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目的探讨痴呆患者行为和精神症状(BPSD)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表(MMSE)、日常生活功能量表(ADL)、Hachinski缺血指数量表和简明神经精神量表(NPI-Q)对102例痴呆患者进行测评。结果 1痴呆患者的妄想、幻觉、抑郁、焦虑、易激惹症状评分与MMSE量表总分、ADL量表总分有显著相关(P<0.05),妄想症状评分与病程呈负相关(P<0.05),行为紊乱评分与病程呈正相关(P<0.05);NPI-Q量表总分与MMSE量表总分、ADL量表总分有显著相关(P<0.05),与病程的无显著相关;2女性阿尔茨海默病(AD)组的抑郁症状评分显著高于男性AD组(P<0.05),女性AD组的妄想、幻觉症状评分和量表总分显著高于男性血管性痴呆组(P<0.05);3回归分析MMSE评分和痴呆类型进入回归方程。结论痴呆患者BPSD的发生及表现出的严重程度,受到较多因素的影响。认知功能水平相对较好和痴呆类型为AD的患者,总体上BPSD更为严重。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痴呆及痴呆心理和行为症状(Psychological and behavioral symptoms of dementia,BPSD)的可能发病机制,研究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水平与痴呆及BPSD的关系。方法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混合性痴呆(Mixed dementia,MD)、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和正常对照组各30例参加本研究。采用Alzheimer病行为症状评定量表(The Behavioral Pathlology in Alzheimer Disease Rating Scale,BEHAVE-AD)评定痴呆患者BPSD。采用高压毛细血管电泳紫外检测法测定经2,4-二硝基氟苯(2,4-dimntrifluorobenzen,DNFB)衍生后的血浆Hcy水平。结果 AD、MD和VD患者血浆Hcy浓度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血浆高Hcy水平的痴呆患者BEHAVE-AD总分较高。结论 血浆高Hcy水平不仅与痴呆的发生发展有关,且在痴呆患者BPSD的发病机制中扮演了一个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3.
阿尔茨海默病病情进展快慢的预测因素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影响了解阿尔茨采海默病 (AD)病情进展 (包括认知功能损害和生活功能损害 )快慢的预测因素。方法 采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 (MMSE)、BLESSED痴呆量表和操作性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进行神经心理评定 ,计算出年变化率 ,以此判断AD进展速度 ,观测与之相关的指标。结果 ①有精神症状的病人比没有精神症状的病人进展更快 ;②发病年龄越早进展越快 ;③初检时病程越长进展越快 ;④性别、教育程度及初次检查时MMSE评分与AD进展无显著相关性。结论 精神症状、发病年龄及初次检查时病程可作为AD进展的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出现精神行为症状(BPSD)的相关因素。方法 对门诊和住院的155例符合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IV)诊断标准的AD患者,进行自制调查表、AD病理行为评分表(BEHAVE-AD)、痴呆行为量表(DBD)评定。结果 AD患者BPSD的相关因素分析发现:(1)AD患者DBD总分、BEHAVE-AD及妄想总分均与AD患者性格、年龄、婚姻状况及发病年龄相关,行为紊乱总分与患者的年龄、婚姻状况、性格相关,情感障碍与性格、发病前的生活事件及病程相关,焦虑恐惧与AD患者发病前的生活事件及病程相关,节律紊乱与性格和嗜好相关,攻击行为与婚姻状态及性格有关;(2)线性回归分析发现性格、婚姻状况对DBD与BEHAVE-AD总分有较大的影响。结论 AD患者BPSD的相关因素有年龄、性格、婚姻状况、嗜好、发病前生活事件、发病年龄、AD病程等;关系较为密切的有:性格、婚姻状况;推测外向性格和婚姻不稳定有可能是AD患者出现BPSD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老年痴呆系指在老年期的各种痴呆综合征,包括阿尔茨海默病(AD)、血管性痴呆(VD)及混合性痴呆.VD是老年痴呆的重要原因之一[1],其临床症状主要有认知功能减退和非认知功能损害(精神症状)两大类.其中非认知症状包括抑郁、精神病性症状、行为紊乱、昼夜节律紊乱等,国际老年精神病协会称之为痴呆行为和心理症状(behavioral and psychological symptoms of dementia,BPSD).BPSD在老年痴呆患者中的发生率很高[2],但BPSD如何影响老年痴呆病情的发生、发展,目前尚不清楚.本研究采用近两年来我院高血压病史>10年且具有情感淡漠或漠不关心及具有睡眠/夜间行为或睡眠昼夜颠倒的病例,分析其行为和心理症状与动态血压昼夜节律变化的关系,以便控制高血压这一VD危险因素,预防老年痴呆的进一步加重.  相似文献   

