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目的:了解乌鲁木齐市老年人的缺牙状况和口腔卫生习惯,对其口腔疾病患者进行防治,以及采取针对性措施改善老年人群口腔卫生健康状况。方法:采用分层、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对乌鲁木齐市区684例60岁以上的老年人进行口腔健康状况检查并发放口腔卫生保健调查问卷,主要观察指标为牙列缺损及其修复情况。结果:684例调查对象中,8.92%的老年人牙列完整,76.32%的老年人牙列缺损,14.76%的老年人牙列缺失。57.41%的老年人刷牙次数小于或等于1次,42.59%的老年人每日刷牙大于或等于2次;71.20%的老年人每次刷牙时间小于或等于2min,28.71%的老年人每次刷牙时间大于或等于3min。牙齿缺失的623例调查者中,未修复人数合计388例,占62.28%;修复人数合计235例,占37.72%。结论:乌鲁木齐市老年人牙齿缺失率较高,应加强开展对其口腔卫生保健以及牙齿缺失后及时修复的口腔健康教育工作,鼓励缺失牙齿的老年人到正规口腔诊疗单位进行义齿修复,以改善老年人口腔健康状况,从而提升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刘敏  曹轶  赵红萍  潘景光 《中国美容医学》2010,19(12):1850-1852
目的:探讨西安地区部分老年人牙体磨损的特点及相关因素。方法:通过调查西安地区322名60岁以上老人缺牙和磨损的情况,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老年人牙体磨损率91.5%,以II度磨损居多,占38.5%;磨损牙位分布,前牙磨损率为41.7%,下颌牙较上颌牙磨损严重。结论:牙体磨损是西安地区老年人常见口腔疾患,临床医师应重视和查找引起牙磨损的潜在因素,积极进行口腔卫生宣教。  相似文献   

3.
目的:初步探讨中老年人牙齿缺失情况与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的相关性。方法:以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健康体检中心的中老年体检者为研究对象,对该人群进行问卷调查、口腔检查,记录缺牙数目及后牙咬合对数(Posterior occluding pairs,POPs),测量每位调查对象的身高、体重,并计算BMI。结果: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缺牙数目与BMI指数间存在线性关系(回归系数b=0.3143,P=0.001);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POPs数目与BMI间呈弱负相关(r=-0.152,P=0.003)。分组研究中肥胖组缺牙后未进行义齿修复的个体所占比例明显大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研究人群中随着口腔内缺牙数目增加或后牙咬合对数数目减少,BMI指数呈增大趋势,提示中老年人口腔内牙齿缺失情况可能会影响到BMI指数。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呼市地区中老年人口腔缺牙及修复情况,以改善中老年人口腔健康。方法:2015年12月,笔者采用多阶段、分层和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呼市地区400例中老年人进行抽样调查(50~65岁人群和66岁以上人群各200例,男女比例均为1:1)。主要观察指标为牙齿缺失和修复情况。结果:与50~65岁人群相比,66岁或以上人群牙列完整率显著降低(27%vs.44%,P0.05);牙列缺损率显著增高(72.5%vs.56%,P0.05);失牙均数显著增高(3.32±0.89vs.1.51±0.59,P0.05)。66岁或以上人群有1例研究对象发生上半口牙列缺失,无1例研究对象发生全口无牙。50~65岁人群中发生牙齿缺损的研究对象选择不修复牙齿、固定修复牙齿、活动修复牙齿和固定+活动修复牙齿的比例分别为17.86%、48.21%、20.53%和13.39%,66岁或以上的人群分别为23.29%、38.36%、22.60%和15.57%,两个年龄组牙齿修复类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呼市地区老年人牙齿缺失情况严重,修复率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口腔修复治疗先天性缺牙临床效果进行探讨。方法:资料选自2012年2月~2013年2月在我院诊治的先天性缺牙患者68例,所有患者均行口腔修复治疗,分析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后的咀嚼功能评分和语言功能评分。结果:分析患者口腔修复的疗效情况,其总有效率为94.12%;分析患者治疗前后的语言功能和咀嚼功评分情况,治疗后的语言功能评分和咀嚼功能评分均得到显著的提高,并且患者治疗前后语言功能和咀嚼功能的组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予以先天性缺牙患者口腔修复治疗,可减少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并有利于良好咀嚼功能和语言功能的形成和恢复,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对616例银行职员口腔健康状况的调查,分析口腔常见病在银行职员中的发病情况及治疗情况。方法:采取常规口腔检查,统计龋齿情况、楔状缺损情况、失牙状况、修复状况及牙龈炎及牙周炎的发病情况。