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效果。方法将18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早期康复护理组(康复组)和常规护理组(对照组)。2组患者均在入院时、出院时及出院后3个月采用Fugl-Meyer评分法进行运动功能评价,观察患者住院期间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康复组在运动功能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1)。结论早期康复治疗及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能力恢复、减少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徐东霞  徐夏霞  奚琼霄 《新中医》2020,52(8):179-181
目的:观察中医康复护理对脑梗死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脑梗死偏瘫患者80例采用信封法随机分为2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中医康复护理,比较2组护理效果及对肢体功能恢复、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护理后,2组Barthel指数、Fugl-Meyer运动功能(FMA)评分、社会关系领域评分、生理领域评分、心理领域评分、环境领域评分均升高,SAS评分、SDS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护理后Barthel指数、FMA评分、社会关系领域评分、生理领域评分、心理领域评分、环境领域评分均高于对照组,SAS评分、SD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2组中医症状积分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7.5%高于对照组8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康复护理在脑梗死偏瘫患者中的应用较佳,可显著改善患者负性情绪及临床症状,促进肢体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质量,是一种满意度较高的护理模式。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效果。方法将18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早期康复护理组(康复组)和常规护理组(对照组)。2组患者均在入院时、出院时及出院后3个月采用Fugl-Meyer评分法进行运动功能评价,观察患者住院期间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康复组在运动功能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1)。结论早期康复治疗及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能力恢复、减少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康复护理中良肢位摆放临床效果。方法:将10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5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护理与康复训练,治疗组在此基础上采用良肢位正确摆放护理法。结果:治疗1个月、治疗6个月后,两组患者的Fugl-Meyer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的Fugl-Meyer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采用良肢位摆放,坚持功能锻炼,有利于肢体功能的恢复,提高患者生存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来我院治疗的脑卒中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早期康复护理组.两组患者均进行内科常规治疗,和常规护理,早期康复组在此基础上进行体位疗法、感觉刺激、肌张力锻炼及心理护理等,采用Fugl-Meyer评分法评定神经运动功能,采用Barthel指数法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对比分析两组肢体功能改善的情况.结果:早期康复护理组治疗效果与对照组在Fugl-Meyer评分和Barthel指数上,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可以提高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的恢复效果,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连续康复护理模式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生活能力及相关血液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7月—2020年7月就诊于华北石油管理局总医院康复医学科的脑卒中偏瘫患者80例,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入组患者分为2组各40例。常规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连续康复组给予常规护理+连续康复护理干预。记录2组干预前及干预3个月后肢体运动功能评分(FMA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BI指数评分)、生活质量评分(QOL评分)及血液学指标[三酰甘油(TG)、胆固醇(TC)、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结果干预3个月后,2组患者的FMA评分、BI指数评分、QOL评分均较干预前明显提高(P均0.05),且连续康复组明显高于常规组(P均0.05);2组患者血清TC、TG、Hcy水平均较干预前明显降低(P均0.05),且连续康复组明显低于常规组(P均0.05)。结论连续康复护理模式能明显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提高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有利于控制血脂和Hcy水平,从而降低复发风险。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比中医康复护理和常规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期间住院治疗的脑卒中偏瘫患者65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中医康复护理,对比2组患者的肢体功能的康复情况、Fugl-Meyer评分以及Barthel指数评分。结果 2组患者护理前的上肢肌力、下肢肌力、Fugl-Meyer评分以及Barthel指数评分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后组内的各项指标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再给予中医康复护理可促进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的恢复,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8.
李晓莉 《新中医》2020,52(21):162-164
目的:探究早期康复配合中医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脑卒中偏瘫患者68 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 例。对照组给予早期康复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医护理。比较2 组护理前后肢体运动功能、生活能力、神经功能缺损及生活质量情况。结果:护理前,2 组上肢和下肢运动功能评分、生活能力评分、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量表(CSS) 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2 组上肢和下肢运动功能评分、生活能力评分较护理前升高,CSS 评分较护理前降低;且观察组上肢和下肢运动功能评分、生活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CSS 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物质功能、心理功能、躯体功能、社会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康复配合中医护理可促进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生活能力的恢复,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促进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康复护理模式对脑卒中偏瘫恢复期患者的影响。方法根据随机抽签的方式将在我院接受治疗的74例脑卒中偏瘫恢复期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与实验组(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康复护理模式)各37例,并对2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观察。结果实验组的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实验组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与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脑卒中偏瘫恢复期患者而言,实施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康复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恢复患者的神经功能与肢体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穴位按摩配合情志护理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2月—2016年6月治疗的患者为对照组41例,2016年7月—2017年2月治疗的患者为中医组41例。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穴位按摩配合情志护理,比较2组Barthel指数、Fugl-Meyer评分及SDS、SAS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后Barthel指数、Fugl-Meyer及SDS、SAS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偏瘫患者中予穴位按摩配合情志护理,提高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康复介入与疗效的关系。方法将老年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2组均实施常规神经内科药物治疗及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早期综合康复干预,8周后观察2组临床有效率、肢体活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评定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临床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康复干预后2组Fugl-Meyer评分和Barthel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干预后观察组以上2项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康复介入能够显著提高老年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临床疗效,使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和肢体活动功能显著提高,且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在临床普遍推广。  相似文献   

12.
