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跟骨骨折是创伤骨科中常见病,多发病。跟骨骨折分为关节外骨折和关节内骨折,而关节外骨折又分为前结节骨折,跟骨结节骨折、内侧结节骨折、  相似文献   

2.
李鼎斌 《医学文选》2005,24(3):443-445
跟骨骨折是一种常见的骨折,约占全身骨折的2%,占跗骨骨折60%。广义上,跟骨骨折分为涉及距下关节面的关节内骨折及不涉及距下关节面的关节外骨折。跟骨关节外骨折相对包括跟骨前突、内侧突、跟内体、跟骨结节(鸟嘴样或撕脱)的骨折,约占所有跟骨骨折的25%~30%,关节外骨折采取保守治疗,加压包扎免负重6~8w,大多数预后很好。跟骨关节内骨折占所有跟骨骨折的70%~75%,由于跟骨关节内骨折的表现形式千差万别,骨折移位多种多样。因此跟骨骨折的分类方法繁多,治疗方法不一,总体来说分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3.
颅底骨折的高分辨率CT诊断   总被引:11,自引:5,他引:6  
目的:应用高分辨率CT技术以提高颅底骨折的诊断水平。方法对66例CT检查确诊为颅底骨折的病倒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例为单纯颅底骨折,60例伴发鼻腔鼻窦、眼眶或颅盖骨折。前颅窝底骨折53例,其中筛板部骨折37例,眶上壁骨折34例,蝶骨小翼骨折32例。中颅窝底骨折48例,其中视神经管骨折31例,蝶骨体骨折27例,蝶骨大翼骨折25例,圆孔骨折15例,翼管骨折4例,后颅窝底骨折7例,其中岩部骨折4例,乳突部骨折5例,枕骨斜坡骨折2例。结论:颅底骨折为外科急诊中的常见病,高分辨率CT技术是目前确断颅底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我院骨伤科1983年以来,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多发骨折26例,收到较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26例中男21例,女5例;年龄13岁—49岁。其中双侧股骨干骨折5例,双侧股骨干骨折合并一侧髌骨骨折9例,股骨干骨折合并肱骨干骨折5例,肋骨干骨折合并双侧锁骨骨折4例,肱骨干骨折合并尺烧眉骨折4例,胫腓骨骨折合并股骨干骨折5例。2治疗方法及疗效2.1双侧股骨干骨折:新鲜双侧股骨干骨折,均采用两侧股骨踝上骨牵引,逐渐增加牵引重量,定期摄x片,争取在2周内,使骨折端达到具好的对位对线,维持牵引重量,4块股骨干夹板固定,直…  相似文献   

5.
骨折愈合刺激素系做生物的代谢产物,经处理制成的注射液。我院应用该药2年来,治疗各种类型骨折病人25例,其中延迟愈合骨折10例(局部皆有感染所致),骨折不愈合15例;治疗四肢子骨骨折不愈合10例(肥大型骨折5例,萎缩型4例,假关节形成1例).治疗关节囊内骨折4例、膝关节沿膜炎伴骨刺形成1例.现将各类骨折应用骨折愈合刺激素疗效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我院共治疗各类骨折不愈合及延迟愈合共25例.男性18例,女性7例.其中延迟愈合骨折10例中,脏臊骨骨折名倒,股骨干骨折名倒,烧尺骨干骨折1例,脑骨骨折1例,不愈合骨折14例中,脏臊骨…  相似文献   

6.
笔者对5O例腕舟壮骨骨折按照不同骨折类型,采用不同方法外固定,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l.l一般资料:本组50例为1985~1990年我院骨科门诊病例,均为受伤后1周内来诊的新鲜骨折患者。男33例,女17例。年龄16~65岁,平均35岁。骨折部位:左间骨折38例,右侧骨折12例。结节部骨折6例,远端骨折5例,腰部骨折39例。1.2外固定方法及时间:结节部骨折、近端骨折及腰部骨折,骨折线呈水平方向者,采用单夹板腕关节中立位固定;桡斜骨折线的腕舟状骨腰部骨折,即骨折线由舟骨桡侧近端斜向尺侧远端者,采用四夹板尺偏位超腕关节…  相似文献   