结果:调查显示:①口腔常见病的发生及严重程度随年龄而加重;②不重视口腔卫生,缺乏自我保健,未做到防治结合是增加口腔疾病发病率的主要原因。结论:①要做好老年人的口腔保健,必须从年轻人抓起;②口腔疫病要防治结合,以防为主;③对老年人应定期检查口腔,积极治疗口腔疾病。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口腔修复材料的抗摩擦性能,并对不同修复材料的抗摩擦性能进行对比.方法:以金属材料、树脂材料、陶瓷材料以及天然牙的抗摩擦性能进行对比分析及跟踪观察.结果:不同口腔修复材料的抗摩擦性能均令人满意,因此针对个体情况选择较匹配的口腔修复材料能有效防止原有牙组织过快磨损.结论:理想的口腔修复材料应同时具有抗摩擦效能以及自身不易被磨损的性能,不同的口腔修复材料同时具有优点和缺点,理想的材料仍然需要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社区老年人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为社区健康教育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口腔健康知信行问卷、口腔健康影响程度量表对上海市浦东新区983名老年人进行调查,并检查老年人的口腔健康状况及缺牙数。根据Andersen口腔健康结局模型和相关性分析结果,使用AMOS软件进行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影响因素的路径分析。结果老年人口腔健康影响程度量表总分(12.69±5.96)分;口腔健康状况、缺牙数目及口腔健康行为是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的直接影响因素,路径系数分别为0.635、0.357、-0.334;口腔健康认知及口腔健康信念是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的间接影响因素,路径系数分别为-0.148、-0.027。结论社区老年人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受多种因素影响,应着力提高老年人口腔健康认知及信念,纠正不良口腔行为习惯,改善老年人的口腔健康状况,以提高其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焉妍  王芳 《医学美学美容》2023,32(21):16-19
分析对先天性缺牙患者给予口腔正畸联合口腔修复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21年 8月-2022年8月收治的50例先天性缺牙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 组25例。对照组接受口腔正畸治疗,研究组接受口腔正畸联合口腔修复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咀 嚼功能、语言功能、生活质量及面部外观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00%,高于对照组的 80.00%(P <0.05);研究组修复后语言功能、咀嚼功能、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 <0.05);研究 组面部外观满意度为96.00%,高于对照组的68.00%(P <0.05)。结论 口腔正畸联合口腔修复治疗先天性 缺牙的临床效果良好,可促进患者咀嚼功能和语言功能的恢复,从而提升其生活质量,且患者对治疗后面 部外观改善的满意度较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正畸联合口腔修复术在先天性缺牙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烟台市烟台山医院 2022年1月-12月收治的90例先天性缺牙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时间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 45例。对照组予以常规口腔正畸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口腔修复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修 复效果、口腔功能及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修复总有效率为97.78%,高于对照组的73.33%,差异有 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咀嚼功能、语言功能、固体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 意义(P <0.05);观察组心理功能、躯体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 义(P <0.05)。结论 采用正畸联合口腔修复术治疗先天性缺牙可有效提升修复效果,促进患者口腔功能 恢复,改善生活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老年患者的口腔问题与修复情况,分析其临床特点。方法:调查60例老年患者的口腔状况和修复过程,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60例老年患者中,有41例(68.33%)进行活动性义齿修复,19例(31.67%)进行固定义齿修复,此外有41例(68.33%)要求提高牙齿咀嚼功能,有8例(13.33%)患者要求改善牙美观。结论:目前,老年患者口腔修复的主要方法是活动义齿修复,其应用范围较广,此外修复咀嚼功能和改善牙美观占据口腔修复的一定需求。