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中NF-κBp65的表达及其在子宫内膜样腺癌发生、发展中的机制。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38例子宫内膜样腺癌、30例子宫内膜增生过长及10例正常增生期子宫内膜组织石蜡标本中NF-κBp65蛋白的表达,并以CD34为标记志测定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的微血管密度。结果NF-κBp65蛋白在子宫内膜样腺癌、子宫内膜增生过长及正常增生期子宫内膜组织中的表达率分别为65.8%(25/38)、36.7%(11/30)和0,在不典型子宫内膜增生过长中为46.7%(7/15)。子宫内膜样腺癌中NF-κBp65蛋白的表达率显著高于子宫内膜增生过长,χ2=5.707,P=0.0157;与正常增生期子宫内膜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2;与不典型子宫内膜增生过长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10,P=0.1688。NF-κBp65蛋白的表达与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分化(χ2=5.788,P=0.0176)、手术病理分期(χ2=4.677,P=0.0330)及子宫肌层浸润深度有关(χ2=4.799,P=0.0302)。NF-κBp65蛋白表达阳性患者MVD值为53.6±19.3,阴性表达患者为41.2±1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879,P=0.0278。结论NF-κBp65是与子宫内膜样腺癌相关的癌蛋白,可能在子宫内膜样腺癌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ADC值测量对颅脑DWI高信号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对46例DWI高信号肿瘤分类,并测量其ADC值.结果:胶质瘤、转移瘤、脑膜瘤、淋巴瘤ADC值分别为(0.90±0.16)×10-3mm2/s、(0.75±0.21)×10-3mm2/s、(0.86±0.11)×10-3mm2/s、(0.91±0.16)×10-3mm2/s,各肿瘤之间的ADC值无显著性差异(P>0.05),低级别胶质瘤与高级别胶质瘤之间ADC值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DWI高信号肿瘤ADC值测量可以提供脑肿瘤的组织成分信息,ADC值可预测胶质瘤级别.  相似文献   

3.
目的 子宫内膜癌因其逐年上升的发病率和年轻化趋势而备受关注,深入研究其癌变机制,对于子宫内膜癌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分析子宫内膜样腺癌、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和子宫内膜增生不伴非典型性内膜中hMSH6和p56的表达,探讨hMSH6和p53在子宫内膜癌变过程中的表达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 用免疫组化法检测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病理科2010-08-01-2013-03-01刮宫及手术切除的65例子宫内膜癌,15例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及20例子宫内膜增生不伴非典型性组织中p53和hMSH6的表达情况,统计学分析其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hMSH6蛋白表达率为27.6% (18/65),明显低于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组织75.0%(15/20),及子宫内膜增生不伴非典型性组织73.3%(11/15).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p53蛋白表达率55.3%(36/65),明显高于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组织13.3%(2/15),及子宫内膜增生不伴非典型性5.0%(1/20),其中子宫内膜样腺癌组hMSH6及p53的表达与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组及子宫内膜增生不伴非典型性组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99,P=0.002;x2=10.99,P=0.004),而子宫内膜增生不伴非典型性组织与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MSH6及p53蛋白的表达均与手术病理分期和组织学分级有关,均P<0.001.结论 hMSH6基因表达缺失及p53蛋白的表达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有关,通过检测两者的表达水平可对子宫内膜癌的早期预防,早期诊断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4.
