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了解强制戒毒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对上海地区417例海洛因依赖强制戒毒人员进行测评。结果:强制戒毒人员的各项因子及总分、总均分显著高于常模(P<0.01)。在417例海洛因依赖强制戒毒人员中男女SCL-90测评中除阳性项目均分差异显著外(0.01相似文献   

2.
戒毒人员的社会认同状况与心理健康的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戒毒人员社会认同状况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社会认同量表和SCL-90症状自评量表对280名强制戒毒人员和280名非吸毒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强制戒毒人员SCL-90各因子得分均高于非吸毒人员,并存在显著性差异;戒毒人员的社会认同水平明显低于非吸毒人员(t=6.88,P〈0.001),但在成员身份维度上,戒毒人员得分高于非吸毒人员(t=-3.587,P〈0.001);戒毒人员的社会认同水平与SCL-90得分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r=-0.198,P〈0.001)。结论:戒毒人员的社会认同水平与其心理健康水平存在显著负相关,可通过改善强制戒毒人员的社会认同状况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从而巩固戒毒成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康复期强制隔离戒毒人员(以下简称强戒人员)的心理健康与毒品有关因素。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1130名康复期强戒人员进行团体心理测评,分析心理健康与吸毒的关系。结果:(1)康复期强戒人员SCL-90各因子得分随着吸毒时间的延长呈"U"型的变化趋势。(2)除人际敏感、恐怖和偏执因子外,康复期强戒人员SCL-90各因子得分和总均分均存在显著的吸食毒品种类组间差异,"海洛因、冰毒合用"组得分最高,"海洛因"组次之,"冰毒"组得分最低(P<0.05,0.01)。(3)除人际敏感、敌对、恐怖、偏执和精神病性因子外,强戒人员SCL-90各因子得分和总均分存在显著吸毒方式组间差异(P<0.05,0.01),"口吸、注射合用"组得分最高,"口吸"组得分最低。(4)强戒人员SCL-90各因子得分和总均分存在显著的戒毒次数组间差异(P<0.05,0.01),随戒毒次数的增加,各因子得分呈上升趋势。结论:康复期强戒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较差,吸毒时间、吸食毒品种类、吸毒方式和戒毒次数对强戒人员的心理健康产生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4.
强制戒毒的海洛因依赖者康复期转变动机的调查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目的 :了解强制戒毒的海洛因依赖者在康复期的转变动机。方法 :采用自拟的调查问卷对在我院强制戒毒 ,已进入康复期的 10 0例海洛因依赖者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对毒品相关危害的认知 ,躯体脱毒后的心理状况 ,是否采取行动进一步转变等。结果 :在康复期对戒毒具有不同心理状况的群体在毒品危害的认知程度上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戒毒者中不同的行动状况的群体在心理状况上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强制戒毒的海洛因依赖者缺乏改变的动机 ,自我效能感低下 ,在制定治疗康复计划时应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苯丙胺类药物依赖强制隔离戒毒人员的多巴胺水平与心理健康。方法:从湖南省白泥湖强制隔离戒毒所采用分层和整群抽样相结合的方法,收集符合纳入标准的ATS类药物依赖戒断者105名,同时招募100名健康男性志愿者,观察比较其与戒毒人员心理指标及多巴胺的差异性。结果:本研究分析的戒毒人员学历多为初中,无业及无稳定工作的比例最多,未婚人群占53. 3%,吸毒方式以吸入为主;健康对照者SCL-90、SDS及SAS心理因素评分均低于戒毒人员评分,血清中DA含量高于戒毒人员,经统计学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001); DA水平与SDS、SAS、SCL-90总分及其因子存在负相关性,即心理得分越高,DA水平越低; DA水平与强戒次数、吸毒累积时间、药物渴求度、吸毒量存在负相关性,强戒次数、吸毒累积时间、药物渴求度和吸毒量的增加会引起DA水平的下降,DA水平与年龄、职业、婚姻、收入、文化水平、吸食毒品种类经统计学检验,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ATS类药物依赖戒断者在戒毒过程中易发生心理问题,DA水平显著下降,因此,提高ATS类药物依赖戒断者体内DA水平,有助于改善吸毒者的心理素质对戒断成功可能会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强制隔离戒毒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对194名强制隔离戒毒人员进行精神症状自评量表(SCL-90)测评。结果:戒毒人员精神症状自评量表各因子分及总分均高于全国常模水平,有显著差异(P<0.01);男性心理健康水平略高于女性,其中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恐怖等因子分有显著差异(P<0.05),而躯体化、强迫症状、敌对、偏执、精神病性等因子分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吸毒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较差,要加强对吸毒人员的心理健康教育,特别是女性,必要时应给予心理矫治。  相似文献   

