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血必净对心肺复苏患者的抗炎作用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血必净对心肺复苏(CPR)后患者血清炎症介质的影响。方法经标准心肺复苏自主循环恢复(ROSC)后存活期≥3d的患者30例,随机分为血必净治疗组(A组)15例和对照组(B组)15例。血必净治疗组加用血必净注射液100ml静脉滴注,2次/d,连续3d,余治疗措施两组相同。观察比较两组复苏后即刻、第36、72小时血清TNF-α、IL-6和hs-CRP水平。结果治疗组血清TNF-α、IL-6和hs-CR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中药血必净有较好的控制炎症介质的作用,对心肺复苏患者的预后有益。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必净注射液对重症肺炎患者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将126例患者采用随机双盲试验设计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抗感染、祛痰、机械通气、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血必净注射液100ml静脉滴注、2次/d,疗程为14d。比较2组患者血清中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并进行急性肺损伤评分、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评分(MODS评分)和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评分(SIRS评分)。结果:治疗7d和14d后,治疗组患者IL-6、TNF-α、肺损伤评分、MODS评分和SIRS评分比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2组患者治疗前后及2组间IL-10水平比较均无明显差异。结论:血必净注射液可抑制炎症因子释放,显著改善重症肺炎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利用血必净联合乌司他丁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某院2015年6月~2017年7月确诊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只给予血必净治疗组和血必净联合乌司他丁治疗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只给予常规治疗,血必净治疗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再给予血必净,血必净联合乌司他丁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再给予血必净联合乌司他丁。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后7d抽取外周血测定3组患者的TNF-α、IL-6的水平。结果:治疗前血必净和联合治疗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血清TNF-α和IL-6的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d后,血必净联合乌司他丁治疗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介素-6的水平与血必净治疗组和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血必净联合乌司他丁治疗可减轻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血必净注射液在治疗小儿感染性心内膜炎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64例感染性心内膜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32)根据患儿血培养和药敏结果选用抗生素治疗,治疗组(n=32)在此基础上加用血必净注射液治疗。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前后感染控制情况包括体温、白细胞、血清炎症介质。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患儿白细胞和体温回降速度明显加快,血清介质水平下降更显著(CRP、IL-6)。结论血必净通过下调炎症介质的途径有效的提高了小儿感染性心内膜的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血必净注射液对重症急性盆腔炎患者炎性介质的影响。方法:24例重症急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12例,对照组)和血必净注射液加常规治疗组(12例,血必净组)。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中前列环素(PGI2)、血栓素A2(TXA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6、8(IL-1、6、8),C-反应蛋白(CRP)、补体C3、C4等进行自身比较及组间对照比较。结果:治疗后血必净组中PGI2、PGI2/TXA2、C3、C4较对照组有一定程度的升高,而TXA2、TNFα、IL-1、6、8,CRP水平降低(P<0.05)。结论:血必净注射液结合常规西医治疗能有效抑制重症急性盆腔炎炎性介质释放,对治疗重症急性盆腔炎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血必净注射液治疗脓毒症,对患者血和肽素(Copeptin)、降钙素原(PCT)及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的影响。方法125例脓毒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血必净组,记录两组治疗前、后第4、8天APACHEⅡ评分和SOFA评分,检测治疗前及治疗8 d后两组Copeptin、PCT及IL-6水平。结果治疗后第8天两组血Copeptin、PCT及IL-6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血必净组血较对照组下降明显,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APACHEⅡ评分和SOFA评分均有改善,血必净组较对照组改善明显,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必净注射液抑制炎性因子释放,降低血Copeptin、PCT及IL-6水平,抑制体内炎性反应,改善APACHEⅡ评分和SOFA评分,降低脓毒症患者的预计病死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急性一氧化碳中毒(ACMP)患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0(IL-10)水平变化及血必净的影响。方法 40例中、重度ACMP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A组)20例和血必净治疗组(B组)20例,采用放免法测定各组患者治疗前(入院时即刻)、治疗后24h、7d时血清细胞因子水平,并与30例健康对照组比较。结果 ACMP治疗前两组TNF-α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24h后开始下降,至第7天时降至较低水平(P<0.01),但仍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血必净组较常规治疗组下降更显著(P<0.05)。ACMP治疗前两组IL-10水平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24h后开始升高,但与治疗前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7d时明显升高(P<0.01),常规治疗组上升更明显(P<0.05)。结论 TNF-α、IL-10参与ACMP的病理过程,血必净注射液可抑制机体的炎症反应,对减轻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中枢神经系统损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血必净对脓毒症患者免疫调节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血必净对脓毒症(Sepsis)患者病情严重程度、体内炎性介质及发病率和病死率的影响,探讨对SEPSIS的免疫调节作用机制.方法 60例脓毒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综合治疗,治疗组加用血必净注射液治疗.