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讨交锁髓内钉治疗胫骨下段骨不连的有效性。方法:2000年4月-2004年2月,应用交锁髓内钉治疗胫骨下段骨不连45例,男28例,女17例;年龄20~58岁,平均38岁。其中肥大型18例,萎缩型14例,营养不良型13例。骨折冠状面成角0°~22°,平均8°;矢状位成角为0°~16°,平均5°。从受伤到交锁髓内钉固定时间为5~12个月,平均7个月。原始创伤为开放性骨折12例,闭合性骨折33例。无大于1.5 cm的节段性骨质缺损。4例胫骨下段肥大型骨不连闭合置入髓内钉,折端未植骨;4例胫骨下端骨不连(肥大型1例,营养不良型3例)应用改良髓内钉治疗。所有病例均采用静力型固定。结果:经7~14个月(平均10个月)随访,44例经3~5个月获得愈合,平均愈合时间3.8个月。1例术后8个月骨折未愈合,经切开植骨、辅助石膏外固定3个月后愈合。术后无活动性感染及慢性骨髓炎发生。结论:交锁髓内钉固定治疗胫骨下段骨不连具有良好的矫正畸形能力和最少量软组织剥离的优点。  相似文献   

2.
胫骨骨折术后骨不连治疗方法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探讨带锁髓内钉固定后胫骨骨折骨不连治疗方法的选择和疗效。[方法]348例带锁髓内钉固定胫骨骨折中发生骨不连36例。采用冲击波治疗lO例;髓内钉动力化8例;髓内钉动力化加自体植骨6例;单纯自体植骨5例;改钢板固定加自体植骨3例;肥大型骨不连更换髓内钉4例。[结果]所有病例平均随访28个月。6个月内再手术者较6个月后再手术者愈合时间明显缩短(P〈0.05)。冲击波治疗10例中1例不愈合,经2次冲击波治疗后愈合。髓内钉动力化8例中2例不愈合,经冲击波治疗后愈合,其中2例发生骨缩短;髓内钉动力化加自体植骨6例均愈合;单纯自体植骨5例中2例8个月未愈合,更换髓内钉加自体植骨后愈合;改钢板固定加自体植骨3例均愈合;肥大型骨不连更换髓内钉4例均愈合。【结论】早期治疗带锁髓内钉固定后胫骨骨折骨不连效果肯定。髓内钉动力化可促进骨愈合,但有引起骨缩短的可能;更换髓内钉或钢板加自体植骨治疗骨不连效果满意;冲击波有促进骨不连愈合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髓内钉固定植骨治疗胫骨骨不连的效果。方法对20例胫骨骨不连患者应用髓内钉固定联合植骨进行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随访6~18个月,19患者获骨性愈合,骨愈合时间4~8个月,平均5.40个月。1例骨痂生长缓慢,经髓内钉动力化后14个月临床骨性愈合。X线显示骨折全部骨性愈合,骨折线消失,植骨块融合牢固、胫骨无短缩、无旋转、无成角畸形,骨生长良好。无1例并发膝关节功能障碍。结论运用髓内钉固定植骨法治疗胫骨骨不连,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4.
目的 介绍一种治疗开放性胫骨骨折的新型交锁钉 -凹槽交锁髓内钉 (又称BiorigidNailTibia)。方法 应用德国aap公司生产的胫骨凹槽交锁髓内钉治疗开放性胫骨骨折 2 7例。结果 全组经 6个月以上随访无骨不连发生 ,皮肤创面一期愈合 17例 ,延期愈合 7例 ,3例经二期简单缝合后愈合。结论 凹槽交锁髓内钉以其独特的设计 ,可靠的固定 ,最大限度的保留骨折端血供及方便快捷的操作适用于大部分开放性胫骨骨折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交锁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并发症的原因,提出防治措施。方法 2002年1月至2009年1月行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手术治疗186例胫骨骨折患者,男135例,女51例;年龄18~70岁,平均34岁。胫腓骨骨折124例,单纯胫骨骨折62例;左侧98例,右侧88例。其中16例发生骨延迟愈合、锁钉断裂、主钉折弯合并小腿成角畸形等并发症。我们采用的治疗方法:(1)改静力交锁为动力交锁;(2)骨愈合刺激仪促进骨折愈合;(3)经皮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结果 186例全部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1~3.5年,平均25个月。胫骨骨折均骨愈合,无一例出现骨不连、感染和畸形愈合。结论交锁髓内钉是治疗胫腓骨骨折的有效手段,严格掌握手术指征、适时掌握静力与动力固定是减少并发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动静力交换型胫骨髓内钉治疗胫骨骨不连的临床效果。方法2009年3月至2010年lO月,采用自行研制的动静力交换型胫骨髓内钉治疗胫骨干骨折内固定术后骨不连5例,男性4例,女性1例;年龄28-60岁,平均45岁。采用新型动静力交换型髓内钉内固定,配合自体髂骨松质骨和人工骨植骨,稳定骨折采用动力固定,不稳定骨折采用静力固定,术后3个月实施动力化,患者部分或完全负重行走,增加纵向应力刺激。结果5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29个月,骨折在术后6-12个月间获得愈合,其中1例术后8个月经CT扫描确定骨折愈合后取出内固定髓内钉,无并发症出现,其余病例在术后l-1.5年取出髓内钉。结论动静力交换型胫骨髓内钉在动力化过程中始终处于联合交锁状态,保障了骨折端的纵向和横向稳定性,克服了普通髓内钉因胫骨远近端髓腔宽大所致的不稳定,优于传统髓内钉,是治疗胫骨干复杂骨折或术后骨不连的良好选择。  相似文献   

7.
