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观察干姜、高良姜、丁香、小茴香、吴茱萸、肉桂、花椒、胡椒、荜茇、荜澄茄10味温中散寒药对胃实寒证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探讨温中散寒药的作用机理。方法:设空白组、模型对照组、阳性对照组、2个寒性药对照组、10个受试药物组,予以灌服寒凉药冰知母水提液复制胃实寒证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10个受试药物组分别灌胃10味温中散寒药,连续3次,取血测定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干姜、肉桂、丁香、吴茱萸、小茴香、荜茇组均能够明显降低高、中、低切全血黏度与高、中切还原黏度、降低红细胞压积和卡松屈服应力(P〈0.05或P〈0.01);干姜、丁香、吴茱萸、小茴香、荜茇组能明显降低血沉方程K值(P〈0.01);丁香还有显著地降低红细胞聚集指数作用(P〈0.05);吴茱萸还有显著地降低红细胞聚集指数、升高红细胞变形指数作用(P〈0.05);小茴香还有显著升高红细胞变形指数作用(P〈0.05)。花椒、胡椒都有显著降低高、低切全血黏度与高切还原黏度、降低红细胞压积作用(P〈0.05);花椒还有显著降低血沉方程K值作用(P〈0.01);而高良姜只对红细胞压积与血沉方程K值有改善作用(P〈0.05或P〈0.01),荜澄茄对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的改变作用不明显。结论:温中散寒药通过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从而有效改善胃寒气血郁滞症状,发挥治疗胃实寒证的药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干姜、高良姜、丁香、小茴香、吴茱萸、肉桂、花椒、胡椒、荜茇、荜澄茄等10味温中散寒药对胃实寒证大鼠胃组织AC,PDE,cAMP,cGMP及cAMP/cGMP的影响,探讨温中散寒类中药温热药性的本质。 方法: 灌服4 ℃冰知母水提液复制大鼠胃实寒证模型,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干姜组、高良姜组、丁香组、小茴香组、吴茱萸组、肉桂组、花椒组、胡椒组、荜茇组、荜澄茄组等10个治疗药组以及石膏、黄连2个反性药组,分别灌服相应的中药水煎液,观察各组中药对胃实寒证大鼠胃组织AC,PDE,cAMP,cGMP及cAMP/cGMP的影响。 结果: 10味温中散寒药能显著升高胃实寒证大鼠胃组织中AC含量(P<0.05或P<0.01),降低PDE含量(P<0.05或P<0.01),升高cAMP含量及cAMP/cGMP(P<0.05或P<0.01)。 结论: 温中散寒类中药是通过升高胃组织细胞内AC与cAMP含量、降低PDE含量、调节cAMP/cGMP稳定而呈现温热性能,从而发挥温中散寒功效,恢复胃的生理功能。  相似文献   

3.
10味温中散寒药对胃实寒证大鼠胃黏膜组织病理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观察干姜、肉桂、丁香、吴茱萸、小茴香、高良姜、荜茇、荜澄茄、花椒、胡椒10味温中散寒药对胃实寒证大鼠胃黏膜组织病理学的影响,以期观察温中散寒药的温胃、护胃作用,探讨温中散寒药的作用机制与药效本质。 方法: SD雄性大鼠分为15个组:空白组、模型组、附子组、干姜组、肉桂组、丁香组、吴茱萸组、小茴香组、高良姜组、荜茇组、荜澄茄组、花椒组、胡椒组、石膏组、黄连组。灌服知母水提液17.5 g·kg-1,2次/d,连续2 d建立大鼠胃实寒证模型。附子组13.5 g·kg-1,干姜、胡椒组8.1 g·kg-1,肉桂、吴茱萸组4.1 g·kg-1,丁香、荜茇、荜澄茄组2.7 g·kg-1,小茴香、高良姜、花椒组5.4 g·kg-1,石膏组54 g·kg-1,黄连组4.5 g·kg-1,2次/d,连续3次。肉眼观察胃黏膜变化,光镜下观察胃黏膜组织病理学改变并根据胃组织病理改变的评分标准进行评分。 