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分析家庭吸烟状况与儿童哮喘的关系,为预防儿童哮喘提供依据。方法以2000~2002年德国Wilhelmshaven镇和Delmenhorst镇小学入学儿童为研究对象,共4 039人。采用国际儿童哮喘与过敏性疾病研究第一阶段问卷的核心问题进行问卷调查。吸烟状况(包括家庭吸烟人数、吸烟成员及家庭吸烟量)与儿童哮喘关系分别按家族史在Logistic回归模型中进行分析。结果有阳性过敏性疾病家族史的儿童,家庭内吸烟率相对于非吸烟率明显降低。回归模型结果分析显示,对过敏性疾病阴性家族史的儿童,随着家庭中吸烟人数的增加,儿童哮喘危险度增大;母亲吸烟危害大于父亲吸烟,双亲吸烟危害大于单亲;随着家庭成员每日吸烟量增加,危险性呈上升趋势。对家族史阳性的儿童,此现象甚至呈相反趋势。结论阳性过敏性疾病家族史可导致吸烟率明显下降,并显著影响吸烟状况与儿童哮喘的关系;对过敏性疾病阴性家族史的儿童,吸烟与儿童哮喘有显著的相关性;母亲吸烟危害大于父亲吸烟。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多同胞是否对儿童哮喘有保护作用.[方法]以2000~2002年德国Wilhelmshaven镇和Delmenhorst镇小学入学儿童为研究对象,共4039人.采用的问卷是国际儿童哮喘与过敏性疾病研究第一阶段问卷的核心问题.同胞数与儿童哮喘关系分别在单变量Logistic回归模型中和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中进行验证.[结果]总的儿童哮喘患病率为12.03%;随着同胞数增加,儿童哮喘患病率下降(P<0.05).同时,在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中加入家族史和室内暴露因素后,对同胞效应影响小.[结论]儿童哮喘患病率受同胞效应影响,家族史和室内暴露因素对同胞效应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宠物饲养与儿童哮喘的关系。方法 以2000-2002年德国Wilhelmshaven镇和Delmenhorst镇小学入学儿童为研究对象;调查问卷采用国际儿童哮喘与过敏性疾病研究第一阶段问卷中的核心问题;宠物饲养与儿童哮喘的关系主要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养狗对阴性过敏性疾病家族史的儿童哮喘有保护作用;家中养猫与儿童哮喘无显著相关性;养鸟对阳性过敏性疾病家族史的儿童哮喘可能有保护作用。过敏性疾病家族史在本组数据中为非宠物饲养的混杂因素。不同家族史对宠物饲养与儿童哮喘关系有不同的影响。结论 宠物饲养对儿童哮喘并无明显负面影响。家中养狗对儿童哮喘有保护作用,尤其对阴性过敏性疾病家族史的儿童;养狗与儿童哮喘的OR呈显著性负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上海市学龄儿童过敏性疾病患病现状及相关影响因素,为预防儿童过敏性疾病提供参考。  方法  2019年4—6月期间,在上海市开展多阶段整群抽样,共有17所小学的10 686名7~12岁学龄儿童被纳入调查。采用国际儿童哮喘和过敏研究(ISAAC)量表评估儿童过敏性疾病,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儿童过敏性疾病的影响因素。  结果  上海市学龄儿童中过敏性疾病的总体患病率为47.0%,男童(50.4%)患病率高于女童(43.3%)(χ2=54.44,P < 0.01)。常见过敏性疾病患病率为哮喘(13.9%)、过敏性鼻炎(18.2%)、特应性皮炎(34.3%)。部分儿童同时患有多种过敏性疾病。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与哮喘、过敏性鼻炎、特应性皮炎3类过敏性疾病均呈正相关的因素为男童(OR值分别为1.52,1.44,1.22)、母亲学历本科及以上(OR值分别为1.26,1.77,1.84)、有过敏性疾病家族史(OR值分别为2.87,4.24,2.57)、是独生子女(OR值分别为1.16,1.28,1.22)、窗帘清洗频率 < 1次/月(OR值分别为1.41,1.79,1.77)、没有每天打扫房间(OR值分别为1.14,1.18,1.20)、粉尘暴露频率≥1次/月(OR值分别为1.45,1.56,1.42)(P值均 < 0.05)。3类过敏性疾病另存在特有的社会-环境-行为危险因素。  结论  上海市学龄儿童过敏性疾病患病率较高,相关影响因素涉及社会、环境和行为暴露的多个变量,值得后续深入探索。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过敏性鼻炎患儿发生情况和高危因素。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9年5月期间该院收治的360例儿童为研究对象,对其过敏性鼻炎发生率进行统计,同时比较不同年龄、性别、家族过敏史、母亲妊娠期过敏史、父亲过敏体质、空调应用、饲养宠物、哮喘史、居住情况、吸烟环境及大量食用海鲜情况者的过敏性鼻炎发生率,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儿童过敏性鼻炎发生的高危因素。结果 360例儿童中过敏性鼻炎者20例,发生率为5. 