刘莉  吴宁  欧阳汉  戴景蕊 《癌症进展》2012,10(2):187-191
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对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并寻找诊断前列腺癌的适宜阈值。方法 74例前列腺癌疑诊患者行3.0 T MR常规平扫及DWI成像。测量ADC map图中每侧外周带的ADC低值。外周带穿刺发现腺癌为阳性组,无肿瘤证据为阴性组。比较阴性组与阳性组,分化较好腺癌组(Gleason评分2~6分)与分化较差腺癌组(Gleason评分7~10分)的ADC低值差异。以ADC低值预测外周带穿刺阳性率,绘制ROC曲线。结果74例患者中146个前列腺侧叶(阴性组50,阳性组96)获得组织学证实,其中分化较好腺癌(Gleason评分2~6分)17个,分化较差腺癌(Gleason评分7~10分)79个。阳性组与阴性组间ADC低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92×10-3±0.22×10-3 mm2/s vs 1.48×10-3±0.28×10-3 mm2/s,t=12.27,P=0.00)。分化较好腺癌组与分化较差腺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04×10-3±0.20×10-3 mm2/s vs 0.89×10-3±0.21×10-3 mm2/s,t=2.60,P=0.01)。分化较好腺癌组与阴性组ADC低值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t=5.91,P=0.00)。以ADC低值预测外周带穿刺阳性率,ROC曲线下面积为0.95(P=0.00),最佳临界值为1.15×10-3mm2/s,此时判断穿刺阳性的敏感度为85.4%,特异度为92.0%。结论 MR DWI出现对于前列腺癌的诊断具有较高价值,ADC低值小于1.15×10-3mm2/s可能是较适宜的诊断界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中Nf-κB p65的表达及其在子宫内膜样腺癌发生、发展中的机制.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38例子宫内膜样腺癌、30例子宫内膜增生过长及10例正常增生期子宫内膜组织石蜡标本中NF-κB p65蛋白的表达,并以CD34为标记志测定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的微血管密度.结果NF-κB p65蛋白在子宫内膜样腺癌、子宫内膜增生过长及正常增生期子宫内膜组织中的表达率分别为65.8%(25/38)、36.7%(11/30)和0,在不典型子宫内膜增生过长中为46.7%(7/15).子宫内膜样腺癌中NF-κB p65蛋白的表达率显著高于子宫内膜增生过长,χ2=5.707,P=0.015 7;与正常增生期子宫内膜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 2;与不典型子宫内膜增生过长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10,P=0.168 8.NF-κB p65蛋白的表达与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分化(χ2=5.788,P=0.017 6)、手术病理分期(χ2=4.677,P=0.033 0)及子宫肌层浸润深度有关(χ2=4.799,P=0.030 2).NF-κB p65蛋白表达阳性患者MVD值为53.6±19.3,阴性表达患者为41.2±1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879,P=0.027 8.结论NF-κB p65是与子宫内膜样腺癌相关的癌蛋白,可能在子宫内膜样腺癌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周琦  黄林 《临床肿瘤学杂志》2006,11(1):15-18,22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survivin(存活素)蛋白和CD34表达及其意义。方法: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子宫内膜癌组织、不典型增生子宫内膜和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survivin和CD34的表达,计数CD34标记的微血管密度(MVD)。结果:survivin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在子宫内膜癌中为70.33%、不典型增生子宫内膜中为40.00%,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为16.67%,三者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survivin蛋白表达与子宫内膜癌的手术-病理分期、组织学分级呈正相关(P<0.05)。