6.
许多临床医生将Alzheimer病(AD)的治疗重点放在改善患者认知功能,提高其智能方面。但近年来的研究发现,部分AD患者有严重的痴呆的精神行为症状(behavioral and psychological symptoms of dementia,BPSD)。许多患者正是因为BPSD被送住院。在AD的BPSD中,抑郁焦虑情绪是一个重要的方面。Aalten等报道焦虑抑郁情绪在痴呆患者中较多见。帕罗西汀对于抑郁焦虑情绪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7.
正阿尔茨海默病(AD)作为最常见的痴呆类型,临床症状以认知功能减退为主要特点。患者在病程进展中常表现出痴呆的行为和精神症状(BPSD),一旦出现BPSD者,死亡率也随之显著增加~([1])。淡漠是AD患者中最常见的一种BPSD~([2]),主要表现为对日常活动的兴趣减少、缺乏开展新活动的动机及不愿主动交谈等[3],这一症状不仅加重了患者的功能损伤,还增加  相似文献   

8.
<正>阿尔茨海默症(AD)俗称老年痴呆症,是一种发病隐匿的神经退行性疾病,约占痴呆总数的60%~70%,严重威胁着老年人的身体健康。AD的临床表现以认知功能逐步减退为主要特征,也包括其他的精神行为障碍。Reisberg等〔1〕把这些精神行为障碍分为七大类:妄想、幻觉、活动障碍、攻击性和烦乱、昼夜节律障碍、抑郁、焦虑和恐惧,并将其称为痴呆的行为和心理症状(BPSD)。除此之外,AD患者还表现出其他的行为紊乱,  相似文献   

9.
嗅觉障碍与阿尔茨海默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阿尔茨海默(Alzheimer病,AD)是以进行性痴呆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大脑退变性疾病,由于起病隐袭、进展缓慢,临床症状又缺乏特异性,在疾病的早期与健康老年人及其他原因所致的痴呆难以鉴别。多年来,人们采用神经心理、神经生化及神经影像手段进行早期诊断及鉴别诊断,但均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0.
<正>阿尔茨海默病(AD)行为精神症状(BPSD)是AD的常见临床表现之一,可出现在患病后的任意时期。国际老年精神病学会将其定义为"痴呆患者经常出现的知觉、思维内容、心境或行为等症状的紊乱"~(〔1〕)。但是目前关于BPSD相关因素的综述并不多,本文就AD患者行为精神症状相关因素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精神行为症状(BPSD)及其亚型的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巢式病例对照研究收集2021年8月1日至2022年10月1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AD生物标志物与生活方式研究队列中的AD患者138例,以性别和年龄为匹配条件,与AD不伴BPSD患者进行2?1匹配,最终纳入BPSD组92例,对照组46例。比较BPSD组及各BPSD亚型与对照组一般资料、携带载脂蛋白E(apoE)ε4、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MSE)、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微型营养评定量表(MNA)和照料者负担量表(CBI)评分的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AD患者BPSD以及BPSD各亚型的影响因素。结果 BPSD组高血压、ADL评分和CBI评分较对照组明显增高,MMSE评分和MNA评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妄想CBI评分、激越CBI评分是危险因素(OR=1.015,95%CI:1.001~1.029,P=0.039;OR=1.034,95%CI...  相似文献   