7.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上肢骨折12例,年龄6—14岁,左侧4例,右侧8例。 1.2 骨折类型 尺骨鹰嘴骨折2例,桡骨中上段骨折3例,肱骨髁上骨折无移位2例,伸直型骨折2例,肱骨下段骨折3例。  相似文献   

8.
同侧股骨干骨折合并股骨颈骨折9例王洪威,戴振国,张华东,柳淑梅,韩军(山东省文登市整骨医院,264400德州地区中医院骨科,253013)关键词股骨干骨折;股骨颈骨折;合并症股骨干骨折是一种比较常见的骨折,但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则较少见。作者统计了19...  相似文献   

9.
股骨颈骨折疗法综述附院骨科彭维波股骨颈骨折多见于老年人,病人年老体弱。骨折后长期卧床容易引起一些危及生命的并发症,由于老年人骨质疏松,股骨头位置根深,活动性很大,股骨颈又比较细,骨折后局部不受很大的剪刀作用。骨折不易固定,易造成骨折不愈合,另外.骨折...  相似文献   

10.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40例中男32例,女8例;年龄10~70岁;致伤原因。车祸22例,机械或泥石压伤11例,高处坠落伤3例,其它4例;中上段骨折5例,中段骨折12例,中下段骨折23例,多段骨折;骨折类型:胫腓骨双骨折3例,单纯胫骨骨折20例,胫腓骨粉碎性骨折10例,其它如螺旋骨折3例,横形骨折1例,长斜性骨折2例,纵形骨折1例;均为开放性骨折。  相似文献   

11.
应用Ender钉治疗胫骨干骨折,是在能屈性的Rush钉治疗胫骨骨折[1]和Ender钉治疗股骨骨折经验[2]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我院自1988年1月起将Ender钉应用于胫骨干有移位的骨折治疗上,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16例,男14例,女2例。年龄20~58(平均36)岁。左侧6例,右侧10例。闭合骨折12例,开放骨折4例(其中2例合并其它部位骨折)。骨折部位:胫骨中上1/3交界处骨折2例,胫骨中段骨折4例,胫骨中下1/3交界处骨折10例。全部骨折病例均为新鲜骨折。骨折类型:横行骨折4例,斜形骨折8例,粉碎性骨折4例。在16例骨折病…  相似文献   

12.
补肾壮骨胶囊治疗中老年骨质疏松症临床观察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骨质疏松及其引发的骨折是中老年常见的骨科疾患,根据中医“肾主骨”理论,我科近2年采用补肾壮骨胶囊治疗中老年骨质疏松引起的前臂烧骨远端骨折30例;进行该药物促进骨痴生长,加速骨折愈合的观察,结果疗效满意。1临床资料为例病人中,女兀例,男4例,左侧前臂挠骨远端骨折12例,右侧骨折16例,双侧骨折2例;年龄45一乃岁,45-55岁4例,56-65岁14例,66-75岁12例。X线确诊为前臂挠骨远端骨折,新鲜骨折(l周内应诊),闭合性骨折(稳定型),包括横断骨折,嵌插骨折,裂缝骨折。排除病理性骨折,开放骨折及严重粉碎性骨折,骨折达不…  相似文献   

