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王一平  纪春霞  石芹 《黑龙江医学》2010,34(12):910-911
目的探讨改良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手术方法及术后效果。方法对43例(51眼)慢性泪囊炎行改良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观察术后泪道通畅情况。结果 43例(51眼)中,42例(50眼)手术1次成功,1例手术2次成功。本组40例(47眼)获随访,溢脓、溢泪症状均消失,冲洗泪道通畅。结论改良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泪囊鼻腔吻合术后复发的原因及探讨复发后的手术治疗。方法:对12例泪囊鼻腔吻合术后复发的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并随访6~10个月。结果:9例溢泪溢脓症状消失,泪道冲洗通畅,1例溢泪减轻,泪道冲洗基本通畅,2例复发。结论:泪囊鼻腔吻合术后复发的主要原因是骨孔造口过小,吻合口、骨孔纤维及肉芽组织增生,瘢痕形成,该类患者可以通过再次泪囊鼻腔吻合术予以治疗,手术成功率高,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症状。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高龄慢性泪囊炎患者行泪囊鼻腔吻合术的疗效。方法:对36例(36眼)60-70岁慢性泪囊炎患者行泪囊鼻腔吻合术。术中强调用蚊式止血弯钳顶开骨壁并加以扩大,用3mm咬骨钳扩大骨孔,禁用锤凿骨孔,以避免损伤鼻黏膜和减少病人恐惧带来的痛苦。术后随访6月-3年,术后定期冲洗泪道。结果:此种术式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病人无痛苦,36眼术后泪道冲洗均完全通畅,随访期间病人无流泪症状。结论:术前在严格掌握手术指征,排除全身及局部手术禁忌症后,泪囊鼻腔吻合术仍是治疗高龄慢性泪囊炎患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对85眼慢性泪囊炎施行鼻腔泪囊吻合术。最后冲洗通畅为成功,否则为失败。结果术后经半年以上随访,手术成功78眼,成功率为91.76%。结论泪囊鼻腔吻合术是治疗慢性泪囊炎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姚兰 《中国医学杂志》2005,3(4):156-157
目的:探讨慢性泪囊炎泪囊鼻腔粘膜吻合术后,吻合口处植入乳胶导尿管并于气囊内注入抗生素眼液预防术后鼻腔出血的可行性。方法:对60例(63只眼)平均年龄为39岁的慢性泪囊炎患者进行泪囊鼻腔粘膜吻合术后吻合口处植入乳胶导尿管并于气囊内注入抗生素眼液压迫观察术后情况。平均随访12个月,结果:手术顺利完成。术后60例病人(63只眼),无一例并发术后鼻腔出血;伤口一期愈合,重建泪道通畅,溢泪,溢脓消失。结论:泪囊鼻腔粘膜吻合术后鼻腔气囊充填治疗平均年龄为39岁惠者,可有效保持泪道通畅,伤口一期愈合,无一例因术后鼻腔出血而给病人带来痛苦,显著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泪囊脓肿的形成原因及合理的治疗方案.方法回顾分析1995年以来我院39例泪囊脓肿患者的病史资料:A组18例行单纯鼻腔泪囊吻合术 ;B组2 1例早期探通泪小管引流,行鼻腔泪囊吻合术加泪道置管.结果 A组病例中,泪囊摘除3 例(16.67%);无溢泪、冲洗通畅者10例,占55.56%;有溢泪、加压冲洗通畅者4例,占22.22 %;有溢泪、冲洗不通者4例,占22.22%.B组无1例泪囊摘除者;无溢泪、冲洗通畅者19例, 占90. 48%;有溢泪、加压冲洗通畅者1例,占4.76%;有溢泪、冲洗不通者1例,占4.76%.结论早期探通泪小管引流有助于防止脓肿破溃及瘘管形成,减少泪囊摘除并发症发生;鼻腔泪囊吻合术加泪道置管是治疗泪囊脓肿合理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7.
