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谷氨酰胺在肠道的代谢及其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果磊  黄崇本 《中国药房》2005,16(4):305-307
谷氨酰胺( GLN)是血循环和体内自由氨基酸池中含量最高的氨基酸. GLN具有多方面的功能,其中最重要的是作为氮的载体进行不同组织间氮的转运 [1].它不但是蛋白质合成的调节物,而且还是所有细胞进行核酸生物合成的必备先质 [2],作为肠道粘膜的重要燃料具有维持肠道的结构和功能及提高免疫功能等特点. GLN是一种条件必需氨基酸,特别是在应激状态时,肠道粘膜上皮细胞、免疫细胞等对其需求明显增加,而血液和组织中的 GLN浓度都急剧下降 [3].因此, GLN是严重烧创伤等应激状态下的危重患者所需的至关重要的氨基酸.  相似文献   

2.
肠道作为一个重要的物质代谢器官是最近几年才被认识的。新近的研究认为肠道是创伤应激代谢反应的—个中心器官,这主要是指肠道对葡萄糖和谷氨酰胺的代谢,特别是对谷氨酰胺的代谢。肠粘膜对谷氨酰胺的代谢主要依靠肠粘膜细胞内高浓度的谷氨酰胺酶,故谷氨酰胺是肠粘膜细胞代谢活动的重要能源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谷氨酰胺(glutamine,GLN)全肠外营养减少急性放射性肠炎大鼠细菌易位及其作用机理。方法 SD大鼠行全腹部60Coγ射线8Gy放射后,实验动物随机分为三组,即:常规全肠外营养组(standard total parenteral nutrition,STD组,n=10),大鼠输入常规静脉营养液;谷氨酰胺组(glutamine-enriched total parenteral nutrition,GLN组,n=10),大鼠输入附加谷氨酰胺的静脉营养液;正常组(n=10)为未经腹部照射的正常大鼠,连续7d全肠外营养。采用组织化学、免疫组织化学、透射光镜、电镜观察、结合图像分析系统和无菌采取肠系膜淋巴结做细菌培养的方法。结果 GLN组小肠蛋白质和DNA的含量明显高于STD组;GLN组回肠绒毛高度、隐窝深度、黏膜厚度、全层壁厚度均显著大于STD组。透射电镜下可见GLN组小肠上皮细胞微绒毛明显高于STD组。GLN组肠系膜淋巴结细菌易位率明显低于STD组。结论附加丙氨酰-GLN二肽的全肠外营养能有效减少肠黏膜辐射性损伤后肠细菌易位,其作用机理可能是GLN对小肠黏膜有明显的营养作用,促进肠上皮细胞合成DNA和蛋白质,维持肠黏膜上皮的正常代谢,加速修复损伤的肠黏膜,降低细菌易位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谷氨酰胺胃肠外营养对急性放射性肠炎大鼠肠屏障功能的作用。方法SD大鼠行全腹部60Coγ射线8Gy放射后,实验动物随机分为三组,常规全成分胃肠外营养组(Standard totalparenteral nutrition,STD组,n=10):大鼠输入常规静脉营养液;谷氨酰胺组(Glutamine-enriched totalparenteral nutrition,GLN组,n=10):大鼠输入附加谷氨酰胺的静脉营养液;正常组(n=10)为未经腹部照射的正常大鼠,连续7d全成分胃肠外营养。采用光镜、电镜观察、结合图像分析系统和无菌采取肠系膜淋巴结做细菌培养。结果GLN组小肠蛋白质和DNA的含量明显高于STD组,GLN组空、回肠绒毛高度、隐窝深度、黏膜厚度、全层壁厚度均显著大于STD组。扫描电镜的观察结果:GLN组和STD组小肠绒毛顶部都有程度不同的糜烂形成,但GLN组绒毛表面糜烂较少,而STD组则较多。GLN组肠系膜淋巴结细菌移位率明显低于STD组。结论附加丙氨酰-GLN二肽的全成分胃肠外营养能有效的保护肠黏膜辐射性损伤后肠屏障功能和防止肠细菌移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谷氨酰胺(GLN)二肽肠外营养对急性放射性肠炎大鼠小肠上皮细胞产生营养作用的机制。方法采用19只SD大鼠,给予60Co8Gy剂量的全腹部照射,经右颈内静脉插管,建成急性放射肠炎全肠外营养大鼠模型,实验大鼠随机分成模型常规全肠外营养组(STD组)、谷氨酰胺(GLN)组和正常对照组(正常组)。