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目的:探讨冠心病(CHD)患者中医辨证证型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及踝臂指数的相关性.方法:选取 10 例健康体检者做为正常对照组(A组);选取60例CHD患者分为血瘀证(B组)和气虚证(C组),每组各 30例.测定踝臂指数(ABI)、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运用 Logistic 回归分析方法,初步探讨其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结果:经统计分析认为,ABI、IMT与CHD血瘀证和气虚证分型相关,建立最优回归方程.结论:ABI对CHD的中医血瘀证和气虚证辨证分型影响强烈,IMT对其分型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成人特发性膜性肾病(IMN)激素敏感性与中医辨证分型的相关性。方法收集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患者200例,其中实验组(IMN)38例,对照组(非IMN)162例。根据患者对激素的的效应,将实验组分为实验A组(激素敏感)8例,实验B组(激素不敏感)30例;对照组分为对照A组(激素敏感)79例,对照B组(激素不敏感)83例。对200例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析IMN患者激素敏感性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结果①实验组患者年龄大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A组相比,对照B组女性多(P<0.05),且年龄较大(P<0.01)。②实验组对激素敏感性低于对照组(P<0.05)。③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中气(阳)虚证、血瘀证较多(P<0.05),而阴虚证和湿热证较少(P<0.01);与对照B组相比,对照A组气(阳)虚证和风湿证较多(P<0.05~0.01),阴虚证较少(P<0.05)。结论①在PNS患者中,IMN患者年龄偏大,但年龄与激素效应无明显的相关性;非IMN患者激素不敏感者年龄偏大。②激素敏感性与病理类型有关,IMN患者对激素不敏感。③IMN患者中医证型的气(阳)虚证、血瘀证明显多于非IMN患者。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冠心病(CHD)常见中医证型与冠状动脉造影(CAG)、血脂等相关临床指标之间的关系。方法:对139例冠脉造影确诊为CHD的患者行冠心病中医辨证,观察冠心病中医证型的分布及各证型冠脉造影的病变程度。结果:CHD患者中医证型中痰阻心脉证比例最大33例,其次为心血瘀阻证28例,气虚血瘀证26例,阳气虚衰证最少仅占3.60%,其余证型分布较均匀,气阴两虚证、阴寒凝滞证以及气滞血瘀证分别占4.32%、10.79%和8.63%。气虚血瘀证、痰阻心脉证和心血瘀阻证多为三支病变,气阴两虚证多为双支病变,气滞血瘀证则多发单支病变。心血瘀阻型、痰阻心脉型血脂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结论:随冠脉病变部位不同,CHD的证型分布各有特点,CAG结果与中医证型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激素依赖性乳腺癌患者中医体质分布特点,为其辨证施治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王琦教授九种体质判断标准量表调查法,结合中医四诊综合辨识方法对210例激素依赖性乳腺癌患者实施中医体质辨识,并研究中医体质与中医辨证分型的相关性。结果 210例激素依赖性乳腺癌患者的中医体质类型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阴虚质占43.8%(92例),气郁质占15.2%(32例),气虚质占11.4%(24例),血瘀质占7.6%(16例),阳虚质占6.7%(14例)。患者中医证型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冲任失调证占63.8%(134例),肝气郁结证占16.2%(34例),脾胃虚弱证占11.4%(24例)。冲任失调证与中医体质相关性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激素依赖性乳腺癌患者中医体质类型多为阴虚质,辨证分型多为冲任失调证,且冲任失调证与中医体质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十二指肠溃疡辨证分型与溃疡分期胃动力学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探讨十二指肠溃疡中医辨证分型与溃疡分期、胃动力学的相关性。方法 :将十二指肠溃疡 6 0例按中医辨证分型标准分为 3个组 ,每组 2 0例 ,另设 1个健康组 (对照组 ) 2 0例。十二指肠溃疡组与对照组均进行阻抗式胃动力检测。结果 :脾胃湿热组表现为胃动力功能亢进 ,脾胃虚弱组和肝胃不和组表现为胃动力功能低下。