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后牙缺失患者缺牙区松质骨CT值对种植修复的影响.方法 2008年10月到2009年7月41例后牙缺失患者,年龄26~69岁,平均年龄46.7岁.按照年龄和绝经与否分成骨质疏松高危组,绝经期女性和65岁以上老年男性,18例患者,24颗牙;骨质疏松低危组,非绝经期女性和64岁以下男性,23例患者,31颗牙.CT扫描后测定患者第三颈椎椎体和缺牙区松质骨的CT值作为该区的骨密度值,进行统计分析.将缺牙区骨密度低的患者进行手术设计,实施骨挤压种植手术.术后检查种植体初期稳定性,完成修复后做随访.结果 骨质疏松高危组患者第三颈椎椎体松质骨的密度与骨质疏松低危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8403,P>0.05),骨质疏松高危组患者缺牙区松质骨的密度与骨质疏松低危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102,P>0.05),骨质疏松高危组患者缺牙区松质骨的密度与第三椎体松质骨的密度之间的差值和骨质疏松低危组相比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t=0.4578,P>0.05).两组患者种植体初期稳定性均好,除骨质疏松高危组有2例失败病例外均成功完成Ⅱ期种植修复,并随访正常.结论 绝经期女性和65岁以上老年男性缺牙区松质骨的密度和其他人群无明显差异,种植手术时更应关注缺牙区的骨质情况,骨挤压和充分发挥骨皮质作用有利于增加骨密度低的患者种植义齿的初期稳定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ITI Straumann等常用口腔牙种植系统治疗牙列缺损的疗效和美学效果.方法:23例牙列缺损患者植入ITIStraumann等常用牙种植体41件,2~6个月后行上部结构修复,观察术后1~3年种植体骨结合状况、周围软组织与修复体情况、牙龈美学效果和患者的满意度.结果:23例牙列缺损患者41件种植体,术后随访1~3年,种植成功率100%,种植体无松动,牙龈无充血,种植体骨结合良好,周围无X线透视区,外形美观,患者满意.结论:口腔种植义齿修复牙列缺损疗效好,外形美观,是一种较好的修复方法.  相似文献   

14.
探讨全瓷冠与高嵌体在后牙牙体缺损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荔波县人民医院口腔 科2022年1月-2023年1月收治的80例后牙牙体缺损根管治疗后进行牙齿修复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 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0例。对照组予以全瓷冠进行牙体缺损修复治疗,试验组予以高嵌体 进行牙体缺损修复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口腔健康状况、治疗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试验 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50%,高于对照组的80.00%(P <0.05);两组治疗后口腔健康评分均低于治疗前, 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 <0.05);试验组治疗舒适度、治疗技巧、治疗质量、治疗效果满意评分高于对 照组(P <0.05);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50%,低于对照组的15.00%(P <0.05)。结论 在行后牙牙体缺 损修复时采用高嵌体修复干预比全瓷冠的效果更为理想,能够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治疗效果和治 疗满意度,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5.
的 探讨口腔正畸联合种植修复治疗对于牙体缺损、牙列缺损伴错牙合畸形的修复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3月-2023年1月于西宁市口腔医院就诊的60例牙体缺损或(和)牙列缺损伴错牙合畸形患者,随 机分为单修组(n=30)和正畸+修复组(n=30)。单修组单纯开展牙体修复或(和)牙齿种植修复治疗, 正畸+修复组采取口腔正畸联合种植修复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牙齿功能、口腔健康状态和并发症发生 情况。结果 正畸+修复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高于单修组的66.67%(P<0.05);正畸+修复组治疗后口 腔清洁程度、咀嚼功能、咬合功能、发音功能评分高于单修组(P<0.05);正畸+修复组OHIP-14评分低于 单修组(P<0.05);正畸+修复组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6.67%,与单修组的13.3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 义(P>0.05)。结论 修复前正畸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错牙合畸形,配合后续修复治疗可解决牙体、牙列缺损 问题,可有效恢复正常牙齿功能,提升口腔健康水平,且未增加并发症风险,临床应用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6.
