11月~1993年12月,先后应用显微外科技术,对31例断指(肢)进行了再植术。男23例,女8例。年龄15~42岁,平均27岁。断指24例26指,断肢(掌)7例。切割伤21例,机器绞伤10例。手术时间3~1...  相似文献   

12.
1985年以来,我科共做断指(肢)再植45例58个断指(肢),修复四肢血管损伤12例,对其中20例因动脉缺损不能直接吻合者应用自体浅静脉移植修复,重建动脉血运,取得较好效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自1980年以来,我院采用直接缝接的方法治疗手指末节断离伤23例,共43个手指。其中男性17例、女性6例;年龄5~63岁。切割伤36指,挤压伤7指。完全断离者33指,尚有小皮瓣(0.3~0.6cm,其中无动脉血管)相连者10指。断指长度未超过指间关节者37指,斜行断面超过指间关节者6指。6小时以内缝接者  相似文献   

14.
伴有严重血管损伤的断指再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96年 7月~ 2 0 0 0年 9月 ,本院共施行断指再植 98例10 8指。根据血管各层损伤的情况分为重、中、轻三度。其中伴有重度血管损伤的 5 5例 69指进行再植后 ,5 3例 66指获得成功 ,功能恢复也较为满意。一、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 :本组共 98例 ,男 76例 ,女 2 2例 ;年龄 18~44岁 ,平均 2 8.5岁。损伤性质 :电锯伤 2 2例 ,冲压伤 48例 ,切割伤 12例 ,旋转撕脱伤 16例。离断平面 :近节 3 4例 ,中节 49例 ,末节 15例。血管原位吻合再植 17指 ,各种静脉移植修复血管再植 79指 ,邻指指固有动脉转位修复动脉后再植 12指。2 .手术方法 :在臂丛麻醉…  相似文献   

15.
末节断指再植中的血管缺损及术后危象处理王吉兴吉小丽从1990年9月~1995年12月作者采用吻合血管的末节断指再植24例28指,成活27指。随访半年至3年,外观及功能满意。临床资料本组男13例,女11例。年龄16~32岁。其中刀切伤15例,挤切伤9例...  相似文献   

16.
目前临床上断指再植的处理一般采用指骨短缩办法,使断指血管、神经能够在无张力下直接吻合,而当离断位置位于关节处时往往需牺牲关节功能,无利于再植手指的功能恢复。我院于2001年8月~2005年1月,对收治的32例37指手指离断伤,采取不短缩指骨,应用腕掌侧静脉血管移植的方法修复手指血管缺损并施行再植,术后完全成活33指,2指大部成活,2指坏死,获得较好的外形与功能,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32例37指,男20例,女12例;年龄8~42岁,平均23.4岁。伤因:切割伤15指,机器冲压伤9指,挤压伤8指,撕脱伤5指。离断部位:指侧方15例17指,指背…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总结改良显微缝线吻合血管在断指再植术中的优点及临床效果,为吻合微小血管提供一种新的显微缝线. 方法 2004年4月-2008年4月,应用改良显微缝线及传统显微缝线于157例202指断指再植术中吻合微小血管.男137例,女20例;年龄16~47岁.机器压伤102指,机器割伤39指,电锯锯伤39指,其他伤22指.离断指别:拇指27指,示指63指,中指56指,环指30指,小指26指.完全离断162指,不完全离断40指.受伤至手术时间30~200 min.随机分两组,改良组78例105指,应用改良显微缝线吻合血管342条;传统组79例97指,应用传统显微缝线吻合血管325条. 结果 单针吻合时间改良组(20.0±2.5)s,传统组(28.0±3.5)s;每一吻合口吻合时间改良组(12.5±2.5)min,传统组(18.5±4.3)min;吻合血管后至完全再通时间改良组(10.0±2.6)min,传统组(12.0±3.5)min:术后改良组出现血管危象致血管栓塞5指(4.76%),传统组10指(10.30%).术后两组再植指体成活率改良组95.23%,传统组89.69%.末节再植成活率改良组95.34%,传统组89.47%;非末节再植成活率改良组95.16%,传统组89.83%.两组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3个月~2年,再植指外观、功能恢复均满意. 结论 应用改良显微缝线吻合微小血管具操作简便、可靠、缩短血管吻合时间及血管再通时间、提高断指再植术成功率等优点.  相似文献   

18.
复杂断指(肢)的远位寄生及二期再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复杂断指(肢)再植方法。方法 从1995-1998年收治3例断指、1例断掌、1例断臂共5例复杂性断指(肢),先将断指(肢)血管与身体其它部位血管吻合,寄生成活,肢体残端进行皮瓣修复。二期将断指(肢)回植。结果 3例成活,2例坏死。随访3-4年,根据国际断指再植功能评定标准,良2例;可1例。结论 寄生再植采用分期手术的方法,修复断端周围软组织缺损,最大限度地保留了指(肢)体的长度,为某些复杂的断指(肢)再植提供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19.
缺乏可供吻合静脉的指尖离断再植方法选择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缺乏可供吻合静脉的指尖离断再植方法。方法:自2004年11月至2009年11月,对86例104指指尖离断患者进行再植,其中男64例,女22例;年龄2~64岁,平均26岁。伤后至就诊时间30min~12h,断指缺血时间2.5~12h,术前各项检查均未见明显异常。采用4种再植方法:①吻合双侧指固有动脉,指根部结扎一侧指固有动脉的断指再植,37指;②动-静脉转流方式的断指再植,27指;③只吻合指动脉的断指再植,24指;④去表皮囊袋法再植,16指。结果:86例104指,成活102指,伤指成活病例中75例(92指)获得随防,时间6~24个月。按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断指再植术后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定:优52例,良19例,差4例。结论:依据显微镜下清创所见离断指尖动脉损伤状况,选用不同的再植方式,有助于扩大指尖再植适应证,提高再植成功率。  相似文献   

20.
972例1373个断指(肢)再植的经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1975年11月~1992年10月共再植断指(肢)972例1373指(肢),总成活率93.7%,其中断肢再植132例133肢全部成活,断指再植840例1240指成活率93%,其中完全性断指1001指,成活率91.7%,未节断指133例149指成活率90.6%。1例双手10指全断,再植9指全部成活,进行动静脉吻合的断指再植的8指,成活7指,经各种液体浸泡过的断指69指,再杆成活率89.7%。对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