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门诊西药房退药情况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维红  肖俊瑜 《临床医药实践》2007,16(12):1173-1174
目的:探讨医院门诊药房退药现象的原因,提出相应对策,以减少退药,促进合理用药。方法:收集2007年3月5日-2007年5月11日门诊西药房的退药情况,详细记录退药原因、退药种类、申请退药科室等,并对结果进行统计。结果:患者用药后发生不良反应占总退药原因的31.6%,其次为门急诊患者住院或改变医嘱而退药,占17.9%;退回药品类别以抗微生物类药物居多,占53.1%;科室主要集中在急诊科、妇产科、呼吸科等。结论:绝大多数的退药可以通过加强管理,提高医务人员的用药合理性而加以避免。  相似文献   

2.
医院门诊西药房退药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医院门诊药房退药的原因,总结经验,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方法对医院门诊西药房2004年9月-2007年12月的患者退药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患者退药的原因主要为变态反应、胃肠道反应等,退药种类主要为抗菌药物和中成药。结论退药现象不可避免,但有很多情况可以通过加强管理和提高医务人员用药的合理性而避免。  相似文献   

3.
门诊患者退药情况分析及管理措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剖析退药现象,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方法:对医院门诊西药房2004年11月-2007年3月的患者退药情况进行汇总分析。结果:患者退药有发生药品不良反应、不合理用药、患者拒绝用药等7个负面原因。结论:为减少退药,建议加强医患沟通,提高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加强医药沟通,开展合理用药宣传;做好窗口调剂的改革,做到首问负责制;规范退药程序,加强退药管理。  相似文献   

4.
门诊患者退药情况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分析门诊患者退药原因.方法:收集门诊退药处方(2002年3月~2002年12月)共计233张,按照退药原因进行分类.结果:退药原因按所占比例依次为:用药过敏、患者住院或处方收费有误等、由于病人拒绝服用或配伍禁忌等原因改用它药、胃肠道反应等.结论:加强门诊诊疗质量,深入作好临床药学工作,增强工作人员责任心等,可减少门诊退药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我院门诊药房退药处方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莉 《海峡药学》2007,19(9):124-125
对我院2006年1~6月门诊药房退药处方进行统计分析,我院门诊退药的主要原因有医生开方时电脑录入错误、药物不良反应、患者自备或拒用药品等。针对各种退药原因,采取措施,减少退药率。  相似文献   

6.
我院门诊处方退药原因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奇  陈玉华 《海峡药学》2005,17(6):177-178
收集2004年1月-2004年12月门诊退药处方共计126张,按照退药原因进行分类。结果退药原因按所占比例依次为。过敏反应、处方不规范或配伍禁忌,患者依从性差和药房管理不当等。  相似文献   

7.
目的规范门诊退换药行为,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方法对2010年门诊、急诊西药房退换药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患者退药共1021例,原因涉及用药发生药品不良反应、患者拒绝用药或住院、转院等。结论医师在开药前应详细询问患者病史和过敏史,慎重选药,尽量减少退药。  相似文献   

8.
医院退药现象的剖析和管理办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伟波 《海峡药学》2007,19(11):134-136
分析2007年上半年我院门诊西药房发生退药事件的原因,主要原因为:患者用药后出现不良反应、不合理用药、患者拒绝用药等。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制定出规范合理的退药管理办法。  相似文献   

9.
我院门诊药房退药情况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通过退药原因分析,讨论如何加强管理,减少退药行为发生,促进合理用药。方法对我院2006年9月至2007年9月门诊药房205份退药申请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退药原因以出现不良反应、患者病情变化、不合理用药等为主。结论退药问题是影响门诊药房服务质量和患者满意度的因素之一,在用药过程中必须注意药品的不良反应,加强药品管理质量,合理用药,强化服务意识,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相似文献   

10.
梁尚宜  李棋 《中国药业》2011,20(16):67-68
目的 探讨医院门诊患者退药原因,促进合理用药,减少或避免患者退药现象.方法 对医院2009年8月至2010年2月门诊药房退药处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小儿科退药率最高;退药原因以医生开药太多、重复开药、错开、药物皮肤过敏试验呈阳性、药物不良反应等为主.结论 应积极开展药学服务,提高门诊诊治质量,完善门诊患者退药制度,减少或避免退药现象.  相似文献   

