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对36例小儿颅内重症感染病人的脑电图进行临床分析,为临床提供可参考的价值。方法对我院2004年06月至2011年08月收治的36例小儿颅内重症感染病人的脑电图的临床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对我院36例小儿颅内重症感染患者的脑电图的临床表现进行分析之后,发现小儿颅内重症感染的患者的脑电图有不同程度的异常表现,感染的程度不一样,脑电图发生异常的情况也就不一样,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同年龄段的重症感染患者的脑电图没有明显的差异;重症感染的不同病症患者脑电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重症感染的患者脑电图的异常情况与受感染的程度以及病症有关,与年龄没有关系。结论通过对小儿重症感染患者脑电图进行分析和研究,能够及早发现患者的病症,以便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小儿高热惊厥和癫痫的区别与关系进行观察,以鉴别两种病症。方法:对本院的100例小儿高热惊厥与80癫痫的患者进行临床观察,并做统计学的分析。结果:80例癫痫患儿中76例出现脑电图的异常,占95%;高热惊厥100例患儿中有7例转为癫痫,其中5例为39度以下的高热惊厥。结论:脑电图的异常是区分小儿高热惊厥与癫痫的最主要方法;小儿高热惊厥可转变为癫痫,尤以中低热的惊厥常见。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脑梗死继发癫痫发作患者脑电图(EEG)或视频脑电图改变与临床表现的关系。方法对60例确诊为脑梗死继发癫痫发作患者的EEG或视频脑电图及临床表现、头颅CT或磁共振成像(MRI)进行分析。结果脑梗死继发癫痫发作,早期发作占76.7%,发作类型以强直一阵挛发作为主;迟发性发作占23.3%,发作类型以部分发作为主。早期发作脑电图主要表现为普遍慢活动基础上局限性慢活动明显及痫样放电;迟发性发作脑电图主要表现为痫样放电。脑梗死继发癫痫发作与病灶部位密切相关。结论脑电图或视频脑电图在脑梗死继发癫痫发作的诊断及癫痫灶定位方面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动态脑电图对脑梗死继发癫痫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佛山市三水区人民医院2017年11月至2018年11月接收的100例脑梗死患者,将存在继发癫痫患者作为观察组,无继发癫痫患者作为对照组,每组患者5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动态脑电图与常规脑电图监测,对照组患者仅实施动态脑电图监测,比较观察组患者的两项脑电图监测结果,比较两组患者动态脑电图监测结果,以及动态脑电图结果与病灶关系。结果:(1)观察组中,与常规脑电图相比,动态脑电图的正常率较低,异常率与癫痫样放电发生率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非特异性放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2)观察组动态脑电图监测的异常率、癫痫样放电、非特异性放电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3)观察组脑叶皮质区与深部白质区有癫痫样波显著多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将动态脑电图用于脑梗死继发癫痫患者中,可有效对癫痫疾病发作与病情变化进行预测,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对癫痫病人临床发作时指掐其人中穴引起的脑电图改变与癫痫病人临床发作时脑电图检查相对比,探讨指掐人中穴对癫痫病人临床发作时的治疗作用和引起的脑电图改变。方法:选取自2011年2月~2012年6月在我院脑电图检查中由过度换气诱发试验诱发的癫痫临床发作患者76例。对其发作前,发作时,指掐人中穴后脑电图癫痫波改变和癫痫临床过程进行观察比较。结果:观察组39例,指掐人中穴后脑电图癫痫样波明显改变22例,有改变16例,无改变1例。对照组癫痫病人发作后癫痫样波明显改变7例,有改变13例,无改变17例。两组观察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表明指掐人中穴可使癫痫发作时的脑电图异常波减少和(或)消失。结论:指掐人中穴可使癫痫发作病人脑电图癫痫样波波幅降低,频率减少,同时使病人癫痫发作时间缩短或发作中止,症状减轻。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持续植物状态患者合并癫痫脑电图的特点.持续植物状态合并癫痫发作临床症状特点,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临床观察方法 .将癫痫发作时症状采用表格式记录,然后进行数据分析.结合脑电图采集分析的方法。结论持续植物状态患者合并癫痫以症状性癫痫为多.脑电图以局限性散在慢波改变为主。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癫痫大发作的临床和脑电图特征.方法:陕西永寿县人民医院应用16导脑电地形图仪对40例癫痫大发作患者进行监测描记,同时进行临床观察.结果:40例中异常的36例,占90%;出现癫痫波者28例,占全组病例的70%;局灶性异常7例,均有神经系统定位体征的患者;尚有5例在广泛性异常中出现局灶性偏胜者3例CT异常,2例EEG示局灶者CT均为异常.结论:癫痫大发作脑电图检查,出现特殊的棘波、棘尖波或棘慢综合,是诊断癫痫病的唯一手段.  相似文献   

8.
