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刺络放血结合壮医药线点灸治疗痛风急性关节炎期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刺络放血结合壮医药线点灸治疗痛风急性关节炎期的出血量与疗效的关系。方法:93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3组,每组各31例,观察A组、观察B组均以刺络放血结合壮医药线点灸治疗,观察A组刺血总量为10ml,观察B组刺血总量为20ml,对照组单纯以西药(英太青)治疗。结果:观察B组与观察A组、对照组疗效及关节肿痛积分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5或P0.01);观察A组与对照组疗效及关节肿痛积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观察B与观察A组、对照组血尿酸水平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观察A组与对照组血尿酸水平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观察A、观察B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分别为6.5%、6.5%和29.0%,观察A组、观察B组两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观察A组与观察B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刺络放血结合壮医药线点灸治疗痛风急性关节炎期具有较好的疗效,且疗效与刺血量有关,出血量多疗效好。  相似文献   

2.
毛科丽 《新中医》2017,49(1):144-146
目的:观察刺络放血配合麦粒灸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临床疗效。方法:将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80例随机分为2组各40例,观察组给予局部刺络放血和艾炷灸,对照组给予针灸的临床治疗,观察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92.5%,对照组72.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血尿酸水平分别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间血尿酸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刺络放血配合麦粒灸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效果良好,值得临床运用。  相似文献   

3.
刺血疗法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90例对照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目的:观察刺血疗法不同刺血量及西药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将90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成A组、B组、C组,分别采用点刺穴位放血5 mL、10 mL及内服西药3种方法治疗.结果:B组止痛效果最好,疗效优于其它两组;B组与C组降血尿酸效果与A组相比,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B组与C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B组与其它两组降尿尿酸效果相比,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刺血疗法是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有效方法,疗效与出血量有关,其作用机制是通过抑制血尿酸的合成,促进尿尿酸排泄,发挥其疗效.  相似文献   

4.
火针不同刺血量治疗足部急性痛风性关节炎观察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文绍敦 《中国针灸》2005,25(11):779-780
目的:观察不同刺血量治疗足部急性痛风性关节炎之疗效.方法:将630例足部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A组、B组和C组,分别用火针点刺穴位放血20 mL、40 mL、60 mL.结果:A、B、C三组有效率分别为88.1%、92.8%、97.6%,C组疗效最好;C组与A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C组与B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刺血疗法是治疗足部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有效方法,疗效与出血量有关,出血量多者疗效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刺络放血疗法治疗维吾尔族患者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将60例维吾尔族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成A组、B组,分别采用刺络放血及内服西药2种方法治疗。结果:A组止痛疗效优于B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A与B组降血尿酸和疼痛评分下降效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刺络放血疗法是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有效方法,为城市和偏远地区维吾尔族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提供了一种有效而简便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辽宁中医杂志》2016,(2):381-383
目的:观察壮医药线点灸疗法治疗湿热蕴结型痛风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把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湿热蕴结型痛风性关节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使用壮医药线点灸疗法进行治疗,对照组则使用西药双氯芬酸钠进行治疗。结果:经过1个疗程的治疗后两组在疗效、关节肿痛积分及尿酸方面相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壮医药线点灸疗法在治疗湿热蕴结型痛风性关节炎方面具有很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壮医经筋疗法结合刺络放血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常规针刺与艾灸疗法治疗,观察组采用壮医经筋手法、壮医经筋针刺及刺络放血疗法治疗,1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1.43%、85.7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控显率分别为68.57%、42.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壮医经筋手法、壮医经筋针刺及刺络放血疗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较传统常规针刺与艾灸疗法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临床试验,考察壮医药浴药线点灸疗法在风毒病治疗中的有效性及其安全性。方法:将入选的360例患者随机分配到壮医药浴药线点灸疗法治疗组、中医针灸治疗对照组,治疗组180例采用壮医药浴药线点灸疗法治疗,对照组180例采用中医针灸治疗。结果:治疗后,两组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91.12%和90%,两组疗效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壮医药浴药线点灸疗法简便廉验,患者更容易接受;两组治疗后皮损分布、瘙痒、风团大小、发作频率、舌象评分均有明显改变,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01,其中舌象P<0.01),但脉象、目诊征治疗前后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LgE、组织胺、cAMP等实验室检查指标较治疗前均有改变,差异有显著性(P<0.001);但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未发现其它不良反应。结论:壮医药浴药线点灸疗法具有有效性、安全性、科学性,临床使用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刺络放血与热敏灸相结合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0例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00例和对照组60例.治疗组采用刺络放血与热敏灸相结合治疗.对照组采用西医药物常规治疗.治疗2个疗程后对比疗效并随访半年比较复发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8.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复发率为8%,对照组为3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刺络放血与热敏灸相结合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疗效优于西药治疗,且复发率较低.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点刺放血结合壮医药线点灸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124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62例,以点刺放血结合壮医药线点灸治疗;对照组62例,单纯以西药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关节肿痛、血尿酸、血胆固醇及甘油三酯的变化及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疗效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关节肿痛、血尿酸、血胆固醇及甘油三酯差值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6.4%和30.6%,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点刺放血结合壮医药线点灸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具有明显的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中药内服联合刺血疗法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46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以中药内服治疗(泄化浊瘀汤合四妙散加减);研究组采用中药内服(同对照组)联合刺血疗法。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VAS评分均有所下降,且研究组患者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内服联合刺血疗法既可从内清热解毒,清除脏腑湿浊,又可通经活络,从外清除经络瘀浊,取得协同作用,增强临床疗效及止痛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阳虚体质胃脘痛患者采用西药联合药线点灸及壮医药膳治疗的效果。方法:应用DSA-01中医四诊仪筛选60例阳虚型体质的胃脘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常规口服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口服西药基础上给予药线点灸并联合壮医药膳饮食治疗,两组治疗14 d后观察效果。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及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93.3%及90%,对照组分别为70%及76.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疗程结束后,观察组的阳虚型体质积分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复发率为16.7%低于对照组的4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阳虚体质胃脘痛患者采用西药联合药线点灸及壮医药膳治疗效果明显且复发率低,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电针配合刺血疗法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电针配合刺血疗法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效果。方法:将67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电针配合刺血疗法组(治疗组)34例和西药组30例,分别采用电针配合刺血疗法及口服西药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临床有效率、疼痛积分及血清尿酸的含量。结果: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组镇痛效果及降低血尿酸效果均优于西药组(P〈0.01)。结论:电针配合刺血疗法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能减轻疼痛、降低血尿酸含量,疗效明显优于西药组。  相似文献   

