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观察分析心肌肌钙蛋白Ⅰ在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我院从2011年3月到2012年3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共60例,并选择同期的健康体检者60例作为对照组.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心肌肌钙蛋白Ⅰ (cTnⅠ)以及心肌酶(CKMB)的含量,以及两种检查项目的阳性率.结果 心肌梗死组患者的cTn Ⅰ以及CKMB的含量均明显要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在两项检查中,以cTn Ⅰ的阳性率最高,与心肌酶(CKMB)的阳性率对比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心肌肌钙蛋白Ⅰ能够在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中作为较为可靠、准确的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急性硫丹中毒患者血清心肌酶活力变化的规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以34例急性硫丹中毒患者为中毒组,30例健康检查者为对照组.中毒组均于入院当日及第3、5、9、14天,采空腹静脉血3ml,检测天冬氨酸转氨酶(AST)、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α-羟丁酸脱氢酶(HBDH)活力,同时做心电图(ECG)检查.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除轻度组的CK-MB活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余各中毒组血清中各种心肌酶活力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轻、中、重度中毒组患者血清心肌酶活力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 )中毒组患者于中毒第1天cK-MB活力最高为(89.30±12.57)U/L、其余各种心肌酶活力于中毒后3 d达高峰后逐渐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4例中毒患者的ECG异常率为47.06%(16/34).ECG异常组的心肌酶活力异常率明显高于ECG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急性硫丹中毒可致血清心肌酶活力升高,其升高程度与中毒程度有关,动态观测血清心肌酶活力,对判断病情及预后,指导治疗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急性毒鼠强中毒早期血清生化检测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急性毒鼠强中毒患者入院时血清电解质、肝功能、肾功能、心肌酶谱及肌钙蛋白T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46例毒鼠强中毒患者于入院6小时内即测定其血清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心肌酶谱及肌钙蛋白T。以40名健康者为正常对照。结果与正常对照比较 ,46例毒鼠强中毒患者的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无显著性差异(P>0.05) ;轻度中毒患者的心肌酶谱及轻、中度中毒患者肌钙蛋白T无显著性差异(P>0.05) ;中、重度中毒患者的心肌酶谱及重度中毒患者的肌钙蛋白T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早期毒鼠强中毒患者血清电解质、肝功能、肾功能 ,轻度中毒患者的心肌酶谱及轻、中度中毒患者的肌钙蛋白T无明显变化 ;而中、重度中毒患者的心肌酶谱及重度中毒患者的肌钙蛋白T阳性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 ,且与中毒程度相平行。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急性软组织伤患者血清心肌酶谱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DH)、α-羟丁酸脱氢酶(HBDH)、肌酸激酶(CK)及其同工酶(CK-Mb)等的表达量与软组织损伤程度的关系.方法 选择软组织损伤的119例患者资料,对多发性与局部性两组患者的心肌酶谱变化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软组织伤患者心肌酶谱较正常对照组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各项指标的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软组织损伤患者心肌酶谱变化明显,变化量与损伤程度成正相关.  相似文献   

5.
