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章海凤  陈日新  付勇 《河南中医》2011,31(2):177-178
目的:观察慢性盆腔炎患者体表高发热敏穴区热敏腧穴的分布特征。方法:选择6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和60例健康人,通过灸感法探查方法查找出热敏输穴,分析体表高发热敏穴区热敏腧穴出现概率,讨论热敏腧穴与慢性盆腔炎的相关性。结果:慢性盆腔炎患者高发热敏穴区热敏腧穴出现率为88.33%,慢性盆腔炎患者高发热敏穴区热敏腧穴在腰阳关、关元、子宫穴区出现率较高,其次是在次移、三阴交、阴陵泉穴区。结论:热敏腧穴与慢性盆腔炎具有高度相关性,可为进一步研究热敏灸疗对慢性盆腔炎的预防和治疗作用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患者体表高发热敏穴区热敏腧穴的分布特征。方法:选择60例IBS-D患者和60例健康者,通过灸感探查法查找出热敏腧穴,分析体表高发热敏穴区热敏腧穴出现概率,探讨热敏腧穴与IBS-D的相关性。结果:(1)IBS-D患者高发热敏穴区热敏腧穴出现率为88.33%;(2)IBS-D患者高发热敏穴区热敏腧穴在天枢、命门穴区出现率较高,其次是在大肠俞、足三里、关元穴区。结论:热敏腧穴与IBS-D具有高度相关性,研究其相关性有助于进一步提高热敏灸疗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慢性前列腺炎患者体表高发热敏穴区热敏腧穴的分布特征.方法:选择60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和60例健康人,通过灸感法探查方法查找出热敏腧穴,分析体表高发热敏穴区热敏腧穴出现概率.结果:(1)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热敏腧穴出现率为93.33%.(2)高发热敏穴区在中极、命门穴区出现率较高,其次是在关元、阴陵泉、三阴交穴区....  相似文献   

4.
原发性痛经患者热敏腧穴分布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原发性痛经患者热敏腧穴的分布特征.方法:选择60例原发性痛经患者,通过灸感法探查热敏腧穴,探讨热敏腧穴出现概率,分布特征及其与疾病的相关性.结果:(1)原发性痛经患者热敏腧穴出现率为80.00%.(2)热敏腧穴在关元、子宫穴区出现率较高,其次是在次髎、三阴交穴区.结论:原发性痛经患者热敏腧穴的出现具有普遍性,...  相似文献   

5.
付勇  章海凤  李芳  熊俊  张波  李林  陈日新 《中国针灸》2013,33(5):411-414
目的:探讨腧穴热敏态红外客观显示的可能性.方法:共纳入合格受试者54例.在自然状态下采用热断层扫描成像(TTM)拍摄面部红外热像图,图像采集完毕,进行灸感法热敏检测,即用艾条悬灸下关穴(患侧)10 min,悬灸结束后记录患者下关穴产生扩热、传热的例数.然后进行第2次红外辐射检测,记录艾灸前后面部红外图像变化,比较两种检测法对受试者下关穴(患侧)热敏态的检测差异.结果:艾灸前红外检测患者下关穴区(患侧)的红外辐射强度多数显示低温特征,其敏感性(真阳性率)为65.6%,特异性(真阴性率)为68.2%,准确性为66.7%.艾灸下关穴区(患侧)后,沿面颊部产生明显片状扩散的红外辐射增量区,其敏感性(真阳性率)为81.8%,特异性(真阴性率)为81.0%,准确性为81.5%.结论:(1)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下关穴(患侧)区热敏态在一定程度上可被红外成像客观显示.(2)艾灸热敏腧穴产生的腧穴热敏现象,不仅是受试者的主观感觉,且在一定程度上也能被红外成像客观显示.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腧穴热敏灸治疗慢性中度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成人慢性中度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热敏灸组和西药组,热敏灸组在患者背部体表高发热敏穴区热敏化腧穴施以热敏灸治疗,西药组应用舒利迭吸入剂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结果: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者FEV1和PEF值均较治疗前提高(P0.05),但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结束后3个月随访,热敏组肺功能维持在治疗3个月时水平,西药组降至治疗前水平,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腧穴热敏灸能有效改善慢性中度支气管哮喘患者的肺功能,且治疗效果持久。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艾灸热敏腧穴产生舒适情感体验的出现率,为进一步阐述热敏灸提高疗效的机制提供临床依据.方法:以3种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单盲、自身对照的试验设计,通过艾条悬灸患者体表热敏腧穴,同时选取其邻近压痛点、经穴进行艾条悬灸为对照,观察比较其舒适情感体验的出现率.结果:(1)3种疾病均显示艾灸热敏腧穴的舒适情感体验出现...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痛敏穴、热敏穴在变应性鼻炎患者中的分布规律,分析二者在肘膝关节以下手足阳明经、手太阴经上的分布与变应性鼻炎之间存在的关联。方法:征集在校大学生变应性鼻炎患者(30例)和健康人(30例)。参照反应点诊察方法探查变应性鼻炎患者和健康对照者的反应点,并按骨度分寸折算记录反应点;按照热敏灸操作方法探查反应点的热敏反应;利用手持式疼痛阈值测试仪器探查反应点的痛敏反应并测量机械痛阈值;比对痛敏穴与热敏穴出现频次及重合率。结果:30例变应性鼻炎患者中发现热敏穴10处,分别为孔最、尺泽、合谷、手三里、曲池、足三里、上巨虚、丰隆、下巨虚及肺经非穴反应点,其中孔最、手三里、上巨虚、丰隆及下巨虚出现热敏现象时间比健康人显著缩短(P<0. 01,P<0. 05)。出现的热敏化形式以传热、透热及局部感觉为主。与健康人比较,除下巨虚、尺泽外,变应性鼻炎患者上、下肢痛敏穴痛阈值有不同程度的下降(P<0. 05)。变应性鼻炎患者痛敏穴与热敏穴分布规律基本一致。变应性鼻炎患者痛敏穴痛阈值总体上存在左侧上肢低、右侧下肢低的状态。结论:变应性鼻炎患者四肢肘膝关节以下手足阳明经、手太阴经上的热敏穴与痛敏穴区重叠率高,且有一定规律可循;患者阳明经、手太阴经上下肢末端存在左右失衡现象,但尚需进一步验证其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患者肺俞穴热敏态分别用灸感法与红外法进行检测对比,探讨腧穴热敏态红外客观显示的可能性.方法:选取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患者49例(肺俞穴98穴),其中男22例,女27例.灸感法以艾灸后热感扩散或传导的长径≥10 cm为肺俞穴区热敏态阳性;红外法以①艾灸前肺俞穴区高于对照点区平均温度的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慢性腹泻(脾虚型)患者天枢穴热敏态与非热敏态的气至病所出现率,为热敏灸提高灸疗疗效提供中医理论与临床依据.方法:选取50例患者,根据首次检测天枢穴有无热敏灸感分为天枢穴热敏态组和非热敏态组,其中热敏态组27例,非热敏态组33例,观察两组气至病所出现率及其动态过程.结果:(1)天枢穴热敏态组气至病所出现率为8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