结果: 肉眼观察,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胃黏膜表面颜色灰暗、皱缩、无光泽,有大小不等的出血点;与模型组比较,10个温中散寒药组的胃黏膜均有所改善。光镜下观察,与模型组比较,除高良姜组外其余9个组均能明显减少炎细胞浸润(P<0.05或P<0.01);10个温中散寒药组均能明显减少胃黏膜腺体的破坏(P<0.01)。 结论: 10味温中散寒药通过改善大鼠胃黏膜的破坏从而发挥其治疗胃实寒证的药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干姜等10味温中散寒药对胃实寒证大鼠尿17-OHCS与CAs以及血清ACTH、D-β-H的影响,探讨其对胃实寒证大鼠交感神经-肾上腺系统机能的影响,揭示10味药的温热药性本质。方法:除空白组外,其余动物灌服知母冰水液建立胃实寒证模型。造模成功后分为模型组、阳性组、干姜等10个温中散寒药组以及石膏、黄连2个反性药对照组,给药3次后检测尿液17-OHCS及CAs含量和血清ACTH、D-β-H含量。结果:模型组大鼠尿液中17-OHCS、CAs、血清中ACTH、D-β-H含量均降低,各治疗组大鼠均显著升高。结论:10味温中散寒药有提高胃实寒证大鼠交感神经-肾上腺机能的作用,通过增强机体交感神经-肾上腺机能而呈现其温热药性。  相似文献   

5.
肉桂辛甘而热,补肾火,温脾胃,且可通脉散寒止痛。本品为温中散寒之要药,能治沉寒痼冷之病症。元胡辛苦温通,活血兼能行气,为血瘀气滞诸痛的常用药。二药相配则温中散寒活血通经止痛的功效较好。我们研制的“胃速安散”皆以肉桂、元胡为主药,临床用治溃疡引起的胃脘痛,有效率为93%,且取效迅速,无副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八角茴香水提物对实寒证大鼠的影响。方法:采用生石膏、龙胆草、黄柏和知母水煎液(2:1.2:1:1.5)灌胃复制实寒证大鼠模型,观察八角茴香水提物对实寒证大鼠一般体征的影响,测定大鼠血浆中乳酸(LD)、丙酮酸、甘油三酯、促甲状腺激素(TSH)、甲状腺素T4(T4)及肝组织中LD、丙酮酸、肝糖原含量,检测肝组织中乳酸脱氢酶(LDH)、琥珀酸脱氢酶(SDH)及ATP酶的活力。结果:八角茴香水提取物对实寒证模型大鼠的一般体征有改善作用,可降低血浆中甘油三酯、可升高血浆中丙酮酸、T4及TSH含量;可降低肝匀浆中LD、肝糖元含量及LDH活性,可升高肝匀浆中LDH活性及Ca2+-Mg2+-ATP酶活力。结论:八角茴香水提物可改善实寒证大鼠的一般体征,改善物质及能量代谢,调节甲状腺轴功能, 起到温阳散寒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张萌萌  王丹  魏大能  叶洵  何林  庞文强  彭伟  吴纯洁 《中草药》2022,53(9):2731-2739
目的 基于中药质量标志物(quality marker,Q-Marker)概念,在验证花椒温中止痛功效的基础上,分析花椒提取物在正常大鼠及模型大鼠的血中移行成分。方法 采用ig冰水结合冰浴方式建立寒邪犯胃型胃脘痛大鼠模型,并连续ig花椒提取物2周,观察大鼠一般情况,并对全血血细胞计数、脏器指数和胃组织病理变化进行检测。应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对对照组、模型组、空白给药组、花椒高剂量组大鼠的血清样本数据进行采集,通过主成分分析和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法分析花椒温中止痛的潜在物质基础。通过Pharm Mapper反向对接筛选入血成分的作用靶点,并进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通路富集分析;构建成分-靶点-通路网络图;应用分子对接技术对主要作用通路进行验证。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花椒组大鼠耳廓颜色明显变红,全血白细胞、淋巴细胞及单核巨噬细胞计数明显升高(P<0.05),胸腺指数明显增加(P<0.01);胃组织局部坏死脱落和变性细胞减少。从空白给药组、花椒高剂量组大鼠血清中...  相似文献   

8.
