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采用ZE-100血液治疗机治疗高血压患者26例,同时观察治疗前后患者血压、内皮素及肝肾功能的变化。发现该治疗方法可短期内显著降低患者血压水平和内皮素水平,而且对患者肝肾功能无明显副作用。  相似文献   

2.
醋柳黄酮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一氧化氮、内皮素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探讨醋柳黄酮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依赖性一氧化氮、内皮素的影响。方法:据纳入和排除标准将合格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配入两组各39例,予醋柳黄酮和对照药依那普利治疗6周,动态观察血压及一氧化氮、内皮素变化。结果: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一氧化氮水平降低,内皮素升高,均与血压相关。治疗6周后两组患者的一氧化氮水平均升高,以醋柳黄酮更明显;内皮素水平降低。其变化幅度与血压变化幅度无相关性。结论:醋柳黄酮具有改善一氧化氮、内皮素合成,纠正内皮功能不良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胰岛素抵抗、血浆心钠素、内皮素与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关系,测定48例血压正常及50例合并高血压的糖尿病患者和对照组50例空腹血糖、空腹血浆胰岛素、心钠素、内皮素水平。发现合并高血压的糖尿病患者存在胰岛素抵抗,血浆内皮素、心钠素水平较血压正常者升高。结果说明胰岛素抵抗、血浆内皮素升高。心钠素作用不足在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脑卒中的发病基础为血管壁结构及功能的破坏,这与血管内皮细胞分泌的生物活性物质-内皮素及一氧化氮(NO)密切相关。近年来应用超声波治疗脑血管疾病较多,但其作用机制研究很少,作者自2006年1月至2008年12月检测了低能量超声波治疗脑卒中患者血浆内皮素-1(ET-1)及NO水平变化,以探讨其作用机制。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紫外线照射充氧自血回输治疗银屑病的机制。方法该疗法治疗银屑病,每周2次,共治疗8次;测定治疗前后血浆一氧化氮及内皮素含量的变化。结果治疗前患者血浆一氧化氮及内皮素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t=3.534,3.464;P<0.002,0.002)。治疗后患者血浆一氧化氮及内皮素水平明显降低(t=2.53,2.057;P<0.02,0.05)。治疗结束后,有效32例,无效10例,有效患者血浆一氧化氮及内皮素水平明显低于无效组(t=2.318,2.162,P<0.05,0.05)。结论该疗法治疗银屑病可能与改善内皮细胞功能、降低血浆一氧化氮及内皮素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6.
有氧运动对高血压患者血压及血浆内皮素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有氧运动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及血浆内皮素水平的影响。方法 64例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分为训练组(n=52)和对照组(n=12)。训练组进行为期7周,每周6次,每次1h的有氧运动,对照组照常生活。结果 训练组患者经7周运动后,血压及血乐内皮素水平均显著下降,对照组无明显变化。结论 运动训练可以降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及血浆内皮素水平,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罗格列酮对高血压合并糖耐量减低患者血糖、血压、胰岛素抵抗、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及其氧化应激机制.方法 100例高血压合并糖耐量减低(IGT)患者随机分为罗格列酮治疗组(55例)和常规治疗组(45例).另选取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45例).疗程8周,比较治疗前后血压、空腹血糖、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一氧化氮、内皮素-1、丙二醛、红细胞超氧化物岐化酶的变化.结果 罗格列酮治疗8周后,血压、空腹血糖、胰岛素水平、胰岛素抵抗指数较前明显下降(P<0.05);内皮素-1、丙二醛水平显著降低(P<0.05);一氧化氮、红细胞超氧化物岐化酶水平显著升高(P<0.05).结论 罗格列酮可显著改善高血压并IGT患者的血压、血糖和胰岛素抵抗,其机制可能与降低机体氧化应激,改善内皮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血液灌流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难治性高血压的治疗效果。方法维持性血液透析合并难治性高血压患者40例,随机分为常规组与联合组各20例,常规组采取血液透析治疗,联合组采用血液透析+血液灌流治疗;检测2组透析前、后血浆内皮素、肾素、血管紧张素Ⅱ水平,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压。结果常规组治疗前、后血压、血浆内皮素、肾素、血管紧张素Ⅱ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联合组治疗后血压、血浆内皮素、肾素、血管紧张素Ⅱ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结论血液灌流对维持性血液透析难治性高血压患者疗效确切,其治疗作用与血液灌流清除尿毒症患者体内血浆内皮素、肾素、血管紧张素Ⅱ中、大分子物质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在高血压患者治疗过程中应用夏枯草汤进行治疗对于患者血管内皮功能与血压水平的影响。方法:在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入院进行治疗的高血压患者中选取65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列表将其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使用牛黄降压丸进行治疗,研究组使用夏枯草汤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血管内皮功能以及血压变化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治疗效果方面,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在血管内皮功能方面,经过治疗后,两组患者内皮素指标均有所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一氧化氮指标均有所提升,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在血压指标方面,经过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舒张压与收缩压均有所降低,且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高血压患者治疗过程中,通过夏枯草汤的应用,有利于实现患者治疗效果的优化,同时,该药物对于患者血管内皮功能与血压指标的调节具有积极作用,值得在临床领域中进行普及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氢氯噻嗪联合缬沙坦在中、重度高血压患者治疗中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医院于2019年2月至2022年2月收治的164例中、重度高血压患者,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分成两组。观察组89例患者实施氢氯噻嗪结合缬沙坦口服治疗,对照组75例患者实施非洛地平联合缬沙坦口服治疗,持续治疗12周。