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甲状腺手术入路方法的改进刘锐传统的甲状腺大部切除术手术人路是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和颈阔肌,在颈深筋膜浅层游离上、下皮瓣。显露颈前浅静脉。结扎切断颈前浅静脉。分离两侧胸锁乳突肌前缘,切断舌骨下肌群及甲状腺外被膜,分别处理甲状腺中静脉及甲状腺上、下动脉等。...  相似文献   

2.
甲状腺手术中喉上神经损伤是极易发生的并发症之一,但在患者出现声音改变时常被误为喉头水肿、咽炎及气管炎等,日后给患者带来痛苦。2005年以来,我们对甲状腺手术方法进行改良。共实施甲状腺次全切除或全切除手术216例,无一例发生喉上神经损伤,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术后复发的原因、再手术治疗的适应证及手术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85年1月。2004年3月41例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术后复发再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41例经再手术全部治愈。结论腺体残留过多是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术后复发的主要原因,有选择地再手术是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术后复发的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甲状腺肿瘤超声声像图与病理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甲状腺肿瘤的超声声像图表现与其病理学之间有一定相关性。本文对49例超声检查诊断甲状腺肿物,并经手术与病理证实的甲状腺肿瘤进行分析,探讨肿瘤声像图与病理组织学改变的关系,以期提高甲状腺肿瘤的超声术前诊断符合率。1资料与方法本组49例甲状腺肿瘤患,经超声检查及手术、病理证实。男8例,女41例,年龄32~65岁。仪器:DonierAI5200超声诊断仪,7.5MHz探头;AloiaSSD—630超声诊断仪,3.5MHz探头(检查时加水囊),常规探测甲状腺。检查内容:甲状腺左、右叶及峡部大小,肿瘤大小、部位、数目、形态…  相似文献   

5.
甲状腺手术并发症的预防及术后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光艳 《西南军医》2009,11(4):788-789
目的探讨甲状腺手术并发症的预防及术后护理。方法对180例甲状腺手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分析。结果180例甲状腺手术病例均痊愈出院,只有2例并发症发生。结论做好充分术前准备、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及做好精心护理是可以有效的降低并发症,促进病人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总结甲状腺腺瘤的CT表现,评价CT扫描在诊断甲状腺腺瘤的作用及不足。方法:搜集本院经CT扫描并通过穿刺活检或手术后病理证实为甲状腺腺瘤的病例进行分析总结。结果:甲状腺腺瘤在CT上具有一定的特征,39例典型病例能够正确诊断,3例误诊为结节性甲状腺肿,3例误诊为甲状腺腺癌。结论:CT扫描在诊断甲状腺腺瘤时具有重要的作用,对鉴别其它病变和帮助临床诊断及手术治疗亦有重要作用,甲状腺腺瘤的最终确诊要以穿刺细胞学活检及手术病理结果为依据。  相似文献   

7.
阎静 《医学影像学杂志》2004,14(7):572-572,577
Graves病是甲状腺机能亢进(简称甲亢)中最常见的类型,常见于中青年女性,近几年来有逐渐上升趋势。目前传统治疗方法有抗甲状腺药物,手术切除和放射性治疗,但临床上常遇到用传统方法治疗困难的病例,如:甲状腺巨大,手术切除困难且危险性大,对抗甲状腺药物过敏或粒细胞减少,年轻未育,期盼迅速控制病情妊娠的女性。对这些难治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超声刀与传统手术方式在甲状腺开放手术中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手术并发症四项指标,探讨超声刀技术用于甲状腺开放手术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我院自2010年1月—2013年1月共收治单侧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167例,筛选出符合条件的患者163例。按照随机对照原则(不平衡指数最小的分配方法)分成两组,分别行超声刀甲状腺开放手术(试验组)及传统方式甲状腺开放手术(对照组)。对甲状腺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手术并发症四方面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的甲状腺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比较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超声刀行甲状腺开放手术可行,临床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不同甲状腺疾病手术方式的选择及其术后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治疗的58例甲状腺疾病住院病例临床资料,患者接受的手术方式有甲状腺单侧叶+峡部切除术、甲状腺全切术、甲状腺全切+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甲状腺二(多)次手术、甲状腺癌根治术+颈侧区淋巴结清扫术,回顾总结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患者术后甲状旁腺素(PTH)均下降,甲状腺单侧叶+峡部切除术时,其下降程度最小;术后钙均下降,甲状腺二二/多次手术或甲状腺癌根治术+颈侧区淋巴结清扫术后钙下降值最小;相比甲状腺单侧叶+峡部切除术的患者,甲状腺全切术、甲状腺全切+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后,患者更易出现手术并发症。结论由于不同疾病不同手术方式并发症的发生率不同,在与患者进行术前沟通时要有针对性,同时在手术中注意保护甲状旁腺和喉返神经,提高手术技巧。  相似文献   