14.
瑶药结合药灸疗法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瑶药结合药灸疗法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给予双氯芬酸钾片、别嘌醇片治疗,治疗组30例采用瑶药结合药灸疗法治疗。15天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率80%,总有效率96.67%;对照组分别为83.33%和93.33%。治疗组在改善血尿酸、血沉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瑶药结合药灸疗法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有明显的临床疗效,且无明显毒副作用,安全可靠,是一种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壮医刺血疗法对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RA)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入组标准的RA病例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基础治疗药物为双氯芬酸钠双释放肠溶胶囊和甲氨蝶呤,对照组只予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基础治疗上行壮医刺血疗法。治疗12周。观察两组关节晨僵、肿胀、触痛症状以及炎症指标C-反应蛋白、血沉变化,以△DAS28评估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晨僵时间缩短、肿胀关节数少、触痛关节数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CRP、ESR下降更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治疗组△DAS28值更高,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壮医刺血疗法能减轻RA患者关节晨僵、肿胀、触痛症状,降低炎症性指标,改善临床疗效。结论:壮医刺血疗法治疗RA,具有较好的抗炎消肿止痛作用和缓解疾病活动的疗效,见效快,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周宇博  吴红斌 《河南中医》2019,39(12):1862-1865
目的:观察壮医药线点灸治疗寒湿凝滞型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痛经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药线点灸组、桂枝茯苓胶囊组和针刺组,每组各40例。药线点灸组给予壮医药线点灸,桂枝茯苓胶囊组口服桂枝茯苓胶囊,针刺组给予针刺疗法。比较三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疼痛症状积分情况,检测三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及血栓素B_2(thromboxane B_2,TXB_2)水平。结果:桂枝茯苓胶囊组有效率为87.5%,针刺组有效率为92.5%,药线点灸组有效率为97.5%,药线点灸组有效率优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治疗后痛经症状积分及TXB_2水平低于本组治疗前,且药线点灸组治疗后痛经症状积分及TXB_2水平低于其他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药线点灸组及针刺组治疗后低切水平低于桂枝茯苓胶囊组,药线点灸组中切水平低于桂枝茯苓胶囊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组与桂枝茯苓胶囊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药线点灸组高切水平低于针刺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桂枝茯苓胶囊组及针刺组治疗后红细胞(red blood cell,RBC)聚集指数、RBC压积及纤维蛋白原水平高于药线点灸组,RBC变形指数低于药线点灸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组治疗后、RBC压积低于桂枝茯苓胶囊组,RBC变形指数高于桂枝茯苓胶囊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壮医药线点灸治疗寒湿凝滞型痛经,可降低患者全血黏度及TXB_2水平,改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壮医药线点灸结合壮医药物竹罐治疗腰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45例腰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72例,试验组73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试验组采用壮医药线点灸结合壮医药物竹罐疗法进行治疗,治疗4周后比较两组VAS评分、ODI评分、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4.5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VAS、OD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VAS、ODI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治疗后VAS、ODI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壮医药线点灸结合壮医药物竹罐治疗腰痛较常规西医疗法临床疗效更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中药配合刺血疗法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加中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刺血疗法。观察两组疗效及治疗前后疼痛积分及血清尿酸含量的变化。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镇痛效果及降血尿酸效果均优于对照组(P0.01),且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中药配合刺血疗法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有较好的疗效,且无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放血疗法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效果。方法:纳入中山市大涌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8年1月至12月诊治的20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为本研究对象,按照是否给予放血疗法治疗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10例:常规西药治疗)与观察组(10例:放血疗法),比较两组患者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疼痛有效缓解率、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1周后,观察组患者血尿酸、红细胞沉降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放血疗法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常规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电针配合刺络放血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西药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电针配合刺络放血法,西药组口服秋水仙碱和消炎痛,观察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即刻止痛效果、长期止痛效果.结果:两组临床疗效、即刻及长期止痛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电针配合刺络放血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具有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