子宫内膜癌、不典型增生子宫内膜中MVD的x±s分别为34.31±12.27及21.55±10.61,显著高于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的8.23±2.77,三者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MVD与子宫内膜癌的手术-病理分期呈正相关(P<0.05)。survivin蛋白表达与MVD呈正相关性,r=0.627(P<0.01)。结论:survivin蛋白可能通过抑制细胞凋亡、诱导新生血管的形成而影响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和发展,survivin蛋白和CD34表达可能成为判断子宫内膜癌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子宫内膜组织中PTEN、p16蛋白的异常表达,探讨其与子宫内膜癌变的关系和早期诊断及评判预后的可能性.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对20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40例子宫内膜增生症组织、30例内膜腺癌组织中PTEN、p16蛋白的表达进行研究.结果:在正常增生期子宫内膜、子宫内膜增生症(单纯型增生、复杂型增生、不典型增生)、子宫内膜腺癌组织中PTEN p16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呈递减趋势,子宫内膜腺癌与除不典型增生外的子宫内膜增生症组织及正常子宫内膜组织的PTEN蛋白表达差异有显著性(P<0.05),正常子宫内膜、单纯型增生与不典型增生组织的PTEN蛋白表达差异有显著性(P<0.05),子宫内膜腺癌与正常子宫内膜及单纯型增生子宫内膜p16 蛋白表达差异有显著性(P<0.05),正常子宫内膜与增生症子宫内膜差异无显著性(P>0.05) 增生症子宫内膜各组间p16蛋白表达无显著性差异(P>0.05),PTEN P16蛋白的表达与子宫内膜癌的手术分期、组织学分级,肌层浸润有关(P<0.05).PTEN、p16蛋白表达存在正相关性(r=0.978,P<0.05).结论:PTEN、p16蛋白的异常表达与子宫内膜的癌变过程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脆性组氨酸三联体基因(FHIT)在子宫内膜癌及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意义。方法以75例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及75例子宫内膜癌患者作为研究组,选取60例同期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方法,检测研究组与对照组中子宫内膜组织中FHIT的表达情况。并分析FHIT表达与子宫内膜癌病理分期、组织学分级的关系。结果正常子宫内膜、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子宫内膜癌组织FHIT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6.67%、57.33%、34.67%(P<0.05)。高、中、低分化子宫内膜腺癌患者FHIT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1.54%、34.04%、13.33%,三者间有显著差异(P<0.05),Ⅰ期、Ⅱ期、Ⅲ期患者FHIT表达无显著差异。轻、中、重度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患者FHIT阳性率分别为64.71%、57.57%、52.00%。结论 FHIT作为1种肿瘤抑制基因蛋白,可能成为临床判断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预后转归的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uPAR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对15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78例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uPAR蛋白表达.结果:15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uPAR表达全部阴性.78例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uPAR表达率为43.59%.Stage(Ⅰ Ⅱ)的uPAR表达率为35.5%,明显低于Stage(Ⅲ Ⅳ)的75.O%(P<0.05).高分化组(G1)、中高分化组(G2)、低分化组(G3)的uPAR表达率分别为28.9%、46.2%、78.6%,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子宫内膜癌中uPAR蛋白表达上调.uPAR蛋白表达与子宫内膜样腺癌的分期及癌细胞分化程度密切相关,它有可能作为判断子宫内膜癌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10.