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9 毫秒
1.
常用抗精神病药物对肝功能影响分析青海省精神卫生防治院(810007)李昌英近年来随着对精神病和治疗药物研究的不断深入,发现有许多抗精神病药物应用后会导致肝功异常,因而引起了广大精神科医生的重视。但至今对于不同种类的抗精神病药物引起肝功异常的程度是否有...  相似文献   

2.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已成为抗精神病药物的一线药物。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应具有下列4个特点:(1)对精神分裂症有比较好的疗效;(2)在改善阻性、阴性症状或认知功能方面的治疗作用比较强;(3)较少或不会引起锥体外系副反应(EPS);(4)不会因催乳素水平升高而导致内分泌不良反应,如月经紊乱、溢乳等。齐拉西酮(ziprasidone)是由美国辉瑞制药公司研制开发的一个新型非典型抗精神病药,  相似文献   

3.
骆丹丹 《大家健康》2016,(8):168-169
目的:探讨精神病患者实施临床药物护理干预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该院收治的100例精神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即平均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仅给予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实验组患者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实施临床药物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及生存质量。结果:1)实验组患者治疗3个月后用药依从率为88%,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依从率(70%,P <0.05);2)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评定量表简表(WHOQOL -BREF)评分中,实验组患者生理领域及心理领域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精神病患者在进行抗精神病药物治疗过程中实施临床药物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保证患者疾病的治疗和护理,改善患者生存质量,促进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4.
抗精神病药物对血脂水平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抗精神病药物对患者治疗前后的血脂水平影响。方法:随机抽取我院100例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患者,在治疗前、后采用酶法检测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抗精神病药物使病人的TC、TG、HDL、LDL在治疗前后变化水平有影响,尤其对LDL的影响最为突出。结论:抗精神病药物严重影响病人的血脂代谢。  相似文献   

5.
吗丁啉治疗抗精神病药物的消化道副反应马兆峰,郑振宝(临沂市精神病医院)关键词吗丁啉;抗精神病药物;毒副作用.胃肠道笔者用吗丁啉治疗抗精神病药物所致消化道副反应,如恶心、呕吐、厌食等124例,有效率94.4%现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本组男85例,女39例...  相似文献   

6.
徐涛  刘逢安 《中外医疗》2012,31(9):107-107
目的了解目前我院住院心境障碍患者抗精神病药的使用情况。方法对110例住院心境障碍患者治疗中所用的抗精神病药物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最常用的药物是碳酸锂68例(61.8%)。(2)利培酮51例(46.4%)。结论本院心境障碍的药物治疗是比较规范的。  相似文献   

7.
桂琴 《当代医学》2016,(27):150-151
目的:观察分析抗精神病药物对患者肝功能的损害影响。方法选取确诊并接受药物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126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3例。实验组通过口服经典抗精神病药物氯丙嗪进行治疗,对照组通过口服非典型性抗精神病药物氯氮平进行治疗,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4周和治疗后8周对患者进行肝功能检测,分析比较患者用药后肝功能变化。结果氯丙嗪引起的肝功能损害23例,发生率为36.51%,氯氮平引起的肝功能损害12例,发生率为19.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氯丙嗪对肝功能指标ALT(67.3±9.7)U/L、AST(32.3±10.6) U/L、DBIL(2.4±1.3)U/L;治疗8周,氯丙嗪对肝功能指标ALT(35.3±9.4)U/L、AST(31.6±9.8)U/L、DBIL(2.3±1.6)U/L。实验组肝功能损害显著大于氯氮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精神病药物可引起患者肝功能损害,其中经典抗精神病药物较非经典抗精神病药物对患者肝功能损害更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女性精神分裂症伴有高泌乳素血症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使用自制调查表,收集70例女性精神分裂症伴有高泌乳素血症患者的一般人口学资料及病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4例(34.3%)患者抗精神病药物加量受到影响,31例(44.3%)患者治疗依从性降低,尤以年轻、未育的患者为多。37例(52.9%)患者需接受中药或溴隐亭治疗。结论:选择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时,要充分考虑抗精神病药物对其生理功能的影响。选择对泌乳素影响小的抗精神病药物是关键,积极治疗高泌乳素血症可以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的依从性,降低致残率。  相似文献   

9.
匡晶 《中国民康医学》2008,20(21):2549-2551
精神分裂症的药物治疗,从偶然发现的氯丙嗪到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大约已有40~50年的历史。随着临床治疗与研究的不断深入和几十年的经验总结,我们发现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如氯丙嗪,氟哌啶醇)对近30%的患者无效,同时伴随严重的不良反应(如镇静、体位性低血压、抗胆碱效应)以及锥体外系反应和迟发性运动障碍等危险。然而经过近十年来的临床汇总我们发现,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对患者的阴性症状似乎具有更高的疗效(在治疗阳性症状上与传统药物疗效相近),同时具有相对较低的锥体外系反应和较低的代谢水平的影响。真正地实现了让部分患者回归社会。  相似文献   