对比两组治疗前后动态血压监测结果,对比两组血清一氧化氮、内皮素、钾离子水平,对比两组治疗前后心脏彩超指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平均24 h收缩压(24 h SBP)、平均24 h舒张压(24 h DBP)、白天平均收缩压(dMSBP)、白天平均舒张压(dMDBP)、夜间平均收缩压(nMSBP)、夜间平均舒张压(nMDBP)均下降,且观察组各项血压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一氧化氮水平升高、内皮素水平降低,且观察组血清一氧化氮水平较对照组高,内皮素水平较对照组低(P<0.05)。两组左房容积指数、左室后壁厚度(PWT)及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均较治疗前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血清钾离子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清钾离子水平降低,且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高钾血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但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两组对比并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缬沙坦联合氢氯噻嗪能有效降低中、重度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有效缓解左心室肥大,改善血管内皮功能,稳定血钾水平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参松养心胶囊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房性早搏、室性期前收缩等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参松养心胶囊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予以比索洛尔2.5—5mg/d治疗,疗程8周。观察治疗前后心电图(ECG)、血压(BP)、心率(HR)、血脂、血管内皮素(ET)、三大常规、肝肾功能、红细胞聚集指数等变化及副作用。结果两组对心律失常的治疗均有一定疗效(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HR、BP、肝肾功、血脂、血糖、三大常规均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组临床症状的好转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红细胞聚集指数,ET水平及副作用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参松养心胶囊能有效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房性早搏、室性期前收缩等常见心律失常,并能改变血液流变状态,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副作用少,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2.
目的:明确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的运动康复与血压、血一氧化氮、内皮素水平变化的关系。方法:62例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分为训练组(n=51)和对照组(n=11)。训练组进行为期7周,每周6次,每次1小时的轻、中度运动训练。结果:训练组患者运动后血压、血一氧化氮、内皮素水平均显著下降。对照组无明显变化。结论: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运动康复中血一氧化氮、内皮素水平有明显改变。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液内皮素、同型半胱氨酸、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水平,探讨这些危险因素之间相关性及相关程度,同时关注这些危险因素与超声心动图检测的反应性充血肱动脉内径变化率之间的关系。 方法:①选择2003-10/2004-04在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心内科住院的患者56例,男40例,女16例。所有病例依据血压水平分为2组:高血压组38例,男28例,女10例;血压正常组18例,男12例,女6例。其中高血压组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2组:单纯高血压组20例和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组18例。纳入对象均了解实验目的,并愿意配合。②测定患者血压,超声心动图测量肱动脉内皮功能。计算反应性充血肱动脉内径变化率[(血流介导的肱动脉内径-安静时肱动脉内径)/安静时肱动脉内径×100%],以反应性充血肱动脉内径变化率数值大小判断肱动脉内皮功能。采用免疫法测定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采用放射免疫学法测定患者血浆内皮素1水平,采用全自动生化仪测定患者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③计量资料差异比较采用t检验,数据间相关性分析采用直线相关分析,多因素相关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 结果:高血压患者38例,血压正常患者18例均进入结果分析。①高血压组、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组、单纯高血压组患者血浆内皮素和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及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明显高于血压正常组(P<0.05~0.01),而反应性充血肱动脉内径变化率明显低于血压正常组(P<0.05~0.01)。单纯高血压组患者血浆内皮素和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明显低于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组(P<0.01),反应性充血肱动脉内径变化率明显高于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组(P<0.01)。②高血压组患者血浆内皮素与同型半胱氨酸呈正相关(r=0.676,P<0.01);内皮素与反应性充血肱动脉内径变化率呈显著负相关(r=-0.636,P<0.01);同型半胱氨酸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反应性充血肱动脉内径变化率呈显著负相关(r=-0.378,-0.591,P<0.05,0.01)。内皮素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反应性充血肱动脉内径变化率之间无相关性。③内皮素、同型半胱氨酸、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高血压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OR=12.341,12.489,P=0.018,0.013),高血压致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中以内皮素作用最强,其次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结论:①高血压患者血浆中内皮素和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及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明显异常,内皮功能障碍,而高血压合并冠心病者上述损害更为明显。②内皮素与同型半胱氨酸最终通过共同途径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内皮功能失调,反应性充血肱动脉内径变化率下降。内皮素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动脉粥样硬化的两个独立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有氧运动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及血浆内皮素水平的影响。