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诊断颈部淋巴结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评价颈部淋巴结磁共振(MRI)弥散加权成像(DWI)的可行性,及其在良、恶性淋巴结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20例鼻咽癌患者和14例志愿者进行颈部常规MRI和DWI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法对淋巴结的显示能力,并比较正常淋巴结与转移性淋巴结之间表观弥散系数(ADC)差异的统计学意义。扫描采用基于SENSE技术的STIR-EPI-DWI。结果弥散加权成像较常规MRI能更敏感性地显示淋巴结。正常淋巴结的ADC值为(0.975±0.179)×10~(-3)mm~2/s,转移性淋巴结的ADC值为(0.766±0.119)×10~(-3)mm~2/s,两者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转移性淋巴结的ADC值明显低于正常淋巴结的ADC值。结论STIR-EPI-DWI能准确和更敏感地显示淋巴结,可作为淋巴结MRI成像的一种新手段,为良恶性淋巴结的鉴别诊断提供了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杨锐  陈晓荣  赵年  闵朋 《现代肿瘤医学》2018,(14):2252-2255
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MRI DWI)在肾细胞癌(RCC)脑转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分析2014年2月至2016年5月在我院诊治的140例RCC患者,所有患者都给予常规MRI T1WI与T2WI序列诊断,同时给予DWI序列的ADC值测定与诊断价值判定。结果:所有患者的MRI图像均显示清晰,病理确诊为RCC脑转移40例,RCC 100例。39例RCC脑转移患者的T2WI序列表现为高信号,36例T1WI序列表现为高信号;78例RCC患者的T2WI序列表现为高信号,72例T1WI序列表现为高信号,对比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P<0.05)。140例患者肾实质ADC值是(2.21±0.32)×10-3 mm2/s,同时,患者肾脏实性肿瘤ADC值是(1.54±0.37)×10-3 mm2/s,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298,P<0.05);RCC患者的ADC 值为(1.26±0.21)×10-3 mm2/s,RCC脑转移患者的ADC 值为(1.59±0.30)×10-3mm2/s,RCC脑转移的ADC 值明显高于RCC患者(P<0.05)。将阈值设定为1.355×10-3 mm2/s,通过DWI对RCC患者的脑转移进行诊断,得出其特异性为92.1%,敏感性为85.0%。结论:在诊断RCC患者的脑转移时,ADC值和DWI可以提供重要依据,两者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多模态磁共振成像在后颅窝脑肿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8例后颅窝脑肿瘤患者的MR平扫、扩散加权成像(DWI)、动态增强影像资料。结果:18例患者共有22个病灶,3例为多发病灶。所有病灶在T1WI呈低或稍低信号;T2WI上16个病灶呈稍高信号,3个呈等信号,3个呈混杂稍高信号;DWI上3例扩散受限呈高信号,12例扩散稍受限呈稍高信号,3例扩散不受限呈等信号。表观扩散系数(ADC)图上测得肿瘤实质与对照侧平均ADC值分别为(0.595±0.089)×10-3 mm2/s和(0.695±0.051)×10-3 mm2/s,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rADC为0.875±0.119。结论:多模态磁共振成像有助于后颅窝脑肿瘤的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扩散加权成像(DWI)中表观弥散系数(ADC)和相对表观弥散系数(rADC)对乳腺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53例进行乳腺疾病初诊的女性患者的66个病灶,应用单次激发自旋回波-平面回波序列(SE-EPI)进行扫描,在相同的感兴趣区(ROI)下,分别于扩散敏感系数(b)为500和800 s/mm~2.时,测量病灶及同侧远隔部位正常乳腺腺体的ADC值,并计算rADC值.根据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ROC),确定鉴别乳腺良、恶性病变的最佳ADC和rADC阈值,评价不同b值下,各阈值鉴别诊断乳腺良、恶性病变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率.结果 当b值为500 s/mm~2时.