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满足社区精神病人防治的需要,提高精神病人的康复效果。方法 设置精神科社区门诊,护士对社区病人提供询问评估、指导咨询、家庭干预、追踪随访等服务。结果 社区精神病人复诊率达88%以上,慢性精神病人药物维持率在85%以上,病人满意度达96.1%。结论 人性化的社区护理、指导咨询、卫生宣教等服务满足了精神病人的需要,提高了精神病人治疗的依从性,从而提高了病人的康复效果。  相似文献   

2.
精神病的家庭护理是指在家庭中对精神病人实施的护理方法,是精神疾病护理的一部分.本文就做好精神病人的家庭护理,提高病人康复质量浅述如下.1了解精神病概念  相似文献   

3.
本文就精神病的社区防治与家庭干预护理方面进行分析。提出自己的见解,认为精神病人的治疗和康复,是一个社会性问题。如何最大限度减轻患者给亲属带来的痛苦和压力,同时为患者创造最佳家庭环境,这就需要做好社区防治与家庭干预护理工作。  相似文献   

4.
精神病人痊愈出院后,大部分时间是和家人生活在二起,如果家庭环境温馨、和谐,家庭成员能够及时地给予患者提供恰当的心理护理,就能有效促进患者康复,减少复发率。现将出院精神病人的家庭护理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 提高年长者"带病生存"的生活质量.方法 跟患者家庭建立长期合作关系,运用护理程序,提供直接护理及护理指导.结果 经过社区护理人员及家属的有效护理,患者的身体、心理状况及家庭关系均取得明显改善.结论 在现代护理工作中,对老年病人的家庭护理至关重要,运用科学有效的护理程序可大大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高玉洁  易妍 《现代医药卫生》2010,26(9):1359-1360
目的:探讨住院精神病人发生暴力行为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对我院203例发生暴力行为的住院精神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发生暴力行为的原因:病人无自知力拒绝住院者占26.1%;精神症状引起占23%;药物不良反应所致占16.7%;医务人员工作态度所致占13.3%;病人之间矛盾所致占10.3%;家庭矛盾造成占6.9%;环境因素引起占3%.结论:加强住院精神病人的病情观察、药物护理、症状护理、心理护理、健康教育、环境建设、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可减少住院精神病人暴力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社区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社区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2010年10月至2011年10月期间,对40例老年慢性病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家庭护理、保健护理等社区护理干预,对其有效性进行评估,并对护理干预的满意度进行调查。结果 40例老年慢性病患者,经过健康教育、家庭护理、保健护理等社区护理干预,患者的生活方式得到了大幅的改善,而且自护能力也有很大程度的提高,患者对护理干预的满意度为100.0%。结论社区护理明显维护了老年患者的健康,显著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慢性疾病患者的伤残率和病死率。  相似文献   

8.
精神康复是康复医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主要通过各种康复措施,使精神病人丧失的家庭、社会功能得到最大程度的恢复,精神残疾程度降到最低,留存的能力得到最好的发挥,从而提升其生活质量.本文旨在探讨精神康复护理对精神分裂症病人疗效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精神疾病家庭护理是精神病护理的一部分,是在家庭中对精神病人实施特殊的护理。家庭可为病人提供良好的休养环境,病人可享受到家庭的温暖;还可广泛接触社会和现实生活,从而避免因长期住院与社会隔绝而引起的精神衰退。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精神病人的家庭护理愈显得重要。  相似文献   

10.
社区家庭为促进家庭系统及其成员达到最佳的健康水平而进行的护理实践活动.以家庭为单位的健康照护是社区护理的原则之一,是社区护理专业的特征所在,社区家庭护理的重点是将"家庭"与"护理"两者联结起来,使社区成员获得更加完善的照顾.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实施社区护理干预模式对老年慢性病患者的生活质量有什么影响。方法选取自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这段时间内的50例老年慢性病患者,对这些患者进行家庭护理、健康教育、心理护理以及保健护理等等社区护理的干预措施,并评估其产生的有效性,最后通过家庭随访的方法向患者调查对实施的社区护理的满意度。结果通过实施一系列的社区护理干预措施,50例老年慢性病患者的生活方式得到了很大的改善,而且患者各方面的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所有患者对社区护理干预都非常的满意。结论社区护理能够维护老年慢性病患者的身体健康,使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因此值得在临床上得到广泛的推广。  相似文献   