方法46例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分为训练组(n=34)和对照组(n=12),训练组进行为期8周,每周6次,每次1h的有氧运动,对照组照常生活。结果训练组患者经8周运动后,血压及血浆内皮素水平均显著下降,对照组无明显变化。结论运动训练可以降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及血浆内皮素水平。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平肝降压胶囊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治疗过程中血压变化与血浆内皮素和血管紧张素Ⅱ的关系,以探讨其发生疗效的作用机制。方法:2002-11/2004-05西安交通大学第二医院急诊科及中西医结合科住院和门诊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60例,以随机双盲法分设平肝降压胶囊治疗组、清脑降压片对照组各80例,治疗12周。观察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血压、血液流变学、血浆内皮素及血管紧张素Ⅱ(AngⅡ)结果:平肝降压胶囊具有明显的降低血压和改善l临床症状,降低血液黏稠度和血浆内皮素(72.22&;#177;12.37vs59.08&;#177;12.77,ng/L)及血管紧张素Ⅱ(84.75&;#177;7.34vs61.37&;#177;8.31,ng/L)水平作用(P&;lt;0.05或P&;lt;0.01)。结论:平肝降压胶囊可能通过降低血浆内皮素、AngⅡ的水平,改善血黏度,从而达到降低血压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厄贝沙坦联合氨氯地平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及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高血压老年患者114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57例。对照组患者单用氨氯地平,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应用厄贝沙坦,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压、血压变异性、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的变化。结果治疗后,研究组24 h平均舒张压(24 h DBP)水平与24 h平均收缩压(24 h SB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24 h DBP与24 h SBP变异性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一氧化氮分泌量高于对照组,内皮素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厄贝沙坦联合氨氯地平可调节老年高血压患者内皮细胞功能,减少血压变异性,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磁光氧疗法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血糖、血脂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①选择2002-07/2004-07在孝感市中心医院门诊就诊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82例,女32例。均对治疗方案知情同意。患者被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0例,磁光氧疗法治疗组42例。②对照组采用降压药物单用或联用血管紧张素2转换酶抑制剂、钙拮抗剂,共服8周。磁光氧疗法治疗组采用等容血液稀释疗法加上血液磁光氧治疗。每周治疗1次,共8次。③检测两组治疗前和治疗8周后24h动态血压、空腹血糖、血脂及血管内皮细胞分泌的血管活性物质内皮素、血栓素B2、前列环素Iα水平,记录不良反应。血糖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检测,血脂采用酶法检测。血内皮素、血栓素B2、前列环素Iα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④计量资料差异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原发性高血压患者82例均进入结果分析。①24h平均血压:治疗8周后对照组和磁光氧疗法治疗组患者明显低于治疗前(P<0.01)。两组降压效果相似(P>0.05)。②空腹血糖、总胆固醇、三酰甘油,血内皮素,血栓素B2:磁光氧疗法治疗组治疗后明显低于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P<0.01)。磁光氧疗法治疗组治疗过程中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①磁光氧疗法与降压药物有相似的降压疗效,可同时降低血糖、血脂,显著改善血管内皮细胞功能。②磁光氧疗法安全无副作用。  相似文献   

18.
纳洛酮联合银杏达莫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纳洛酮联合银杏达莫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方法:将入选患者随机分为纳洛酮联合银杏达莫治疗组和银杏达莫对照组,于治疗前、治疗第5、10天分别进行C-反应蛋白、内皮素、血栓素,肝肾功能等血液相关指标检测及临床疗效观察。结果:治疗组相关指标明显下降,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明显(P〈0.05),且GCS评分较对照组明显升高。结论:纳洛酮联合银杏达莫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极佳。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氯沙坦钾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择原发性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66例,给予氯沙坦钾50 mg/d为起始剂量,根据血压及血尿酸水平调整使用剂量,在治疗前1 d,治疗后6、12周分别测量血压及血尿酸水平,观察入组患者的血压、尿酸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入选患者在治疗前后血压均下降平稳,达至治疗目标值,治疗6周后血尿酸有不同程度的降低,12周后血尿酸均降至正常范围。整个治疗过程中未出现干咳、低血压、电解质紊乱等不良反应,未发现肝肾功能损伤及糖脂代谢紊乱。结论氯沙坦钾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更能有效降低血尿酸水平,有助于控制痛风发作。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贝那普利联合氨氯地平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2017年4月~2018年9月收治的高血压患者86例分为对照组(n=43,氨氯地平治疗)和观察组(n=43例,氨氯地平+贝那普利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6周时的血压水平、血管内皮功能指标。结果 治疗6周,两组夜间平均收缩压(n SBP)、白天平均收缩压(d SBP)、24h平均收缩压(24h SBP)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nSBP、d SBP及24h SBP水平均较对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周,两组较内皮素(ET-1)水平低于治疗前,一氧化氮(NO)水平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ET-1水平低于对照组,NO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采用贝那普利联合氨氯地平治疗效果确切,可有效控制患者血压水平,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