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目的 评价劳拉替尼与阿来替尼一线治疗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阳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经济性。方法 基于2项临床研究CROWN试验和ALEX试验及1项已发表的网状Meta分析结果构建3种状态(疾病进展、无进展生存、死亡)的分区生存模型,以质量调整生命年(QALY)为效果评价指标,计算增量成本-效果比(ICER),并进行单因素敏感性分析和概率敏感性分析,以验证基础分析结果的稳健性。结果 分区生存模型基础分析结果显示,劳拉替尼方案的总成本为18 607 455.74元、效用值为4.05QALYs,阿来替尼方案的总成本为908 292.62元、效用值为3.41 QALYs,劳拉替尼ICER为27 654 942.38元/QALY。单因素敏感性分析结果显示,无进展生存状态和疾病进展状态的效用值和劳拉替尼成本对ICER影响较大。概率敏感性分析结果显示,以2021年我国1~3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为意愿支付阈值,劳拉替尼具有经济性的概率为0。结论 相较于劳拉替尼,阿来替尼一线治疗ALK阳性晚期NSCLC更具成本-效果优势。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价替雷利珠单抗单药二线治疗晚期或转移性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的经济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从我国卫生体系角度出发,基于RATIONALE-302研究数据构建三状态分区生存模型,模拟时限为10年,循环周期为1个月。采用成本-效用分析法,以质量调整生命年(QALY)作为效用指标并计算增量成本-效果比(ICER),比较替雷利珠单抗单药方案相对于化疗方案二线治疗晚期或转移性ESCC的经济性。采用敏感性分析和情境分析来验证基础分析结果的稳健性。结果 基础分析结果显示,相对于化疗组,替雷利珠单抗组患者的人均增量成本为35 025.32元,人均增量效果为2.71 QALYs,ICER为12 892.31元/QALY,远低于以3倍2021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即242 928元作为的意愿支付(WTP)阈值。单因素敏感性分析结果显示,阿帕替尼成本、疾病进展状态效用值和化疗组不良反应处理成本等参数对ICER值的影响较大,但这些参数均不能导致基础分析结果翻转。概率敏感性分析结果显示,当WTP阈值大于80 000元/QALY时,替雷利珠单抗单药方案具有经济性的概率为100%。情境...  相似文献   

3.
目的 对比替雷利珠单抗与索拉非尼用于治疗一线治疗晚期不可切除肝细胞癌的成本-效用,从药物经济学的角度为治疗方案选择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分区生存模型,模拟10年内患者使用替雷利珠单抗或者索拉非尼的生存状态,分别计算成本和健康产出,获得增量成本效用比(ICUR)。以3倍的2022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为意愿支付阈值(WTP)。结果 在模拟期限内,替雷利珠单抗与索拉非尼方案ICUR为280 691.4元/质量调整生命年(QALY),显著高于索拉非尼组,具有明显的经济性。单因素敏感性分析显示,替雷利珠单抗组三级以上不良反应发生率、替雷利珠单抗费用,索拉非尼组三级以上不良反应发生率是影响ICUR的重要因素。概率敏感性分析显示,在WTP为3倍GDP时,替雷利珠单抗有显著成本-效用优势,经济概率为81.4%,结果稳健。结论 对于一线治疗晚期不可切除肝细胞癌,替雷利珠单抗比索拉非尼具有显著成本-效用优势。  相似文献   

4.
