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9 毫秒
1.
目的比较吡格列酮、瑞格列奈和二甲双胍对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血尿酸及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75名初发2型糖尿病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每组25人,监测、分析3种药物12周治疗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尿酸、尿微量白蛋白(MAU)、尿素氮(BUN)、肌酐(Cr)、总胆固醇(TC)和甘油三酯(TG)。结果吡格列酮组试验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HbA1c、血尿酸、MAU、BUN、Cr、TC和TG均较试验前下降(P〈0.05)。瑞格列奈组试验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HbA1c均较试验前显著下降(P〈0.05)。二甲双胍组试验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HbA1c、TC、TG和MAU较试验前下降(P〈0.05)。瑞格列奈组试验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和HbA1c均低于吡格列酮组和二甲双胍组(P〈0.05)。吡格列酮组降低血尿酸改善肾功能的作用显著高于瑞格列奈组和二甲双胍组(P〈0.05)。吡格列酮组对尿微量白蛋白的影响比二甲双胍组显著(P〈0.05)。结论瑞格列奈的降糖作用最强。吡格列酮显著降低血尿酸,改善肾功能。2型糖尿病初发患者,同时伴有肾病、高尿酸血症或痛风时,宜选用吡格列酮。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吡格列酮治疗2型糖尿病(T2DM)合并高尿酸血症的疗效。方法将155例T2DM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75例)给予常规降糖降尿酸治疗;观察组(80例)在此基础上加用盐酸吡格列酮片15mg/d,疗程12周。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尿酸等指标均明显下降;观察组血尿酸水平降低幅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吡格列酮治疗T2DM合并高尿酸血症有明显的降糖、降尿酸作用,安全性高,短期疗效显著,但临床应用时应注意钠水潴留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王巧文 《海峡药学》2010,22(6):118-119
目的评价胰岛素联合吡格列酮对2型糖尿病患者降血糖的协同作用。方法将6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n=31);胰岛素联合吡格列酮15mg.d-1;对照组(n=29);只应用胰岛素,疗程均为12周。观察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和胰岛素用量。结果两组患者的FBG,2hBG和HbA1C均得到良好控制;治疗组胰岛素用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胰岛素联合吡格列酮治疗2型糖尿病,可更有效控制血糖,减少胰岛素剂量,改善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金芪降糖片联合吡格列酮片对2型糖尿病高胰岛素血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70例2型糖尿病高胰岛素血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单纯使用吡格列酮片口服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金芪降糖片。比较治疗后两组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餐后2 h血糖、餐后2 h胰岛素和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的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餐后2 h血糖,餐后2 h胰岛素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2型糖尿病高胰岛素血症患者使用金芪降糖片与吡格列酮片联合口服的药物治疗方案,能够更好地减轻患者的胰岛素抵抗,降低血糖,是一种治疗2型糖尿病高胰岛素血症的理想药物联合使用方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联合西格列汀及二甲双胍联合吡格列酮分别治疗2型糖尿病对血糖及胰岛素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9年1月于我院内分泌科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两组(西格列汀组和吡格列酮组),每组45例。西格列汀组行二甲双胍和西格列汀联合治疗,吡格列酮组行二甲双胍和吡格列酮联合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6个月。比较分析两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胰岛素、餐后2 h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及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结果:治疗后,两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及胰岛素抵抗指数均降低,且西格列汀组低于吡格列酮组(P<0.05);两组空腹胰岛素、餐后2 h胰岛素及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均升高,且西格列汀组高于吡格列酮组(P<0.05)。结论:联合二甲双胍用药,西格列汀治疗2型糖尿病对血糖及胰岛素水平的改善优于吡格列酮。  相似文献   

6.
汤筱池 《中国药业》2010,19(17):60-61
目的比较胰岛素及胰岛素联合吡格列酮治疗口服降糖药失败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方法将58例磺脲类降糖药治疗失败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29例给予胰岛素治疗,治疗组29例给予胰岛素联合吡格列酮治疗,疗程均为12周。分别观察两组患者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胰岛素用量以及血脂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血糖和HbA1C均控制良好,其中治疗组胰岛素日需求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血脂较对照组明显改善,甘油三酯较对照组下降,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较对照组升高(P〈0.05)。结论胰岛素联合吡格列酮治疗口服降糖药失败的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和HbA1C均控制良好,同时可减少胰岛素用量,改善脂质代谢。  相似文献   

7.
谢晓华 《现代医药卫生》2007,23(15):2271-2272
目的:观察使用吡格列酮联合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后空腹血糖(FBG)、餐后2小时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胰岛素用量、肝功、肾功、血脂及体重指数的变化。方法:观察17例曾使用胰岛素联合一种以上口服降糖药(磺脲类、双胍类、α-糖苷酶抑制剂)血糖控制差的病人,在原治疗基础上加用吡格列酮前后之疗效。结果:加用吡格列酮后FBG、2hPG、HbA1C、胰岛素用量显著下降,肝功、肾功、血脂、体重指数无明显变化。结论:吡格列酮是一种胰岛素增敏剂,吡格列酮联合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尤其是肥胖患者降糖效果显著,可以明显减少胰岛素用量且无明显肝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8.