探讨大株红景天注射液对急性重度CO中毒患者心肌损伤的影响。北京中医院怀柔中医院收治的急性重度CO中毒患者7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高压氧、甘露醇、地塞米松、胞磷胆碱注射液、神经节苷脂、依达拉奉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大株红景天注射液治疗,1次/d,连续治疗2周。治疗前和治疗2周后,分别检测各项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治疗前两组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cTnⅠ)、肌红蛋白(Myo)、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CK-MB、cTnⅠ、Myo、LVEF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观察组CK-MB、cTnⅠ、Myo均明显低于对照组,LVEF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前两组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内皮素(ET-1)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hsCRP、VEGF、ET-1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观察组hsCRP、ET-1明显低于对照组,VEGF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前两组NO、一氧化氮合酶(NOS)、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 NOS)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NO、NOS、i NOS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观察组NO、NOS、i NOS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提示,大株红景天注射液治疗急性重度CO中毒患者,减少了心肌血管内皮细胞损伤,改善心功能,保护受损的心肌。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血液灌流对老年急性重度有机磷中毒患者脏器的保护效果,为临床推广应用该方法提供依据。方法将某医院收治的老年重度有机磷中毒患者1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血液灌流组(灌流组)与常规药物治疗组(对照组)各60例。入院后2 h内与治疗后第3天,比较两组患者血肌酐(Scr)、胱抑素(Crs-C)、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血清肌钙蛋白Ⅰ(cTnⅠ)、B型钠尿肽(BNP),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入院后2 h,2组患者血Scr、Crs-C、AST、ALT、CK-MB、cTnⅠ、BNP、NSE、PT、APT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3天,灌流组血Scr、Crs-C、AST、ALT、CK-MB、cTnⅠ、BNP、NSE、PT、APTT水平较对照组均明显降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液灌流可减轻有机磷中毒患者心脏、肝、肾及脑损伤程度,减轻血凝系统异常,对毒素吸收后继发的各脏器功能损伤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康成武  刘伟 《中国医师杂志》2005,7(9):1267-1267
为探讨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心肌酶谱变化及临床意义,本文对38例急性重度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的心肌酶谱进行了动态监测。结果表明,急性重度一氧化碳中毒可导致明显的心肌损害,高压氧有显著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谷草转氨酶(AST)、心肌肌钙蛋白Ⅰ(cTnⅠ)以及胆碱酯酶水平检测对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70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为观察组,同期健康体检人员70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AST、 cTnⅠ以及胆碱酯酶水平。观察组患者参考临床症状严重程度分为轻中度中毒亚组与重度中毒亚组,比较两亚组的AST、 cTnⅠ以及胆碱酯酶水平,分析AST、 c TnⅠ以及胆碱酯酶水平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结果 观察组的AST、 cTnⅠ水平高于对照组,胆碱酯酶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重度中毒亚组的AST、 cTnⅠ水平高于轻中度中毒亚组,胆碱酯酶水平低于轻中度中毒亚组(P<0.05)。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与AST、 cTnⅠ水平呈正相关,与胆碱酯酶水平呈负相关(P<0.05)。结论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AST、 cTnⅠ以及胆碱酯酶水平均发生异常改变,检测上述指标水平可鉴别疾病发生情况与病情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血清肌钙蛋白Ⅰ与心肌酶谱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罗定市人民医院2019年1月-2021年1月收入的60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组,并将同期病房普通外科患者6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入选者血清肌钙蛋白Ⅰ与心肌酶谱水平。结果 研究组c TnⅠ、AST、LDH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通过血清肌钙蛋白Ⅰ与心肌酶谱诊断,能够明确诊断急性心肌梗死,有利于患者早期诊断,在临床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是较为良好的诊断指标,可改善患者预后,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肌钙蛋白Ⅰ(cTnⅠ)和N末端B型钠尿肽(NT-ProBNP),对60岁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检测意义。方法我院2012年1月~2013年6月期间心脏病患者共138例,入院后测定cTnⅠ和NT-ProBNP。根据cTnⅠ和NT-ProBNP血清浓度将患者分为三组:A组:cTnⅠ、NT-ProBNP两项指标均低于参考值;B组:cTnⅠ或NT-ProBNP单项高于参考值;C组:cTnⅠ、NT-ProBNP两项均高于参考值。患者出院后随访12~18个月,观察比较组间因心衰复发或心衰恶化死亡的发生率。结果老年心衰患者心功能II、III、IV级组NT-ProBNP、cTnⅠ均高于心功能I级组(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随访结果:心衰复发率B组高于A组,C组高于A组(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死亡率C组高于A组(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组与A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检测血浆cTnⅠ和NT-ProBNP,对老年心衰患者的有较高价值。  相似文献   

11.
1,6-二磷酸果糖治疗新生儿窒息心肌损害3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1,6一二磷酸果糖治疗新生儿窒息心肌损害的疗效。方法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2组患儿入院后均给予综合治疗,并于生后12 h测定心肌酶谱、肌钙蛋白及心功能,治疗组则在此基础上加用1,6一二磷酸果糖治疗。结果2组患儿治疗后心肌酶谱各项指标进行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患儿肌钙蛋白测定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心功能检查指标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右心室射血分数(RVEF)、二尖瓣血流频谱测定E峰和A峰峰值流速比值E/A(MVE/A)、三尖瓣血流频谱测定E峰和A峰峰值流速比值E/A(TVE/A)2组患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1,6一二磷酸果糖可作为治疗重度新生儿窒息心肌损害的常规辅助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12.
