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究骨伤后期肢体肿胀运用活血化瘀汤结合中医按摩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于2018年1月至2020-2月本院收治的130例骨伤后期肢体肿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活血化瘀汤结合中医按摩治疗)和对照组(常规西医治疗)各65人。对比两组治疗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6.92%)高于对照组(78.46%),(P0.05);同时,观察组肿胀消退时间(3.15±0.41)d、住院时间(5.41±1.28)d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骨伤后期肢体肿胀运用活血化瘀汤结合中医按摩治疗,能够提高治疗效果,缩短患者的肿胀消退时间和住院时间,加快患者疾病的恢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将活血化淤汤与中医按摩联合应用在骨伤后期肢体肿胀患者治疗中的效果.方法:搜集在我院治疗的骨伤后期肢体肿胀的患者74例,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成中医治疗组和西医治疗组,各组37例,西医治疗组采取甘露醇治疗,中医治疗组则联合活血化淤汤与中医按摩治疗,对比两组治疗的效果.结果:中医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数值明显大于西医治疗组,P<0.05.结论:将活血化淤汤与中医按摩联合应用在骨伤后期肢体肿胀患者治疗中,能够提高临床治疗的效果,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3.
龙桂英 《中国保健营养》2013,23(6):2974-2974
目的 对骨伤后期肢体肿胀采取中医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与分析.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11月--2012年11月接收的骨伤后期肢体肿胀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分别是观察组与对照组.对两组分别进行基础性的治疗,观察组的患者服用具有活血化瘀作用的中药,每天3次,一个疗程为5天,并对患者进行中医搓揉推拿,每天1次;对照组患者给予静脉滴注250mL的20%甘露醇.每天1次,一个疗程5天.结果 观察组中效果显著有25例,有效果的有22例,没有效果的有3例,总的有效率为94%;对照组中效果显著的有23例,有效果的有12例,没有效果的有15例,总的有效率为70%,对两组患者之间的治疗效果比较发现,P<0.05,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治疗骨伤后期肿胀采用中医具有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且没有明显的不良反应,在一周内能够取得明显的效果,对患者的肿胀情况能够减轻或是消除,是一种安全、有效、迅速的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治疗中大力推广与使用.  相似文献   

4.
唐宝平 《中国保健营养》2013,23(3):1499-1500
目的 观察用中医方法治疗骨伤后期肢体肿胀的临床疗效,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选取我院骨伤后肢体肿胀患者72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给予中药治疗,对照组给予甘露醇治疗,观察临床效果并随访.结果 实验组有效率为97.22%,对照组有效率为7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后期不良反应率为,用药后实验组为2.77%,对照组为2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药治疗骨伤后肢体肿胀效果显著,远期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 对中药方治疗骨伤患者后期肿胀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 对80例骨伤后期肿胀患者按照治疗方式进行分组,每组各40例.其中患者采用传统的西医进行治疗作为对照组,患者则采用外敷内服中药方进行治疗作为实验组,观察2组患者临床的疗效、不良反应以及并发症等情况.结果 实验组患者采用外敷内服的中药方进行骨伤肿胀治疗效果较对照组的显著,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2组患者均没有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以及并发症.结论 采用外敷内服的中药方治疗骨伤后期肿胀具有临床疗效显著、安全等特点,有利于骨伤患者尽早康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骨创伤后期肢体肿胀患者实施治疗过程中中医治疗的临床运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收集我院在2016年4月-2017年4月期间收治的骨创伤后期肢体肿胀患者86例的临床资料,按照患者接受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接受中医治疗的中医组和接受西医药物治疗的西医组,每组各有43例患者.结果:中医组患者治疗效果显著优于西医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组患者的肿胀平均消退时间明显短于西医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中医治疗方案为骨创伤后期肢体肿胀患者提供治疗服务不仅仅提高了临床治疗的效果,同时,也缩短了患者肢体肿胀的消退时间,具有相对较为显著的效果,值得予以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独活寄生汤加减联合中医骨伤手法按摩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3年3月~2015年4月收治的9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通过中医骨伤手法联合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对照组采取中医骨伤手法按摩治疗,每组各45例。对比两组疗效、症状缓解和消失的时间。结果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3.33%、68.0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者腰腿疼痛的症状缓解、消失的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短,P<0.05。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通过独活寄生汤加减联合中医骨伤手法按摩的方式进行治疗,临床疗效较好,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分析独活寄生汤加减联合中医骨伤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6月至2015年5月期间符合研究对象的70例,按照住院时间顺序依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患者接受单纯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试验组35例患者接受独活寄生汤加减联合中医骨伤手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总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经过不同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后,试验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7.1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临床总有效率82.86%,且试验组的不良反应率为17.1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48.57%,组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腰椎间盘突出患者来说,应用独活寄生汤加减联合中医骨伤手法治疗临床疗效较高,降低了不良反应发生的概率,病情恢复较快,临床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当归黄芪汤治疗四肢骨折术后肢体肿胀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20例四肢骨折术后肢体肿胀患者随机分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采用本院验方当归黄芪汤口服治疗;对照组采用β-七叶皂甙钠静脉滴注治疗;治疗7d后比较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7%、对照组总有效率76.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当归黄芪汤治疗四肢骨折术后肢体肿胀疗效更高,价廉效佳,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在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应用中医骨伤手法联合独活寄生汤进行加减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9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这次分析对象,入选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的45例患者单纯应用中医骨伤法进行治疗,研究组的45例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结论:在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应用中医骨伤手法联合独活寄生汤进行加减治疗,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旨在探究中医针灸疗法对脑血管病后期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疗效分析.方法:抽取2016年3月-2017年6月期间我院接受的88例确诊为脑血管病后期肢体障碍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分别4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临床常规治疗手段进行恢复,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以针灸进行干预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总有效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6.36%,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61.36%,(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并获得了患者及家属的一致好评.