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目的比较悬吊式免气腹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与传统开腹子宫肌瘤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拟行子宫肌瘤切除术的64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1例采用悬吊式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对照组33例采用传统开腹子宫肌瘤切除术,所有患者均由相对固定的一组医生进行手术,记录手术时间,患者术中的出血量,切除肌瘤数量以及术后患者体温恢复时间,出院时间等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住院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生活恢复自理时间均显著短于开腹组(P<0.01),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悬吊式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具有创伤小,术后康复快等优点,安全有效,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刘娟  张丽娜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5,40(12):1655-1657
目的:探讨悬吊式腹腔镜在子宫肌瘤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悬吊式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悬吊组)和经腹子宫肌瘤切除术(开腹组)各20例.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肌瘤直径、术后排气时间、术后疼痛评分、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等相关指标.结果:2组手术均顺利完成.2组患者手术时间和肌瘤直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悬吊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均少于开腹组(P<0.01和P<0.05),而术后切口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开腹组,术后排气时间显著早于开腹组(P<0.01),但住院费用明显高于开腹组(P<0.01).结论:悬吊式腹腔镜手术在妇科应用中具有安全性高、操作简便、切口美观、术后恢复快、疼痛轻、住院时间短等优点.  相似文献   

3.
悬吊式免气腹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68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燕 《海南医学》2010,21(22):90-92
目的比较悬吊式免气腹腹腔镜和传统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临床疗效的差异。方法入选2008年1月至2010年3月连续收治的子宫肌瘤切除术患者136例,根据手术方法分为:悬吊式免气腹腹腔镜组(免气腹组)和传统腹腔镜组(传统组),每组68例。记录和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首次排气时间、术后体温、术后疼痛、术后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等临床指标的差异。结果与传统组比较,免气腹组手术时间缩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肛门首次排气时间缩短,术后体温〉38℃和术后需镇痛例数较少,同时术后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明显减少(均P〈0.05)。结论悬吊式免气腹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的临床疗效优于传统腹腔镜,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剥除术与传统开腹子宫肌瘤剥除术在子宫肌瘤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在舞阳县中心医院接受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选择手术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接受传统开腹子宫肌瘤剥除术,观察组接受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剥除术,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并发症情况与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两组临床疗效、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手术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开腹子宫肌瘤剥除术相比较,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剥除术同样能达到相同的临床疗效,且手术创伤小,能降低手术出血量,缩短术后排气时间与患者住院时间,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子宫肌瘤剥除术应用悬吊式腹腔镜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2014年6月该研究诊治子宫肌瘤患者104例,按照不同手术方式分为两组,对照组52例患者行传统开腹手术治疗,研究组52例患者行悬吊式腹腔镜手术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各项疗效指标及术后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除手术时间比对照组长,住院费用比对照组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各项疗效性指标(术后疼痛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等)均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事件总发生率9.62%略低于对照组13.46%,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悬吊式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肌瘤具有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势,但手术时间较长、医疗费用较高,因此临床应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腹腔镜下与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的疗效比较。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前两年在我院接受两种剔除术的74例患者,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起床活动时间、术后是否用镇痛剂、术后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和手术费用。结果经统计分析,开腹组的手术时间略短于腹腔镜组,但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开腹组的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起床活动时间、术后需要镇痛例数、术后住院天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开腹组的住院费用少于腹腔镜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术式有各自的优缺点,医者应严格掌握二者适应证,选择恰当的术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应用腹腔镜剥除与开腹剥除子宫肌瘤的风险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手术治疗的56例子宫肌瘤(肌壁间或浆膜下)患者分为开腹剥除子宫肌瘤组(开腹组)和腹腔镜剥除子宫肌瘤组(腹腔镜组)各28例,记录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自主活动时间、术后体温复原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是否应用镇痛药、术后体温最高值、术后3 d血常规检测、有无并发症,并对上述指标行配对研究。结果:腹腔镜组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自主活动时间、术后体温复原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镇痛药的应用、血常规恢复正常时间均较开腹组少(P<0.05~P<0.01);但手术时间较开腹组长(P<0.01)。结论:腹腔镜剥除子宫肌瘤安全有效,创伤小,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较传统开腹手术快。  相似文献   