石磊  王军 《中国医药导报》2009,6(35):169-170
目的:探讨改良鼻腔泪囊吻合术的临床效果。方法:2003年1月~2006年1月对92例慢性泪囊炎进行改良鼻腔泪囊吻合术,并使用丝裂霉素辅助治疗。结果:术后随访3年,痊愈85眼,2眼冲洗泪道通畅,平时仅少量溢泪,5例失败。结论:改良鼻腔泪囊吻合术后吻合口低、骨窗大,术后发生再堵塞的可能性小,并发症少。该手术简单,疗效确切,缩短了手术时间。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显微镜下泪囊鼻腔黏膜吻合术的优越性.方法 对显微镜下泪囊鼻腔黏膜吻合术3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总结.结果 30例均获成功,无泪溢症状,有2例出院两周后冲洗不通,经探通后通畅.随访半年,均无泪溢,泪道通畅.结论 显微镜下泪囊鼻腔黏膜吻合术由于手术设计合理,成功率高,手术成功恢复了泪液排出系统的通道,既不流脓,又无泪溢,符合生理要求,是治疗慢性泪囊炎、泪道阻塞最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改良泪囊鼻腔吻合术后慢性泪囊炎的疗效。方法手术在常规泪囊鼻腔吻合术的基础上改进,术后观察临床效果。结果 26例28眼(包括2例双眼手术)术后随访3~20个月,平均12个月,其中,26眼无流泪溢脓,2眼偶有流泪,但冲洗泪道通畅。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改良泪囊鼻腔吻合术联合泪道置管术治疗慢性泪囊炎合并泪总管阻塞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改良泪囊鼻腔吻合术联合泪道置管术治疗慢性泪囊炎合并泪总管阻塞病例46例,并随访1年。结果拔管后行泪道冲洗全部通畅,总有效率100%,1年后总有效率为95%。结论改良泪囊鼻腔吻合术联合泪道置管术治疗慢性泪囊炎合并泪总管阻塞,手术效果确切,手术成功率高,容易掌握和推广。  相似文献   

11.
白莎  王国军  徐福勇 《四川医学》2011,32(10):1586-1588
目的比较鼻内镜下鼻腔泪囊造孔术与传统泪囊鼻腔吻合术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136例慢性泪囊炎患者手术的效果,其中61例行鼻内镜下鼻腔泪囊造孔术(简称内镜组),75例行传统泪囊鼻腔吻合术(简称传统组)。结果鼻内镜组治愈27例,有效率93.1%,传统组治愈19例,有效率95%,P〉0.0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鼻内镜下鼻腔泪囊造孔术与传统泪囊鼻腔吻合术疗效相近,但鼻内镜下鼻腔泪囊造孔术创伤小,符合现代微创外科手术。  相似文献   

12.
影像学检查在鼻内镜下泪囊鼻腔造孔术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通过对鼻内镜鼻腔泪囊造孔术前鼻窦CT检查结合泪道造影的相关结果进行分析,确定鼻内镜手术适应证,制定理想的手术方案,以提高手术治愈率。方法 29例(33眼)慢性泪囊炎患者术前分别进行泪囊造影及鼻窦CT检查,依据检查结果采用不同手术方式。结果两种影像学检查可以确定泪囊大小及周围解剖结构,小泪囊(<5mm)9例(10眼),其中<2mm 1例(1眼);大泪囊(>5mm)20例(23眼)。26例(30眼)患者通过鼻内镜下泪囊鼻腔造孔术治愈,治愈率90.91%;2例(2眼)好转,好转率6.06%;总有效率96.97%。泪囊小于2mm的小泪囊患者手术无效。结论鼻窦CT及泪道造影是泪囊鼻腔造孔术前必不可少的影像学检查,对提高手术成功率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探讨鼻内窥镜下鼻腔泪囊造口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手术技巧及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总结我院收治慢性泪囊炎患者35例,行鼻内窥镜下泪囊鼻腔造口术.术中采用辅助工具协助泪囊定位,利用脑外科银夹防止造瘘口狭窄.结果 经术后6-12个月随访,28例痊愈,4例好转,3例无效,手术成功率达91.4%.结论 鼻内镜鼻腔泪囊造口术具...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改良鼻内镜下泪囊鼻腔造口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鼻泪管堵塞、慢性泪囊炎的患者18例20眼行改良鼻内镜下泪囊造口手术,分析其临床疗效。结果18例20眼中治愈18眼,治愈率达90%,总有效率90%。无效2眼,为术后1~2个月泪囊造口瘢痕形成导致无效,再给予泪道置管,3个月后取出,溢泪好转,冲洗泪道通畅。全部病例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改良鼻内镜下泪囊鼻腔造口术治疗慢性泪囊炎效果良好,创伤小,恢复快。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治疗鼻眼相关疾病-鼻腔泪囊吻合术。方法在鼻内镜下对26例(28眼)慢性泪囊炎患者鼻内镜下行鼻腔泪囊吻合术。结果 25例(27眼)均取得良好效果,泪道冲洗通畅,1例因未能定期复查,再诊时泪囊粘连。总有效率达96.4%。结论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具有视野清晰、损伤小、出血少、免除面部切口等优点,治疗效果满意,符合微创手术要求。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经鼻泪囊鼻腔造孔术时,如何最大限度保留和利用鼻腔粘膜瓣和泪囊联合瓣,以扩大造孔与修复裸露骨质,预防造孔狭窄和肉芽增生。方法:对14例(16眼)鼻泪管阻塞患者行鼻内镜下泪囊鼻腔造孔观察其疗效。结果:全部病例术后6个月复查溢泪症状消失,造口通畅,随访6个月至3年无复发者。结论:在常规鼻内镜下经鼻泪囊鼻腔造孔时行中鼻甲腋重建,能最大限度保持鼻腔结构,预防肉芽组织增生和粘连狭窄,有效提高泪囊造孔术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7.
