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 了解天津市德国小蠊对常用杀虫剂的抗药性现状,为制定科学的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WHO推荐的药膜法测定半数击倒时间(KT50);将德国小蠊分别放人用5种杀虫剂(敌敌畏、乙酰甲胺磷、残杀威、高效氯氰菊酯、氯菊酯)制作的广口药膜瓶中,观察击倒率.计算抗性系数(RR50).结果 天津市南开区、津南区、河西区、塘沽区、东丽区、西青区、北辰区德国小蠊现场种群对敌敌畏的KT50分别为6.15、6.49、8.37、8.22、7.84、9.29、12.40 min,对乙酰甲胺磷的KT50分别为74.28、65.36、29.52、30.23、30.67、58.64、33.08 min,对残杀威的KT50分别为24.97、40.63、27.17、24.43、40.73、42.44、40.91 min;各现场种群对敌敌畏、乙酰甲胺磷和残杀威的RR50均<3倍.南开区、塘沽区、西青区德国小蠊现场种群对高效氯氰菊酯的KT50分别为32.61、36.50、51.00 min,RR50为6.48~10.71倍;津南区、河西区、东丽区、北辰区对高效氯氰菊酯的KT50均> 120.00 min,RR50均>20倍.南开区、津南区、河西区、东丽区、北辰区德国小蠊现场种群对氯菊酯的KT50均>120.00 min,RR50均>20倍;西青区德国小蠊现场种群对氯菊酯的KT50为26.96 min,RR50<5倍;塘沽区德国小蠊现场种群对氯菊酯的KT50为14.10 min,RR50<3倍.结论 天津市在防治德国小蠊时应减少高效氯氰菊酯和氯菊酯的使用,可增加敌敌畏、乙酰甲胺磷等有机磷和残杀威等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的使用;蜚蠊对杀虫剂的抗药性是防治中不能忽视的问题,应加强监测,了解抗性发生的程度和地域范围,采取相应的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泉州市区德国小蠊对5种常用杀虫剂的敏感性,指导科学、合理地使用杀虫剂。方法现场采集泉州市区的德国小蠊,用药膜接触法检测。结果德国小蠊对高效氯氰菊酯、溴氰菊酯、氯菊酯、残杀威和毒死蜱的KT50分别是25.95min、20.18min、48.89min、13.87min、59.80min;其相对应的抗药性系数(R)分别为4.60、3.03、7.28、1.56、2.67。其中高效氯氰菊酯和残杀威72h死亡率分别为86.7%和93.3%,其余药物为100%。结论泉州市区德国小蠊对残杀威和毒死蜱敏感,对高效氯氰菊酯、溴氰菊酯已产生低度抗药性,对氯菊酯已产生中度抗药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德国小蠊对高效氯氰菊酯、溴氰菊酯、氯菊酯、敌敌畏和残杀威5种常用杀虫剂的抗药性水平。方法收集温州市德国小蠊现场品系成虫、幼虫和卵块若干,以饲养一代羽化后2~3周龄的雄性成虫作为试虫,将相同日龄的试虫随机分为3个实验组和1个对照组,每组选取10只健康的雄性试虫进行试验,采用广口瓶药膜法测试德国小蠊现场品系对高效氯氰菊酯、溴氰菊酯、氯菊酯、敌敌畏和残杀威5种杀虫剂的半数击倒时间(KT_(50))和抗性倍数,分析其抗药性水平及变化情况。结果德国小蠊现场品系对高效氯氰菊酯、溴氰菊酯、氯菊酯、敌敌畏和残杀威的KT_(50)值分别为133.90、44.39、45.99、21.11和35.94 min;抗性倍数分别为32.27、8.77、10.17、5.25和4.23。结论德国小蠊对5种常用杀虫剂均产生不同程度的抗药性,建议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控制和延缓其抗药性的产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2010年上海市宝山区的德国小蠊对溴氰菊酯、残杀威和高效氯氰菊酯的抗药性,以便科学合理使用杀虫剂。方法药膜接触法。结果上海市宝山区现场品系德国小蠊对溴氰菊酯、残杀威、高效氯氰菊酯的KT50分别为48.86、25.39、34.79 min,其抗性系数分别是敏感品系德国小蠊的9.18、1.83、6.09倍。结论上海市宝山区现场品系德国小蠊对溴氰菊酯和高效氯氰菊酯已产生抗药性,对残杀威尚处敏感水平。  相似文献   