活动期溃疡所占的比率脾胃湿热型 80 %,肝胃不和型 45 %,脾胃虚弱型 35 %,十二指肠球腔变形例数所占的比率脾胃湿热型 30 %,肝胃不和型 40 %,脾胃虚弱型 75 %。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冠心病(CHD)中医辨证分型与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的相关性,为CHD中医辨证提供客观依据。方法将患者按中医辨证分型分为痰浊闭阻证、心血瘀阻证、阴寒凝滞证、气阴两虚证、心肾阴虚证、阳气虚衰证6组,根据临床资料对各证型Hcy水平进行比较,分析CHD中医证型与Hcy的相关性及关系。结果 CHD患者血浆Hcy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且CHD中医不同证型中Hcy含量差异,心血瘀阻证组、痰浊闭阻证组Hcy水平均高于气阴两虚证组、阴寒凝滞证组、心肾阴虚证组、阳气虚衰证组。结论高Hcy血症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Hcy在冠心病不同中医证型含量水平不同,其中心血瘀阻证和痰浊闭阻证最高;Hcy可作为CHD痰浊闭阻证和心血瘀阻证型的辨证客观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的超声表现与中医辨证分型之间的相关性,以期指导临床诊断。方法:选取医院2011年8月—2014年07月行结节性甲状腺肿手术切除的患者140例,依据中医辨证分型分为肝郁肾虚型76例,肝郁脾虚型64例,统计分析不同中医辨证类型患者与甲状腺前后径厚度、结节分布类型、结节回声类型、腺体回声均匀与否以及结节伴钙化之间的相关性。结果:经统计分析,两组中医辨证类型与甲状腺前后径厚度、结节分布类型之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中医辨证类型与结节回声类型、腺体回声均匀与否以及结节伴钙化之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的超声表现与中医辨证分型之间有一定的相关性,为中医辨证理论体系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CT动脉成像技术,分析颈内动脉斑块与中医辩证类型的相关性,以期有利于更有针对性地应用中医药治疗动脉硬化,更好地评价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间的200例动脉硬化症的患者,分析颈内动脉起始段CTA征象,并结合中医辨证分型进行分析。结果:200例动脉硬化症患者按照中医辨证分型主要分为:气虚血瘀型(25.5%)、痰瘀互结型(30.0%)、脾虚湿盛型(23.0%)、肝肾阴虚型(21.5%);斑块类型:不稳定性121例(60.5%)和稳定性79例(39.5%);颈内动脉起始段狭窄度:轻度狭窄85例(42.5%)、中度狭窄61例(30.5%),重度狭窄33例(16.5%),闭塞21例(10.5%);4种中医辨证分型的动脉硬化症患者颈内动脉起始段狭窄程度、斑块性质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分析颈内动脉起始段CTA征象可了解动脉硬化症患者的血管病变情况,结合中医辨证分型分析可了解颈内动脉起始段斑块类型、狭窄度分别与中医辨证分型各型之间的相关性,可为临床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本文报道对400例心血管疾病患者应用三线放松功进行生物反馈治疗的结果。本组患者以高血压病与冠心病居多,共274例。治疗结果显示治疗后收缩压平均降低1.85kPa(13.86mmHg),舒张压平均降低1.29kPa(9.73mmHg),对 A 型性格患者的疗效尤为显著。对于各种早搏的疗效也以 A 型性格患者为佳(75.00%)。A 型性格患者辨证为心阴虚与肝阳挟痰的占90.66%,非 A 型性格患者辨证为心气阳虚与气阴两虚的占82.52%。生物反馈治疗通过放松训练,降低交感张力,扩张血管而达到降压和抗心律失常等目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血浆脑钠肽(BNP)与充血性心力衰竭(CHF)各中医证型之间的相关性,提高CHF中医辨证的准确性及可重复性。方法:本课题纳入60例CHF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析,另设立年龄、性别匹配正常对照组21例。观察比较正常对照组与CHF组及CHF各中医证型患者血浆BNP水平关系,探讨其相关性。结果:1CHF各中医证型与血浆BNP间存在一定相关性。2BNP水平CHF阳虚证型组患者873.34±393.17pg/ml及非阳虚证型组患者274.85±203.75pg/ml均较正常对照组56.09±42.03pg/ml显著增高,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阳虚证型组患者BNP水平明显高于非阳虚证型组患者,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1血浆BNP与CHF各中医分型存在一定相关性。2CHF阳虚证型患者较非阳虚证型者病情更严重,预后也更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