良、恶性病灶对应的ADC值分别为(1.71±0.31)×10~(-3)mm~2/s和(1.31±0.38)×10~(-3) mm~2/s,诊断乳腺恶性肿瘤的最佳ADC阈值为1.435×10~(-3)mm~2/s,其诊断的敏感度为82.1%,特异度为81.5%;最佳rADC阈值为0.62,其诊断的敏感度为76.9%,特异度为100%.当b值为800 s/mm.时,良、恶性病灶的ADC值分别为(1.55士0.29)×10~(-3)mm~2/s和(1.14±0.29)×10~(-3)mm~2/s,诊断乳腺恶性肿瘤的最佳ADC阈值为1.295×10~(-3)mm~2/s,其诊断的敏感度为79.5%,特异度为81.5%;最佳rADC阈值为0.71时,诊断的敏感度为89.7%,特异度为88.9%.当b值为800 s/mm~2、rADC的诊断阈值为0.71时,ROC曲线下面积最大.结论 DWI扫描时间短,无需对比剂.ADC和rADC作为诊断指标,其敏感度、特异度均较高,尤其是rADC,对乳腺恶性肿瘤的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MR扩散加权成像(DWI)瘤周水肿区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在恶性胶质瘤及脑转移瘤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32例恶性胶质瘤(≥Ⅲ级)和24例脑转移瘤患者进行常规MRI扫描和DWI检查。分析比较两者肿瘤的边缘特征及瘤周近、远侧水肿带的表观扩散系数(ADC)和相对表观扩散系数(rADC)。[结果]恶性胶质瘤近瘤水肿带的ADC值及rADC值分别为1.44×10-3±0.15×10-3mm2/s和2.01±0.24,远瘤水肿带分别为1.81×10-3±0.21×10-3mm2/s和2.49±0.33。脑转移瘤近瘤水肿带的ADC值及rADC值分别为1.70×10-3±0.22×10-3mm2/s和2.43±0.44,远瘤水肿带分别为1.81×10-3±0.18×10-3mm2/s和2.54±0.41。恶性胶质瘤和脑转移瘤近瘤水肿带的ADC值和rADC值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远瘤水肿带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胶质瘤近、远瘤水肿带的ADC值和rADC值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脑转移瘤近、远瘤水肿带的ADC值和rADC值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DWI上,恶性胶质瘤和脑转移瘤的边缘特征以及瘤周近、远侧水肿带的ADC值及rADC值的差异对两者的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采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MRI-DWI)对鉴别肝细胞性肝癌(HCC)冷冻术后肿瘤坏死、残留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接受冷冻治疗的27例肝癌患者共30个病灶行T1 WI、T2WI常规MRI平扫、DWI序列及动态增强扫描.观察肿瘤冷冻前、后MRI信号改变.对HCC一般特征与ADC值的相关性进行分析.比较冷冻前后正常肝脏、肿瘤组织及术后坏死、残留组织的ADC值.结果:冷冻坏死的肝肿瘤组织在T1WI图中呈稍低或稍高信号,T2WI呈低或等信号,DWI呈低信号,动态增强无强化.活性残留肿瘤14个(其中12个肿瘤直径>5.0 cm),残留率为46.7%.b值=800 s/mm2时,ADC值由低到高依次为:术后残留肿瘤组织(0.98±0.17)×10-3 mm2/s、术前肝肿瘤组织(1.03±0.20)×10-3 mm2/s、正常肝组织(1.14 ±0.07)×10-3mm2/s、术后坏死肿瘤组织(2.07±0.23)×10-3 mm2/s.肝肿瘤组织与对照组正常肝组织ADC值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肝肿瘤组织ADC值与肿瘤大小不相关(r=-0.10,P=0.614),与直径范围,肿瘤分期、是否远端转移无关(P>0.05)、与分化程度有关(P<0.05).肿瘤坏死区ADC值与术前肿瘤组织相比,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残留组织ADC值与坏死组织及正常肝组织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P=0.03),与肿瘤组织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192).结论:MRI-DWI能有效鉴别肝癌冷冻术后的病灶坏死及残留,为进一步的临床诊治提供影像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及表观弥散系数(ADC)在鉴别胶质瘤瘤体区、瘤周区和正常组织中的应用及鉴别胶质瘤良、恶性的价值.方法 采用Philips 1.5T Achieva超导型磁共振成像仪,对46例胶质瘤患者行常规MRI及DWI,弥散系数b值分别取0和1 000 s/mm2,测量瘤体区、瘤周区及对侧正常组...  相似文献   

17.