连续7d全肠外营养后,取相应部位的空、回肠,测定其蛋白质及DNA含量,并对其DNA倍体和细胞核仁组成区嗜银蛋白(AgNOR)进行定量分析。结果GLN组空、回肠分裂期细胞数、上皮细胞和腺上皮细胞内核仁组成区AgNOR数目、蛋白质和DNA含量均显著大于STD组。结论提示GLN二肽全肠外营养能加速急性放射性肠炎受损小肠黏膜细胞的修复,对维持小肠黏膜结构和功能的稳定性有良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谷氨酰胺对肿瘤生长和肝癌细胞凋亡的影响(英文)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索谷氨酰胺对肿瘤生长及肝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在小鼠右腋皮下接种H22肿瘤细胞悬液,灌服含谷氨酰胺(GLN)液;在人肝癌细胞培养液中加入不同浓度的GLN液。分别检测小鼠血浆及细胞培养液中MDA、NO及细胞中GSH含量,观察小鼠右腋皮下肿瘤生长及肝癌细胞增殖和凋亡情况。结果:灌服GLN液,有抑制皮下肿瘤块生长的作用;在人肝癌细胞培养液中加入一定浓度的GLN液,有抑制肝癌细胞增殖的作用并促使肝癌细胞凋亡。同时小鼠血浆和细胞培养液中NO含量升高,MDA稍有下降;细胞粉碎液中,GSH升高。结论:GLN对肿瘤生长的抑制作用及对肝癌细胞凋亡的影响可能与使抗氧化活性的提高、阻抑自由基对癌细胞增殖的介导及促使NO释放有关。  相似文献   

7.
谷氨酰胺(glutamine,GLN)是氨基酸家族中的极普通的一员,是一种人体的非必须氨基酸。尽管认识它已有几十年的历史,但真正开始对它的了解,则是近几年的事。它在生物体内所扮演的角色和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引起营养学界乃至整个医学界的轰动,本文就谷氨酰胺在肿瘤中的代谢及其在临床上的应用现状和进展作一简述。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谷氨酰胺(GLN)二肽胃肠外营养对急性放射性肠炎大鼠小肠上皮细胞产生营养作用的机制。方法19只SD大鼠行全腹部放射后,随机分为三组,常规胃肠外营养组(STD组,n=6):大鼠输入常规静脉营养液;谷氨酰胺组(GLN组,n=7):大鼠输入含谷氨酰胺的静脉营养液;正常组(n=6)为未经腹部照射的正常大鼠。连续7d胃肠外营养,在实验结束前经颈静脉注入5-溴脱氧尿苷(BrdU),采用ABC方法及光镜观察小肠隐窝细胞有丝分裂相、细胞增殖核抗原(PCNA)和5-溴脱氧尿苷(BrdU)阳性细胞。结果GLN组小肠隐窝细胞有丝分裂相细胞数多于STD组(P<0.05)。GLN组小肠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阳性细胞数多于STD组(P<0.05)。GLN组小肠BrdU阳性细胞数多于STD组(P<0.05)。结论GLN二肽可促使急性放射肠炎大鼠小肠上皮细胞的分裂增殖。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谷氨酰胺(GLN)二肽全肠外营养对急性放射性肠炎大鼠脾脏的营养作用。方法应用19只SD大鼠行全腹部放射后,实验动物随机分为三组:常规肠外营养组(STD组,n=6),大鼠输入常规肠外营养液;谷氨酰胺组(GLN组,n=7),大鼠输入含谷氨酰胺的静脉营养液;正常组(n=6)为未经腹部照射的正常大鼠,连续7d肠外营养。实验结束前经颈静脉注入5-溴脱氧尿苷(BrdU),光镜下观察脾脏的形态学变化及脾脏BrdU阳性细胞,电镜下观察脾脏淋巴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GLN组脾脏白髓内淋巴细胞增多,脾脏BrdU阳性细胞数多于STD组,电镜下观察GLN组可见明显的淋巴细胞激活征象,表现为核染色质凝集,异染色质减少,胞质内线粒体和粗面内质网增多。结论GLN二肽可促使受辐射性损伤后脾脏内淋巴细胞的增殖,并保护淋巴细胞的结构。