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目前根据2型糖尿病患者的病情及β细胞功能,对其及时合理地使用胰岛素是当前的一种发展趋势.如何利用外源性胰岛素制剂在2型糖尿病患者体内尽可能地模拟出符合正常生理状态下胰岛素分泌的模式,从而使糖尿病人的血糖尽可能在接近于正常血糖的范围波动,避免低血糖成为临床目标,现就2型糖尿病胰岛素使用的若干方面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II型糖尿病家系中一级亲属的脂质变化和胰岛素抵抗,对25个II型糖尿病家系中非糖尿病一级亲属,糖耐量减低者,糖尿病患者进行了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和高密度脂蛋白测定,根据公式计算低密度脂蛋白及胰岛素敏感指数,并与家系中非糖尿病非糖耐量减低同胞的配偶进行了比照,结果发现,一级亲属,糖耐量减低者,糖尿病患者甘油三酯较正常对照组高,高密度脂蛋白,胰岛素敏感指数较正常对照组低,此结果提示,II型糖尿病患者的一级亲属在未患糖耐量减低和糖尿病之前存在脂代谢紊乱和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3.
不同病程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抵抗与胰岛素缺乏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目的 调查发现在所研究的2型糖尿病病例中,体内胰岛素抵抗与胰岛素缺乏的程度。方法 1990~1994年间门诊及住院的2型糖尿病246例,均未使用胰岛素治疗。按照病程分为4组。所有的患者均在空腹取静脉血测定血糖及胰岛素水平。计算HOMA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和β细胞功能指数。结果 各组病例均没有明显的高胰岛素血症,其胰岛素抵抗指数无明显差异;糖尿病病程与空腹胰岛素水平及β细胞功能指数呈负相关性,与空腹血糖水平呈正相关性。结论 在所研究的2型糖尿病病例中胰岛素分泌不足较高胰岛素血症更为常见。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地特胰岛素与胰岛素泵治疗不能正常进食状态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45例不能正常进食的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两组,一组采用地特胰岛素皮下注射降糖治疗,另一组采用胰岛素泵给予基础降糖治疗,比较治疗后两组控制血糖时间、胰岛素用量、空腹血糖、随机血糖、低血糖发生率、降低血糖费用等.结果 地特胰岛素组在胰岛素用量、空腹血糖、随机血糖、低血糖发生率、控制血糖时间等方面与胰岛素泵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降低血糖费用上地特胰岛素组显著低于胰岛素泵组(P<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不能正常进食时应用地特胰岛素治疗其疗效与应用胰岛素泵治疗疗效接近,但治疗费用明显低于胰岛素泵.  相似文献   

5.
<正>由于胰岛素分泌绝对不足,1型糖尿病(T1DM)患者需终生胰岛素替代治疗以维持生命。胰岛素的治疗方案应尽可能模拟生理性胰岛素分泌的模式,包括基础胰岛素和餐时胰岛素两部分的补充。DCCT及后续的EDIC研究显示,对1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强化治疗有助于将血糖降至接近正常水平,并能显著降低最严重眼病、肾功能受损、心脏病及卒中的发生风险[1,2]。DCCT试验的结果显示,与常规治疗相比,旨在使血糖降至接近  相似文献   

6.
胰岛素泵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30例胰岛素治疗的住院2型糖尿病患使用两种方法进行胰岛素强化治疗;胰岛素皮下泵(CSⅡ)组12例;多次胰岛素皮下注射组(MSⅡ)18例,结果:两种治疗在血糖控制时间,胰岛素用量,血糖中位数有显性差异,而CSⅡ组低血糖发生率低于MSⅡ组,结论:CSⅡ治疗更符合生理胰岛素分泌,并可更快更有效的控制高血糖。  相似文献   

7.
胰岛素是糖尿病病友最重要的治疗药物,是一种最生理的疗法。2型糖尿病中口服抗糖尿病药物失效,或合并急慢性并发症的病友需要采用胰岛素治疗。在现有糖尿病病友中约95%为2型糖尿病,而2型糖尿病病友常合并高血压病、冠心病、肥胖、痛风等疾病,在使用胰岛素治疗时不可避免地联用其他药物,如降压药、调脂药等。在血糖控制达标的同时使血压、血脂等得到良好的控制。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地特胰岛素、甘精胰岛素与中性鱼精蛋白锌胰岛素联合短效胰岛素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方法90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别应用地特胰岛素、甘精胰岛素与中性鱼精蛋白锌胰岛素联合短效胰岛素治疗,比较3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胰岛素用量及低血糖发生率。结果3组血糖均下降,但地特胰岛素组降糖效果更明显,且低血糖发生率低。结论与甘精胰岛素、中性鱼精蛋白锌胰岛素相比,地特胰岛素治疗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疗效更好,低血糖发生率较低。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强化胰岛素治疗对胰岛母细胞功能、胰岛素抵抗以及血糖长期良好控制,延缓并发症的影响,作对初诊2型糖尿病46例患进行观察,以评价其治疗价值。[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流行病学资料表明,90%以上的2型糖尿病患者都伴有胰岛素抵抗,即使使用正常量的胰岛素也不能起到正常调解代谢的作用。对于较胖的糖尿病患者,同时合并有高血压、血脂紊乱,一般均存在严重的胰岛素抵抗。所以,即使已用了大量胰岛素,血糖仍不能得到满意控制。这时,  相似文献   