结论:对于脑血管后期形成中风导致的患者肢体功能障碍患者,配合使用针灸干预治疗,有显著的临床疗效,明显降低致残率,对于提高脑血管病后期患者生活质量有积极指导意义,值得临床借鉴和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并分析治疗腰椎间盘突出患者时使用中医骨伤手法结合独活寄生汤的效果.方法:收集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共12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对照组(62例)和观察组(62例),给予对照组中医骨伤手法治疗,观察组联合独活寄生汤,将两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更高,P<0.05.结论:在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的治疗过程中,中医骨伤手法结合独活寄生汤能够显著恢复其腰椎关键功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并分析中医骨伤手法与中药内服的联合疗法在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2年8月-2014年3月,我院共收治10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按照随机的方式将其列入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为5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牵拉手法实施临床治疗,观察组则使用中医骨伤手法与中药内服的联合疗法。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6%,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80%,观察组要显著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的统计学的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不存在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在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治疗中,中医骨伤手法与中药内服的联合疗法能够显著地改善患者的症状和体征,优化治疗效果,且不良反应少,属于一种行之有效的临床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胫腓骨骨折术后肢体肿胀应用消肿活血汤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抽取2017年1月—2018年7月本院接收并予以手术治疗的胫腓骨骨折患者73例,按入院时间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n=35,接受20%甘露醇125 mL静滴,2次/d,连续4天)与研究组(n=38,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7 d消肿活血汤口服),在治疗结束后以两组患者的“骨科肢体肿胀”评分来判断治疗效果。结果比较显示两组治疗后第1天肢体肿胀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4天、第7天研究组肢体肿胀评分除第4天Ⅱ级患者与第7天Ⅲ级患者外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胫腓骨骨折术后肢体肿胀患者应用消肿活血汤能帮助其缓解肢体肿胀症状,促进其肢体尽早恢复健康。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中医治疗对糖尿病引起的皮肤瘙痒的疗效.方法:将150例糖尿病皮肤瘙痒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采用正常的降糖、改善微循环、补充维生素等基础治疗,观察组除基础治疗外采用中药治疗,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之间的疗效差别.结果两组患者在接受20d治疗后,症状均有所好转,其中观察组共痊愈25例,总有效率达94.67%;对照组痊愈7例,总有效率78.67%.两组疗效痊愈人数及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采用辩证施治,对不同类型的患者采用不同方剂进行治疗,疗效确切,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6.
申林 《药物与人》2014,(9):80-80
目的:探讨分析闭合骨折通过中药骨伤液湿敷治疗对改善缓解疼痛、肿胀的效果。方法:选择于2011年3月-2013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闭合性骨折患者98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两组患者均接受手法复位后夹板固定治疗,观察组患者同时湿敷中药骨伤液,对照组患者则口服伤科接骨片,对比两组患者的骨折的疼痛、肿胀症状的缓解状况,并且观察患者的住院天数。结果:观察患者的疼痛肿胀缓解率为93.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5.7%,同时观察组的平均住院天数显著短于对照组,分别为(14.3±2.9)d和(19.7±3.0)d,两组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闭合性骨折在手法复位后夹板固定治疗后应用中药骨伤液湿敷疗效显著,能够促进患者疼痛肿胀症状的改善消失,促进预后,临床意义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中医治疗老年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镇赉县中医院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期间诊治的老年高血压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分组的方式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各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模式,试验组患者采用中医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整体效果和治疗前后的血压水平及症状积分进行分析对比。结果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中有37例(61.67%)显效,21例(35.0%)有效,2例(3.33%)无效,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中有28例(46.67%)显效,25例(41.67%)有效,7例(11.67%)无效,总有效率为88.33%,试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血压水平及症状积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经治疗后均得到明显改善(P〈0.05),且试验组改善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治疗老年高血压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能有效提高整体治疗效果,促进血压及症状改善,值得在临床应用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中医综合疗法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以我院收治的8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与实验组各为40例,两组均实施西药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中药妇炎泰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实验组临床药物总效率为95%,对照组临床药物总效率为80%,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后身体症状总积分为(6.32±1.27),对照组为(8.96±1.77),实验组患者身体症状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 中医综合疗法有利于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慢性盆腔炎炎的治疗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半夏泻心汤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入患者为本院2019年1月-2019年8月期间收治,共计10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为分组标准将其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两组,对照组患者应用替普瑞酮胶囊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应用半夏泻心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中医症候积分以及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的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是98%,比对照组患者78%的总有效率更高,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中医症候评分及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接近,P>0.05,治疗后中医症候评分均明显下降,CD3、CD4、CD8指标下降,CD4/CD8水平上升,P<0.05,观察组患者各项指标的改善程度明显好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采用半夏泻心汤为慢性胃炎患者进行治疗,有助于帮助患者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疗效,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多功能膝关节康复治疗仪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的治疗应用效果。方法:将本院92例患膝关节疾病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采用多功能膝关节康复治疗仪治疗,对照组采用医院常规方式治疗。观察对比不同治疗方式患者在治疗前后膝关节肿胀程度,膝关节自由屈伸程度,股四头肌及恢复整体有效率等数据。结果:观察组在改善膝关节肿胀方面效果更好,膝关节屈伸活动度和疼痛程度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康复的总有效率达到95.6%,高于对照组的76%。结论:采用多功能膝关节康复治疗仪能够有效改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症状,与常规治疗相比有效率和治愈率均相对较高,安全性更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