目的 从我国卫生体系角度出发,评估瑞戈非尼治疗经索拉非尼治疗失败后的肝细胞癌的经济性。方法 基于一项Ⅲ期临床试验(RESORCE研究),分别构建分区生存模型(PSM)和Markov模型,循环周期设为4周,研究时限为患者终身,年贴现率为5%,药品成本数据来自药智网,其他成本数据来源于安徽省医保局数据和相关文献,效用数据来源于文献。以增量成本-效果比(ICER)为评价指标,意愿支付值为3倍的我国2022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采用单因素敏感性分析和概率敏感性分析验证基础分析结果的稳健性。结果 瑞戈非尼组对比安慰剂组在PSM和Markov模型中的增量成本分别为112 116.95元、96 617.19元;增量效果分别为0.31、0.32 QALYs;ICER分别为360 751.01、301 114.45元/QALY,ICER均大于意愿支付值,瑞戈非尼不具有经济性。单因素敏感性分析结果显示,无进展生存期状态和疾病进展状态的效用值以及瑞戈非尼单价对结果的影响较大,但在各参数浮动范围内,ICER始终大于意愿支付值;在3倍的我国2022年人均GDP的意愿支付值下,瑞戈非尼具有经济性的概率为0...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价替雷利珠单抗联合化疗一线治疗局部晚期不可切除或转移性胃或胃食管结合部腺癌的经济性。方法 从我国卫生体系角度出发,利用RATIONALE-305试验和相关文献数据建立分区生存模型,循环周期为3周,模拟时限为10年,贴现率为5%。以质量调整生命年(QALYs)为健康产出指标,评价替雷利珠单抗联合化疗对比安慰剂联合化疗一线治疗局部晚期不可切除或转移性胃或胃食管结合部腺癌的经济性,并进行单因素敏感性分析和概率敏感性分析。结果 基础分析结果显示,与安慰剂联合化疗相比,替雷利珠单抗联合化疗方案可使患者多获得0.268 QALYs,但治疗成本会增加70 404.81元,增量成本-效果比(ICER)为262 431.62元/QALY,低于3倍2023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意愿支付阈值(268 074元/QALY)。单因素敏感性分析结果显示,无进展生存效用值和替雷利珠单抗药品成本对ICER值的影响较大。概率敏感性分析结果显示,当WTP阈值为3倍2023年我国人均GDP时,替雷利珠单抗具有经济性的概率为53.3%。结论 当WTP阈值为3倍2023年我国人均GDP时,与安慰剂联合化疗方...  相似文献   

6.
目的 从中国医疗保健支付者的角度,评价阿法替尼与吉非替尼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突变阳性非小细胞肺癌一线治疗中的成本效用。方法 基于一项高质量、多中心的二期随机临床试验(LUNG7),依据疾病发展进程建立三状态Markov模型(无进展生存状态、疾病进展状态、死亡状态),模型各状态转移概率与不良反应发生率通过临床试验数据提取并计算,效用值取自研究文献中的中国人群效用值,直接医疗成本取自本地收费或相关文献。对总人群Markov模型进行为期10年的成本效用评估,并对模型分析结果的稳定性进行确定敏感性和概率敏感性分析。结果 在基础分析中,10年间阿法替尼组相对于吉非替尼组需多花费$16 499.77,但同时可多获得0.29个质量调整生命年(quality-adjusted life years,QALYs),其增量成本效果比(incremental cost-effectiveness ratio,ICER)为$57 428.17/QALY。此时ICER值高于中国支付意愿阈值(willingness to pay,WTP)$26 331/QALY,表明阿法替尼目前相对于吉非替尼不具经济优势。一维敏感性分析结果显示疾病进展阶段的效用值、吉非替尼和阿法替尼的价格以及无进展生存期效用值对结果的稳定性影响较大,但除吉非替尼价格外,其他变量均不能使ICER值降至WTP之下,表明模型结果稳定。结论 对于中国EFGR突变阳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阿法替尼在一线治疗中相对于吉非替尼当前没有表现出经济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舒尼替尼(sunitinib)和索拉非尼(sorafenib)对转移性肾细胞癌的两种不同序贯治疗方案即舒尼替尼一线治疗结合索拉非尼二线治疗(SUSO组)相对于索拉非尼一线治疗结合舒尼替尼二线治疗(SOSU组)的经济性。方法:本研究通过建立Markov模型评价两种方案的成本效果。主要终点指标包括无进展生命年(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总生命年(overall survival,OS)以及质量调整生命年(quality-adjusted life years,QALYs)。模型周期为6周,基线分析时间跨度设为5年,折现率设为3%。模型稳定性通过概率敏感性分析和单因素敏感性分析来检验。结果:5年模拟结果显示,SUSO组比SOSU组多获得0.3QALYs,0.34 OS以及0.56 PFS,SUSO组显著延长了OS和PFS,但成本高出132,243元。增量成本效果比显示QALY的ICER为437,870元,基本不具备经济性。但敏感性分析表明SUSO组在短期治疗上比SOSU组带来更长的PFS的同时也具备经济性。结论:除非人均GDP约达到13,700美元,舒尼替尼一线治疗结合索拉非尼二线治疗在5年期治疗上相比索拉非尼一线治疗结合舒尼替尼二线治疗不具备经济性。但是,舒尼替尼一线治疗在短期治疗上具备明显优势,从经济型角度出发,应当考虑除索拉非尼以外的其他药物作为二线治疗的药物。  相似文献   

8.
