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 毫秒
1.
心可宁胶囊质量标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可宁胶囊在医院销量较大,生产企业众多,质量标准不统一。产品质量不够稳定。为了甘肃省庆阳市人民医院采购质量稳定的心可宁胶囊,笔者对不同企业该产品进行了质量研究。每粒心可宁胶囊含丹参(以丹参素计)暂定为不得低于0.55mg。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测定心可宁胶囊中丹参素含量的方法。方法以甲醇-1%冰醋酸(12:88)为流动相,色谱柱为HYpersilODS2柱,丹参素钠作内标,波长280mm处检测。结果丹参素钠的线性范围为0.256~1.278μg/ml,r=0.9999。平均回收率为101.99%,RSD=1.30%。结论方法灵敏、准确,可满足心可宁胶囊的检测工作。  相似文献   

3.
韩杰 《首都医药》2009,(4):55-56
心可宁胶囊收载于《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第九册。心可宁胶囊由丹参、三七、冰片、水牛角浓缩粉、蟾酥、红花、牛黄、人参须等8味药组成,具有活血散瘀,开窍止痛的功效,用于冠心病、心绞痛、胸闷、心悸、眩晕。笔者选择方中丹参的有效成分丹参素钠为指标进行含量测定,控制成品的质量。有关丹参素钠的含量测定,《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  相似文献   

4.
5种含丹参中成药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验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志敏  刘涛 《中国药业》2010,19(23):27-28
目的建立5种含丹参中成药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方法通过接种阳性菌回收率试验测定冠脉宁片、清脑降压片、脑心通片、睡安胶囊、乙肝宁胶囊5种中成药是否含抑菌成分。结果脑心通片、清脑降压片2种供试品试验菌的回收率均为70%,证明无抑菌现象;冠脉宁片、睡安胶囊、乙肝宁胶囊有一定的抑菌作用,但可通过稀释法消除抑菌作用。结论脑心通片、清脑降压片应按常规方法进行微生物限度检查;冠脉宁片、睡安胶囊、乙肝宁胶囊可按培养基稀释法进行微生物限度检查。  相似文献   

5.
HPLC法测定心可宁胶囊中丹参素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心可宁胶囊中丹参素的含量测定方法。采用HPLC法,色谱柱:Dirmonsil C18;流动相:甲醇-水-二甲基甲酰胺-冰醋酸(2∶95∶2∶1);检测波长:280nm。丹参素钠线性范围为5.94μg.mL^-1~118.80μg.mL^-1,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6.9%,RSD为1.8%(n=6)。方法可靠,简单可行,为控制心可宁胶囊的内在质量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王玉宝 《淮海医药》2008,26(5):412-413
目的测定冠脉宁胶囊中丹参素(C9H10O5)的含量。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Shim-pack VP-ODS C18色谱柱(150 mm×4.6 mm,5μm),0.5%冰醋酸-甲醇(93∶7),为流动相,流速为0.8 ml/min,检测波长280 nm。结果丹参素对照品在3.54~31.86μg/m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8),平均回收率为98.76%(n=6),RSD为1.18%。结论定量方法简便、可靠、准确,可用于冠脉宁胶囊中丹参素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7.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冠脉宁胶囊中丹参素的含量。方法 采用Lichrospher-C18柱(250 mm×4.6mm,5μm),甲醇-水-冰乙酸(8∶92∶1)为流动相,流速为1.0mL/min,紫外检测波长为280nm,柱温为30℃。结果 丹参素在8.64~43.2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回收率为103.1%,RSD=1.3%(n=6)。结论 该方法准确、精密度高、重复性好,可用于测定冠脉宁胶囊中丹参素的含量。  相似文献   

8.
王菊兰 《首都医药》1998,5(12):33-33
本文报道复方丹参注射液,脉络宁注射液,强力宁流射液,复方青黛丸,雷公藤多甙片,平滑片,青龙丸以及绞股蓝草总甙胶囊八种中成药在治疗银屑病中的应用,为银屑病的治疗合理选用药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消渴平胶囊的薄层色谱法鉴别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铁强  刘丽  张大勇 《医药导报》2010,29(3):381-382
[摘要]目的建立消渴平胶囊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TLC)分别对消渴平胶囊组方中黄芪、黄连、五倍子、丹参进行鉴别。结果在TLC图谱中可检出黄芪、黄连、五倍子、丹参的特征斑点。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重复性好,可用于建立消渴平胶囊的定性质量标准。  相似文献   

10.
皮立 《广东药学》2000,10(1):11-12
脑络通胶囊是脑脉宁、维生素B6、丹参浸膏、黄芪浸膏等成分组成的复方制剂。广东省药品标准采用非水滴定法测定主药脑脉宁含量。本文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结果脑脉宁在1-20μg/ml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7。平均回收率99.6%,RSD=0.50%。方法快速,准确。  相似文献   