11.
对30例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与30例已使用口服降糖药但血糖不达标的2型糖尿病患者运用门冬胰岛素30强化治疗的疗效进行观察。结果:初发2型糖尿病强化治疗血糖达标时间及胰岛素用量明显低于已使用口服降糖药但血糖不达标的2型糖尿病组。结论:预混胰岛素可以作为胰岛素起始治疗方案,初发2型糖尿病尽早启动胰岛素治疗能尽快纠正高血糖状态,保护胰岛功能。  相似文献   

12.
1型糖尿病的治疗可以说是任重而道远,患1型糖尿病的儿童青少年是必须胰岛素治疗的,对于这些孩子来说,长期坚持规律的注射胰岛素是维持血糖状况的办法。但是天性爱玩儿的儿童,很难让他们自己为控制血糖尽心尽力。如果因为一些因素没有按时注射胰岛素则可能导致意外发生。家长为孩子的血糖操碎了心,很多家长考虑到使用胰岛素泵。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血尿酸(UA)水平的影响。方法测定32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胰岛素及血脂指标,给予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胰岛素(CSII)治疗,2周后复查上述指标,并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2型糖尿病组血UA、血糖及甘油三酯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或〈0.01);经CSII治疗后UA、血糖、胰岛素抵抗指数均明显下降,胰岛素敏感指数明显升高(P均〈0.01)。结论 CSII可有效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抵抗,降低血清UA水平。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地特胰岛素联合口服药物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入选2013年1月—2014年1月门诊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200例,治疗组患者采用地特胰岛素联合口服药物控制血糖,对照组采用中效胰岛素联合口服药物控制血糖,观察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PB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体重及低血糖的发生率。结果治疗后空服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治疗组有明显下降,且低血糖发生率低,体重无增加。结论 2型糖尿病使用地特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物治疗有良好的效果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5.
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前后血清CRP水平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定36例2型糖尿病患者和30例正常人的血清CRP水平,并与糖尿病相关代谢指标(FBG、BMI、WHR、HbA1c、SBP、DBP)比较分析;结果:2型糖尿病组患者的血清CRP浓度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CRP水平与病程、空腹血糖、BMI及WHR呈正相关;糖尿病组CSII治疗2周后,血糖明显下降,CRP水平也明显降低(P〈0.01);结论对于存在严重胰岛素抵抗和分泌不足的血糖明显增高的2型糖尿病患者,短期使用CSII强化胰岛素治疗,快速有效地控制血糖,也使CRP水平明显下降,提示胰岛素本身的抗炎症作用。  相似文献   

16.
口服降糖药协助2型糖尿病有缺陷的生理性分泌胰岛素发挥作用,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胰岛B细胞衰竭期要使用胰岛素替代治疗。无论使用哪种药物,都必须了解全天各个时段血糖的所有变化,并分别给予不同的治疗,这样才能把一天的血糖控制好。  相似文献   

17.
糖尿病治疗的关键是尽可能将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并避免低血糖的发生.由于2型糖尿病进行性发展的特点,患者或早或晚都将进入胰岛素治疗.基础胰岛素每天一次是常用的胰岛素起始治疗方案之一.传统的中效人胰岛素由于其血药浓度波动的特点可能有更多的低血糖风险,且作用时间不足24 h,目前已逐渐被作用更平缓、时间更长的胰岛素类似物所取代.地特胰岛素是常用的长效胰岛素类似物之一.该胰岛素低血糖风险小、减少体重增加,且适用人群广,被广泛应用于基础胰岛素治疗.本文就地特胰岛素的上述特点在临床研究中的证据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8.
叶健波  林东源  李剑军 《内科》2013,(6):604-605
目的探讨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经胰岛素泵强化治疗1周后使用门冬胰岛素30与使用门冬胰岛素联合地特胰岛素治疗的临床疗效比较。方法选取于胰岛素泵强化治疗1周后的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6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在加强饮食、运动控制的基础上,观察组使用门冬胰岛素30三餐前皮下注射控制血糖;对照组采用门冬胰岛素联合地特胰岛素每晚睡前皮下注射控制血糖,观察两组患者的HBAIC、FPG、PPG水平及胰岛素总量。结果观察组各项观察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注射次数减少,操作方便,受到广大医务人员及患者的认可。结论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后使用门冬胰岛素30与使用门冬胰岛素联合地特胰岛素治疗的临床效果无明显差异,均可保持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后的血糖水平,但使用门冬胰岛素30注射较使用门冬胰岛素联合地特胰岛素治疗更容易为医务人员及患者所接受。  相似文献   

19.
1型胰岛素患者的胰腺不能分泌足够的胰岛素,因而患者需要每天注射胰岛素控制血糖。一些2型糖尿病患者胰腺功能衰竭或者伴有严重脏器损伤时也需要注射胰岛素。患者需要的胰岛素剂量很大程度的取决于患  相似文献   

20.
目前国内外正积极探讨早期应用胰岛素治疗的效果,已取得了满意到结果。本研究与在观察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对2型糖尿病患近期血糖控制效果。[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