7.
康复期劳教戒毒人员人格特征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目的分析康复期的劳教戒毒人员的人格特征,探讨不同性别和初次吸毒年龄不同者的心理状况,为该人群的心理康复提供依据。方法运用自编的《个人情况登记表》和《艾森克个性问卷》对100例康复期的强制戒断的海洛因依赖者及当地100例正常人进行测评并对比,同时对男女海洛因依赖者测评结果进行对比,对初次吸毒年龄的评分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康复期劳教戒毒人员的P分和E分与对照组有极显著差异(P<0.001);女性吸毒者的N分显著高于男性(P<0.01);初次吸毒年龄与P分呈负相关(P<0.001),初吸年龄愈低其心理状况愈差。结论康复期的劳教戒毒人员,特别是女性和低年龄者存在严重的人格缺陷,必须予与重视;我国戒毒工作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8.
慢性支气管炎住院患者焦虑和抑郁调查与心理干预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了解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焦虑和抑郁的心理状况,为及时进行心理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和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对慢性支气管炎患者进行心理问卷调查研究,检出心理障碍者进行心理干预.结果 经住院后一周内心理问卷调查显示,87%的患者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心理干预前,患者SCL-90评分与全国常模进行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01);干预后,患者SCL-90评分与全国常模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1).结论 心理干预可明显改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心理健康状态,提高其心理应激水平.  相似文献   

9.
强制隔离戒毒人员心理健康状况分析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目的:了解强制隔离戒毒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及不同强戒次数对其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对80例强制隔离戒毒人员进行SCL-90评定,评定分值与全国常模进行对照分析,用SPSS11.5社会统计软件进行统计。结果:强制隔离戒毒人员SCL-90评定结果总分、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与常模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接受强制戒毒3次及以上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明显差于初次强制戒毒人员,两者在总分、强迫症状、抑郁、焦虑、敌对、精神病性及其他等因子上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强制隔离戒毒人员进入强制隔离戒毒所后,有较突出的心理健康问题,尤以抑郁、强迫、躯体化因子为著;强戒次数对强戒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有着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男性强制戒毒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家庭环境及其相关性。方法:选取兰州市某强制戒毒所戒毒人员70名为调查对象,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症状自评量表(SCL-90),家庭环境量表(FES-CV)进行问卷调查,用SPSS 17.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调查对象SAS和SDS总标准分分别为49.91±12.20和53.45±10.42,SCL-90总分为172.71±59.95。SAS、SDS和SCL-90得分均显著高于中国常模。家庭环境量表中矛盾性、成功性、娱乐性及宗教道德性与中国常模有显著性差异。家庭环境量表与症状自评量表相关分析显示矛盾性与躯体化、强迫、抑郁、敌对、恐怖、精神病性有显著的相关性。结论:强制戒毒人员的心理状况较差,与其家庭环境相关,应该注重加强对强制戒毒人员及家庭成员的心理干预。  相似文献   

11.
45例吸毒者SCL-90评定结果   总被引:7,自引:6,他引:7  
目的:了解海洛因依赖者脱毒后的心理健康状况,及不同吸毒年限对其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对45例海洛因依赖者进行SCL-90评定,同时评定35例正常人作为对照。结果:吸毒者脱毒后的阳性项目数及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意、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因子均分与正常对照有显著性差异( t值:4.605~9.143,P<0.01);吸毒年限在5年以上的抑郁因子均分及10年以上的焦虑因子均分与5年以下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t值:抑郁2.016、焦虑2.231,P<0.05)。结论:脱毒后的吸毒者有较突出的心理健康问题,吸毒年限的长短对抑郁、焦虑等症状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2.
海洛因依赖者脱毒后的睡眠质量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调查海洛因依赖者脱毒后的睡眠质量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 (PSQI)对103例海洛因依赖者脱毒后进行调查。结果·· :83.5%海洛因依赖者有睡眠质量问题 ,PSQI平均得分12.26±s1.46 ,逐步回归分析表明 ,影响患者脱毒后睡眠质量的主要因素依次为躯体化、生活事件、抑郁、焦虑和社会支持。结论·· :海洛因依赖者脱毒后存在严重的睡眠质量问题 ,在临床脱毒治疗后 ,应重视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 ,这有助于患者成功戒毒  相似文献   