56%,不同年龄和性别者的过敏性鼻炎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不同家族过敏史、母亲妊娠期过敏史、父亲过敏体质、空调应用、饲养宠物、哮喘史、居住情况、吸烟环境及大量食用海鲜情况者的过敏性鼻炎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家族过敏史、母亲妊娠期过敏史、父亲过敏体质、空调应用、饲养宠物、哮喘史、居住情况、吸烟环境及大量食用海鲜均是儿童过敏性鼻炎发生的影响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儿童过敏性鼻炎发生率较高,且影响因素较多,本研究结果可作为防控措施制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并寻找儿童支气管哮喘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择西安市0~14岁儿童哮喘流行病学调查中筛查出的220例哮喘患儿(其中婴幼儿哮喘96例,儿童哮喘124例)为研究对象,应用1:1配对病例进行对照研究,调查和分析有关暴露因素.结果 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中显示,家族有支气管哮喘病史、家族有过敏性疾病史、经常吃零食、过敏性鼻炎、其它过敏史χ2值分别为13.435、16.333、8.503、19.722、10.030,均P<0.01;居住环境潮湿、家中养宠物、吃饭口味重与儿童支气管哮喘的发生有关,χ2分别为5.729、4.283、4.709、均P<0.05.结论 家族有支气管哮喘病史、家族有过敏性疾病史、个人有湿疹、过敏性鼻炎、其它过敏史、居住环境潮湿、家中养宠物、经常吃零食、吃饭口味重是形成儿童哮喘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 通过对哮喘患儿发病与治疗的相关因素进行性分析, 了解影响儿童哮喘发病因素和防治状况。方法 对宝鸡市人民医院儿童哮喘专病门诊2009年1月-2010年12月诊治的192例儿童哮喘病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92例哮喘患儿发病以冬季秋季节为主, 冬季42.18%、秋季36.45%, 诱因以吸道感染为诱因63.54%最多见。并过敏性鼻炎有过敏性鼻炎54.6%、有湿疹者50.5%, 家族中一、二级亲属中有哮喘病史28.6%。规范化管理后患儿家长哮喘健康知识掌握明显提高(P均<0.05)。结论 哮喘发病与季节、家族史及个人过敏史等多种因素有密切关系, 对患儿进行系统管理和健康教育是哮喘防治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目的调查十堰市儿童哮喘患病情况,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十堰市儿童哮喘防治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调查方法,将十堰市1 420例0~14岁儿童根据哮喘是否发病将其分为哮喘组与非哮喘组两组,采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分析儿童哮喘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 1 420份调查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7.89%,男女比例为1.33∶1,男女患病率比例1.72∶1。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家族哮喘史、早产、过敏史、湿疹史、过敏性鼻炎史、居住环境、益生菌添加、添加钙剂及维生素D、近期呼吸道感染、咳嗽等儿童哮喘发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家族过敏史、居住环境灰尘大、过敏性鼻炎史是影响儿童哮喘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益生菌添加持续6个月以上、添加钙剂及维生素D持续1年以上是儿童哮喘发生的保护性因素。结论十堰市14岁以下儿童哮喘发病率较高,应针对其发病影响因素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及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母乳喂养与被动吸烟的交互作用对儿童哮喘及哮喘样症状的影响.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法在辽宁省7个城市各抽取1所小学和2所幼儿园,共25所小学和50所幼儿园,对所选学校所有在此居住满2年的31 049名儿童的喂养方式、居住环境、被动吸烟等情况及呼吸系统疾病与症状的信息进行收集.采用Glimmix回归模型分析母乳喂养与被动吸烟的交互作用对儿童哮喘及哮喘样症状(持续咳嗽、持续咳痰、喘鸣现患、过敏性鼻炎)的影响.结果 在调查的31 049名儿童中,年龄为(8.32±2.75)岁,母乳喂养的儿童有23 987名,母乳喂养率为77.26%;被动吸烟的儿童有11 820名,被动吸烟率为38.07%.母乳喂养的儿童哮喘、过敏性鼻炎阳性率分别为6.22%(1491/23 987)、4.67%(1120/23 987),非母乳喂养的儿童分别为7.70%(544/7062)、5.48%(387/7062).母乳喂养儿童发生哮喘(OR=0.79,95% CI:0.72~0.88)、过敏性鼻炎(OR =0.85,95%CI:0.75~0.95)的风险较低.父亲吸烟的儿童喘鸣现患阳性率为7.89%(929/11 770),父亲未吸烟的儿童为5.37%(1036/19 279),父亲吸烟的儿童发生喘鸣现患(OR=1.51,95%CI:1.38 ~1.65)的风险较高.母亲吸烟的儿童持续咳嗽阳性率为18.96%(51/269),母亲未吸烟的儿童为9.51%(2926/30 780),母亲吸烟的儿童发生持续咳嗽(OR =2.23,95% CI:1.64~3.03)的风险较高.