摘要:目的:从中国医疗保健系统角度和美国支付者角度出发,比较阿替利珠单抗联合贝伐珠单抗(AteBev)与拉非尼(Sor)在一线治疗不可切除肝细胞癌(uHCC)患者中的经济性。方法:基于Ⅲ期临床研究(IMbrave150)最新研究结果构建评价经济性的Markov模型和分区生存(PS)模型,循环周期为1个月,研究时限为10年。成本和效用来源于文献和数据库,转移概率和比例通过计算获得;模型主要结果包括总成本、总生命年(LYs)、总质量调整生命年(QALYs)和增量成本效果比(ICER)、增量净健康收益(INHB)、增量净货币收益(INMB)。通过将ICER值与意愿支付阈值(WTP)比较,判断两种方案的经济性。通过敏感性分析处理模型参数的不确定性。结果:基础分析中,从中国医疗保健系统角度出发,基于Markov模型和PS模型,AteBev方案相对于Sor方案的ICER值分别是138 462美元/QALY、137 056美元/QALY;从美国支付者角度出发,基于Markov模型和PS模型,AteBev方案相对于Sor方案的ICER值分别是492 241美元/QALY、485 804美元/QALY,ICER值均大于其意愿支付阈值(31 499美元/QALY、150 000美元/QALY),各种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基础分析结果稳定。结论:从中国医疗保健系统角度和美国支付者角度出发,在阈值为31 499美元/QALY、150 000美元/QALY时,Sor方案在一线治疗uHCC中更具经济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该研究拟从国家医疗体系角度出发,评估度伐利尤单抗对比阿替利珠单抗一线治疗广泛期小细胞肺癌(extensive-stage small cell lung cancer, ES-SCLC)的成本-效果。方法:根据临床试验中的Kaplan-Meier曲线建立三状态马尔可夫模型模拟临床疗效和成本耗费。模型中仅计算直接医疗成本,效用值来自文献。以增量-成本效果比(incremental costeffectiveness ratio, ICER)作为结果指标。进行敏感性分析判断参数不确定性对模型稳定性的影响。结果:基础分析结果显示,与阿替利珠单抗组相比,度伐利尤单抗组的成本更高(292 619元vs.436 738元),但同时产出的质量调整生命年(quality adjusted life years, QALYs)(0.79 vs.0.88)也更多,ICER为1 595 446元/QALY。敏感性分析结果显示无进展生存期效用值、度伐利尤单抗和阿替利珠单抗价格以及贴现率对模型影响最大。结论:从国家医疗体系视角看,相比于阿替利珠单抗方案,度伐利尤单抗方案一线治疗ES-SCLC不具有成本-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价恩格列净联合标准治疗方案治疗射血分数降低型心力衰竭患者的成本-效果分析。方法 基于EMPEROR-Reduced试验的临床研究数据以及中国统计数据,构建循环周期为3个月、时限为10年的多状态Markov心力衰竭模型,以医疗卫生系统为研究角度,模拟恩格列净联合标准治疗方案(恩格列净组)和单独标准治疗方案(对照组)治疗射血分数降低型心力衰竭患者的质量调整生命年(QALYs)和直接医疗成本,利用成本-效果分析对恩格列净进行药物经济学评价。