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血清心肌酶谱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通过检测有机磷中毒(AOIP)患者血清心肌酶谱,探讨患者心肌酶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用美国生产的杜邦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了116例AOIP患者和50例健康对照组心肌酶谱水平。结果患者心肌酶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定期检测患者心肌酶谱对于临床治疗、观察愈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脑卒中急性期患者血清心肌酶谱的变化,及其与脑卒中性质、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 选择125例脑卒中急性期患者,根据脑卒中性质分为脑梗死组和脑出血组,根据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分为有意识障碍组与无意识障碍组,所有患者分别于入院第2天抽血测定血清心肌酶谱水平,比较各组心肌酶谱异常情况.结果 脑卒中急性期患者血清心肌酶谱异常发生率分别为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7.20%(9/125)、肌酸激酶(CK)24.00%(30/125)、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14.40%(18/125)、乳酸脱氢酶(LDH)27.20%(34/125)和α-羟丁酸脱氢酶(HBDH)21.60%(27/125);脑梗死组血清心肌酶谱异常发生率与脑出血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有意识障碍组血清心肌酶谱异常发生率高于无意识障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脑卒中急性期患者血清心肌酶谱异常发生率较高,其异常发生率与脑卒中性质无关,与脑卒中病情严重程度有关,有意识障碍患者血清心肌酶谱异常发生率明显高于无意识障碍患者.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患者的血清心肌酶谱水平的变化。方法选择2014年9月—2016年10月本院收治的38例SAH患者作为研究组,同期选择在本院门诊部进行体检且检查结果为健康的38名调查对象为对照组,对两组调查对象进行血清心肌酶谱检查,观察并比较两组调查对象的检查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研究组患者的乳酸脱氢酶(lactic dehydrogenase,LDH)、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partate transaminase,AST)及血清肌酸磷酸激酶(creatine phosphokinase,CK)[(181.4±7.6)、(27.4±4.3)、(63.2±10.0)U/L]均显著高于对照组[(165.6±4.3)、(21.4±0.7)、(38.0±2.6)U/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1.154、8.490、15.034,均P0.05)。结论 SAH对人体心脏损害的程度较大,患者的血清心肌酶谱会发生较大变化,有效分析SAH患者血清心肌酶谱的变化,对于患者后续的治疗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血浆肌钙蛋白Ⅰ(cTnⅠ)和N末端B型钠尿肽(NT-ProBNP)对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选择本院2012年1-11月住院的心脏病患者共161例,入院后24 h内进行cTnⅠ和NT-ProBNP同步测定。根据cTnⅠ、NT-ProBNP结果将患者分为三组吗,A组:cTnⅠ、NT-ProBNP均低于临界点;B组:cTnⅠ、NT-ProBNP其中之一高于临界点;C组:cTnⅠ、NT-ProBNP均高于临界点。出院后随访1年,指标包括心功能恶化再住院或心力衰竭恶化死亡。结果:心衰越重患者NT-ProBNP升高越明显,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TnⅠ在心功能Ⅳ级组与心功能Ⅰ、Ⅱ、Ⅲ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结果:B组与A组比较,再住院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组与A组比较,再住院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死亡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联合检测血浆cTnⅠ和NT-ProBNP,更能准确预测心衰患者预后,对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更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和探讨婴幼儿肺炎血清心肌酶谱和肌钙蛋白Ⅰ(cTnⅠ)的变化. 方法 以临床诊断为肺炎的患儿为研究对象,比较重症肺炎组(42例)、普通肺炎组(30例)心肌酶变化情况,并研究重症肺炎患儿中动脉氧分压[Pa(O2)]与心肌酶水平的相关性. 结果 婴幼儿肺炎患儿血清心肌酶谱和肌钙蛋白I存在异常增高,尤以重症肺炎为著(P<0.05).随缺氧严重程度的加深,心肌酶、cTnⅠ均出现升高.表明重症肺炎组患儿动脉血氧分压与心肌酶谱、cTnⅠ均呈负相关. 结论 婴幼儿重症肺炎应重视监测心肌酶谱及cTnⅠ水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血清心肌肌钙蛋白Ⅰ(cTnⅠ)测定对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微小心肌损伤的诊断及预后评估的临床价值.