家中其他任何人吸烟的儿童持续咳痰阳性率为5.69%(871/15 316),家中无人吸烟的儿童为3.50%(550/15 733),家中其他任何人吸烟的儿童发生持续咳痰(OR=1.67,95%CI:1.49~ 1.86)的风险较高.Glimmix回归模型分析显示,母乳喂养与被动吸烟对儿童哮喘及哮喘样症状存在交互影响:在父亲吸烟暴露下,母乳喂养的儿童发生哮喘的风险低于非母乳喂养儿童;在母亲吸烟暴露下,母乳喂养的儿童发生过敏性鼻炎的风险低于非母乳喂养儿童;在家中其他任何人吸烟暴露下,母乳喂养的儿童发生哮喘、过敏性鼻炎的风险低于非母乳喂养儿童(P值均<0.05).结论 母乳喂养使被动吸烟的儿童发生哮喘及哮喘样症状的风险降低.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影响宜昌市儿童哮喘发病的危险因素, 为预防儿童哮喘的发生和急性发作提供指导。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 在宜昌市抽取10 456名儿童进行初筛问卷调查, 筛选出疑似哮喘儿童, 对其再次发放哮喘儿童调查问卷进一步调查确诊, 同时选取与哮喘儿童数量相近, 性别、年龄相匹配的非哮喘儿童进行病例对照研究。结果 个人药物过敏史、过敏性鼻炎、湿疹史以及一级亲属哮喘或过敏史;家居环境中墙面涂有油漆、用煤炭取暖、做饭、霉斑现象、装修史、家属吸烟以及用毛毯做被褥;3个月以内添加辅食、1岁以内使用抗生素均是影响宜昌市儿童哮喘发病的危险因素。结论 对于有个人或家属过敏性疾病史的儿童, 家长应尽量避免家庭环境中过敏原的暴露, 积极避免危险因素可防止哮喘的发生或减少其急性发作的次数。  相似文献   

11.
PURPOSE: Evidence remains inconclusive as to whether environmental tobacco smoke is a risk factor for allergic disorders in childhood. The present large-scale cross-sectional study examin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assive smoking at home and the prevalence of allergic disorders in Japanese schoolchildren. METHODS: Study subjects were 23,044 children aged 6 to 15 years in Okinawa. Outcomes were based on diagnostic criteria from the International Study of Asthma and Allergies in Childhood. Adjustment was made for sex, age, region of residence, number of siblings, paternal and maternal history of asthma, atopic eczema, or allergic rhinitis, as well as paternal and maternal educational level. RESULTS: The prevalence of wheeze, asthma, atopic eczema, and allergic rhinoconjunctivitis in the previous 12 months was 10.7%, 7.6%, 6.8%, and 7.7%, respectively. Current heavy passive smoking and 7.0 or more pack-years of smoking in the household were independently related to an increased prevalence of wheeze and asthma, especially in children 6 to 10 years of age and children with a positive parental allergic history. There was no dose-response relationship between pack-years of smoking in the household and atopic eczema or allergic rhinoconjunctivitis. CONCLUSIONS: Our findings suggested that environmental tobacco smoke might be associated with an increased prevalence of wheeze and asthma in Japanese children.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儿童哮喘发病家庭环境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1年1月在医院门诊及住院诊断为哮喘患儿400例,以同时期来医院治疗的非呼吸道疾病患儿403例为对照,采用问卷调查法调查与儿童哮喘有关的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家族哮喘史、家族过敏史、过敏性体质、饲养动物、被动吸烟、使用空调、接触花粉、父母的受教育程度、经常情绪低落的比例哮喘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因素非条件Logisitc回归分析显示家族哮喘史、过敏史、父母的受教育程度、被动吸烟、饲养动物5个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家族哮喘史、过敏史、父母的受教育程度、被动吸烟、饲养动物是儿童哮喘的危险因素,提示平时及时控制纠正与哮喘发生或发作的相关危险因素对儿童哮喘的预防与控制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3.