目的:根据FIGO2009分期系统,评价MR T2WI结合DWI在子宫内膜癌(endometrial carcinoma,EC)术前分期中的准确性。方法:收集2012年09月至2017年11月经完整手术病理分期的EC患者138例。所有患者术前均接受MR扫描,包括MRI平扫及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根据术后病理,计算MR分期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positive predictive value,PPV)及阴性预测值(negative predictive value,NPV)。结果:138例EC中,FIGO2009 I-IV期的患者分别为94例、20例、16例和8例,I-IV期MR分期的准确性分别为75.4%、89.9%、92.8%和98.6%。30例患者MR分期与术后病理不符,其中17例分期不足,13例过度分期。子宫结合带模糊、消失,EC合并子宫肌瘤,EC位于子宫角是MR肌层浸润深度误判的主要原因。宫颈间质浸润诊断方面,MR的NPV较高(96.4%)。在淋巴结转移诊断方面,MR具有较高的特异性(99.2%)。结论:基于FIGO2009分期系统,MR T2WI结合DWI诊断EC分期具有较高准确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不同b值肾上腺病变的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表现,比较不同b值组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之间的差异,探讨最佳b值的选择并尝试寻找鉴别肾上腺良、恶性病灶的ADC值阈值.方法 对32例经手术病理或临床证实的单个肾上腺病变患者行MRI检查和DWI扫描,b值分别取0、400、800、1000 s/mm2,观察不同b值下病灶的信号差异,同时分别测量ADC值并做统计学分析.结果 ①b为0 s/mm2时,所有病灶的信号和T2WI信号一致,当b值为400、800和1000 s/mm2时,随着b值升高,良性病变的信号下降程度较恶性病变明显,囊变、坏死区信号减低明显,实性部分信号变化不明显;②3个b值组肾上腺病变的平均ADC值有显著差异(F=23.092,P<0.05),随着b值的增大,平均ADC值逐渐减小;③肾上腺良、恶性病变平均ADC值在b值为400 s/mm2时无统计学意义(t=-1.932,P=0.063),b值为800、1000 s/mm2时有显著差异(t=-2.290,P=0.029;t=-2.257,P=0.031);④对b值取800 s/mm2时得出的ADC值进行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ROC)分析,曲线下面积为0.736,诊断阈值为1.52×10-3 mm2/s.结论 肾上腺病变的DWI扫描b值取800为较佳选择,此时良性病变的平均ADC值为(1.56±0.49)×10-3 mm2/s,恶性病变的平均ADC值为(1.25±0.24)×10-3 mm2/s,DWI对肾上腺肿瘤性质的判断有一定补充的作用,在未来的研究中将更趋完善.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与研究磁共振(MR)扩散加权成像(DWI)参数与宫颈癌组织学特点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2012年9月到2016年1月选择在我院住院诊治的宫颈癌病例84例作为观察组,同期选择由于其他原因进行宫颈检查的女性患者84例作为对照组,两组都给予常规MRI平扫及DWI检查,记录与调查宫颈癌组织学特点与DWI 参数 ADC值,同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两组MRI影像学图像均满足诊断及测量要求,未见明显伪影和变形;观察组在T1WI上呈等信号,在T2WI上呈稍高或高信号,DWI上表现为边界清晰的高信号肿块.当MRI DWI b值为1 000 s/mm2时,观察组与对照组的ADC值分别为(0.89±0.15)×10-3mm2/s和(1.50±0.23)×10-3mm2/s,观察组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ADC值在宫颈癌患者的不同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和分化程度中对比都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系数显示宫颈癌患者的ADC值与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与分化程度也呈现明显负相关性(P<0.05).结论:MRI诊断宫颈癌有很好的成像质量,且 DWI成像参数ADC值明显降低,与宫颈癌的组织学特点有很好的相关性,能有效反映宫颈癌的病变状况.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MR扩散加权成像结合时间-信号强度曲线在评价乳腺病变性质上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17例乳腺病患者的134处病灶同时行MR扩散加权成像(b值=800s/mm^2)和多时相增强MRI扫描。分别总结依据ADC值和时间-信号强度曲线评价乳腺良、恶性病变的统计学意义。统计综合考虑ADC值和时间-信号强度曲线类型评价乳腺良、恶性病变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结果:以1.20×10^-3mm^2/s作为界值评价乳腺病变的性质,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以Ⅰ型曲线诊断乳腺良性病变,以Ⅱ、Ⅲ型曲线诊断乳腺癌,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如单纯以ADC值≤〉1.20×10^-3mm^2/s且时间-信号强度曲线上表现为Ⅱ、Ⅲ型曲线来判定乳腺癌,而以ADC值〉1.20×10^-3mm^2/s且时间-信号强度曲线上表现为Ⅰ型曲线来判定乳腺良性病变,敏感度为82.7%,特异度69.8%,准确度77.6%。结论:应用DWI和时间-信号强度曲线对乳腺病变的良恶性进行评价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