阳和汤《外科全生集》方,外科阴证治疗的主要方剂。其功犹如阳光普照,阴霾四散,故有“阳和”之名。方中熟地、鹿胶大补阴血,益肾助阳;姜炭温中,破阴回阳,肉桂入营,温通血脉;麻黄协姜、桂达表散寒,宣通气血;芥子祛皮里膜外之痰;甘草和药解毒。痰凝血滞,既虚且寒,诚如张秉成...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高良姜、大高良姜、红豆蔻黄酮类成分对胃溃疡寒证大鼠环核苷酸水平及交感神经-肾上腺轴的影响,探讨3味山姜属中药温热药性的物质基础。方法:采用灌服冰知母水煎液与15%冰乙酸制备大鼠胃溃疡寒证模型,以干姜姜辣素为阳性对照,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测定腺苷酸环化酶(AC)、磷酸二酯酶2(PDE2)、环磷酸腺苷(cAMP)、环磷酸鸟苷(cGMP)、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多巴胺β羟化酶(D-β-H)含量。结果:与空白组比较,胃溃疡寒证模型组大鼠胃组织AC、cAMP含量及cAMP/cGMP比值显著降低,PDE2含量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高良姜、大高良姜、红豆蔻高低剂量组大鼠胃组织AC含量升高;高良姜、大高良姜、红豆蔻高低剂量组大鼠胃组织PDE2含量显著降低,cAMP含量、cAMP/cGMP比值显著升高(P<0.01或P<0.05)。结论:3味山姜属中药黄酮类成分通过调节胃溃疡寒证大鼠环核苷酸水平从而促进交感神经-肾上腺轴功能活动的作用,也体现出黄酮类成分药性温热。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五味子对冰乙酸性胃溃疡寒、热证大鼠模型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8,IL-8)、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寒、热因素结合冰乙酸涂抹法建立大鼠胃溃疡寒、热证模型,通过 HE 染色观察组织病理改变,联合采用酶联免疫法、RTPCR、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受试大鼠血清 IL-8、VEGF 的含量变化。结果:五味子能够缩小冰乙酸胃溃疡寒热证模型的溃疡面积;冰乙酸涂抹型胃溃疡模型组血清及组织内的 IL-8、VEGF 含量显著升高,与空白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五味子可显著升高热证组、寒证组中 VEGF 的表达(P<0.01),同时下调热证组、寒证组中 IL-8的表达(P <0.05)。五味子对胃溃疡面积的缩小作用与对 IL-8及 VEGF 的调节作用呈显著相关性。结论:五味子能够改善冰乙酸性胃溃疡寒、热证大鼠模型胃溃疡黏膜面积,可能通过下调 IL-8的表达,同时促进 VEGF 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1.
针刺配合推拿治疗乳癖4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乳癖是指妇女乳房部常见的慢性良性肿块,以乳房肿块和胀痛为主症,常见于青壮年妇女,相当于现代医学"乳腺小叶增生".在临床上笔者采用针刺配合推拿疗法治疗本病42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笔者自 1 998年以来采用西瓜霜喷剂治疗褥疮( ~ 期 ) 32例 ,效果显著 ,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32例中男性 1 9例 ,女性 1 3例 ;年龄 38~ 81岁 ,平均 5 6.9岁 ;原发病为脑血管病者 2 1例 ,脊髓损伤致截瘫者 6例 ,中毒性脑病后遗症者 3例 ,晚期癌症者 2例。32例患者有褥疮 60处 ( 6例有 3处 ,1 5例有2处 ,1 2例 1处 ) ,其中属 期者 45处 , 期者 1 5处 ;发于骶尾部者 32处 ,肩胛部者 7处 ,足跟部者9处 ,髂骨突部者 1 2例 ;面积 1 .7cm× 9.6cm~ 9.5 cm× 9.6cm,平均 5 .7× 5 .8cm。治疗方法局部皮肤常规消毒后清除创面坏死组织 ,使创面显…  相似文献   

13.