林瑜  黄秀清  周伟 《新中医》2019,51(1):175-178
目的:观察针灸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00例偏瘫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50例。对照组单独采用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观察组在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的基础上联合针灸进行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卒中量表(NIHSS)评分、简式Fugl-Meyer (FMA)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以及总有效率变化。结果:2组治疗后NIHSS、FMA和MBI均较前改善(P 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NIHSS、FMA、MBI评分明显变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治疗后SAS、SDS均较前改善(P 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SAS、SDS评分明显变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总有效率80%,对照组为6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针灸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及生活质量的临床效果优于传统单独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能够改善患者脑卒中,改善患者肢体功能以及提高日常生活能力,更有利于缓解患者心理焦虑及抑郁状态,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对脑梗死后肢体偏瘫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治疗对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于2016年4月-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脑梗死后肢体偏瘫患者30例,将其随机分成康复组与常规组,常规组接受常规的护理方法,康复组则在常规组的基础上加上早期康复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康复组患者的肌力评分、生活能力评分均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脑梗死后肢体偏瘫患者利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进行治疗的效果明显,患者的运动功能恢复较为理想,且生活质量较高,值得在临床上深入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中医康复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14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7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中医康复疗法,分别比较两组肢体平衡功能、下肢运动功能以及生活活动功能。结果:观察组治疗4wk与8wk的Berg评分、Fugl-Meyer评分与Barthel指数均显著好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康复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肢体平衡功能、下肢运动功能以及生活活动功能均有改善作用,适宜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及肩手综合征(SHSAS)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将262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35例)和对照组(12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及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及早期康复训练,观察2组患者Fugl-Meyer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及SHSAS发生率。结果观察组Fugl-Meyer评分和改良Barthel指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SHSAS发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干预能明显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降低SHSAS发病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超早期康复护理应用于脑卒中患者偏瘫肢体功能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2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比较分析两组情况。结果:观察组护理后的ADL评分、FMA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护理后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超早期康复护理应用于脑卒中患者偏瘫肢体功能具有较高的临床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江中群 《内蒙古中医药》2013,32(13):172-173
目的:探讨了脑卒中患者早期介入康复训练的护理。方法:将64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2组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和常规护理,康复组在此基础上采用早期肢体功能康复锻炼,评价两组的FM、AS和BI。结果:康复组治疗前后比较FM、AS和BI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意义(P>0.05);康复组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早期康复训练能提高患者的运动功能和生活自理能力,从而减轻家庭与社会负担,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光明中医》2021,36(12)
目的 观察和探讨护理干预联合中医方法在改善中风偏瘫患者功能恢复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2017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100例中风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2组,每组5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用中医药方法,观察对比2组患者的Fugl-Meyer、Barthel指数评分、SAS、SDS、NIHSS评分和不良反应等功能指标。结果 护理前,2组患者的Fugl-Meyer和Barthel指数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Fugl-Meyer和Barthel指数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护理前2组患者的SAS、SDS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护理后观察组SAS、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护理前2组患者的NIHSS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护理后观察组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 护理干预联合中医药方法在改善中风偏瘫患者功能恢复中的临床疗效确切,可以显著恢复肢体功能,改善患者的生活能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超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偏瘫肢体功能的影响观察。方法:将2017年3月-2018年3月在我院神经内科治疗的106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超早期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康复疗效、肢体功能、生活能力及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后遗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康复总有效率为94.3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70%(P 0.05);观察组护理后FMA、AD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肩手综合征、足外翻等后遗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超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偏瘫肢体功能的影响显著,可有效促进神经缺损功能的恢复,提升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对脑卒中(cerebralvascular accident,CVA)偏瘫恢复期患者应用康复护理方案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10月~2020年12月寿光市精神卫生中心收治的CVA偏瘫恢复期患者130例,根据随机数字分组原则将所有患者分为康复组和常规组,每组各65例。其中常规组患者行常规护理方案,康复组患者在此基础上接受康复护理方案。应用Barthel指数评估患者生活活动能力,Fugl-Meye评定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比较分析两组护理疗效。结果康复组自行下地行走率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护理前两组Barthel评分和Fugl-Meyer评分均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康复组Barthel评分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康复组Fugl-Meyer评分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康复组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常规组(P<0.05)。结论相较于临床上常规的护理措施,对CVA偏瘫恢复期患者应用康复护理方案,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有效促进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复,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