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谷氨酰胺(GLN)二肽胃肠外营养对短肠大鼠小肠上皮细胞产生营养作用的机制。方法18只Wistar大鼠,手术切除其大部分空肠及近端回肠,然后经右颈内静脉插管,建成短肠大鼠胃肠外营养模型;大鼠随机分为3组:常规胃肠外营养组(STD组),3%丙氨酰-谷氨酰胺胃肠外营养组(GLN组)和正常对照组(n=4),连续7d胃肠外营养后,在实验结束前经颈静脉注入5-溴脱氧尿苷(BrdU),采用ABC方法及光镜观察方法。结果GLN组小肠PCNA阳性细胞数多于STD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GLN组小肠BrdU阳性细胞数多于STD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提示GLN二肽可促进短肠大鼠小肠上皮细胞的分裂增殖。  相似文献   

11.
谷氨酰胺在早产儿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二三十年来,人们逐渐认识到,一些营养素,如谷氨酰胺(glutamine,GLN)、精氨酸、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核苷酸、益生菌及乳铁蛋白等,他们不仅能改善代谢和免疫指标(如氮平衡、血清蛋白水平等),还能影响机体的免疫  相似文献   

12.
谷氨酰胺对肠道屏障功能调节保护作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旭伟  杭春华 《现代医药卫生》2007,23(24):3706-3708
近年来,谷氨酰胺(Gln)作为特殊的免疫营养素成为各学科领域的研究热点,尤其在机体应激状态下对维护肠道结构和免疫功能的完整性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Gln被认为是应激状态下的"条件必需氨基酸"。肠道作为危重病应激的中心器官和MODS的始动器[1],使人们逐步重视肠道功能在病人整体病理过程中的作用。本文将Gln对肠道免疫屏障功能的保护作用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药物毒性及机制研究是药物在临床安全使用的重要内容,备受关注。肠道菌群对药物的代谢转化、药效及作用机制具有重大意义,可作为代谢器官在物质信息传递、生物转化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然而,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肠道菌与某些药物毒性密切相关。一方面,药物会在肠道菌的作用下转化成毒性代谢产物诱发药物的直接毒性;另一方面,肠道菌群会在药物的作用下改变组成和功能,导致内源性代谢通路的紊乱,进而使肠屏障受损而影响其他器官产生药物的间接毒性。本文总结了近年来由肠道菌引发的药物毒性的相关实例,探讨了肠道菌特征代谢酶可能是口服药物毒性产生的重要原因,并对未来肠道菌与药物毒性及机制研究进行了展望,为药物在临床的合理使用及新药的安全性评价提供了新见解。  相似文献   

14.
谷氨酰胺(glutamine,Gln)是一种具有酰胺结构的非必需氨基酸,在细胞的生物合成和代谢反应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生理生化作用,具有特殊的药理作用和生理功能。在肠外营养液中添加谷氨酰胺制剂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能显著提高患者血浆中谷氨酰胺浓度,改善免疫状况、增强免疫功能、维护肠黏膜屏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维护多器官功能、改善预后。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治疗有益,应重视谷氨酰胺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5.