5.
舰艇德国小蠊对氯菊酯抗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开展氯菊酯对德国小蠊的抗性调查、交互抗性、抗性消退和增效研究;方法:果酱瓶药膜法;结果:8个调查点的3年抗性调查的抗性倍数为0.54-7.93,德国小蠊经氯菊酯培育后,抗性倍数由3.40增长到8.02倍需2年半,对溴氰菊酯、氯氰菊酯和残杀威的交互抗性倍数分别为2.40-4.14、1.83-4.78和1.16-1.69,抗性品系不接触杀虫剂,培育至第4代,抗性消失了37.22%,至第8代可消失69.74%,至第10代可消失85.79%,氯菊酯加入S2和S1后,对抗性品系增效倍数分别为1.22—1.48和1.45-1.96,48h死亡率均为100%;结论:部分调查点己产生抗性,抗氯菊酯品系对溴氰菊酯、氯氰菊酯己产生交互抗性,对残杀威未产生交互抗性,由中抗性转变为低抗性至基本消失,需要3年,增效剂能提高氯菊酯灭蟑螂的效果,且对氯菊酯的增效作用S1比S2强。  相似文献   

6.
马德珍 《现代预防医学》2015,(13):2429-2431
摘要:目的 了解泰安城区重要病媒种类淡色库蚊及德国小蠊对常用杀虫剂的抗药性状况,为科学合理使用杀虫剂提供依据。方法 淡色库蚊采用浸渍法,德国小蠊采用药膜接触法。结果 淡色库蚊对高效氯氰菊酯、溴氰菊酯和氯菊酯的抗性系数分别是敏感品系的1.42、5.00和2.38倍。实验室德国小蠊敏感品系(S)对高效氯氰菊酯、乙酰甲胺磷、溴氰菊酯和残杀威的KT50分别为3.95、7.33、5.02和10.99 min。而现场品系(R)对上述杀虫剂的抗性系数分别是敏感品系的1.54、8.71、1.40和0.84倍。结论 泰安城区淡色库蚊对常用杀虫剂敏感的是高效氯氰菊酯和氯菊酯,产生抗药性的是溴氰菊酯。德国小蠊现场品系(R)对乙酰甲胺磷已产生抗性,对高效氯氰菊酯、溴氰菊酯和残杀威敏感。建议采取环境治理为主,化学防治使用菊酯类杀虫剂提高灭杀效果,并继续加强抗药性监测,根据抗性变化科学合理地停用/选用杀虫剂,把淡色库蚊及德国小蠊密度控制在在较低水平。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氯菊酯与增效剂的复配对德国小蠊的毒效。方法 :果酱瓶药膜法。结果 :当使用 2 7.0mg m2氯菊酯时 ,对抗氯菊酯德国小蠊品系的KT50 为 47.2 1min ,48h死亡率为 64 % ;加入不同剂量的S2 和S1 后 ,KT50 分别为3 1.89~ 3 8.66min和 2 4.0 8~ 3 2 .47min ,增效倍数分别为 1.2 2~ 1.48倍和 1.45~ 1.96倍 ,48h死亡率均为 10 0 %。结论 :两种增效剂能提高氯菊酯的灭蜚蠊效果 ;S1 比S2 对氯菊酯的增效作用强  相似文献   