11.
马克坚  孟芹 《中国药业》2002,11(4):44-45
目的:控制七宁胶囊制剂质量,建立三七叶、地不容、三分三的质控标准。方法:用薄层色谱法对七宁胶囊中主要药材三七叶、地不容进行定性鉴别,对毒性药材三分三中硫酸阿托品的量进行限量检查,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七宁胶囊中人参皂苷Rb1的含量。结果:人参皂苷Rb1含量测定的线性范围为1-30μg/mL,平均回收率为98.10%,RSD为1.31%。结论:方法简便、实用,测定结果重现性好,可作为七宁胶囊的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制备丹参消痤胶囊,研究质量标准,观察临床疗效。方法:采用粉碎、过筛方法制备丹参消痤胶囊;用薄层色谱法对主要成份进行鉴别,制定质量标准;采用随机对照法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制剂质量稳定,临床疗效肯定。结论:丹参消痤胶囊组方合理,工艺简单,质量可控,临床疗效显著,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王仁祥  李迎 《海峡药学》2004,16(5):140-141
目的探讨鼻炎宁胶囊对变应性鼻炎及并发分泌性中耳炎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鼻炎宁胶囊治疗变应性鼻炎及并发分泌性中耳炎病人63例。结果鼻炎宁胶囊口服3个疗程,变应性鼻炎缓解率为71%.但停药后易反复.分泌性中耳炎治愈率为67%。结论鼻炎宁胶囊的主要成分巢脾浸膏具有抗炎、抗组织胺、增强免疫力、减轻咽鼓管及鼻黏膜水肿作用,可改善咽鼓管功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运用近红外漫反射光谱分析技术建立心可宁胶囊的一致性检验模型.方法:将收集的13个厂家共40批心可宁胶囊扫描近红外光谱图后,在OPUS软件中应用一致性检验模型设置模块,建立心可宁胶囊一致性检验模型.结果:一致性检验模型对测试集中的样品做出准确的判别分类.结论:该文建立的检验模型简单、快速、有效,适用于药品检测车对心可宁胶囊一致性的快速筛查.  相似文献   

15.
脉络宁治疗肝硬变64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观察脉络宁和丹参注射液对肝硬变的疗效,随机分二组,脉络宁组以例,每次20ml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qd;丹参组32例,方法同上组,均20d为1个疗程。结果:脉络宁组总有效率89.0%,显效率60.9%;丹参组在有效率71.9%,显效率46.9%。提示:脉络宁治疗肝硬变疗效优于丹参注射液。  相似文献   

16.
7种中成药微生物限度检查法的方法验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夏瑛瑛 《中国药业》2007,16(19):26-27
目的建立7种中成药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方法采用5种阳性对照菌回收率试验测定其是否含抑菌成分。结果根据回收率试验结果,风湿骨痛胶囊、益母草胶囊试验菌的回收率均高于70%,证明其无抑菌作用;紫花杜鹃胶囊、八味小檗皮胶囊有一定的抑菌作用,但可通过离心沉淀+稀释法消除其抑菌作用;消肿片、骨筋丸胶囊、血栓心脉宁胶囊的抑菌作用强,必须采用薄膜过滤法才能消除其抑菌作用。结论风湿骨痛胶囊、益母草胶囊可按常规法进行微生物限度检查,紫花杜鹃胶囊、八味小檗皮胶囊可按离心沉淀+培养基稀释法进行微生物限度检查,消肿片、骨筋丸胶囊、血栓心脉宁胶囊可按薄膜过滤法进行微生物限度检查。  相似文献   

17.
姚关东 《齐鲁药事》2004,23(8):25-26
目的 建立护肝宁片的质量标准。方法 采用TLC法对处方中的丹参、虎杖、垂盆草进行定性鉴别。结果 在TLC鉴别中均能检出丹参、虎杖、垂盆草。结论 该法简便、准确,可作为控制护肝宁片质量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丹参舒心胶囊薄层鉴别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彦英  王红 《齐鲁药事》2009,28(11):661-662
目的建立丹参舒心胶囊薄层鉴别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丹参舒心胶囊中不同组分进行鉴别,并对影响色谱分离效果的主要因素进行优化.结果建立了专属性强、分离效果好的鉴别方法.结论该方法简便、重现性好,结果可靠,可用于丹参舒心胶囊的定性鉴别.  相似文献   

19.
目的建立康尔心胶囊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TLC)分别对处方中丹参、山楂、三七进行鉴别。结果在TLC图谱中可检出丹参、山楂、三七的特征斑点。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重现性好,可用于建立康尔心胶囊的定性质量标准。  相似文献   

20.
本文着重介绍了采用中药丹参注射液、舒血宁片、步长脑心通胶囊口服,西药采用口服尼莫地平胶囊,快速静滴甘露醇,胞二磷胆碱静滴,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或口服肠溶阿斯匹林等,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54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