观察患者的临床表现及预后,监测血浆前降钙素(PCT)、肿瘤坏死因子-α(TNF-a)、白细胞介素IL-1β、IL-6等指标.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血必净治疗组患者血浆前降钙素水平显著降低,并下调促炎介质TNF-α、IL-1β、IL-6(P<0.05).同时,血必净治疗组患者病死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血必净结合西医治疗能够调节患者的免疫功能,改善SEPSIS病情和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血必净注射液对创伤性脓毒症患者血清中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及血浆白蛋白、肝酶及胆碱酯酶水平的影响。方法将208例创伤性脓毒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104例,两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综合处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血必净治疗。对照组同期给予葡萄糖生理盐水。治疗后第5天晨空腹静脉血测CRP、IL-8、IL-10、TNF-α水平的变化,并同日采用日立TB80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患者白蛋白水平、肝酶及胆碱酯酶水平,比较2组水平差异。结果治疗后第5天,研究组血清CRP、IL-8、IL-10、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5天,研究组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谷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胆碱酯酶水平高于对照组,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创伤性脓毒症患者早期给予血必净治疗可明显减轻患者炎性损伤,增加胆碱酯酶活性及肝脏蛋白合成能力,减少肝脏损伤。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血必净对脑梗死合并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治疗作用及对炎性因子、C反应蛋白和肝肾功能的影响。方法我院2009年5月-2012年5月收治的脑梗死合并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患者63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予血必净注射液100 mL,2次/d,疗程10d。比较治疗前后两组的临床疗效,检测肿瘤坏死因子(TNF)-2α、白细胞介素(IL)-6、IL-8水平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7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4.5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NF-2α、IL-6、IL-8、CRP水平明显下降(P<0.05),AST、ALT、Cr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论血必净可改善脑梗死合并全身炎性反应且治疗后肝肾功能均有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1.
詹桂兰  吴涛 《黑龙江医药》2021,34(2):387-389
目的:探讨对重度烧伤患者使用血必净治疗的效果和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8年1月—2020年10月收治的70例重度烧伤患者临床资料,按入院顺序编号分组.对照组35例接受常规治疗和处理,观察组则联合血必净治疗,比较两组差异性及治疗前后患者凝血功能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后PLT、FIB水平高于对照组而TT和PT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IL-6、IL-8、TNF-α和CRP水平下降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发生脓毒症几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重度烧伤患者以血必净注射治疗可以降低凝血异常,减轻炎症反应并降低脓毒症发生,安全性高,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12.
芮庆林  郭涛 《江苏医药》2012,38(22):2658-2660
目的 探讨血必净和丹参酮ⅡA注射液对心脏骤停大鼠自主循环恢复(ROSC)后心肌损伤标志物、乳酸、炎症介质水平变化的影响.方法 窒息法建立改良型心肺复苏动物模型后,30只SD大鼠随机均分为肾上腺素(CON)组、血必净(X)组和丹参酮ⅡA(T)组.复苏早期,CON组静脉注射肾上腺素,X组和T组在CON组基础上分别静脉泵入血必净4ml/kg和丹参酮ⅡA 3.6 mg/kg.ROSC后1、6h分别检测各组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Ⅰ(cTnI)、乳酸和TNF-α、IL-6、IL-10浓度.结果 与CON组比较,ROSC后6h,X、T组血清CK-MB、cTnI、乳酸、TNF-α、IL-6水平降低(P<0.05),IL-10水平升高(P<0.05);与T组比较,ROSC后6hX组血清乳酸、TNF-α、IL-6水平降低(P<0.05),IL-10水平升高(P<0.05).结论 血必净和丹参酮ⅡA注射液均可减少ROSC心肌细胞损伤和促炎细胞因子的释放,增加抗炎介质表达.  相似文献   

13.
朱孝明  王娟 《抗感染药学》2019,16(6):1054-1056
目的:评价头孢哌酮-舒巴坦与血必净联用对老年急性胆道系统感染患者的疗效及其对炎症因子及血小板计数值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8月—2018年9月间收治的老年急性胆道系统感染患者100例资料,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血必净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持续治疗7 d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炎症因子如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测得值和血小板计数(Plt)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7 d后两组患者CRP、PCT与TNF-α水平测得值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CRP、PCT与TNF-α水平测得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7 d后Plt水平测得值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高于Plt水平测得值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头孢哌酮-舒巴坦与血必净联用治疗老年急性胆道系统感染患者的疗效优于单用血必净,有效改善了的炎症因子和Plt水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血必净注射液调节细胞因子、平衡机体免疫应答在治疗重症肺炎中的作用,以期为血必净注射液治疗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肺炎(NCP)提供一定的循证支持。方法汇总中国知网、万方、维普、Pubmed数据库中有关血必净注射液对急性肺损伤(ALI)/全身炎症反应动物模型的细胞因子产生影响的实验室研究文献以及临床重症肺炎患者加用血必净注射液干预治疗后对细胞因子和临床疗效产生影响的相关文献,并对文献进行分析。结果动物实验研究显示:血必净注射液干预可有效保护受损伤的肺组织,抑制血清促炎因子TNF-α、IL-1、IL-6、IL-8升高。对重症肺炎患者的临床研究显示:重症肺炎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血必净注射液干预后,治疗有效率和相关临床指标均有显著改善;同时血清促炎因子TNF-α、IL-1、IL-6、IL-8比未加用血必净注射液的常规治疗组下降,抗炎因子IL-10比常规治疗组上升。结论血必净注射液可能通过抑制TNF-α、IL-1、IL-6、IL-8等细胞因子,有效调节机体因受病毒等侵扰形成的免疫应答,阻止炎症对脏器的进一步损害,从而发挥对重症肺炎的治疗作用,从免疫调节的角度上阐述了血必净注射液在NCP重症患者中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5.