12.
随着社会老龄化进程加快,认知功能损害和痴呆发病率日益增高,成为严重影响老年人群健康和生命质量的重要病因。糖尿病不仅是阿尔茨海默病(AD)的独立危险因素,且其患AD的发病风险是非糖尿病的2倍。一线降糖药物二甲双胍,不仅能降低外周血糖,保护胰岛β细胞,增加IS;其在神经退行性疾病治疗领域的研究,近年来得到广泛关注。有研究称,二甲双胍能改善认知功能,而有的却认为其会增加糖尿病患者AD的发病风险。本文就二甲双胍对认知功能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作一综述,望其对糖尿病和AD的临床研究及治疗工作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3.
<正>行为精神症状(BPSD)是老年痴呆(AD)患者在其疾病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一组症状,具体表现为妄想、焦虑、激越、易激惹等。研究[1]发现70%~90%的AD患者在疾病过程中至少呈现一种BPSD。人口发展报告显示,2013年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达到13 161万人,占总人口的9.7%,提高了0.28%,人口呈现老龄化进程加快的特点[2]。AD作为一种慢性进行性疾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阿尔茨海默病(AD)与血管性痴呆(VD)的心理和行为症状(BPSD)。方法收集AD和VD患者各30例,采用AD行为症状评定量表(BEHAVE-AD),Cohen-Mansfield激惹性问卷(CMAI)评定患者BPSD。结果 AD、VD二组的行为紊乱发生率均高,但无显著差异;AD组焦虑与恐惧发生率高于VD组,VD组焦虑与恐惧的严重程度重于AD组(均P<0.05)。VD组乱走、无目的游荡的发生率高于AD组(P<0.05),但严重程度相似;AD组试图出走的严重程度重于VD组(P<0.05),但发生率无差异。二组在偏执与妄想观念、幻觉、攻击行为、日夜节律紊乱、情感障碍的发生率与严重程度上无明显差异。结论 AD、VD患者均呈现出不同类型的BPSD,而其严重程度不尽相同。针对其BPSD的特点进行相关治疗,对痴呆BPSD的预后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严重的老年退行性神经系统疾病,可以导致患者认知功能减退,日常生活能力下降,出现精神行为异常,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极大的负担。美国AD学会发布的数据表明,预计美国2019年共有约580万AD患者,因AD及其他痴呆给美国带来的经济负担是2900亿,2017年共有121404例美国人因AD死亡,是65岁以上人群的第五大死因[1]。目前尚没有任何一种临床应用的药物能够阻止或者减缓AD患者神经损害的进程,只能暂时缓解疾病的症状。  相似文献   

16.
<正>除认知功能损伤外,痴呆患者存在的另一主要问题是痴呆的精神行为症状(BPSD)。BPSD包括侵略、尖叫、躁动、激越、游荡、异常行为、性功能亢进等行为症状及焦虑、抑郁、幻觉、妄想等心理症状〔1〕。研究表明90%的痴呆病人表现出至少一种BPSD,并且大约三分之一的痴呆患者存在严重问题〔2〕。BPSD极大地影响了患者的功能状态、生活质量,导致照顾者负担增加,并且引起患者更早地进入养老机构〔3,4〕。此外,BPSD的测  相似文献   

17.
<正>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患者以每年10%15%的速度发展为阿尔茨海默病(AD),是正常老人发生AD的10倍。研究者们一直关注的是MCI的认知功能,如记忆力、智能和语言能力,忽略了MCI的行为和心理症状。直到1996年,国际老年精神病学会(IPA)制定了一个新的疾病现象学术语即痴呆的行为和心理症状(BPSD)。BPSD是MCI常见的症状,包括抑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伴有痴呆的行为和精神症状(BPSD)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百分比及计数与BPSD的相关性。方法入选2018年1月至10月北京老年医院精神心理二科AD患者74例,进行神经精神问卷(NPI)评估,根据NPI值分为BPSD组和无BPSD组,每组37例。采集静脉血,测定入院和治疗1个月时单核细胞百分比及单核细胞数。应用SPSS 19.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或χ~2检验。相关性用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 BPSD组相比无BPSD组患者入院时和治疗1个月时单核细胞百分比[(8.56±0.92)%vs(5.36±0.32)%;(5.54±0.41)%vs(5.33±0.33)%]和计数[(0.60±0.06)×10~9/L vs(0.36±0.04)×10~9/L;(0.38±0.03)×10~9/L vs(0.35±0.04)×10~9/L]均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核细胞百分比(r=0.903)及计数(r=0.729)与NPI评分正相关。结论 AD患者的精神行为症状与外周血单核细胞百分比及计数相关。  相似文献   

19.
Alzheimer病(AD)是老年人最常见的痴呆类型,为一种神经变性疾病。传统观点认为,AD和血管性痴呆不论在发病机制和还是治疗上都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痴呆类型,但是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血管因素在AD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文章对脑缺血及其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糖尿病、胆固醇等在AD的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做了综述,以期为预防和延迟AD的发生和进展提供新的策略。  相似文献   

20.
正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年龄相关的、以认知功能和行为能力进行性损害为特征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病变。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痴呆的发生率日益升高,AD性痴呆约占痴呆总数的50%~70%。目前,全球约有2400万AD病人,而预计2050年,该人数将高达1亿人~([1])。到目前为止,关于的AD的病因、发病机制众说纷纭,但尚无统一认识。现阶段AD的临床治疗效果欠佳,发现并控制其危险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为AD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近些年,血脂代谢和甲状腺功能对AD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本研究旨在发现老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