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精神分裂症病人恢复期社会支持与希望水平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福华  陈洪辉 《护理研究》2006,20(14):1256-1257
精神分裂症是以基本个性改变,思维、情感、行为的分裂,精神活动与环境的不协调为主要特征的一类精神病,复发率高[1]。本病因长期被认为神秘莫测而受到忽视,从而妨碍了治疗。精神病往往一人患病累及全家和社会。因此,对精神分裂症恢复期病人的社会支持显得尤为重要。有研究[2]表  相似文献   

2.
精神分裂症是以基本个性改变。思维、情感、行为的分裂,精神活动与环境的不协调为主要特征的一类最常见的精神病。精神分裂症病人的预后受家庭照顾的影响很大。各类抗精神病药物在治疗急性期精神分裂症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在预防精神分裂症复发和改善受损的社会功能方面仍欠理想,从而影响了病人的生活质量。家庭护理干预是指对病人及家庭成员进行相关疾病知识教育,或由医务人员定期家访进行干预性训练两者结合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精神分裂症病人病情复发情况及社会支持现状,探讨两者间的相关性,为进一步地减少精神分裂症病人病情复发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应用自行设计的疾病复发问卷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对在广州市某精神病专科医院住院及门诊就诊的103例精神分裂症病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精神分裂症病人病情复发次数为5.40次±4.71次,社会支持得分为31.33分±8.12分;按总复发次数分为≤5次组、6次~10次组、10次组,分析3组社会支持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总复发次数与社会支持利用维度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r=-0.231,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病人的病情复发与社会支持之间存在相关性,为病人提供社会支持并指导其最大程度地利用身边的有效社会支持系统,将有助于减少疾病的复发。  相似文献   

4.
精神分裂症是以病人基本个性改变,思维、情感、行为的分裂,精神活动与环境不协调为主要特征的一类最常见的精神病。药物治疗对急性期病人的阳性症状控制较理想,但对精神分裂症残留期发生以抑郁为主的临床相,即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疗效较差。住院多采用封闭式管理,病人处于与社会隔绝的环境中,由于环境刺激及社会联系减少,可出现或加重阴性症状。笔者通过医护配合,运用心理护理使药物治疗效果不明显的阴性症状病人得到康复,提高了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精神病患者的社会支持状况及其对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对406例住院康复期精神病患者进行社会支持及生存质量的问卷调查及分析.结果 精神病患者的社会支持量表总分显著低于常模;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会支持量表总分、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及社会支持利用度得分显著低于情感障碍患者(P<0.01);影响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支持状况的因素为:家庭人均月收入、婚姻、入院前是否与家人同住、是否工作、年龄;影响情感障碍患者社会支持状况的因素为:婚姻、入院前是否与家人同住.社会支持与患者的生存质量呈正相关关系(P<0.01).结论 精神病患者社会支持状况较正常人差,且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支持状况较情感障碍患者差.社会支持对生存质量有显著影响,社会支持越多的患者,生存质量越好.  相似文献   

6.
综述了精神分裂症病人的康复护理进展,包括改善精神病病人的组织与管理、心理干预、社会技能训练和家庭干预,对临床实践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精神疾病的社会支持及护理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倬秋  戴静  陈婷 《华西医学》2003,18(1):100-101
目的:了解精神分裂症,抑郁症病人的社会支持特征及其与正常的差异,以指导护理干预,使护理干预更具有针对性。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以自评方式调查了53名抑郁症,50名精神分裂症病人及50名正常对照的社会支持量表。结果:对照组的社会支持总分,主观支持分,客观支持分及支持利用度均好于抑郁症病人,而后者又好于精神分裂症病人。结论:抑郁症及精神分裂症病人的社会支持较差,在临床护理中,应通过对家属的教育和对病人制定适当的护理对策,提高病人的社会支持水平。  相似文献   

8.
有凶杀行为精神分裂症病人社会支持状况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有凶杀行为精神分裂症病人的社会支持状况及相关因素。[方法]选取住院精神分裂症病人92例,其中,曾有凶杀行为者13例,无凶杀行为者79例.使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进行测评。[结果]无凶杀行为精神分裂症病人和有凶杀行为病人一般情况无差异,两组社会支持总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无凶杀行为的病人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高于有凶杀行为者;社会支持状况与文化程度呈正相关;随着病程的增加,客观支持逐渐减少;对支持的利用度与性别相关。[结论]有凶杀行为精神分裂症病人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较无凶杀行为的病人低,且与文化程度、病程、性别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9.
精神分裂症是以基本个性改变,思维、情感、行为的分裂,精神活动与环境不协调为主要特征的一类最常见的精神病,本病具有病程迁延,进展缓慢,有衰退的可能。针对此病的特点,通过实施健康教育,使病人全面掌握该病的发生、发展、康复及复发的知识,进一步巩固疗效,提高他们预防复发,自我护理及社会适应能力。我院对100例恢复期精神分裂症病人分别实施了健康教育,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慢性迁延性疾病,常遗留社会功能的缺陷,部分病人有发展成为衰退的可能,尤其是慢性精神分裂症病人,常持续存在情感淡漠、兴趣缺乏、生活懒散、行为退缩等阴性症状,而常规的抗精神病药物对其疗效甚微,严重影响了病人的社会功能。近十几年来,人们认识到社会技能训练能提供给病人获得生存技能的精神康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