12.
精神疾病家庭护理是精神病护理的一部分,是在家庭中对精神病人实施特殊的护理。家庭可为病人提供良好的休养环境,病人可享受到家庭的温暖;还可广泛接触社会和现实生活,从而避免因长期住院与社会隔绝而引起的精神衰退。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精神病人的家庭护理愈显得重要。  相似文献   

13.
家庭访视又称社区护理,是社区护士到社区居民家里,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了解居民健康状况,对个人、家庭进行健康评估,建立健康档案,全面地评估家庭功能,对一些特殊患者(老年人、慢性病、长期卧床的患者)实施家庭护理、健康教育和保健指导[1],以了解并解决家庭的健康问题[2],协助服务对象及家庭提高生活质量,是开展社区护理服务的重要手段。2012年3~5月我院对70例出院老年人进行了家庭访视,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类对精神健康的重视,精神病医院管理的模式逐渐从封闭式转向开放式,病房管理向社区家庭护理方向发展。多年来,我院临床护理工作者从多方面探索对精神病人的管理模式,以求得最佳的管理方法,通过大量调查,发现住院精神病人对原有的护理管理模式(即封闭式管理)具有较强的约束感,而实施变通性护理(即降低病人的约束。将其心理上和躯体上的约束压缩至最低限度),不但能降低病人约束感,保证病人的安全,还明显地缩短了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5.
李黎 《现代医药卫生》2004,20(18):1854-1855
目的:研究社区家庭康复护理对老年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功能独立性及再住院率的影响,并且通过此研究建立一套家庭康复护理模式。方法:应用社区家庭康复护理方法的老年患者与常规护理患者比较。结果:社区家庭康复护理患者在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功能独立性,分别比常规组的患者增加了66.3%、45.4%,而再住院率较常规组下降20.4%。结论:社区康复护理为老年息者传统常规护理增加了新内容,显示了及时转变家庭护理模式和护理人员进行康复医学技术培训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社区老年痴呆患者的社区及家庭护理管理措施。方法分析社区老年痴呆患者70例的家庭护理方法分析。结果经护理指导,对老年跌倒、走失、营养不良的发生率明显下降,老年人的生活自理能力明显提高。结论老年性痴呆病因尚不清楚,预防困难,但安排好老年患者的治疗和生活,对阻止疾病的发展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社区医疗在提高鼻咽癌患者生活质量中的作用.方法 对32例鼻咽癌患者进行社区治疗(其中包括心理治疗,家庭探视,家庭护理及社区康复服务等),采用SQOL-NPC量表分阶段以填表对比方式对所有32例患者进行干预前后的生活质量评估对照并分析结果.结果 32例鼻咽癌患者随访两年.结果 详见32例患者干预前后SQOL-NPC量表得分情况.结论通过检验结果表明,社区医疗在提高鼻咽癌患者生活质量中起着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18.
马静 《现代临床医学》2006,32(5):375-376
目的:了解持续家庭访视护理对老年慢性病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对社区内进行持续家庭访视护理(家访组)的40例老年慢性病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进行评估,与没有进行家庭访视护理(未家访组)的40例老年慢性病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进行比较.结果:两组病人日常生活能力评估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持续家庭访视护理对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病情有促进其良性转归作用,可以提高其生活自理能力.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精神病人尿潴留的原因及护理措施.方法:对56例尿潴留精神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尿潴留的发生率4.36%,综合护理对尿潴留总有效率96.4%.结论:综合护理对尿潴留效果显著,减轻病人的痛苦,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邹小燕 《中国当代医药》2012,19(17):116-116
目的 探讨社区护理干预对精神病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2008年7月~2011年7月出院后生活在本社区的精神病患者共10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采用社区护理干预,而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正常服药、按时复查、按时作息、家庭关系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 < 0.05).结论 社区护理干预可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减轻精神负担,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