泪囊鼻腔造口植皮术治疗慢性泪囊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用泪囊鼻腔造口植皮术重建泪道 ,以治疗慢性泪囊炎。方法 :经鼻前孔切开鼻丘部黏膜及骨质 ,暴露泪囊 ,于鼻内窥镜下造口 ,并于造口周围处植入替耳氏皮瓣 ,以促进创面愈合 ,防止肉芽形成 ,保证泪道通畅。结果 :用泪囊鼻腔造口植皮术治疗慢性泪囊炎 71例、76眼 ,经随访观察半年 ,治愈率达97%。结论 :泪囊鼻腔造口植皮术手术创伤小 ,不需面部切口 ,并发症少 ,优于传统的鼻腔泪囊吻合术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鼻内镜下改良泪前隐窝入路术式治疗泪囊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患者的临床效果,以提高临床医生对该病及术式的认识。方法:收集1例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影像学表现和病理资料,分析改良泪前隐窝入路术式治疗该病的优点,结合相关文献总结其临床诊断标准和治疗方法。结果:患者,女性,53岁,右眼流泪2年,内眦处肿物6个月,门诊以"泪囊肿物"收入院。患者右眼内眦部触及肿物,大小约1.7 cm×1.2 cm×1.0 cm,质韧,边界不清,压痛,与周围皮肤紧密黏连,挤压泪囊区,少许血性分泌物自泪点溢出。冲洗泪道,原泪点返流。眼眶CT检查显示右侧泪囊内高密度影、右侧泪囊区及鼻泪管内高密度影且右侧泪囊明显增大。初诊为右侧泪囊及鼻泪管占位性病变。采用鼻内镜下改良泪前隐窝入路术式完整切除肿瘤,术后病理显示为恶性黑色素瘤累及周围肌肉组织。结论:鼻内镜下改良泪前隐窝入路术式治疗泪囊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具有术野暴露好、微创、易于操作和低风险等优势。  相似文献   

19.
经鼻泪囊手术相关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内窥镜鼻窦手术和经鼻泪囊手术对泪囊和鼻泪管的影响。方法:利用游标卡尺、圆规、量角器等,对23具(46侧)成人尸头的泪囊窝和鼻泪管各壁的构成、厚度、倾斜角度进行测量。结果:泪囊窝中部的骨性构成中上颌骨额突所占比例略大于泪骨,泪囊窝后壁与冠状面呈大约20°角;鼻泪管上部横截面多为圆形,部分近似扇形,可分为前壁、内侧壁和后外侧壁。测得骨性鼻泪管各壁的走行与鼻底成角不同,鼻泪管前壁骨质较厚,内侧壁和后外侧壁骨质较薄。结论:鼻内窥镜泪囊手术时应尽量扩大骨窗,特别是纵轴方向;鼻泪管后骨壁较薄,鼻内窥镜下行上颌窦口扩大时不宜过于向前以免损伤鼻泪管。  相似文献   

20.
田文凤 《中外医疗》2016,(30):48-50
目的:探讨新生儿泪囊炎与剖宫产的关系及治疗。方法整群选取长春市儿童医院2014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新生儿泪囊炎患者262例(284眼),随机分为2组各131例(142眼),两组均给予均采用泪囊局部按摩、泪道冲洗、泪道探通治疗,比较两组与分娩的关系和治疗效果。结果 A组剖宫产新生儿泪囊炎发生率占68.9%,阴道分娩发生率31.3%;B组剖宫产新生儿泪囊炎发生率占66.4%,阴道分娩发生率33.6%,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剖宫产新生儿泪囊炎发生率显著高于阴道分娩(P<0.05)。 A、B两组泪道探通治愈率分别为94.0%、92.7%,明显高于泪囊局部按摩、泪道冲洗(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新生儿泪囊炎与剖宫产有密切关系,治疗时根据患儿年龄及生理特点选择适宜的方法,对提高患儿治愈率、安全性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