李文  王敏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7,25(12):1298-1300
目的 分析0~6岁儿童支气管哮喘的相关危险因素,为临床及家庭预防哮喘的急性发作提出对策。方法 选取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门诊就诊的0~6岁儿童哮喘病人110 例(观察组) 和同期来院的无喘息发作史的0~6岁儿童110 例(对照组) 进行研究分析。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影响0~6岁儿童哮喘的变量包括性别、食物过敏史、吸入性过敏史、呼吸道感染、家族过敏史、湿疹史、过敏性鼻炎史和被动吸烟(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发现食物过敏史、呼吸道感染、家族过敏史、湿疹史、过敏性鼻炎史、被动吸烟是0~6岁儿童哮喘发作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食物过敏史、呼吸道感染、家族过敏史、湿疹史、过敏性鼻炎史、被动吸烟均是0~6岁儿童哮喘急性发作的危险因素,患儿家属及临床工作者重视这些危险因素,同时采取相应的有效措施干预,对于哮喘急性发作的预防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李晶  侯丽影  周雅燕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33):5328-5330
目的:探讨哮喘的相关危险因素,为儿童哮喘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以258例儿童哮喘患者为观察组,同时从门诊随机抽取240例无哮喘病史的人群作为对照组。应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两组间上呼吸道感染、运动、天气变化、情绪变化、饮食、鼻炎、个人过敏史、家族过敏史、家族哮喘史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上呼吸道感染、运动、饮食、鼻炎、个人过敏史、家族过敏史、家族哮喘史是儿童发生哮喘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上呼吸道感染、运动、饮食、鼻炎、个人过敏史、家族过敏史、家族哮喘史是儿童发生哮喘的独立危险因素,对这些危险因素进行必要的干预可能降低哮喘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何少为  薛幸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35):5726-5728
目的:探讨儿童哮喘发病的相关危险因素,为预防儿童哮喘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2008年12月~2011年12月120例哮喘患儿为病例组,同时选择无呼吸道疾病的儿童240例为对照组,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儿童哮喘发病的危险因素。结果:过敏史、特应性、家族有哮喘史、家族有过敏史、近期有严重的呼吸道感染和父母一方吸烟是儿童哮喘发病的相关危险因素。结论:对于有哮喘危险因素的患儿,应预防呼吸道感染,减少过敏原的接触,防止被动吸烟。  相似文献   

16.