结果 与对照组方案相比,恩格列净组总人群成本为33 585.55元,高出对照组5223.34元,总效用值为3.98 QALYs,高出对照组0.14 QALYs;计算增量成本-效果比(ICER)值为36 849.47元/QALYs,低于我国2021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 80 976.00元,非糖尿病人群与糖尿病人群模拟结果与总人群一致。单因素敏感性分析显示,在总人群中,心血管性死亡是成本-效果分析的最敏感因素。概率敏感性分析显示,在意愿支付(WTP)阈值为80 976.00元/QALYs时,总人群使用恩格列净联合标准治疗方案具有经济性的概率为...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聚乙二醇脂质体阿霉素+贝伐珠单抗+卡铂(CD-BEV)化疗方案与吉西他滨+贝伐珠单抗+卡铂(CG-BEV)化疗方案治疗复发性卵巢癌的经济性。方法:基于已发表的一项Ⅲ期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根据疾病发展过程建立Markov模型,将患者的疾病发展过程分为无进展状态、进展状态和死亡状态,对CD-BEV方案与CG-BEV方案进行成本-效果分析,并对模型结果的稳定性进行单因素敏感性分析和概率敏感性分析。结果:根据Markov模型分析结果,CD-BEV方案对比CG-BEV方案的增量成本-效果比(ICER)值为565 409.69元/QALY,高于中国居民意愿支付阈值(217 341.00元/QALY)。单因素敏感性分析结果显示:聚乙醇脂质体阿霉素成本、无进展状态效用值、进展状态效用值对成本-效果分析结果的影响最大;概率敏感性分析结果显示:ICER值大于WTP(3倍GDP)的概率为100%。结论:与CG-BEV方案相比,CD-BEV方案治疗复发性卵巢癌不具有成本-效果优势。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从我国医疗卫生角度出发,评价恩扎卢胺在转移性前列腺癌治疗中的成本-效果。方法 基于已发表的Ⅲ期临床随机对照试验(ENZAMET研究),将转移性前列腺癌的的疾病发展过程分为无进展生存期、进展生存及死亡三种状态,模型周期定义为28 d,研究时限为终生,建立Markov模型,评价恩扎卢胺与标准抗雄激素药物治疗转移性前列腺癌的成本-效果,以3倍我国2022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作为意愿支付(WTP)阈值,通过敏感性分析验证模型分析结果的稳健性。结果 与标准抗雄激素治疗相比,恩扎卢胺增量效果为0.92质量调整生命年(QALYs),增量成本为311863.30元,增量成本-效果比(ICER)为338 981.85元/QALY,高于WTP阈值(257094元/QALY)。单因素敏感性分析结果显示,恩扎卢胺组总成本、疾病无进展期效用值、疾病进展期状态恩扎卢胺组的成本、恩扎卢胺单价对于模型结果影响较大。概率敏感性分析结果提示,在WTP阈值范围内,恩扎卢胺治疗方案不具有经济性。结论与标准抗雄激素药物相比,恩扎卢胺治疗转移性前列腺癌不具有成本-效果优势。  相似文献   

13.
