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头颈部神经鞘瘤的临床特征、诊断和治疗。方法 回顾分析21例头颈部神经鞘瘤行手术切除的临床资料。结果 随访18例,随访率85.7%。15例无复发,3例复发再次手术,随访6个月至3年无复发。5例患者术后出现神经功能障碍症状(其中2例上臂外展无力、2例声嘶加重、1例面瘫),大多在1年内恢复。结论 颈部神经鞘瘤没有典型的临床表现,不易诊断,对此病要有足够的认识;术前确诊有赖于B超引导下穿刺活检。手术彻底切除肿瘤是最有效的治疗手段,手术中保护神经是最重要的环节。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喉神经源性肿瘤的临床特征、病理、外科治疗原则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手术治疗的喉部神经源性肿瘤的临床资料。结果喉部神经源性肿瘤多为神经鞘瘤,症状有声嘶、喉喘鸣,鼾声和呼吸困难等。本组1例左声带的神经纤维瘤,4例杓会厌皱壁的神经鞘瘤。5例均经手术切除,随访1年以上无复发。结论手术切除为唯一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前庭神经鞘瘤患者术后颅内感染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2017年1月-2019年12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神经外科收治的381例前庭神经鞘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前庭神经鞘瘤术后颅内感染的影响因素。结果 381例前庭神经鞘瘤患者中18例患者术后出现明确颅内感染,感染发生率为4.7%,18例患者中3例脑脊液细菌培养为阳性,阳性率为16.7%,其中2例检出鲍氏不动杆菌,1例检出表皮葡萄球菌;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大小、复发前庭神经鞘瘤、术后脑脊液漏、失血量、手术时间是前庭神经鞘瘤术后颅内感染的影响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年龄、复发前庭神经鞘瘤、术后脑脊液漏、失血量是术后颅内感染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年龄、复发前庭神经鞘瘤、术后脑脊液漏、失血量是前庭神经鞘瘤术后颅内感染的独立影响因素,临床应针对上述因素采取有效的措施预防和控制术后颅内感染。  相似文献   

4.
目的汇报1例临床罕见的膀胱神经鞘瘤。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术后病理确诊的1例膀胱神经鞘瘤的临床资料。结果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消失,远期疗效待随访。结论膀胱神经鞘瘤多为良性肿瘤,肉眼血尿为其首发症状,CT对神经鞘瘤鉴别诊断有意义,手术切除是目前首选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汇报1例临床罕见的膀胱神经鞘瘤。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术后病理确诊的1例膀胱神经鞘瘤的临床资料。结果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消失,远期疗效待随访。结论膀胱神经鞘瘤多为良性肿瘤,肉眼血尿为其首发症状,CT对神经鞘瘤鉴别诊断有意义,手术切除是目前首选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钟荣国  谢锋  李洲成  杨明 《中国医师杂志》2012,14(11):1576-1578