孔凡玉 《河南中医》2014,34(2):275-277
目的:观察定风汤治疗小儿原发性癫痫(痰热挟惊证)的临床疗效。方法:2010年6月-2012年6月选择原发性癫痫患儿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1和对照组2各40例,分别给予定风汤、熄风胶囊、抗痫胶囊治疗。观察并对比三组的癫痫发作频率、每次发作持续时间、脑电图表现、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治疗后总有效率和发作持续时间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1和对照组2,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发作频率和脑电图比较,三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三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定风汤治疗小儿原发性癫痫(痰热挟惊证)临床疗效显著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偏头痛脑电图的临床规律,以便给治疗提供可参考。方法对我院在2006年07月至2010年01月收治的97例偏头痛患者的脑电图的临床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偏头痛患者的脑电图与正常人的脑电图做对比,偏头痛患者的脑电图发生异常的概率要明显高于正常人的脑电图,有差异性,在临床上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的偏头痛患者在进行脑电图的异常情况对比时,没有明显的差异,所以在临床上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先兆的偏头痛的患者的脑电图与没有先兆的偏头痛患者的脑电图的异常情况作对比,有明显的差异,在临床上有统计学意义(P〈0.05);偏头痛患者间歇期与发作期的脑电图进行对比,有明显的差异,在临床上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偏头痛患者的脑电图的临床表现进行分析在临床上有很高的诊疗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动态脑电图在脑卒中后继发癫痫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4年6月~2017年9月间收治的脑卒中后继发癫痫患者64例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动态脑电图和常规脑电图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式对癫痫的检出率。结果:动态脑电图检出痫性放电46例,检出非特异性异常8例,异常总检出率为84.4%;常规脑电图检出痫性放电25例,检出非特异性异常12例,异常总检出率为57.8%。两种检查方式对癫痫异常表现的检出率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态脑电图在脑卒中后继发癫痫诊断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对于提高癫痫的检出率具有重要意义,应在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额叶癫痫临床特点,探讨额叶癫痫发作期与发作间期脑电图的特点。方法:选取郑州人民医院在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期间收治的80例额叶癫痫患者,分析患者发作时临床特点。所有患者均行脑电图检查,分析其脑电图改变表现。结果:(1)80例患者额叶癫痫临床发作次数228次,其中睡眠期间癫痫发作次数161次,占70.61%,清醒期间癫痫发作67次,占29.39%。(2)发作表现:原发性或局灶性阵挛性发作、不对称性强直发作、快速继发全面性发作共43例,偏转性强直发作18例,姿势性强直发作5例,过度运动发作4例,阵挛性运动发作3例,单侧强直性发作3例,恐惧发作2例,发声2例。先兆发作患者15例,发作后表现患者18例,发作时意识清醒患者25例;丛集性发作31例。(3)长程脑电图监测异常率95.24%高于常规脑电图异常率55.26%,睡眠期患者脑电图痫样放电发生率95.24%高于清醒期的54.7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额叶癫痫常在夜间发作,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无发作后状态;额叶癫痫脑电图特异性差,睡眠期脑电图阳性率超过清醒期。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小儿非痫性发作性疾病误诊为癫痫的原因。方法:对147例被诊断为癫痫患儿用自制癫痫病历表逐一登记,通过病史、临床表现、治疗经过、脑电图、CT等,结合国际癫痫分类及我国小儿简化的癫痫分类,22例除外癫痫的诊断。结果:147例被诊断的癫痫患儿中,22例非痫性发作误诊为癫痫,误诊率达15%。讨论:小儿非痫性发作误诊为癫痫很普遍,应引起临床医生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蝶骨电极动态脑电图在对癫痫的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196例临床初步诊断为癫痫患者进行常规脑电图及蝶骨电极动态脑电图描记,对比分析其结果。结果:蝶骨电极动态脑电图痫样波检出率及临床发作率均明显高于常规脑电图描记(P0.01),动态脑电图睡眠期痫样波检出率明显高于清醒期。讨论:蝶骨电极动态脑电图在癫痫的诊断、鉴别诊断及定位诊断中都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4.