解热宁治疗感冒发热12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长期中医急症治疗感冒发热病症的实践中,笔者总结出解热宁经验方,治疗观察感冒发热120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刺络拔罐法治疗痤疮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痤疮是一种毛囊皮脂腺结构的慢性炎症样疾患.其原因是青春发育期,机体内雄性激素水平增高,造成皮脂腺增生肥大、皮脂分泌过多、毛囊壁的角质肥厚,导致皮脂向表面皮肤排泄障碍.现用刺络拔罐治疗痤疮30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针药结合治疗乳腺增生症6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针药结合治疗乳腺增生症的临床疗效.方法:用针刺乳周及相关穴位配合中药乳癖消治疗乳腺增生症60例,和单纯口服乳癖消治疗60例进行比较.结果:前者治愈率41.7%,总有效率为95%,后者分别为18.3%和73.3%.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05).结论:针药结合治疗乳腺增生症效果优于单纯中药治疗.  相似文献   

16.
周围性面瘫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属中医学"卒口僻"范畴.笔者采用针刺配合刺络拔罐治疗周围性面瘫90例,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7.
巨刺法结合电针治疗原发性坐骨神经痛4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巨刺法结合电针治疗原发性坐骨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患侧取主穴环跳和所选配穴,施以电针30min,每日1次,10次1疗程.健侧取主穴环跳和相应配穴,施以巨刺法,行捻转提插各30s,2日1次,5次1疗程.结果:40例患者一般1~2个疗程治愈.治愈29人,占72.5%;好转10人,占25%;无效1人,占2.5%;总有效率97.5%.结论:巨刺法结合电针治疗原发性坐骨神经痛见效快,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8.
孙苏 《江苏中医药》2001,22(12):22-22
笔者通过多年探索 ,自拟复肝汤治疗肝硬化失代偿 ,疗效满意。现将 84例临床资料整理介绍如下 :1 一般资料84例中 ,男 6 8例 ,女 1 6例 ;年龄 1 8~ 6 2岁 ,平均 45 .2岁 ;病程 6个月~ 1 5年 ,平均 4.3年。全部病例均符合 1 995年全国传染病寄生虫病学术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1]2 治疗方法所有病例均予自拟复肝汤治疗。药用党参、黄芩、炒白术、柴胡、青皮、陈皮、桃仁、红花、地鳖虫各 1 0 g,黄芪 3 0 g,丹参、茯苓各 2 0 g。辨证加味 :湿重者选加制半夏、知母 ;脾脏肿大加鳖甲 ;伴黄疸者加赤芍、生甘草 ;腹胀、腹水明显者加大腹皮、大腹…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推拿治疗颈性眩晕(CSA)的临床疗效,优化颈性眩晕治疗方案.方法:将188例颈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3组,针刺组60例,推拿组60例,联合组68例,分别施加针刺、推拿、针刺 推拿干预措施,疗程4周.结果:3组近期临床治愈率、显效率、有效率和无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联合组疗效优于推拿组和针刺组.结论:针刺联合推拿手法是治疗颈性眩晕的理想方案,疗效优于单一干预因素.  相似文献   

20.
王春钢  梅静  张燕  张红 《河南中医》2014,(12):2357-2359
目的:观察癫醒乐汤联合氨磺必利治疗初发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精神分裂症患者11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采用氨磺必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加用癫醒乐汤治疗。结果:两组治疗后PANS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均〈0.05),且治疗8周、12周后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均〈0.05);两组治疗后Cc、Rp、Rpe及R1st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两组治疗后再认功能、联想功能、理解功能、背数能力、MQ、TMT-A以及TMT-B等指标均优于治疗前(P均〈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癫醒乐汤联合氨磺必利治疗初发精神分裂症疗效显著,在改善患者的阳性、阴性以及精神病理等症状方面具有更好的疗效,患者的耐受性更佳,临床应用更加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