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高压氧(HBO)联合GM1(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商品名申捷)及康复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治疗效果。方法 107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4例,对照组53例,均应用常规药物及GM1和康复训练治疗,治疗组联合高压氧治疗(HBOT),治疗20 d,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压氧治疗20 d后,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有效率均较对照组改善明显(P0.05)。结论 HBO联合GM1及康复治疗急性脑梗死可明显降低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促进运动功能恢复,疗效明显优于只用药物及康复治疗,且成本低,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2.
高压氧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毕成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12):2799-2799
目的观察高压氧(HBO)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 19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中高压氧加药物治疗组102例,单纯药物治疗组(对照组)96例,分别于治疗前、后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并进行比较。结果 HBO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对照组明显下降。结论高压氧综合治疗急性脑梗死可以尽快帮助患者恢复神经功能,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高压氧(HB0)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23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中高压氧加药物治疗组154例,单纯药物治疗组(对照组)80例,分别于治疗前、后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并进行比较。结果:HBO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对照组明显下降。结论:高压氧综合治疗急性脑梗死可以尽快帮助患者恢复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高压氧(HBO)联合针刺运动疗法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 129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按急性脑梗死常规药物治疗并配合针刺运动疗法,治疗组同时加用高压氧,治疗开始及治疗30 d后对两组患者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和临床疗效评定。肢体运动功能(FMA)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采用改良Barthel Index(MBI)评定。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各项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压氧治疗30 d后,联合疗法治疗急性脑梗死有效率95.4%,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高压氧联合针刺运动疗法可提高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有利于肢体功能的改善,对减轻脑痉挛,预防挛缩畸形及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灯盏花素注射液联合高压氧治疗急性期脑梗死的疗效。方法:选取90例急性期脑梗死患者根据单、双日入院时间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灯盏花素注射液静滴联合高压氧治疗,2组疗程均为14d。结果:治疗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治疗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灯盏花素注射液联合高压氧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降低脑梗死的致残率,增加治愈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早期高压氧联合康复综合治疗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早期高压氧联合康复综合治疗急性期脑梗死的疗效。方法68例急性期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按常规药物治疗配合康复训练,治疗组同时加用高压氧治疗,4周后对两组患者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变化和临床疗效评定。结果治疗后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均有明显改善,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高压氧治疗和康复治疗对急性期脑梗死有协同治疗作用,两者合并治疗急性期脑梗死能显著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神经节苷脂联合丹参酮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急性脑梗死患者86例,按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分组,对照组43例,以丹参酮注射液30 mL+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静脉滴注,1次/d,共14 d;联合治疗组43例,在丹参酮治疗基础上联合以神经节苷脂80 mg+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静脉滴注,1次/d,共14 d。两组基础用药治疗相同。比较两组患者于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及日常生活活动量(ADL)评分,并进行疗效评定。结果联合治疗组在治疗后14 d NIHSS评分及ADL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其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明显改善,日常生活能力明显提高。结论神经节苷脂联合丹参酮能更好地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预后,降低患者的神经功能的缺损程度。  相似文献   

8.
选取住院的脑出血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0例用常规药物治疗配合体疗治疗,治疗组30例增加高压氧治疗。4w后按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对两组患者进行临床疗效评价。治疗后两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高压氧联合体疗对脑出血治疗存在协同作用,两者联合治疗脑出血显著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高压氧早期介入治疗急性脑梗死对脑电生理及神经功能的影响,将168例急性脑梗死的住院患者,分为治疗组86例,对照组82例,治疗前、后做脑电图并对神经功能进行评分。两组治疗后脑电图均有不同程度好转,但治疗组好转明显,异常率由治疗前的98%降为51%,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χ2=13.64,P<0.01)。发病12h前介入高压氧治疗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由治疗前的29.38±7.21变为9.46±8.23,12h后介入治疗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由28.13±8.97变为12.11±6.64,两组治疗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说明高压氧治疗急性脑梗死,可以促进脑细胞功能的恢复,减轻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纤溶酶联合中分子羟乙基淀粉注射液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 进展性脑梗死患者80例被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给予纤溶酶300 U+羟乙基淀粉500 ml静脉滴注,每日1次,疗程为14 d;对照组给予舒血宁20 ml静脉滴注,每日1次,疗程为14 d.两组均给予抗血小板聚集、调脂以及康复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的变化.结果 两组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2周时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低于对照组[(10.24±4.54)、(18.99±5.42)分,t=2.280,P=0.005].结论 纤溶酶联合中分子羟乙基淀粉治疗进展性脑梗死效果显著,能减轻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高压氧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6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高压氧治疗组及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高压氧治疗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高压氧治疗,比较两组治疗的临床疗效.结果 高压氧治疗组明显提高治疗有效率,降低神经功能损伤评分.结论 高压氧治疗脑梗死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12.