了解儿童湿疹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为有针对性地采取防治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2017年5月随机选取沈阳市某区2所小学,对全部学生2 240名进行问卷调查(其中判定儿童是否患过湿疹需要经过医生诊断).结果 既往发生过湿疹的有838人,报告率为37.4%,其中男童为38.7%,女童为36.1%.6~<12月龄是儿童首发湿疹的高峰时期,1岁内发生湿疹的比例达70.1%.以往发生过湿疹的儿童现阶段经常发生感冒的频率明显增高,并且过敏性鼻炎、哮喘、食物过敏的报告率也明显升高.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母孕期心情不好(OR=1.32,95%CI=1.03~1.69)、父母文化程度越高(OR=1.60,95%CI=1.19~2.16)、父母亲为过敏体质(父亲OR=1.58,95%CI=1.07~2.33;母亲OR=1.41,95%CI=1.02~1.94)、有糖尿病家族史(OR=1.95,95%CI=1.41~2.68)、剖腹产(OR=1.33,95%CI=1.07~1.65)与儿童湿疹发生呈正相关.结论 儿童湿疹发生受母孕期心情和家庭因素、分娩方式的影响,发育早期预防儿童湿疹发生对将来降低其他过敏性疾病发生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BACKGROUND: The prevalence of childhood asthma in Scotland is one of the highest in the world. The morbidity secondary to allergic diseases is significant in terms of costs to the nation and effects on the family including the child. AIMS: The aims of this study were to describe the prevalence of asthma, eczema and hay fever in the Highlands of Scotland and in the Shetland Isles and to examine factors in relation to quality of life and social deprivation. METHOD: A total population survey of 12 year old children using a parent completed questionnaire. RESULTS: 86.3% (2658/3080) returned questionnaires. Of the 2549 questionnaires analysed, 476 (18.7%) reported asthma ever, 362 (14.2%) wheeze in last 12 months, 508 (19.9%) reported hay fever ever and 555 (21.8%) reported eczema ever. Of the children reporting asthma or wheeze, 35.4% (229/647) had missed school because of asthma or wheeze, 38.0% (246/647) had missed physical education. 62.5% (354/566) of subjects with wheeze ever reported sleep disturbance. Deprivation measured by DEPCAT scores was associated with maternal smoking and bronchitis in the child but not with allergic diseases. CONCLUSION: Compared with previous studies, the prevalence of asthma was unchanged but eczema has increased in Highland adolescents. Allergic disease has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school attendance and physical activity. Deprivation was associated with maternal smoking and bronchitis in the child but not with allergic diseases. The impact of allergic diseases in rural areas may be different from urban areas.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调查2012-2013年厦门市同安区0~14 岁儿童哮喘患病情况及哮喘发病的危险因素, 为今后儿童哮喘的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通过多阶段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 采用2010年第三次全国儿童哮喘流行病学调查问卷, 调查厦门市同安区10 168名0~14岁儿童哮喘患病情况;其次采用1∶1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和Logistic 回归分析法对哮喘患儿的发病危险因素进行研究。结果 在调查的10 168人中, 哮喘患儿428人, 总患病率为4.21%。男性患病率(5.88%)高于女性(2.28%)(P<0.001)。哮喘患儿中, 首次发病以3岁内居多占74.76%;发作诱因最常见的为呼吸道感染占85.61%;发作先兆最常见的为打喷嚏占95.20%;经常发作强度以轻度最常见占68.25%;发作类型以突然发作最多占78.50%;好发季节为换季占50.60%;好发时间为夜间和清晨占71.45%。通过对428例哮喘患儿及428例非哮喘儿童的病例对照研究并且经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 哮喘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个人过敏史、过敏性鼻炎、家族过敏史、家族哮喘史(P<0.001)。结论 厦门市同安区0~14岁儿童哮喘患病率高于10年前厦门市区哮喘发病率。男性哮喘患病率高于女性。个人过敏史、过敏性鼻炎、家族哮喘史及家族过敏史是该地区儿童哮喘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9.
青岛地区儿童哮喘影响因素病例对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儿童哮喘的影响因素。方法应用1:1配对的病例一对照研究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式,调查300对病例和对照儿童,并分析有关的暴露因素。结果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有17个因素与儿童哮喘有关联,包括父亲呼吸系统疾病史、母亲呼吸系统疾病史、家庭收入情况、特应性体质、急性呼吸道感染史、食肉习惯、海产品摄入量、是否有泡沫制品、是否装修过、厨房排烟方式、排烟效果、是否饲养宠物、家族哮喘病史、家族过敏性鼻炎史、父母食物过敏史、父母粉尘过敏史、首次发病后是否经过系统治疗。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7个因素进入主效应模型,其中父亲有呼吸系统疾病史(OR=3.771,95%CI:1.533~9.278)、家庭低收入(OR=I.503,95%CI:1.258~1.795)、特应性体质(OR=3.788,95%CI:2.368~6.058)、喜食肥肉(OR=2.042,95%CI:1.481~2.815)、家族哮喘病史(OR=I.710,95%CI:0.988~2.958)、家族过敏性鼻炎史(OR=I.991,95%CI:1.234~3.211)是儿童哮喘的危险因素,饲养宠物(OR=0.443,95%CI:0.265~0.739)是保护因素;回归系数分别为1.327,0.407,1.332,0.714,0.536,0.689,-0.814。结论儿童哮喘是遗传和环境双重因素共同作用导致的一种复杂疾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