苗志宏 《现代医药卫生》2007,23(15):2272-2273
目的:观察吡格列酮联合胰岛素强化治疗对口服降糖药(OHA)失效的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及胰岛β细胞功能的改善。方法:对2型糖尿病患者46例随机分成两组,A组为单用胰岛素强化治疗组,B组为吡格列酮联合胰岛素组。进行2周的胰岛素强化治疗,分析比较其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及餐后2小时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胰岛素用量、胰岛素β细胞功能、胰岛素抵抗指数。并对治疗成功组患者随访3个月。结果:2周的胰岛素强化治疗可以逆转2型糖尿病患者的β细胞功能,且吡格列酮组效果更明显,胰岛素用量少,低血糖发生率低。结论:短期胰岛素联合吡格列酮强化治疗OHA失效的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可得到进一步改善,安全性和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瑞格列奈联合吡格列酮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4年5月千岛湖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治的102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2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瑞格列奈治疗,观察组采用瑞格列奈联合吡格列酮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 FPG)、餐后2h血糖(2hPG)、空腹胰岛素( FINS)、糖化血红蛋白( HbA1c )、三酰甘油( 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C)水平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FPG、2hPG、FINS、HbA1c、TG、LDL-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FPG、2hPG、FINS、HbA1c、TG、LDL-C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低血糖以及严重的脏器损害等。结论瑞格列奈联合吡格列酮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0.
吡格列酮与盐酸罗格列酮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比较吡格列酮与罗格列酮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磺酰脲类和双胍类治疗而空腹血糖控制不佳(7.0 mmol·L-1≤空腹血糖(FBG)≤13.0 mmol·L-1)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入吡格列酮15 mg·d-1组与罗格列酮4mg·d-1组,治疗12周后比较2组疗效.结果:12周后,2组空腹和餐后2 h血糖、胰岛素和糖化血红蛋白均明显下降(P〈0.01),但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吡格列酮组总费用合计为189.84元、罗格列酮组为440.16元,2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吡格列酮与罗格列酮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相似,但吡格列酮的费用明显低于罗格列酮.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评估已使用口服降糖药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加服盐酸吡格列酮胶囊后的长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2015年5月至2016年9月在本院门诊以及住院进行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61例,加服盐酸吡格列酮胶囊.治疗后的第4周,第8周以及第12周,抽取肘静脉血分别测定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胰岛素水平(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以及胰岛素敏感指数(ISI).结果 2型糖尿病患者经过12周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胰岛素都有所下降,患者的胰岛素抵抗以及胰岛素敏感指数都得到了较大改善.结论 盐酸吡格列酮具有长效的降糖作用,且长期服用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临床医师单独采用胰岛素为糖尿病患者进行血糖控制效果不佳时,将盐酸吡格列酮加入,联合治疗糖尿病的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7月~2013年7月间在本院治疗的68例单用胰岛素控制血糖而效果不佳的糖尿病患者,加入盐酸吡格列酮,治疗12周后,对比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等几项指标的变化,并比较联合治疗前后的胰岛素用量。结果 68例患者在使用盐酸吡格列酮进行联合治疗12周后,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以及餐后2 h血糖均明显较之前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尿肌酐与血尿素氮变化不大(P〉0.05)。联用盐酸吡格列酮之后,患者未出现重大不良用药反应。结论临床医师为单用胰岛素治疗后血糖的控制效果不明显的糖尿病患者使用盐酸吡格列酮进行联合治疗,对改善患者的各项指标具有良好效果,且不良反应少,临床推广的价值较为显著。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吡格列酮对已使用较大剂量胰岛素而血糖控制仍不满意的2型糖尿病的疗效观察。方法:将80例胰岛素治疗日剂量大于50单位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在胰岛素基础上加用吡格列酮8 mg,qd,对照组继续胰岛素治疗,治疗16周,治疗前后进行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胰岛素(Flns)、C肽水平及胰岛素日剂量的测定。结果:观察组能显著降低患者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降低Flns、C肽水平,胰岛素日剂量也明显减少(P〈0.01),且无肝肾功能损害发生。结论:吡格列酮联合胰岛素治疗能长期有效地控制血糖,并减少胰岛素用量、减轻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14.