儿童良性癫痫伴中央颞区棘波(benign childhood cpilcpsy with centro-temporal spikes,BECT),又称良性Rolandic癫痫,是一种儿童常见的原发性部分性癫痫,约占儿童癫痫的15%~24%。认识这一类癫痫的特殊临床表现、脑电图特征及预后有助于早期对患儿进行合理治疗,避免不必要的复杂检查或多药治疗.现将本院近年诊治的32例患儿的临床及脑电图特征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5.
天麻素治疗癫痫患者脑电图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天麻素治疗癫痫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我院2012年11月~2013年12月期间诊治的74例癫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38例)与对照组(3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卡马西平治疗,治疗组采用天麻素联合卡马西平治疗,疗程均为1个月。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脑电图异常改善率进行分析对比。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4.21%,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的63.89%。治疗组治疗前有30名患者存在脑电图异常,经治疗后有22名有脑电图异常得到改善,改善率为7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天麻素治疗癫痫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能有效提高整体治疗效果,促进患者的脑电图异常改善。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儿童良性癫痫伴中央-颞部棘波(BECTS)患者临床和脑电图(EEG)的特点。方法收集2006年10月—2010年10月在我院癫痫中心确诊的BECTS患者临床与脑电图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04例BECTS患者临床表现特点,仅有局灶性发作42例(40.4%),继发全身性发作62例(59.6%);仅有睡眠中发作92例(88.5%),清醒睡眠中均有发作12例(11.5%)。脑电图表现特点为:一侧放电60例,占57.8%,其中左侧50例、右侧10例,57.8%;双侧放电共44例(42.2%);清醒时可见到放电者52例(50.0%),睡眠中出现放电104例(100.0%)。结论准确认识BECTS患者临床和脑电图特点,对正确诊断有重要价值,有助于治疗及判断预后。  相似文献   

17.
田振华  程杰 《世界中医药》2011,6(5):413-414
癫痫是大脑神经元细胞反复异常放电所致的神经系统功能性疾病,脑电图检查是癫痫诊断过程中常规和重要的检查项目,同时还可以判断病情变化及预后。为了考察胆星宁痫颗粒治疗癫痫中对脑电图的影响,我们对我院226例脑电图异常癫痫患者进行临床观察,现将有关资料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癫痫诊断中睡眠剥夺和药物诱导睡眠脑电图的临床价值进行评价分析,为今后的临床诊治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抽取在2011年1月-2013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清醒间歇期脑电图无阳性发现癫痫患者136例,将其按照入院时间顺序分成睡眠剥夺诱导睡眠组和水合氯醛诱导睡眠组,对这两组患者在清醒期与睡眠期展开脑电图记录,并对记录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对比发现,睡眠剥夺诱导睡眠组患者癫痫样放电发生率较水合氯醛诱导睡眠组发生显著升高(P0.05)。结论:睡眠剥夺诱导睡眠者癫痫样脑电图阳性率会得到明显提高,然水合氯醛诱导睡眠的操作更加方便,两者各具优势,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9.
中西医结合诊治小儿癫痫的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岩杰 《河南中医》2000,20(5):12-13
癫痫又称巅疾、痫证 ,俗称“羊痫风” ,是小儿时期常见的一种发作性神志异常病症。现将本人的治疗体会和看法分述如下。1 西医诊断要准确 ,治疗前明确发作类型  有效的治疗癫痫 ,正确的诊断是前提。发作形式的分类是根据发作的临床表现和相应的脑电图特点来分类 ,临床上常根据发作形式的类型来选择抗癫痫药物。我国现行的小儿癫痫发作分类应根据 1 995年全国小儿神经学术会议的标准。在这个分类标准中 ,全身性发作临床医生容易掌握 ;在部分性发作中 ,对限局性植物神经性发作 (如腹型癫痫、头痛性癫痫等 )的诊断需慎重 ,应严格排除其他内…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和探讨柴桂温胆定志汤治疗外伤性癫痫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9月—2015年9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外伤性癫痫患者62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西药丙戊酸钠片(德巴金)治疗,观察组患者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柴桂温胆定志汤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以及脑电图的改变,评价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1)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8%;对照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7.4%,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有统计意义(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不良反应率为6.45%,也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9.03%(P0.05);(2)观察组患者的脑电图积分、中医症候积分、实验室指标的改善水平也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3)治疗后随访1年,观察组患者的癫痫发作次数、每次癫痫发作持续时间也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柴桂温胆定志汤治疗外伤性癫痫患者,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西药治疗、用药更为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