方法 60例UAP患者(UAP组)测定血清cTnⅠ含量,以cTnⅠ≥0.1 μgL为cTnⅠ阳性组,cTnⅠ<0.1μg/L为cTnⅠ阴性组,分析其基本临床资料、冠状动脉病变、心脏事件的相关性.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40例作为对照组.结果 UAP组cTnⅠ阳性率(35.0%,21/60)明显高于对照组(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TnⅠ阳性组冠状动脉多支病变和/或高度狭窄发生率(19.0%,4/21)高于cTnⅠ阴性组(5.1%,2/39),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90 d内心脏事件发生率cTnⅠ阳性组(33.3%,7/21)明显高于cTnⅠ阴性组(5.1%,2/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血清低水平cTnⅠ是反映微小心肌损伤的敏感和特异指标,cTnⅠ定量测定对UAP患者危险分层及预后评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急性砷化氢中毒对心脏的影响.方法 以42例急性砷化氢中毒患者作为病例组(轻度中毒组20例、重度中毒组22例),另设健康对照组42例,以受试者心电图和血清生化指标[肌酸磷酸激酶、天冬氨酸转氨酶、α-羟丁酸脱氢酶、乳酸脱氢酶,以及血红蛋白(Hb)和总蛋白(TP)]是否异常为评价标准.结果病例组心电图异常率为73.81%,轻度中毒组的心电图异常率明显低于重度中毒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重度中毒组心肌酶、TP以及Hb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中正常心电图组与异常心电图组的心肌酶谱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电图和血清生化指标可作为急性砷化氢中毒心脏损害的观察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血液中心肌酶谱及C反应蛋白(CRP)在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I)时的变化以及临床意义。方法:对47例经过治疗的AOPI患者,根据中毒的程度分为轻度中毒组,中度中毒组和重度中毒组,并以22例健康体检者作对照组,连续监测血液中的心肌酶谱和C反应蛋白的含量。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较,AOPI患者血清中心肌酶谱及CRP除各别轻度中毒者以外,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且与中毒程度呈一定的平行关系。结论:AOPI患者血清心肌酶谱及CRP升高越显著,且持续时间越长,提示中毒程度越重,其预后不良,对判断预后及指导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和肽素、缺血修饰白蛋白(IMA)与急性一氧化碳中毒(ACOP)心肌损伤的关系.方法 选择不同中毒程度ACOP患者110例作为中毒组,其中轻度中毒22例(轻度中毒组),中度中毒50例(中度中毒组),重度中毒38例(重度中毒组),同期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对照组,中毒组在入院后2h、7d抽取静脉血3ml,对照组在体检时抽取静脉血3ml,检测心肌肌钙蛋白Ⅰ(cTnⅠ)、IMA、和肽素水平.中毒组依据有无出现并发症,分为并发症组26例,非并发症组84例.比较各组cTnⅠ、IMA、和肽素水平的差异.结果 入院后2h,轻度、中度、重度中毒组IMA降低[(62.50 ±2.17)、(59.04±3.10)、(56.01±8.85) kU/L]、和肽素升高[(2.82±0.73)、(7.31±0.95)、(13.08±1.96) μg/L],与对照组[(67.23±1.40) kU/L和(0.87±0.19)μg/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中度中毒组与轻度中毒组、重度中毒组与轻度中毒组和中度中毒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cTn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后7d,各组IMA、和肽素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中度、重度中毒组cTnⅠ升高[(1.80±0.17)、(2.34±0.46)、(2.60±0.54) μg/L],与对照组[(1.27±0.28)μg/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中度中毒组与轻度中毒组、重度中毒组与轻度中毒组和中度中毒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组入院后2h和入院后7dIMA、和肽素水平均高于非并发症组[(54.62±1.53) kU/L比(57.89±4.02) kU/L、(60.65±3.61) kU/L比(66.84±1.78) kU/L和(13.88±1.45) μg/L比(6.99±3.39)μg/L、(6.65±1.82) μg/L比(2.47±0.61)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组入院后7 dcTnⅠ水平明显高于非并发症组[(3.10±0.22) μg/L比(1.87±0.27)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提示不同程度的ACOP患者早期和肽素水平与IMA水平呈负相关(r=-0.560,P<0.01).结论 检测IMA和和肽素对ACOP心肌损伤早期诊断、判断预后转归及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