李先忠 《中国美容医学》2014,23(17):1473-1476
目的:对比分析口腔修复中的3种不同修复材料(树脂、陶瓷及金属),探讨其抗摩擦性能。方法:资料选自2013年4月~2014年4月在我院诊治的需修复牙齿的患者180例,共216颗牙,所有患者均行口腔修复治疗,按牙齿颗数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树脂组、金属组、陶瓷组,每组72颗牙。其中,树脂组采用合成树脂材料修复,金属组采用合金材料进行修复,陶瓷组采用釉质瓷进行修复。分别于6个月、12个月后对3组牙齿的修复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分析患者口腔修复的疗效情况。6个月后,树脂组、金属组、陶瓷组修复成功率分别为94.44%、93.06%、91.67%;12个月后,3组修复的成功率略有下降,分别为91.67%、88.89%、87.50%。对比分析可知,3组患者接受治疗后6个月及12个月内的修复成功率组间相比差异不具有显著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口腔修复过程中,合成树脂、合金、釉质瓷3种修复材料的抗摩擦性能没有明显差异,医生因综合考虑患者情况选择最优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7.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老年人口腔疾病的发病率不断上升,严重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据相关统计:老年患者患牙列缺损占口腔疾病的70.25%,牙列缺失占29.75%.义齿修复取模是目前治疗牙列缺损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口腔种植牙修复牙列缺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08年3月至2010年6月我院60例种植义齿修复的牙列缺患者,对其种植失败率、牙槽骨的骨吸收情况及患者对于种植前后的满意度进行分析.结果:随访1年,1例种植失败,种植失败率为1.67%;患者结构修复完成后1年牙槽骨近中和远中吸收量与负重前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种植后患者满意度较种植前明显提升(P< 0.01或0.05).结论:口腔种植牙修复牙列缺失,成功率高,患者使用更自然、舒适,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临床病例的分析,阐明正畸与口腔的其它学科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方法:临床矫治错牙合畸形伴缺牙及TMJDS共38例,不同的错(牙合)畸形选择不同的方式打开咬合,比如平斜导、改良固定反式TBA和牙A垫等,可在矫治错(牙合)畸形的同时有效直立倾斜牙、压低伸长牙以及同期的TMJDS的治疗.结果:不同的错(牙合)畸形均得到快速有效的治疗,直立缺牙两侧的倾斜牙,并压低对颌伸长的牙齿.所有病例选择个体化的矫治,同时治疗TMJDS.结论:每个患者都是一个全新的个体,口内的情况各不相同,需要口腔科医师全面的知识进行综合分析,为患者提供快速高效的治疗.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初步了解新疆乌鲁木齐市部分维吾尔族人群牙齿磨耗程度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对新疆乌鲁木齐市477例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及口腔调查。结果:磨耗患病率为94.1%,其中男性183例,牙齿磨耗患者占35.4%,女性294例,磨耗患者占58.7%。男性患者牙齿磨耗程度比女性患者严重。46~55岁年龄段存在偏侧咀嚼习惯、不正确刷牙方法、夜磨牙习惯、叩齿习惯的患者牙齿磨耗者分别占61.8%、80.3%、38.2%、18.4%。喜食硬食物对牙齿磨耗的影响比较显著。结论:新疆乌鲁木齐市维吾尔族人群口腔健康状况不容乐观,牙齿磨耗普遍存在,牙磨耗不仅患牙与牙位、牙列不齐、牙缺失有明显的关系,还与个人饮食习惯及结构、某些生活习惯及性别,年龄段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