目的 探讨颈部淋巴管瘤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1999年至2011年手术治疗并经病理确诊的颈部淋巴管瘤35例的临床资料,对其临床特点、治疗方法以及随访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35例行手术治疗者肿瘤均完全切除,术后无一例出现明显并发症,病理检查确诊为囊性淋巴管瘤.随访0.5~9.0(4.5±2.5)年,无一例复发.结论 颈部淋巴管瘤有浸润性生长趋势,手术治疗是颈部淋巴管瘤的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椎管内神经鞘瘤的诊断及手术治疗。方法回顾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02年6月至2008年12月收治的25例椎管内神经鞘瘤诊疗情况及术后随访资料。结果术后随访6~30个月,肿瘤无复发。术后患者症状11例明显改善,13例部分改善,1例无改善。术后复查X线片,12例行植骨内固定者均形成骨性融合,未作内固定者中有3例出现轻度脊柱失稳。结论MRI是当前椎管内神经鞘瘤最重要的诊断方法,手术切除肿瘤尽量彻底,视脊柱破坏情况有选择地进行椎间植骨内固定,有利于保持脊柱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神经纤维瘤进行全面分析研究,并探讨如何更好的应用整形外科治疗原则及方法对神经纤维瘤患者进行有效的手术治疗。方法随机抽取我科自2010年1月—2012年12月期间收治的15例神经纤维瘤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结果瘤体全部切除患者8例,瘤体大部切除患者4例,进行瘤体扩大切除患者3例。切除后通过整形外接治疗方法对创口原位缝合5例,4例进行皮片移植的,通过进行瘤体表面皮片、超薄皮瓣回植术后,其中3例患者发生扩张皮瓣转移,1例患者发生邻近皮瓣转移。术后对8例患者进行1~2年的跟踪随访,其中有2例患者在手术后又出现了复发,需要再次进行手术切除,其余的6例患者的手术效果良好,没有出现复发的状况。结论对神经纤维瘤患者应用整形外科方法对肿瘤进行切除和修复,可以彻底切除创面,对创口进行良好的修复塑形。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2A型多发性内分泌腺瘤21例的临床治疗。方法:选取三级医院2008年7月-2013年7月间收治的2A型多发性内分泌腺瘤患者21例,针对患者病情程度给予对症治疗。结果:21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14例行肾上腺肿瘤切除术,7例行肾上腺保留手术。13例经腹切除,3例腹腔镜切除,5例经腰切除。术后患者血压恢复正常,VMA变化显著,术后1年随访未见复发或转移。结论:2A型多发性内分泌腺瘤临床罕见,治疗前需要完善各项检测,针对性的选择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椎管肿瘤显微手术的技巧和疗效.方法 36例椎管肿瘤患者采用后正中入路显微手术.结果 镜下肿瘤全切30例,占83.33%,肿瘤大部分切除6例,占16.66%.按George的方法评估,恢复良好28例(77.78%),症状改善5例(13.89%),无明显改善3例(8.33%),无手术死亡.36例随访3个月至3年.31例术后3月MR检查未见肿瘤残存或复发,2例神经鞘瘤维持术后大小未增大,3例星形细胞瘤复发.结论 早期显微手术是治疗椎管肿瘤的关键手段.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后纵隔哑铃形神经源性肿瘤的手术入路选择及外科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3月至2011年3月24例后纵隔哑铃形神经源性肿瘤临床资料及手术方法,24例均采用先经后正中切口入路切除肿瘤椎管内部分,后采用胸部微创方式切除肿瘤后纵隔部分:其中16例为经电视胸腔镜(VATS)切除,4例经胸内小切口入路、4例经胸部小切口胸膜外途径.结果 全部Ⅰ期完整切除肿瘤,无手术并发症发生,术后病理神经纤维瘤7例,神经鞘瘤17例,术后症状缓解,随访肿瘤无复发.结论 后纵隔哑铃形神经源性肿瘤诊断及治疗具有特殊性,手术方案应根据肿瘤位置、大小、范围个性化设计.经胸部微创联合后正中切口入路为较理想手术方案.  相似文献   

12.