凹槽交锁髓内钉治疗开放性胫骨骨折(附27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介绍一种治疗开放性胫骨骨折的新型交锁钉—凹槽交锁髓内钉(又称Biorigid Nail Tibia)。方法 应用德国aap公司生产的胫骨凹槽交锁髓内钉治疗开放性胫骨骨折27例。结果 全组经6个月以上随访无骨不连发生,皮肤创面一期愈合17例,延期愈合7例,3例经二期简单缝合后愈合。结论 凹槽交锁髓内钉以其独特的设计,可靠的固定,最大限度的保留骨折端血供及方便快捷的操作适用于大部分开放性胫骨骨折。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交锁髓内钉结合钢板治疗胫腓骨中下1/3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97例胫腓骨中下1/3骨折患者采用腓骨骨折解剖复位钢板内固定、胫骨骨折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结果 97例均得到随访,时间12~25个月.患者伤口均一期愈合,无软组织及骨感染.腓骨骨折均愈合;胫骨达解剖复位66例,功能复位31例.胫骨骨折临床愈合时间:87例为14~24周,10例26~40周延迟愈合(6例经髓内钉动力化后愈合,4例取髂骨植骨后愈合).疗效采用Johner-Wruhs评分标准评定:优81例,良11例,可5例.结论 交锁髓内钉结合钢板治疗胫腓骨中下1/3骨折,创伤小,固定稳定性好,骨折愈合率高,功能恢复快,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交锁髓内钉广泛应用于胫骨骨折的治疗,手术并发症也日益多见.自1996年1月至2004年1月,本院应用交锁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190例,出现了骨延迟愈合、骨不连、锁钉断裂、感染、小腿骨折端成角畸形、骨筋膜室综合症等并发症共12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扩髓交锁髓内钉治疗胫骨萎缩性骨不连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胫骨萎缩性骨不连的原因及扩髓交锁髓内钉治疗胫骨萎缩性骨不连的效果。[方法] 对26例胫骨萎缩性骨不连的病例采用扩大髓腔的交锁髓内钉内固定。[结果] 经6个月~2年的随访,骨折全部愈合,关节功能明显改善。[结论] 扩大 髓腔的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是治疗胫骨萎缩性骨不连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胫骨平台取骨微创植骨在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固定治疗胫骨骨折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49例胫骨干骨折采用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固定,于胫骨平台处取骨,采用自制的植骨装置进行微创植骨.结果 48例获得随访8~14个月,1例延迟愈合,其他患者术后4~6个月临床愈合.结论 在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固定胫骨骨折的手术中,采用胫骨平台取骨微创植骨的方法有利提高骨折愈合率,减少骨折的延迟愈合及骨不连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交锁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不愈合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探讨胫骨骨折不愈合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采用交锁髓内钉内固定和植骨治疗胫骨骨不连25例。结果25例随访9~18个月,均获得骨性愈合,愈合时间22~36周,平均32周,膝关节功能明显改善。结论交锁髓内钉是目前治疗胫骨骨折不愈合的理想内固定物,具有固定牢固、术后早期功能锻炼、促进骨折愈合等优点。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胫骨骨折髓内钉入口处取骨结合闭合复位后微创植骨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6例胫骨干骨折均采用闭合复位髓内钉固定,髓内钉入口处环钻取骨,采用钻头保护套筒微创植骨入骨折端。结果 34例随访8~16个月(失访2例),2例延迟愈合,32例在4~7个月时均愈合良好。结论在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固定胫骨干骨折的临床应用中,采用胫骨平台环钻取骨后利用钻头导向器微创植骨明显提高骨折的愈合率,减少骨折的延迟愈合及骨不连发生率,术中环钻和钻头保护套筒的应用简单、易行,无需制作特殊的工具。  相似文献   

14.
