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银离子藻酸盐敷料在不同类型手术切口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进行腹部手术病例321例,术后切口使用普通无菌医用敷料的患者160例(对照组),其中Ⅰ类切口(清洁伤口)35例,Ⅱ类切口(相对清洁伤口)75例,Ⅲ类切口(清洁-污染伤口)50例.术后切口部位用银离子藻酸盐湿性敷料的患者161例(观察组),其中Ⅰ类切口32例,Ⅱ类切口76例,Ⅲ类切口53例.比较两组各类切口感染情况和切口愈合时间,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观察换药时疼痛情况.结果:Ⅰ类切口两组感染率均为0,组间无差异(P>0.05);Ⅱ类、Ⅲ类切口对照组感染率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Ⅰ类、Ⅱ类、Ⅲ类切口观察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Ⅰ类切口两组愈合时间差异不显著(P>0.05):Ⅱ类、Ⅲ类切口对照组愈合时间明显长于观察组(P<0.05).结论:腹部手术切口使用银离子藻酸盐湿性敷料效果显著,特别是在Ⅱ类、Ⅲ类切口中使用,不仅减轻疼痛,还能降低切口感染率,缩短切口愈合时间.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大黄、芒硝外敷腹部伤口脂肪液化的疗效。方法腹部切口脂肪液化患者80例,给予大黄、芒硝外敷促进切口愈合,结果切口愈合时间最短3 d,最长7 d,平均(6±3.2)d。结论腹部切口脂肪液化外敷大黄、芒硝能明显缩短伤口愈合时间。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湿润烧伤膏对腹部手术切口的作用。方法:腹部手术患者104例,观察伤口愈合情况,分为观察组54例,以湿润烧伤膏外敷切口;对照组50例以70%酒精纱布外敷切口结果:观察组切口疼痛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切口甲级愈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术后3个月观察组切口愈合良好,平态光滑,对照组有5例切口有隆起的瘢痕。结论:腹部手术切口外敷湿润烧伤膏,切口疼痛轻微,切口愈合快,瘢痕形成少。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应用湿性愈合敷料处理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疗效.方法 选择2008年10月至2011年2月在我院接受腹部手术后切口脂肪液化的患者65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35例,采用湿性愈合方法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传统方法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液化组织清除时间、换药次数及伤口愈合时间等指标.结果 观察组35例,平均愈合时间为15.26 d;平均换药次数为9.31(3 25)次;平均换药费用为432.35元.对照组30例,平均愈合时间为22.37 d;平均换药次数为26.80(8 ~82)次;平均换药费用为613.35元.观察组的平均换药频率、切口平均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 〈 0.05).结论 应用藻酸盐类湿性愈合敷料处理腹部切口脂肪液化,可以减少换药次数,减轻换药带给患者的痛苦,促进肉芽的生长,缩短液化切口愈合时间,避免切口继发感染.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新鲜马铃薯片外敷促进会阴切口愈合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住院行会阴侧切术的产妇19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98例.观察组每天采用0.1%碘伏擦洗切口后用新鲜马铃薯片外敷切口,每日2次;对照组每天采用0.1%碘伏擦洗切口2次.结果 观察组会阴切口愈合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会阴切口处肿胀及疼痛消退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使用自制马铃薯薄片贴敷会阴切口能有效加速肿胀及疼痛消退,促进会阴切口愈合.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早期扩创缝合治疗腹部切口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0-05—2012-05采用早期扩创缝合治疗腹部切口感染的6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与2000年以前采用传统方法扩张切口引流换药治疗腹部切口感染的6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切口愈合时间以及换药次数。结果观察组平均愈合时间为8.5 d,对照组为18.5 d。观察组平均换药次数为7.5次,对照组为22.5次。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扩创缝合治疗腹部切口感染效果显著,与传统方法相比,具有愈合时间短,换药次数少的特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碘伏联合贝复济预防急诊腹部污梁手术后切口感染的疗效.方法:106例急诊腹部切口污染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3例)和观察组(53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换药,观察组采用碘伏与贝复济换药,观察和比较切口感染及愈合情况.结果:观察组平均愈合时间、甲级愈合率、换药次数及切口感染率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其差异均有显著性,P均<0.05.结论:碘伏联合贝复济可以有效预防急诊腹部切口污染手术后的切口感染.  相似文献   

8.
研究皮下血浆引流管(SPD)防治腹部手术(AO)切口脂肪液化(FL)的临床效果。选取200例AO患者,随机分2组各100例。观察组实施SPD,对照组仅实施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切口FL发生情况,愈合时长,换药次数以及疼痛程度。结果显示,观察组98.0%(98/100)的患者切口甲级愈合,2.0%(2/100)出现切口FL。对照组86.0%(86/100)的病人切口甲级愈合,14.0%(14/100)出现切口FL。观察组愈合时长(15.2±2.2)d,住院时长(17.7±2.3)d,换药次数(8.4±1.9)次;对照组分别为(19.8±3.1)d、(20.2±2.1)d和(14.3±2.5)次。观察组疼痛患者:0级30.0%(30/100),I级64.0%(64/100),均高于对照组的3.0%(3/100)和44.0%(44/100)。中度以上疼痛患者:II级4.0%(4/100),III级2.0%(2/100)均低于对照组的36.0%(36/100)和19.0%(19/100)(P均0.05)。结果表明,对AO患者采用SPD,能够有效降低切口FL发生率,缩短愈合时长以及住院时长,减少换药次数,减轻患者疼痛。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尼古丁对腹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治疗作用.方法 将45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6例)给予常规保守治疗加无尼古丁贴片;研究组(19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尼古丁贴片(21 mg/片),每日更换一次贴片,应用至治愈或最长至7d.结果 研究组与对照组在腹痛缓解时间[(4.3±1.2)d与(5.3±1.4)d]、腹胀缓解时间[(3.7±1.5)d与(4.9±2.2)d]、肠鸣音恢复时间[(3.2±1.3)d与(4.4±1.7)d]、肛门排气时间[(4.5±1.2)d与(6.2±1.8)d]、治疗至出院时间[(7.3±2.6)d与(9.5±3.7)d]等方面相比均较短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的治愈率、总有效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尼古丁用于腹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治疗中可促进症状缓解、加快梗阻解除,缩短疗程,但对于治愈率未有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0.
生物蛋白胶在腹腔镜治疗消化性溃疡穿孔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生物蛋白胶在腹腔镜治疗消化性溃疡穿孔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消化性溃疡穿孔患者126例,按入院次序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3例.对照组作常规修补,观察组按对照组修补方法完成修补后在修补处喷涂生物蛋白胶.比较两组术后引流量、拔管时间、消化道瘘发生率、肠粘连发生率、过敏反应及平均住院天数.结果 观察组未发生过敏反应;其术后引流量为(65.3±7.5)mL,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10.2±9.6)mL(P<0.01).观察组无肠瘘及肠粘连发生;对照组经口服造影剂证实修补处有渗漏4例(4/63),均经B超引导下穿刺引流后痊愈.对照组术后肠粘连2例(2/63),均经非手术治疗后好转.两组并发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拔管时间为(25.4±3.2)h,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9.4±3.5)h(P<0.01).观察组平均住院天数为(4.3±1.2)d,显著低于对照组的(6.5±1.4)d(P<0.01).结论 生物蛋白胶应用于腹腔镜消化性溃疡穿孔修补术中,在封闭创面、促进溃疡愈合、预防胃或肠瘘及肠粘连等方面的效果确切,且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