11.
413例门诊退药原因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我院门诊退药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原因并提出相应对策,减少患者退药行为的发生。收集2007年9月~10月期间我院门诊退药的详细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引起患者退药的主要因素有药物不良反应、处方差错和医院信息系统问题等八个方面。提高医师及药学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开展药物警戒工作、完善医院信息系统、制订管理制度等方法可加强退药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12.
成瑞兰  何颖  李大鹏 《中南药学》2008,6(6):761-763
目的总结皮肤病性病门诊临床用药经验,提高专科医院的药学服务质量。方法针对2006年1月至2007年12月在我中心皮肤病性病专科门诊发生的退换药现象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患者要求退换药占总处方数的0.90%,实际退换药占总处方数的0.70%,要求退换药的主要原因是药品调剂错误、价格太高、不良反应等。结论及时发现门诊退换药原因,有利于改善医疗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找出原因,规范管理,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水平。方法对2007年6月至2008年6月门诊药房患者退药情况进行汇总分析。结果退药原因主要有药品不良反应、不合理用药、患者拒绝用药等6方面。结论医师处方前应详细询问患者病史和药物过敏史,以减少不良反应发生。对老年和幼儿患者选药要特别慎重。医院应制定专门制度,规范医师用药行为。  相似文献   

14.
门诊西药房退药处方情况分析及解决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全峰 《中国药事》2009,23(7):721-722
目的分析我院门诊退药情况,提高处方质量。方法根据我院2007年1月-2007年12月488份门诊患者的退药处方,统计分析退药原因。结果488份退药处方中,因不良反应而要求退药的185例,占总数的37.91%;因诊断后住院退药62例,占12.70%。结论患者用药后发生不良反应是退药的最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
我院2005年~2007年门诊药房退药分析与解决办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我院2005年~2007年度门诊药房退药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我院门诊药房退药率逐年下降,退药主要原因为药品不良反应,其次为病人转院、亡故、病情改变,不合理用药等。  相似文献   

16.
正确对待和处理医院门诊的退药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周清武 《中国药业》2006,15(2):60-60
目的:了解医院门诊退药情况,减少医院门诊退药现象,方法:对某三甲医院门诊退药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找出原因和处理方法。结果与结论:为保证患者用药安全,药品一经发出,一般不得退换,如系医院责任或患者无法抗拒的特殊原因,在确保药品质量的前提下可考虑退药。  相似文献   

17.
我院门诊西药房退药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规范门诊退药行为,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方法对一年中门诊西药房退药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患者退药共304例,原因涉及发生药品不良反应、患者拒绝用药和药物禁忌等9个方面:结论医师在开药前应详细询问患者病史和过敏史,慎重选药,尽量避免退药。  相似文献   

18.
儿童医院门诊药房退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儿童医院门诊药房退药原因,为规范并加强临床用药的管理提供依据。方法:对我院2007年7月~2008年6月间门诊药房的退药处方按申请退药的科室、退药的原因、所退药品的品种分别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门诊药房调配的643 229张处方中退药处方有3 901张(占总处方数的6.1‰),退药的主要原因为收费错误、开药过多或重复用药、发生药品不良反应等。结论:要结合儿童医院用药特点对药品管理工作进行改进,加强收费人员服务意识,改善医患关系,提高医院医疗服务质量才能有效减少退药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为减少和规范门诊药房退药现象。方法对我院2013年1~6月门诊药房退药情况及其原因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6个月门诊药房共调配处方588978张,其中退药处方243张,占0.041%;退药原因主要为药品不良反应、重复用药、医师开药过多或电脑输入错误以及患者依从性差等原因。结论提高合理用药水平,有效开展药学服务,提高患者依从性,完善医院退药制度,建立适当奖惩制度,规范医师行为,可减少门诊药房退药率,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  相似文献   

20.
我院门诊西药房退药原因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退药原因,总结经验,为减少和规范退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2007年1~6月门诊西药房患者的退药情况及其原因进行统计分析。患者退药处方为334张,退药原因是药品不良反应、患者的依从性差、医生的原因及患者的经济情况等。患者用药后发生不良反应(副作用和过敏)是最主要的退药原因,占退药比例的54.79%。结果与结论医生在开药前,应详细询问患者的药物过敏史及用药史,谨慎对待特殊人群的用药,综合患者的经济情况制定治疗方案,规范和减少退药,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