随着交锁髓内钉在胫骨和股骨骨折中的广泛应用,骨折愈合率已大大提高,但交锁髓内钉治疗后的骨不连还是存在,并时常困扰着骨科医生.自1998年3月至今,笔者应用更换髓内钉的方法治疗胫骨股骨骨不连,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胫骨远端骨折行阻挡钉结合交锁髓内钉固定治疗的手术疗效进行评价。方法对15例胫骨远端骨折行阻挡钉结合交锁髓内钉固定手术治疗。结果本组15例均获随访8~16个月,平均12个月。末次随访时AOFAS评分75~98分,平均85.7分。未出现骨折延迟愈合、骨不连、内固定断裂、皮肤坏死等严重并发症。结论阻挡钉结合交锁髓内钉固定治疗胫骨远端骨折具有创伤小、固定稳定、对局部软组织血供破坏小、骨折愈合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交锁髓内钉治疗胫骨多段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交锁髓内钉治疗25例胫骨多段骨折患者,观察术后骨折愈合情况及并发症,采用Johner-Wruhs评分评定疗效。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2~24个月。1例出现骨折不愈合,行再次手术后愈合;7例出现术后膝前区疼痛,经对症处理后缓解。所有患者无感染、骨不连、严重畸形愈合等并发症发生。末次随访时按照Johner-Wruhs评分标准评定疗效:优18例,良5例,中1例,差1例,优良率为23/25。结论交锁髓内钉治疗胫骨多段骨折临床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胫骨骨折的效果。方法对46例胫骨骨折患者采用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手术时间90~180 min,术中出血150~320 m L。骨折均获愈合,愈合时间98~172 d。随访12~26个月,根据Johner-wruh评分标准评定,优良率为93.48%(43/46)。未发生髓内钉和锁钉断裂、感染、骨不连、畸形愈合及肢体短缩等并发症。结论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胫骨骨折,内固定稳固、创伤小、并发症低、术后恢复效果好。  相似文献   

18.
交锁髓内钉治疗下肢长骨骨折并发症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研究交锁髓内钉治疗下肢长骨骨折并发症原因 ,提出防治措施。方法 我院 1 996年 1月~ 2 0 0 2年 1月对 2 39例下肢长骨骨折行交锁髓内钉治疗 ,发生骨延迟愈合、骨不连、锁钉断裂、深部感染、小腿外旋畸形、肢体不等长、会阴神经损伤等并发症共 2 1例。 6例骨延迟愈合及时改静力交锁为动力交锁 ;4例骨不连行拔钉、扩髓、换钉、植骨等治疗 ;5例深部感染予引流、抗生素治疗 ,骨折部分愈合后拔钉闭式引流、冲洗 ;小腿外旋畸形 1例再次手术矫正 ;单纯锁钉断裂 2例、不等长畸形 2例、会阴神经损伤 1例未特殊处理。结果 骨延迟愈合 6例和骨不连 4例均骨愈合 ;深部感染 5例感染控制和骨折愈合 ;单纯锁钉断裂 2例、小腿外旋和不等长畸形 3例骨折均骨愈合 ;会阴神经损伤 1例 3个月后神经功能恢复。结论 交锁髓内钉是治疗下肢长骨骨折的有效手段 ,严格掌握手术指征、适当选材、适时掌握静力与动力固定、彻底清创是减少并发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交锁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的疗效。方法自1997年至2003年,采用交锁髓内钉技术治疗68例胫骨骨折患者,其中男49例,女19例,年龄19-74岁,平均37.4岁。新鲜骨折51例,陈旧性骨折17例,其中已行手术后骨不连11例。闭合插钉46例,开放插钉22例。采用扩髓插钉法43例,不扩髓插钉法25例。结果65例获随访,随访时间9~36个月。骨折一期愈合59例。平均骨折愈合时间为18周。并发症:2例骨延迟愈合,2例骨不连,1例感染,1例远端锁钉断裂。结论交锁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具有创伤小、骨折愈合率高、感染率低、早期功能活动等优点。对胫骨多段粉碎骨折、胫骨开放性骨折、胫骨骨折术后骨不连尤为适合。但应注意必须正确使用,降低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胫骨骨折内固定术后非感染性骨不愈合的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胫骨骨折内固定术后非感染性骨不愈合的治疗方法 及疗效.方法 35例胫骨非感染性骨不愈合,行再次手术加骨移植28例,行髓内钉动力化7例.结果 所有病例平均随访25个月,再手术加骨移植骨折愈合率100%;髓内钉动力化术后骨折愈合率85.7%.结论 再次手术加植骨术是治疗非感染性骨不愈合的较好方法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