骨巨细胞瘤39例手术治疗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方法治疗骨巨细胞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3年8月~2008年9月手术治疗的39例骨巨细胞瘤。结果全部病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至5年,平均4.1年。病灶刮除植骨8例,肿瘤复发2例;病灶刮除骨水泥填充18例,肿瘤复发3例;单纯瘤段切除8例,肿瘤复发1例;瘤段切除关节融合3例,肿瘤复发0例;瘤段切除人工假体置换2例,肿瘤复发0例。病灶刮除术治疗Ⅲ期患者2例,肿瘤复发1例;瘤段切除术治疗Ⅲ期患者7例,肿瘤复发1例。病灶刮除组总复发率19.2%,瘤段切除总复发率为7.7%。总体治疗满意率82.0%,不满意率18.0%。结论病灶刮除要达到边缘切除的外科边界,骨水泥填充有较满意的效果;瘤段切除术是治疗骨巨细胞瘤Ⅲ期的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颈椎椎管内神经鞘瘤的诊断、治疗和疗效.方法 对21例颈椎椎管内神经鞘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在显微镜下行肿瘤全切除术21例,其中19例一期切除,2例二期切除,6例行颈椎内固定.术后患者症状均有所改善,以疼痛缓解和感觉改善最为显著.结论 MRI检查是颈椎椎管内神经鞘瘤的首选检查方法,显微手术是最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分化型甲状腺癌的临床手术治疗方法进行探讨和分析。方法对2008年3月—2011年6月间于该院就诊的65例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本组的65例患者中,13例为男性患者,52例为女性患者,所有患者病程在4个月~5年,年龄为25~71岁。根据患者具体病情通过双侧甲状腺全切除、颈部淋巴结清除、甲状腺叶及峡部切除等手术方式对患者进行治疗。结果对65例患者进行术后随访,随访期间为3个月~5年,65例患者2例患者再手术后12个月死亡,4例患者发生肺转移,3例患者姑息手术最长生存11个月,7例患者术后原位复发,49例患者术后5年间未发生其他症状。结论根据患者病症采用相应手术方式可以提高患者生存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颈段哑铃形椎管肿瘤手术入路的技巧.方法 回顾性分析采用后外侧入路一次性手术切除颈段哑铃形椎管肿瘤1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5例患者均治愈出院.术后病理证实神经鞘瘤10例,脊膜瘤4例,神经纤维瘤病1例.14例患者获得随访1~5年,无复发;恢复工作或劳动12例,生活自理2例,无颈椎不稳或鹅颈等远期并发症.结论 后外侧入路能够一次性切除颈段哑铃形椎管肿瘤,且能较好地保护脊髓及椎动脉,不影响脊柱稳定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总结胸骨后甲状腺肿手术治疗经验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7例胸骨后甲状腺肿行颈部低领式切口手术切除的临床资料.结果 27例均获治愈,术后声嘶2例,1例为肿瘤侵犯喉返神经所致,另1例在术后1个月内恢复;发生一过性手足抽搐3例;均在1个月内恢复.27例随访12~26个月,无复发病例.结论 经颈部切口切除胸骨后甲状腺肿适合绝大多数患者,术前CT扫描对手术方式的选择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张二划 《职业与健康》2005,21(6):937-938
目的探讨小儿淋巴管瘤的治疗方法.方法对郑州市儿童医院1984~2004年收治的淋巴管瘤152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病例均采用手术治疗,其中128例基本将瘤体完整切除;24例有瘤体组织残留,术后瘤体内注射博来霉素.结果随访103例,痊愈98例(95.1%),复发7例(6.7%).结论淋巴管瘤的治疗采用手术切除为主的综合治疗,对术中瘤体切除不完整的病例,推荐术后瘤内注射博来霉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精索脂肪肉瘤的临床特点和诊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咸水沽医院1995年2月-2015年12月11例精索脂肪肉瘤患者,10例患者行手术治疗,1例患者就诊时发现为转移癌,单纯行放疗;术前诊断精索恶性肿瘤8例,1例误诊为附睾炎,1例误诊为良性脂肪瘤。结果随访1~20年,死亡1例,术后复发2例,分别于术后5年和10年复发,再次手术切除加区域淋巴结清扫,预后良好。结论精索脂肪肉瘤罕见,易被误诊,手术切除是首选方法,辅以放疗,术后严密随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报告1例肾上腺神经鞘瘤.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肾上神经鞘瘤病人的临床资料.结合文献讨论此病的诊断及治疗方法.结果:1例肿瘤经后腹腔镜手术切除,病理学证实为良性.结论:肾上腺神经鞘瘤的术前诊断困难,手术切除是唯一治疗方法.确诊需依赖病理学检查.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直肠间质瘤的外科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3例直肠间质瘤患者临床资料.结果?13例均行手术治疗,均经病理及免疫组化证实为直肠间质瘤.行肿瘤完整切除10例,不完整切除2例,探查1例,2例于术后12~28个月局部复发再次行手术切除.随访1~5年,行肿瘤完整切除无死亡.结论?直肠间质瘤在临床上较少见,临床表现一般无特异性,影像学检查可作出初步诊断,病理及免疫组化可确诊,临床治疗以外科手术切除为主,术中尽可能完整切除肿瘤,可提高治疗效果,对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