《中国药房》2019,(22):3117-3121
目的:为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抗血小板治疗提供决策依据。方法:收集PLATO和TREAT研究中的相关数据建立Markov模型,计算ACS患者应用替格瑞洛或氯吡格雷的总出血风险、主要出血风险、次要出血风险及致命出血风险等,依据既往文献收集、计算各状态间的转移概率、各状态的成本及效用值,运用TreeAge Pro 2011软件计算不同方案的医疗费用、质量调整生命年(QALYs)以及增量-成本效果比(ICER),并对模型进行单因素敏感性分析及概率敏感性分析。结果:替格瑞洛组平均总成本是66 449.38元,获得7.34 QALYs;氯吡格雷组平均总成本是53 846.03元,获得6.68 QALYs。替格瑞洛组与氯吡格雷组相比的ICER为19 095.98元/QALYs,即每多获得1个QALYs,替格瑞洛组患者需多花19 095.98元,低于意愿支付阈值(64 644元)。敏感性分析结果与上述结果一致。结论:相较于氯吡格雷,替格瑞洛对ACS患者尤其是发生出血不良事件的ACS患者具有更小的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从卫生体系角度出发,评价伊伐布雷定在“新四联”背景下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F)的经济性。方法 基于真实世界队列研究数据,根据CHF疾病自然发展进程构建Markov模型,循环周期设为3个月,研究时限为20年,贴现率为5%;以质量调整生命年(QALY)和增量成本-效果比(ICER)为产出指标,采用成本-效用分析法评价伊伐布雷定联合“新四联”方案相较于“新四联”方案治疗CHF的经济性,并通过单因素敏感性分析、概率敏感性分析验证基础分析结果的稳健性。结果 基础分析结果显示,伊伐布雷定联合“新四联”方案相较于“新四联”方案的ICER为165 065.54元/QALY,低于以3倍我国2022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作为的意愿支付(WTP)阈值(257 094元/QALY)。单因素敏感性分析结果显示,贴现率对模型的稳健性影响最大。概率敏感性分析结果显示,在本研究的WTP阈值下,伊伐布雷定联合“新四联”方案具有经济性的概率为59.50%。结论 当采用3倍我国2022年人均GDP(257 094元/QALY)作为WTP阈值时,伊伐布雷定联合“新四联”方案治疗CHF具有经济性。  相似文献   

15.
摘要:目的:比较克唑替尼和培美曲塞联合顺铂一线治疗间变淋巴瘤激酶(ALK)阳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成本-效果。方法:从医疗保健系统角度出发,构建三状态Markov模型模拟疾病病程,根据Ⅲ期临床试验数据获得各状态之间的转移概率,从已发表文献获得成本数据,效果指标为质量调整生命年(QALY);采用成本-效果分析法比较两方案的经济性,并进行敏感性分析。结果:克唑替尼组和培美曲塞联合顺铂化疗组的两年总成本分别为554 322.4元和293 622.8元,分别获得1.48QALYs和1.33 QALYs,克唑替尼组的收益较化疗组更高,但成本也高于化疗组,增量成本-效果比(ICER)为1 698 291元/QALY,高于支付意愿阈值161 805元(3倍人均GDP)。结论:短期分析结果提示,与培美曲塞联合顺铂化疗相比,克唑替尼治疗ALK阳性晚期NSCLC不具有经济性,克唑替尼组效用值为主要决定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从我国卫生体系角度出发评价斯鲁利单抗联合化疗方案一线治疗广泛期小细胞肺癌(ES-SCLC)的经济性。方法 基于ASTRUM-005研究和相关文献数据构建分区生存模型,模型模拟时限为10年,循环周期为3周,成本和效用值均采用5%的贴现率进行贴现。以质量调整生命年(QALY)作为模型产出指标并计算增量成本-效果比(ICER),评价斯鲁利单抗联合化疗方案(斯鲁利单抗组)对比单纯化疗方案(单纯化疗组)一线治疗ES-SCLC的经济性。采用单因素敏感性分析和概率敏感性分析验证基础分析结果的稳健性,并针对斯鲁利单抗援助计划进行情境分析。结果 基础分析结果显示,斯鲁利单抗组相对于单纯化疗组的ICER为758 690.27元/QALY,高于以3倍2022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作为的意愿支付(WTP)阈值。情境分析结果显示,斯鲁利单抗组相对于单纯化疗组的ICER为172 275.74元/QALY,低于上述WTP阈值。单因素敏感性分析结果显示,无进展生存状态效用值、斯鲁利单抗价格等对模型结果影响较大。概率敏感性分析结果显示,不考虑斯鲁利单抗援助计划时,斯鲁利单抗组具有经济性的概率为0;但考虑...  相似文献   

17.