李静  曾琴  黄光荣 《中国药业》2014,(24):33-35
目的观察妇科千金片对急性盆腔炎患者血清炎症介质(TNF-α、IL-2、IL-6、IL-8)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抗炎性反应的作用机制。方法将72例急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6例。两组均采用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加用妇科千金片治疗,疗程均为14 d。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清炎症介质表达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9.44%(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2,IL-6,IL-8等炎症介质表达水平比较无明显差异,治疗后炎症介质表达水平均明显下降,且观察组下降更显著(P〈0.05)。结论妇科千金片治疗急性盆腔炎疗效显著,可明显减轻炎症介质介导的炎性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刘群 《贵州医药》2022,46(3):391-392
目的 探究奥美拉唑联合内镜止血对消化道出血患者凝血功能及血清CRP、IL-6、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消化道出血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内镜下钛夹止血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奥美拉唑注射剂治疗。7 d为1个疗程,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2个疗程。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凝血功能及血清CRP、TNF-α、IL-6水平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浆PT、APTT与治疗前相比均缩短,且观察组较对照组短(P<0.05);血浆D-D、FIB水平较治疗前均下降,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低(P<0.05);而血浆PLT水平较治疗前均升高,且观察组较对照组高(P<0.05);两组患者血清CRP、TNF-α、IL-6水平与治疗前相比,其水平均下降,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 奥美拉唑联合内镜止血可有效缓解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其凝血功能,同时降低患者血清CRP、TNF-α、IL-6水平,抑制机体炎症反应,从而控制病情发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厄贝沙坦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微炎症状态的影响.方法:选择52例行MHD治疗的慢性肾衰患者,随机分为厄贝沙坦治疗组27例和非厄贝沙坦治疗组25例,并设28例健康对照组作为比较,检测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后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结果:尿毒症MHD组CRP,IL-6,TNF-α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治疗6个月后,厄贝沙坦治疗组CRP,IL-6,TNF.d的水平均有所下降,厄贝沙坦治疗组CRP,IL-6,TNF-α下降的水平与治疗前及非厄贝沙坦治疗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非厄贝沙坦治疗组CRP,IL-6,TNF-α的水平较治疗前有所上升(P<0.05).结论:尿毒症患者体内存在微炎症状态,厄贝沙坦可改善MHD患者的微炎症状态.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血必净注射液对重度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患者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SIRS)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45例重度AOPP患者随机分成血必净治疗组(23例)和常规治疗组(19例),血必净治疗组在正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血必净注射液,对比观察2组治疗前及治疗后1、3、5 d的体温(T)、心率(HR)、呼吸频率(RR)、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血浆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6及IL-8.结果:治疗后3 d、5 d,与常规治疗组比较,血必净治疗组患者T、HR、RR、WBC以及CRP明显改善(P<0.05),TNF-α、IL-6、IL-8明显降低(P<0.05或P<0.01).结论:血必净能有效抑制重度AOPP患者炎症反应过程,明显改善SIRS的症状,可能对AOPP患者的治疗起着重要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血必净注射液对脓毒症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其对患者血清细胞因子IL-6和TNF-α的影响。方法将78例脓毒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9例)与对照组(39例),两组均使用常规基础治疗,治疗组加血必净注射液治疗。疗程结束后,主要评价患者接受治疗后28d病死率,以及APACHEⅡ评分;并在治疗前后采集两组患者静脉血,对患者血清细胞因子IL-6及TNF-α含量比较。结果治疗后治疗组28d病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脓毒症及严重脓毒症患者中均有明显降低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后两组患者APACHEⅡ评分及细胞因子IL-6及TNF-α含量均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且治疗组改善较对照组明显,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单纯西医基础治疗及联合血必净治疗对脓毒症患者APACHEⅡ评分及细胞因子IL-6、TNF-α含量均有明显改善作用,联合血必净治疗作用优于单纯西药治疗。并可能通过改善以上指标对脓毒症患者28d病死率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20.
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重度创伤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还原型谷胱甘肽(GSH)治疗重度创伤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SIRS诊断标准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GSH治疗组和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并检测治疗前后血清TNF,αIL-6,IL-10水平变化。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较对照组明显,MODS发生率下降,炎性介质TNF,αIL-6,IL-10水平在治疗组改变较对照组明显。结论GSH能改善SIRS的临床症状,对炎性介质起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