10.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介入治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是一种较常见的内分泌系统疾病,传统治疗方法包括抗早状腺药物、手术切除、放射性^131I治疗,但各有利弊。甲状腺动脉栓塞术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新方法。它是应用介入治疗技术,超选至双侧甲状腺动脉,经导管向甲状腺动脉内注入聚乙烯醇颗粒或褐藻微球等栓塞剂,栓塞双侧甲状腺上动脉和一侧甲状腺下动脉,从而达到非手术切除甲状腺的目的。该方法安全、简便、创伤小,近、中期疗效肯定,有广阔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飞行员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治疗和医学鉴定的经验,为不断完善飞行员体格检查标准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1983年1月~2003年1月间13例飞行员甲亢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其飞行鉴定结论。结果①口服抗甲状腺药物治疗12例,其中9例甲状腺功能恢复正常,恢复飞行,3例于2年后复发而手术治疗;②手术治疗3例,均出现甲状腺功能减退,2例经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后飞行合格;③1例恶性突眼病例用同位素治疗后停飞。结论①飞行员甲亢患者,以口服抗甲状腺药物治疗作为首选,达到临床治愈标准,可恢复飞行;②甲亢手术治疗愈后合并甲减的运输机或轰炸机飞行员,经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而使甲状腺功能正常者,也可恢复飞行。  相似文献   

12.
甲状腺手术引流方式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颈部空间较小,少量的积血、积液即可压迫气管出现室息,故一般甲状腺手术均常规放置引流管,对于引流管的放置力方式各家不尽相同。2003年5月-2005年11月,我们行甲状腺手术123例,现将术中放置引流管的方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Graves病甲状腺动脉栓塞后甲状腺的病理学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利用Graves病甲状腺动脉栓塞后的手术切除标本,观察栓塞后甲状腺的病理组织学变化,并测量甲状腺腺体内动脉的平均管径,为临床选择合适栓塞颗粒大小提供依据。方法 将Graves病甲状腺动脉栓塞后的手术切除标本作多层次切片,石蜡包埋,苏木精-伊红染色,光镜下观察甲状腺的组织形态学变化,用显微长度测量计测量各不同部位的动脉内径。结果 甲状腺病理切片显示被栓塞的甲状腺上、下动脉的首级分支及其微细分支几乎全部闭塞、机化,相应甲状腺组织发生缺血性坏死及纤维组织增生,滤泡上皮呈扁平或立方形,胶质减少。甲状腺上动脉首级分支主干腔径为440~550μm,下动脉首级分支主干腔径为300~375μm,其细分支血管腔径为120~250μm,未闭塞的末梢血管腔径为40~110μm。峡部血管内径130~150μm。结论 甲状腺动脉栓塞后病理组织学检查提示其可使Graves病患者甲状腺腺体分泌功能降低,达到类似外科手术次全切除甲状腺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扪不到肿块的甲状腺瘤手术4例王东霞⒇邓铁犁林江关键词甲状腺瘤扪不到肿块中图法分类号R653甲状腺瘤病人常因颈前肿块而就诊,1996年我们为4例扪不到肿块的甲状腺瘤病人做了手术,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4例中,男1例,女3例。平均年龄41岁(34岁~57...  相似文献   

15.
任琴 《西南军医》2008,10(1):115-115
传统形式的甲状腺切除术对患者的创伤较大,颈部留有较长疤痕,对患者术后生活有一定影响。腔镜辅助下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由于对病人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颈部也无明显疤痕,很快受到广大病人的欢迎及外科医生的重视,近年来开展腔镜辅助下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取得较好的效果。现将手术的配合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前,甲状腺手术术野显露尚无完善的手术器械,多年来一直用爱力钳代替甲状腺拉钩作纵向牵引,而且需要术者或助手人工把持、既费力又影响水野显露,妨碍手术操作。为此我院于1993年2月研制成一种甲状腺手术自动拉钩,对各类甲状腺手术患者经临床应用,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结构与功能本器械由金属材料制成,分为以下三部分:[一]延长部分:2根活动式固定杆与U型固定架由螺杆相连,通过调节螺帽,使间距缩短或延长,活动度在scm之间[见附图]。[二]倾斜部分:2根U型固定架与固定杆相连,结合病人颈部长短与胖瘦及颈部后仰角度倾斜角度在4…  相似文献   

17.
甲状腺囊肿在甲状腺肿瘤中居第二位,传统治疗方法为手术切除,创伤大,费用高,副损伤较多。自2004年起我院采取超声引导下穿刺注射无水乙醇治疗甲状腺囊肿,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冰冻切片诊断在甲状腺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冰冻切片在甲状腺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提高甲状腺冰冻切片诊断的准确率,减少甲状臃恶性肿瘤的漏诊。方法 回顾性对比观察248例甲状腺冰冻切片和石蜡切片。结果 冰冻切片诊断良性病变217例。恶性肿瘤22例,延迟9例;石蜡切片对照良性病变220例,恶性肿瘤28例,其中冰冻切片假阴性诊断3例(1.21%),冰冻切片确诊率为95.16%。结论 提高切片质量,掌握正确的取材方法,提高对甲状腺良恶性肿瘤的识别和鉴别能力,可提高甲状腺手术中冰冻切片诊断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19.
陈辉  闵哓玲  郭朝先  张勤修 《人民军医》2008,51(11):738-738
甲状腺手术中正确处理甲状腺上极血管,可以有效防止喉上神经损伤,但有时难以准确找到上极血管。近年来,我们逐步摸索了一套准确判断与正确处理甲状腺上动脉的经验。现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本文报告经手术病理证实的53例甲状腺肿瘤,均作了甲状腺造影和B超检查。通过比较分析,我们认为造影对确定肿瘤的良、恶性以及延伸到胸骨后的异位甲状腺肿瘤有优越之处,为一项有效的检查方法;超声则能准确地判断肿瘤的囊、实性,适应对碘过敏患者的检查。两种检查方法各有特点,互相配合应用有利于对甲状腺肿瘤的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