10.
秦红 《基层医学论坛》2006,10(5):426-427
新型抗精神病药物相对于传统的抗精神病药物有很多优点,包括对精神分裂症的阳性症状、阴性症状、认知症状的改善有更高的疗效,以及有更少的锥体外系症状(EPS)和迟发性运动障碍(TD)的倾向性。同时,新型抗精神病药物其副反应事件均少而轻减轻了传统的抗精神病药物副反应所带来的负担。因此,新型抗精神病药物已经作为精神分裂症及其它精神病性障碍的一线用药。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四物汤加减治疗抗精神病药物所致闭经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60例抗精神病药物所致闭经的育龄期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辨证采用四物汤加减治疗,治疗3个月(一个疗程)后按拟定的疗效评价方法由医生及患者共同评定疗效,采用不良反应症状量表(TESs)随访监测服药过程中的不良反应。结果总的疗效为痊愈33例(55%)、好转21例(35%)和无效6例(10%),显效率达90%。所有患者治疗一个疗程后其不良反应轻微,以消化道症状为主,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治疗过程中不同时间段的不良反应TESS分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四物汤加减治疗抗精神病药物所致闭经的疗效显著,不良反应轻。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合并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的疗效。方法:将50例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进行8周的对照研究,分别为健康教育合并抗精神病药物(研究组)和单用抗精神病药物组(对照组)。采用BPRS量表进行评定。结果:研究组在治疗4周末、8周末BPRS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性差异,与对照组BPRS评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健康教育合并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的治疗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新型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齐拉西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精神分裂症的药物治疗,从偶然发现的氯丙嗪到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已有40—50年的历史。随着临床治疗与研究的不断深入和几十年的经验总结,发现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如氯丙嗪、氟哌啶醇)对近30%的患者无效,同时伴随严重的不良反应(如镇静、体位性低血压、抗胆碱效应)以及锥体外系反应和迟发性运动障碍等危险。经过近十年来的临床汇总发现,  相似文献   

14.
刘联琦  周平 《中国民康医学》2006,18(20):778-779
目的:了解服用不同抗精神病药物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主观舒适度。方法:对200例使用不同抗精神病药物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测评抗精神病药物治疗中主观舒适度(SWN)简表、简明精神症状量表(BPRS)、药物副反应量表(TESS)。结果:氯丙嗪组、氯氮平组及氟哌啶醇组患者SWN评分接近,任意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奋乃静组、舒必利组、维思通组及阿立哌唑组患者SWN评分接近,任意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前三组中任一组与后四组中任一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且随着药物剂量的增大,SWN评分越来越低(r=-0.79)。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服用不同种类和不同剂量的抗精神病药物,主观舒适度不同。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抗精神病药物所致月经紊乱的治疗方法。方法选择住院的精神分裂症病人,随机分成两组,一组使用安乐片治疗(实验组),另一组使用乌鸡白凤丸治疗(对照组),观察8周。结果两组的总体疗效相当(Х^2=0.050,P〉0.05),安乐片与乌鸡白凤丸治疗抗精神病药物所致月经紊乱的疗效较好,可以明显提高患者服药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社区重性精神疾病患者抗精神病药物(APD)的使用情况。方法:调查130例社区精神疾病患者的抗精神病药物使用情况。结果:使用典型APD50例(31.85%),使用非典型APD58例(36.94%),使用氯氮平49例(31.21%);接受单一APD治疗77例(64.17%),联合使用2种APD治疗40例(33.33%),联合使用3种APD治疗3例(2.50%)。结论:深圳市宝安区社区精神疾病患者的用药比较规范,使用新型的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比例较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石家庄市第六医院门诊抗精神病用药处方情况,了解抗精神病药物的使用情况。方法:应用回顾性调查方法,统计2007年1月-12月抗精神病用药处方205I张,用限定日剂量(DDD)和药物利用指数(DUI)为指标,对处方的药物利用度、联合用药情况及使用合理性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处方中使用抗精神病药物共9,占全年统计处方的22.51%,占总金额的28.26%,各药物DUI均小于1。结论:该医院抗精神病用药合理。  相似文献   

18.
抗精神病药物致麻痹性肠梗阻14例报告袁德菊邓国秀(南充市精神卫生中心637000)抗精神病药物在治疗精神病的同时,常会引起各种副作用,多见有锥体外系反应,心血管及肝、肾功能损害等,还可导致麻痹性肠梗阻,现将我院近10年发生的14例报告如下。本组病例均...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抗精神病药物10年间的临床应用情况。方法调查本院1994年、1999年、2004年各50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用药情况,并计算各药物的使用频度。结果1994年、1999年、2004年各年度氯氮平使用频度一直高居抗精神病药物之首,但使用频度有下降趋势(P〈0.05)。各年度典型与非典型药物使用频度有逐渐下降趋势(P〈0.01)。结论典型抗精神病药物仍然在临床中广泛应用,但有下降趋势。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的应用正在逐年增长。  相似文献   

20.
护肝汤治疗精神药物所致肝胆湿热型肝损害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护肝汤治疗抗精神病药物所致肝损害的疗效探讨。【方法】将55例抗精神病药物所致肝损害患者随机双盲分为两组,治疗组28例,予护肝汤治疗;对照组27例,予凯西莱治疗。观察临床症状及丙氨酸转移酶(AST)、天冬氨酸转移酶(ALT)的变化4周。【结果】治疗4周后,治疗组临床症状、AST、ALT的改善情况与对照组相当(P〉0.05);治疗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分别为64.3%和92.9%,对照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分别为63.0%与96.3%。【结论】护肝汤对治疗抗精神病药物造成的以转氨酶升高为主的肝损害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