13.
海洛因依赖者脱毒后不同时间对其心理症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研究海洛因依赖者脱毒后不同时间对其心理症状的影响。方法:用SCL-90症状量表对住所不同时段的吸毒者进行评定,计算SCL-90症状10项因子在各戒毒月数分类组的均值和标准差,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方法,对SCL-90症状10项因子在戒毒月数分类组间进行多重比较。结果:躯体化、抑郁、焦虑、精神病性、睡眠饮食障碍在戒毒1月组与戒毒2月组、3~6月组、半年以上组和精神病性、睡眠饮食障碍在戒毒2月组与戒毒半年以上组因子均分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人际关系敏感、恐怖、偏执在戒毒1月组与戒毒3~6月组、半年以上组因子均分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强迫症状在戒毒1月组与戒毒3~6月组、半年以上组和戒毒2月组与戒毒半年以上组因子均分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敌对在戒毒1月组与戒毒3~6月组因子均分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⑴缓解躯体化、抑郁、焦虑、精神病性、睡眠饮食障碍需要戒毒2个月;⑵缓解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恐怖、偏执需要戒毒3个月以上;⑶缓解敌对需要3~6个月,在康复中,某些心理应激因素会使戒毒者产生敌对等情绪。  相似文献   

14.
心理危机干预在戒毒人员接受延长戒毒期限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评估戒毒人员在接受延长强制隔离戒毒期限过程中的心理状态和感受,探讨运用系统心理危机干预模式进行心理危机干预,为保证戒毒所安全,维护社会秩序稳定提供有力措施。方法:自拟《戒毒人员基本情况调查问卷》对北京市公安局强制隔离戒毒所2008年6月-2008年8月在所的戒毒人员进行调查,并利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评估负面情绪反应程度,之后进行第一阶段系统心理危机干预。第二周再评估,再次进行心理危机干预,第四周进行第三次评估。结果:287例被调查者中男205例(71.4%)、女82例(28.6%),平均年龄32.95±7.37a。焦虑、抑郁分布情况:第一次调查:无情绪焦虑者12例(4.2%),严重焦虑78例(27.2%)。无抑郁情绪表现者仅为1例(0.3%),而严重抑郁达到202例(70.4%)。第三次调查,无情绪焦虑者282例(98.3%),严重焦虑者为0。无抑郁情绪表现者为256例(89.2%),而严重抑郁仅为1例(0.3%)。对延期戒毒期限的认识:①认为延期利大于弊:第一次调查:2例(0.7%),第三次调查:128例(44.6%),比较有显著性差异(^2=186.457,P〈0.001)。②认为对戒除毒瘾有作用:第一次调查:4例(1.4%),第三次调查:236例(82.9%),比较有显著性差异(x^2=452.036,P〈0.001)。③认为对保持操守有作用:第一次调查:6例(2.1%),第三次调查:136例(47.4%),比较有显著性差异(X^2=200.696,P〈0.001)。结论:运用此系统心理危机干预模式对戒毒人员进行心理危机干预,对于由于一个事件引发一个群体心理应激反映具有明显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5.
药物滥用者心理健康状况及其个性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吸毒者在劳教戒毒期间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与个性的关系。方法:采用心理症状自评量表和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量表,对劳教戒毒的吸毒者(219例)与对照组(不吸毒的财产型劳教人员209例)的心理健康状况和个性特质进行对比研究,利用多元方差分析和回归分析进行统计处理。结果:相对于财产型劳教人员,吸毒者的敌对和躯体化程度较高(敌对:F[1424]=16·32,P<0·01;躯体化:F[1424]=6·72,P<0·05),并且吸毒与否与性别在心理症状量表总分、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敏感、焦虑、敌对、恐怖、偏执和精神病性上有交互作用,吸毒者中男性的心理症状显著地高于女性;被试的个性特质对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具有显著的影响;吸毒者个性特质中的恃强性、兴奋性、敢为性、敏感性、怀疑性和幻想性显著高于对照组,并且吸毒与否与性别在聪慧性上交互作用显著(F[1424]=10·43,P<0·01),女性吸毒者聪慧性更高。结论:劳教戒毒初期的吸毒人员,特别是男性存在更为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并且吸毒者的个性特征对其心理健康状况具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索鼓圈音乐治疗对改善新型毒品成瘾者的心理干预效果。方法:将38名强戒收容的女性新型毒品成瘾者随机分成试验组(n=19)与对照组(n=19),对试验组进行6个月的鼓圈音乐治疗干预,同期对照组不进行干预,干预前后分别对两组分别以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测评量表、SCL-90项症状自评量表进行测评。结果:试验组的敌对、焦虑、抑郁等症状有改善(P〈0.05),躯体化症状有显著性改善(P〈0.01),人格因素无统计学差异;对照组在以上测评结果中没有任何明显变化(P〉0.05)。