13.
[摘要]目的 提高肘关节骨折X线认识,减少漏诊及误诊。方法 回顾性分析56例肘关节骨折的数字化X线摄影(DR)资料。结果 肱骨髁上骨折19例,桡骨小头骨折18例,肱骨远端全骨骺分离1例,肱骨外髁骨折6例,肱骨内上髁骨折5例,尺骨冠突骨折7例。结论 DR 图像清晰,层次丰富,能获得较多的影像信息,全面地观察肘关节骨折的各种征象,有利于肘关节骨折的发现,以及骨折的分类、分型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4.
胜骨平台骨折分六型"',复杂骨折按schatzker分类为IV,V,M型骨折,即腔骨内课骨折,双课骨折及伴有干标端和骨干分离的平台骨折。复杂骨折多伴有较重的软组织损伤,而且大多骨折错位,关节面不平,保守治疗效果不佳。我院自1995年以来收治股骨平台骨折9例,其中手术治疗5例,采用中辐院特制(经过核辐射处理)的同种异体骨栓内固定,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IIR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5例,均为男性,年龄在24~40岁,平均35岁。车祸伤2例,重物砸伤3例。分类:W型骨折1例,V型骨折2例,W型骨折2例;5例均为新鲜骨折,开放性骨…  相似文献   

15.
我科自1997年以来用微型钛板行坚硬固定治疗颌骨骨折36例,取得了良好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1临床资料 本组36例,男30例,女6例,上颌骨骨折5例,下颌骨骨折31例,年龄在8~68岁。开放性骨折5例,闭合性骨折31例。其骨折表现大多为咬合关系错乱。交通事故致伤者20例,重物击伤或高处跌落致伤16例。骨折类型:下颌骨骨折31例中,单侧骨折20例,双侧骨折5例,正中骨折6例;上颌骨骨折5例均为LeFort Ⅰ型。本组36例均为新鲜骨折。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同侧股骨干、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回顾分析1994—2000年我院收治的6例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同侧股骨干骨折、股骨颈骨折常难以做出正确诊断,股骨颈骨折漏诊率较高,本组病人漏诊率33%,股骨干骨折多为粉碎骨折,股骨颈骨折多为无移位骨折,内固定治疗效果满意,骨折均达骨性愈合,患肢功能良好。结论:对高能量损伤引起的股骨干骨折,要分析其受伤机制,仔细进行体格检查,常规拍摄髋关节X线平片,必要时行CT或MRI检查,骨折均应早期内固定治疗。  相似文献   

17.
伸直型小儿肱骨髁上骨折为小儿常见的骨与关节损伤,治疗上难题为肘内翻率高,易出现关节僵硬.本治疗从骨折断端形态学入手,认为骨折断端存在多个长短不一的骨折断面,骨折以远端相对内旋为主,纠正旋转,骨折面咬合成功复住,能提高骨折稳定性,皮牵卧床央板固定能控制体位,肢体位置消除骨折再转移位的旋转及重力等因素,患者能早期练功,最大程度控制骨折后遗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股骨远端骨折21例中,股骨髁上骨折13例,髁间骨折8例(含1例陈旧骨折),随防3月~3年,骨折全部愈合,平均愈合时间3月,膝关节屈曲>90019例,开放骨折术后合并感染1例。“L”钢板在治疗股骨远端骨折中,优于其它方法  相似文献   

19.
Bennett骨折属关节内骨折,其治疗难点是复位后保持正确的骨折对位。由于骨折远端起杠杆作用的力臂较长,骨折容易复位,但因骨折线多为斜行,拇腕掌关节周围的肌肉肌腱的力臂作用以及关节囊与周围韧带的损伤等,使复位后的骨折端稳定性很难维持,  相似文献   

20.
倪欢胜  朱慧勇 《浙江医学》2002,24(2):113-114
颌面部由于特殊的解剖位置,在人体遭受外来打击时,往往首当其冲,损伤的机会比较大犤1犦,因而颌面部骨折也较常见。现就两院1988~1999年间收治的180例颌面部骨折病人的处理作一分析。1.1一般资料本组180例中男性138例,女性42例;年龄14~67岁,平均29.5岁。其中单发性骨折106例,多发性骨折74例;颧弓骨折42例(23.3%),上颌骨骨折15例(8.3%),下颌骨骨折123例(68.4%);下颌骨骨折中角部骨折30例,髁状突区骨折39例,下颌骨体部骨折27例,升支骨折9例,颏部骨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