吡格列酮和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评价吡格列酮和二甲双胍片降糖、调脂及改善胰岛素敏感作用。方法:采用平行双盲随机对照研究两药的作用。结果:(1)吡格列酮组试验后空腹和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胰岛素和C-肽、餐后2h胰岛素和C-肽、甘油三酯(TG)和自由脂肪酸(FFA)、血尿酸和血压均较试验前下降(P<0.05或P<0.01),高密度脂蛋白一胆固醇(HDL—C)较试验前升高(P<0.01)。二甲双胍组试验后空腹和餐后2h血糖、HbA1c:、餐后2h胰岛素、TG、FFA、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较试验前明显下降(P<0.05或P<0.01)。HDL—C较试验前升高(P<0.01)。(2)吡格列酮组试验后空腹、餐后2h胰岛素和C-肽均低于二甲双胍组(P<0.05或P<0.01)。二甲双胍组TC与LDL—C低于吡格列酮组(P<0.05)。(3)两种药物不良反应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药有相似的降糖和调脂作用,而吡格列酮还能增加胰岛素敏感性,降低血尿酸。  相似文献   

15.
洪亚君  郭维英 《中国药房》2010,(24):2258-2259
目的:评价吡格列酮联用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02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采用吡格列酮联用二甲双胍治疗,对照组单用二甲双胍治疗,比较2组血糖和胰岛素指标的变化。结果:连用6个月后2组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P2h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胰岛素(FINS)、餐后2h胰岛素(P2hINS)、稳态胰岛素评价指数(HOMA-IR)水平均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组治疗后FPG、P2hBG、HbA1c、FINS、P2hINS、HOMA-IR水平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水平,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少,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吡格列酮联用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能够明显降低血糖水平,改善胰岛素状态,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胰岛素、吡格列酮对2型糖尿病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两组:胰岛素加吡格列酮组和磺脲类降糖药物加吡格列酮组治疗1年,分析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空腹及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胰岛素原、空腹真胰岛素和由Homa模型计算的Homa IR.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均维持良好水平,但组间无差异;治疗后胰岛素原水平和IR两组均明显下降.胰岛素组较磺脲组降低更明显;治疗后胰岛素组的真胰岛素水平较磺脲组明显增高.结论对经饮食和运动后血糖不能获得良好控制的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胰岛素或磺脲类药物联合吡格列酮治疗均能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和IR,且胰岛素治疗比磺脲类药物能使β细胞的负荷进一步减少。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吡格列酮和罗格列酮对2型糖尿病伴高脂血症患者血糖、胰岛素抵抗和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将空腹血糖水平在7.0~13.0mmol.L-1和三酰甘油水平在1.7~6.9mmol.L-1的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吡格列酮或罗格列酮组。吡格列酮每日30mg治疗24周;罗格列酮8mg治疗24周。结果:于24周时,吡格列酮和罗格列酮两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两者之间降低的程度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吡格列酮组血三酰甘油和总胆固醇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但罗格列酮组无明显变化(P>0.05)。两组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均比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和(P<0.01),但吡格列酮组升高的幅度大于罗格列酮组(P<0.05)。吡格列酮组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但罗格列酮组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比治疗前增高(P<0.05)。结论:吡格列酮和罗格列酮均能有效地控制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降低胰岛素抵抗。但两者对血脂的影响明显不同,吡格列酮对血脂的影响明显优于罗格列酮。  相似文献   

18.
吡格列酮联用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邓晋红 《临床医药实践》2009,18(11):809-811
目的:观察毗格列酮联用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T2DM)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120例T2DM患者随机分为吡格列酮组(40例)、二甲双胍组(40例)及联合治疗组(40例),观察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及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及胰岛素(INS)的变化。结果:连续服吡格列酮3个月后其FPG、2h-PG、HbAlC及空腹胰岛素(FINS)与试验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二甲双胍组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肝肾功能等无影响。结论:吡格列酮能显著降低血糖并改善胰岛素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9.
曹春丽  张静  张红梅 《中国药师》2015,(10):1747-1749
摘 要 目的: 探讨单用二甲双胍血糖未达标的初诊2型糖尿病加用沙格列汀或吡格列酮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82例单用二甲双胍治疗12周血糖未达标的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联合沙格列汀或吡格列酮治疗12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控制情况、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体质指数(BMI)变化及两组不良反应的差别。结果: 联合治疗12周后,两组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hPG)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沙格列汀组2hPG及HbAlc下降幅度优于吡格列酮组(P<0.05),但FPG下降幅度小于吡格列酮组(P<0.05)。吡格列酮组空腹胰岛素水平下降及HOMA-IR的改善优于沙格列汀组(P<0.05),沙格列汀组治疗后BMI无改变(P>0.05),吡格列酮组治疗后BMI增加(P<0.05);两组患者药品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用二甲双胍血糖控制不佳的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加用沙格列汀或吡格列酮均能有效控制血糖,改善胰岛素抵抗,沙格列汀更适合于合并器质性心脏病或老年患者。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盐酸吡格列酮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随机选取早期糖尿病肾病(DN)50例,在原降糖方案基础上加用盐酸吡格列酮30mg/d,治疗12周,观察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C-反应蛋白(CRP)、24h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的变化,同时观察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患者FPG、HbA1c、TG、LDL-C、UAER、CRP下降及HDL-C上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不良反应有低血糖症(1例)、下肢水肿(1例),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盐酸吡格列酮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