8.
腹腔镜与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比较开腹与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05年1月~2009年1月收治要求保留子宫的子宫肌瘤患者80例,其中40例经腹子宫肌瘤剔除(开腹组),40例经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腹腔镜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恢复情况及住院费用.结果 两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病率、术后镇痛药使用、住院时间腹腔镜组明显少于开腹组(P<0.05),而住院费用腹腔镜组较开腹组高(P<0.05).结论 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及住院时间短等优点,符合微创治疗原则,可优先选择.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剥除术的临床价值。方法2009年6月至2011年9月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剥除术84例和开腹子宫肌瘤剥除术68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及肌瘤剥除率。结果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剥除术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经腹子宫肌瘤剥除术,其手术时间和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均明显短于开腹手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下剥除肌瘤数目占术前B超检测数目的94%,而开腹手术为10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剥除术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但不能完全替代开腹手术。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腹腔镜与剖腹手术剥除子宫肌瘤的疗效差异。方法 93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成腹腔镜组47例和剖腹组46例。腹腔镜组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剥除术,剖腹组行剖腹子宫肌瘤剥除术,观察比较两组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肌瘤剥除率及住院时间。结果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明显较剖腹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较剖腹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和剖腹组肌瘤剥除率分别为93%和100%,两组间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腔镜子宫肌瘤剥除术手术时间短,手术创伤小、出血少,手术后恢复迅速,值得临床推广运用,但不能完全代替传统剖腹子宫肌瘤剥除术。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机制。方法将2011年1月~2013年1月在我院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的30例患者设立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期行开腹子宫肌瘤切除术的30例患者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并发症情况及两组患者术前术后IgA、IgG、IgM的变化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92.12±21.75)min明显长于对照组,但术中出血少、术后排气快、并发症少,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对照组患者的IgA、IgG、IgM较术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上述指标术前术后未见明显变化(P>0.05),且对照组术后3 d的IgA、IgG、IgM均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开腹子宫肌瘤切除术相比,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考虑可能与腹腔镜手术对机体免疫功能抑制少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比分析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1aparoscopicmyomectomy,LM)与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tran$-ab—dominaimyomectomy,TAM)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TAM82例患者和同期LM7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患者术中与术后情况。结果腹腔镜组2例中转开腹。开腹组手术时间短于腹腔镜组(P〈0.05);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开腹组(P〈0.05);腹腔镜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及术后住院天数短于开腹组(P〈0.05);腹腔镜组术后最高体温〉37.8℃者少于开腹组(P〈0.05);开腹组住院费用明显少于腹腔镜组(P〈0.05);术后复发率及妊娠率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LM具有切口小、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但需掌握手术适应症,尚不能完全取代开腹手术。  相似文献   

13.
詹玮玲 《中国现代医生》2013,51(12):127-128
目的 探讨经阴道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可行性、安全性以及临床效果.方法 我院2009年1月~2012年1月期间收治的60例子宫肌瘤患者,分为观察组(34例)和对照组(26例),观察组经阴道行子宫肌瘤剔除术,对照组行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剔除肌瘤数目及直径、术后病率、住院时间等.结果 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剔除肌瘤数目、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具有显著性差异(P 〈 0.05);两组手术时间、剔除肌瘤最大直径以及术后病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经阴道行子宫肌瘤剔除术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患者痛苦小,安全可靠;临床医生也可根据自己的经验和适应证选择恰当的操作方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腹腔镜与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6月-2012年6月在笔者所在医院采取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患者40例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笔者所在医院采取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患者4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手术情况和术后疼痛及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在手术时间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具有出血量少、创伤小、患者恢复快、疼痛少、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直肠及乙状结肠癌根治术在结直肠癌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结直肠癌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4例和对照组46例。观察组采用腹腔镜下直肠、乙状结肠癌根治术,对照组接受开腹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首次排气时间、术后住院天数、术后并发症、无疾病进展生存期和中位生存期。结果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以及术后住院天数均明显多于腹腔镜组(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为9.09%,对照组10.87%,两组无差异(P〉0.05);观察组无病进展生存期(12.5个月vs.9个月)、中位生存期(34.3个月vs.22.7个月)均显著长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直肠及乙状结肠癌根治术有助于提高结直肠癌的临床疗效,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垂体后叶素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中应用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3年12月在攀枝花市第六人民医院术前诊断子宫肌瘤及有保留子宫要求的患者9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8例,对照组47例。二组患者均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观察组术中于子宫肌瘤周围肌层注入垂体后叶素,对照组术中于子宫肌瘤周围肌层注入缩宫素。比较二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用药前后血压波动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观察组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术后排气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且P值均〈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二组用药前后血压波动无明显差异。结论垂体后叶素应用于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可以显著减少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缩短术后排气时间,减低手术难度、操作简单,方便经济,有十分肯定的效果,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武现生  郑振松 《河北医学》2013,19(4):570-572
目的:探讨胃镜联合腹腔镜微创下治疗胃间质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30例患者实施常规开放手术,并与30例实施胃镜联合腹腔镜微创的患者比较。对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及两组发生的并发症进行统计。结果:观察组虽然手术时间显著慢于对照组(P〈0.05),但是其术中出血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显著快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发生术后切口愈合不佳、术后严重疼痛的比率分别为3.3%,10%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3.3%和40%(P〈0.05)。结论:胃镜联合腹腔镜双镜联合治疗微小胃间质瘤,具有肿瘤切除率高,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优点,是一种值得临床推广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手术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行直肠癌根治术治疗的73例患者中,35例行腹腔镜辅助直肠癌根治手术(腹腔镜组),38例行开腹直肠癌根治术(开腹手术组),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费用、切口长度、出血量等。结果与开腹手术组相比,腹腔镜组手术时间较长、住院费用较高(P0.05),而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尿管拔除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较短(P0.05);两组淋巴结清扫数目、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手术具有出血量少、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  相似文献   

19.
李馨雅 《中外医疗》2014,(28):26-27
目的研究分析采用两种缝合方法对于腹腔镜下核除子宫肌瘤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该择该院2011年12月—2013年12月收治140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70例。对照组患者在摘除肌瘤之后采用间断缝合术,观察组患者采取连续缝合子宫术。对比观察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疼痛恢复时间、出院时间以及排气时间情况的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疼痛恢复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出血时间、排气时间情况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腹腔镜下核除子宫肌瘤后采取连续缝合子宫术能够有效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术中出血量,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