目的:在患有高胆固醇血症的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患者中,评价海博麦布联合阿托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单药治疗的成本-效果。方法:根据海博麦布的Ⅲ期临床试验报告和已发表的文献,建立马尔可夫(Markov)模型,研究时限为30年,以增量成本-效果比(ICER)评价海博麦布联合阿托伐他汀组的经济性,采用单因素敏感性分析和概率性敏感性分析验证结果的可靠性。结果:与阿托伐他汀单药治疗组相比,海博麦布联合阿托伐他汀组30年的健康产出增加了0.37个质量调整生命年(QALYs),而成本增加了28 269元,ICER为76 756元/QALY,低于我国的人均GDP,是具有经济性的方案,并用敏感性分析验证了此结果。结论:与阿托伐他汀单药治疗组相比,海博麦布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患有高胆固醇血症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方案更具有成本-效果优势。  相似文献   

18.
摘要:目的:基于卫生服务体系的角度,评价奥希替尼相对于标准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药(EGFR-TKI)吉非替尼或厄洛替尼一线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经济性。方法:基于FLAURA临床试验数据建立Markov模型,以增量成本-效果比(ICER)为指标评价奥希替尼与标准EGFR-TKI(吉非替尼或厄洛替尼)的成本-效果。模型周期为1个月,基线分析时间跨度设为5年,折现率为5%。采用单因素敏感度分析和概率敏感度分析对结果的不确定性进行评价。结果:5年的模拟结果显示,与标准EGFR-TKI组相比,奥希替尼组多获得0.73质量调整生命年(QALYs),成本增加了42.3万元。ICER为57.9万元/QALY,超过了3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敏感度分析结果提示,贴现率和奥希替尼的费用对总成本影响最大,其他参数影响较小。结论:奥希替尼一线治疗能延长NSCLC患者的生命年,提高生命质量,但同时也增加医疗成本。根据WHO 3倍人均GDP的判断标准,使用奥希替尼不具有成本-效果优势。  相似文献   

19.
目的:从我国卫生体系的角度出发,在新版医保目录实施的背景下,评估降价后的达可替尼对比吉非替尼一线治疗EGFR突变的NSCLC的经济性。方法:基于一项三期临床试验的数据构建Markov模型,以增量成本-效果比(ICER)为指标评价达可替尼对比吉非替尼的经济性,并对结果进行敏感性分析。结果:模型运行结果显示,达可替尼相比吉非替尼的ICER为12 976 3.86元/QALY,小于3倍的我国人均GDP,达可替尼具有成本-效果优势。敏感性分析结果显示,无进展状态的效用值和达可替尼的成本对结果的影响最大;在WTP为3倍的我国人均GDP时,达可替尼具有成本-效果优势的概率为83.04%。结论:加入医保目录降价后的达可替尼对比吉非替尼一线治疗EGFR突变的NSCLC更具有经济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大剂量伊马替尼、达沙替尼和尼洛替尼治疗对标准剂量伊马替尼耐药的慢性髓性白血病患者的成本效用。方法:计算三种治疗方案下患者的效用和花费的成本,在马尔可夫模型(Markov)中以3个月为周期进行5年的模拟并对结果做成本效用比较。结果:尼洛替尼治疗方案累计成本为1 595 289.10元,健康效用为1.276 4质量调整生命年(QALYs),相比于尼洛替尼,大剂量伊马替尼组的增量成本效用比(ICUR)为-22 759 433.08(¥/QALYs),达沙替尼组为-30 960 469.51(¥/QALYs)。结论:尼洛替尼方案累计成本最低且获得最多的QALYs,为绝对优势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