谷氨酰胺是人体含量最丰富的非必需氨基酸,近几年来在谷氨酰胺的代谢,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以及在肠外营养中的应用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在肠外营养谷氨酰胺对结肠的及创伤大手术的患者临床上已经尝试性进行应用,但谷氨酰胺对结肠的各方面影响报导甚少,我们通过建立左半结肠切除的大鼠模型,观察谷氨酰胺对大鼠残余结肠的促进增殖作用.  相似文献   

16.
长期以来,由于肠道菌群本身的复杂性以及培养方法和分析技术的限制,肠道菌群在药物代谢和体内处置中的作用未得到应有的重视。近年来,随着技术的快速发展,围绕肠道菌群的大量研究将对肠道菌代谢和肠道菌-宿主共代谢的认识提高到前所未有的深度。肠道菌群不仅能够直接代谢许多药物,还通过宿主、菌群、药物之间复杂多维的相互作用间接改变药物代谢,从而影响个体对药物治疗的响应(效应、毒性、耐药性等)。肠道菌群结构及代谢功能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综述近期肠道菌群代谢药物研究领域的重要进展及研究趋势,以期推进精准治疗,促进药物发现及新的治疗策略的出现。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辐射对大鼠全身代谢的影响及丙氨酰谷氨酰胺(AlaGln)对辐射损伤引起的蛋白质损耗的恢复作用.方法:以60Co-γ射线照射大鼠造成全身辐射损伤,饲喂添加丙氨酰谷氨酰胺和放射性氨基酸的营养液,48h后收集脏器和血液样本并进行测定.结果:大鼠接受辐射后全身亮氨酸氧化上升,全身蛋白质合成和分解增加,丙氨酰谷氨酰胺可提高骨骼肌谷氨酰胺浓度,降低亮氨酸氧化.结论:通过给受辐射鼠添加丙氨酰谷氨酰胺可有效降低亮氨酸的氧化,影响重要分支侧链氨基酸(BCAA)的代谢,从而对蛋白质代谢产生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8.
新型肠外营养药物甘氨酰谷氨酰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建华 《中国新药杂志》2006,15(22):1983-1986
谷氯酰胺(GIn)可有效减轻肠道黏膜萎缩,增强小肠和结肠细胞的活性,增强肠黏膜功能,减少肠道内细菌和内毒素易位,在肠外营养(PN)中起重要作用。甘氨酰谷氨酰胺(GIyGIn)为GIn的二肽,对其药理作用机制、药效学、药动学、毒理学以及临床应用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9.
谷氨酰胺药物的临床应用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茹  郑军  纪庆红 《中国药事》2008,22(4):346-347
介绍谷氨酰胺药物;临床应用的相关研究进展。对近年来谷氨酰胺的生物学和药物药理研究,临床制剂以及相关临床研究应用进行综述和分析。谷氨酰胺是一种条件必需氨基酸,是肠道细胞和免疫细胞的主要能量来源。补充外源性的足量谷氨酰胺,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营养,提高细胞免疫力和肠粘膜屏障功能,减少死亡率和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20.
谷氨酰胺代谢在多种实体瘤细胞中是失调的,并且其对大多数肿瘤细胞的增殖是不可或缺的,因此使得谷氨酰胺成为肿瘤抗代谢治疗的一个极有吸引力的靶点.为了更好地被细胞利用,谷氨酰胺必须通过特定的转运蛋白转运到细胞内,并在谷氨酰胺酶的作用下转化为谷氨酸,从而进入三羧酸循环,为肿瘤细胞的生长及发展提供能量.本文介绍了谷氨酰胺代谢相关靶点在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为寻找新的抗肿瘤药物和改善肿瘤患者预后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