朱海生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30):7357-7357
目的观察急性脑梗死丁苯酞的抗炎作用。方法选择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均给予抗血小板聚集、活血化瘀药物,治疗组加用丁苯酞;检测治疗前、治疗后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hs-CRP)变化,并对神经功能缺损进行评分。结果治疗后7d、14d治疗组hs-CR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7d、14d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丁苯酞可显著降低血清hs-CRP水平,起到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果糖二磷酸钠联合醒脑静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急性脑梗死病程在24h内的98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果糖二磷酸钠+醒脑静)和对照组(醒脑静)各49例,在常规应用抗血小板聚集、抗凝、活血化瘀、营养神经和对症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再进行相应治疗。治疗7d、14d后进行临床疗效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7d和14d后观察组和对照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果糖二磷酸钠治疗急性脑梗死有一定的疗效,果糖二磷酸钠联合醒脑静治疗急性脑梗死较单用醒脑静疗效更明显,显效率高,能有效降低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4.
高亮 《中国康复》2003,18(4):225-226
目的 :观察低能量He Ne激光血管内照射 (ILIB)联用银杏叶制剂 EGB76 1(金钠多 )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激光组 4 2例采用ILIB及金钠多静脉滴注 ;对照组 4 6例只给予金钠多静脉滴注 ,治疗 14d后分别观察 2组患者智力量表 (HDS)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ADL)评分及神经功能缺损积分。结果 :激光组与对照组比较 ,HDS及ADL评分显著提高 ,神经功能缺损积分显著降低 (P <0 .0 5 )。结论 :ILIB联合金钠多治疗脑梗死疗效优于单一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15.
选取114例脑梗死患者,根据患者自愿原则随机分为研究组60例与对照组5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药物、针灸、理疗及HBO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早期康复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神经功能恢复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早期康复+高压氧治疗脑梗死患者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银杏叶提取物舒血宁联合高压氧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急性脑梗死患者230例随机分为A组舒血宁联合高压氧治疗100例,B组舒血宁与基础治疗80例,C组高压氧与基础治疗50例,疗程均为15 d×2。观察3组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血液流变学变化及临床疗效,比较评价。结果 A组、B组、C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89.0%(89/100)、80.0%(64/80)和72.0%(36/50);3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有不同程度降低,A组最好,B组次之,C组降低较少,舒血宁与高压氧联用有协同作用。结论银杏叶提取物舒血宁联合高压氧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观察电针对急性期脑梗死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含量及神经功能缺损的影响,探讨电针对脑梗死的治疗作用和治疗时间窗。方法选择发病3d内的急性期脑梗死患者3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药物治疗)和电针组(常规药物治疗加电针治疗2周),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对患者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NSE含量及NIHSS评分的变化。结果治疗前,2组血清NSE含量及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电针组NSE含量及NIHS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电针组NSE含量及NIHSS评分间存在显著相关性(r=0.781,P<0.01)。结论电针能够促进受损神经元的修复及神经功能缺损的恢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早期接受综合康复的治疗方法及其疗效。方法研究对象为8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40例治疗组、40例对照组均接受常规神经内科药物治疗,治疗组接受高压氧并用电刺激小脑治疗;对照组接受高压氧治疗。采用简化Fu-gy-Meyer(FM)运动功能评分法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及Bathel指数(BI)评分法进行功能评定。结果治疗组FM、BI、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FD)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极显著差异(P<0.01)。结论高压氧并用小脑电刺激治疗能有效提高高压氧对脑卒中患者的疗效。  相似文献   

19.
亚低温联合依达拉奉治疗大面积脑梗死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亚低温联合依达拉奉治疗大面积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6例大面积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亚低温和依达拉奉治疗组18例,对照组18例,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4d对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临床效果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亚低温联合依达拉奉治疗大面积脑梗死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可在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抗抑郁剂(氟西汀)的使用对急性脑梗死并发抑郁的老年患者缺损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60例患者分为三组:HAMD评分小于7分20例分为无抑郁组,余HAMD评分大于7分的4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按1995年通过的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CSS)及汉密顿抑郁评分量表(HAMD)17版进行评分。结果治疗后,治疗组HAMD分值较对照组低,两者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0)。治疗前后CSS评分差值非抑郁组最高,对照组最低,三者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00)。结论抑郁情绪不利于脑梗死患者缺损神经功能的恢复。早期进行药物抗抑郁治疗不仅有助于情绪恢复正常,也利于缺损神经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