结论:音乐治疗对新型毒品成瘾者的情绪及躯体化症状有明显改善,对人格塑造无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海南省儿科医务人员心理健康状况,并对发现的心理健康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方法:2011年3月至2011年6月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对海南省14家医院正常在岗、无精神疾病的405名儿科医务人员进行问卷调查,问卷调查表包括一般状况调查表和症状自评量表( SCL-90).结果:海南省儿科医务人员SCL-90的评分在总分、总均分、阴性项目数、阳性项目数、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恐怖及精神病性与中国常模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05名儿科医务人员有119人(29.38%)有不同程度心理健康问题.在各因子分≥2分中,检出率最高为强迫,112人(27.65%);其次是抑郁,84人(20.74%);第三位为躯体化,81人(20.00%);第四位为焦虑,79人(19.51%).在职称比较中,各级职称在各因子比较中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夜班每月≥6 d与每月≤5 d和常白班的比较中,在躯体化、人际关系、焦虑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工龄的比较中,15~20年组与其他工龄组之间在躯体化、强迫、抑郁、恐怖、偏执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级别工作单位比较中,三级医院与一、二级医院各因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工作表现及身体健康自评上,表现良好、身体健康的与差或很差的各因子比较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海南省儿科医务人员各因子分普遍高于中国常模,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尤其是在强迫、抑郁、躯体化和焦虑等方面较为突出,有必要给予适当的心理训练和辅导.  相似文献   

18.
吸毒人群身心健康状况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吸毒人群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采用S-90症状自评量表,对我院美沙酮门诊人组治疗前的35例吸毒人员与正常人SCL-90常模(N=1388)进行S-90症状自评量表评定对照。结果:吸毒人群在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抑郁、敌对、精神病性(P〈0.01)、焦虑、恐怖(P〈0.05)因子水平显著高于正常人群,而在强迫症状、偏执(P〉0.05)因子水平与正常人群差异无显著性。而总均分(P〈0.01)与正常人群差异有非常显著性。结论:吸毒人群的身心健康水平与正常人群存在差异屁著性。  相似文献   

19.
杨蕾  万憬  徐彩霞  夏阳 《中国医药》2011,6(8):953-954
目的 了解难治性癫(癎)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 对40例初中以上文化水平,无智力缺陷的成人患者,使用临床症状自评90项(SCL-90)量表进行测量,测定结果 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40例患者测评结果:总分最高分227分,最低分103分,平均(159.63±35.04)分,其中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等因子分均高于中国成人常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难治性癫(癎)患者心理健康水平明显低于普通人群,在积极手术治疗的同时应关注该群体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对提高疗效及患者的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mental health in the patients with intractable epilepsy. Methods Totally 40 adult patients with middle school level or above, no mental deficiency, were tested with symptom checklist 90 scale. Results The patients with intractable epilepsy associated with different degrees of mental problems including somatization, obsessive-compulsive symptoms, interpersonal sensitivity, depression, anxiety and hostility. The factor scores of refractory epilepsy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normal adult. The differences were significant (P< 0.05). Conclusion The intractable epilepsy patient's psychological health i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normal peopl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