8.
目的测定0.5%丙烯氯菊酯水基喷射剂对淡色库蚊、家蝇、德国小蠊的杀灭效果。方法以淡色库蚊、家蝇、德国小蠊为试验对象,对丙烯氯菊酯水剂进行室内药效和模拟现场药效测试。结果该杀虫剂对淡色库蚊的KT50为6.65min,24h死亡率为100%;对家蝇的KT50为4.82min,24h死亡率为100%;对德国小蠊的KT50为9.26min,48h死亡率为100%。模拟现场对淡色库蚊1h击倒率为87.2%,24h死亡率为100%;对家蝇1h击倒率为91.8%,24h死亡率为100%;对德国小蠊1h击倒率为95.0%,48h死亡率为100%。结论丙烯氯菊酯水基喷射剂对淡色库蚊、家蝇和德国小蠊均有较好的击倒和杀灭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温州市德国小蠊自然品系对高效氯氰菊酯等4种杀虫剂的抗药性。方法药膜法,测定德国小蠊成虫的半数击倒时间(KT50)。结果德国小蠊自然品系对高效氯氰菊酯、氯菊酯的抗药性最高,抗性倍数分别为5.8、5.2;其次为溴氰菊酯和残杀威,抗性倍数分别为4.2、2.8。自然品系与正常品系抗药性测定结果进行比较,经配对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527,P=0.002﹤0.05)。结论自然品系对4种杀虫剂存在不同程度的抗药性,其中高效氯氰菊酯、氯菊酯处于中等抗性水平。  相似文献   

10.
目的调查毕节市七星关区及金沙县德国小蠊对5种常用杀虫剂的抗药性情况,为科学、合理地选择和使用杀虫剂提供依据。方法在毕节市七星关区及金沙县餐饮场所、宾馆饭店、医院大量采集德国小蠊成虫及若虫,经实验室获得子一代试虫,选择羽化后7~15 d的健康雄性成虫供试。采用药膜接触法获得德国小蠊对常用杀虫剂的半数击倒时间(KT50),并将野外品系与敏感品系进行比较以评价其抗药性程度。结果溴氰菊酯、高效氯氰菊酯、氯菊酯、敌敌畏及残杀威在使用剂量均为0. 05%的浓度下,对七星关区德国小蠊的KT50分别为70. 51、82. 54、80. 67、22. 59和35. 53 min,抗性倍数分别为24. 83、34. 83、7. 39、6. 35和3. 13;对金沙县德国小蠊的KT50分别为13. 36、16. 72、77. 42、59. 07和27. 04 min,抗性倍数分别为4. 7、7. 05、7. 09、16. 59和2. 38。结论毕节市两地德国小蠊对5种杀虫剂的抗性水平存在差异,其中七星关区德国小蠊对溴氰菊酯及高效氯氰菊酯达高抗水平,而金沙县德国小蠊对敌敌畏的抗性水平最高,两地德国小蠊对氯菊酯及残杀威的抗药性均处于中度和低度水平。  相似文献   

11.
杀虫剂对抗药性蜚蠊驱出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抗药性对蜚蠊药激驱出效果的影响,研究其解决对策,探讨抗性蜚蠊种群、密度调查方法。方法:药膜接触法,蜚蠊药激驱出试验及模拟现场试验。结果:在实验室按53ml/m^3喷药,0.3%氯菊酯、0.05%溴氰菊酯、0.1%高效氯氰菊酯、0.3%苯氰菊酯、1.0%DDVP对德国小蠊敏感品系的半数驱出中时(FT50)分别为2.24、1.26、1.85、3.25、6.81min,对菊酯抗性品系(对溴氰菊  相似文献   

12.
目的调查合肥市德国小蠊对溴氰菊酯、顺式氯氰菊酯、氰戊菊酯、氯菊酯、胺菊酯和敌敌畏的抗药性现状,为指导防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药膜接触法。结果合肥市德国小蠊对溴氰菊酯、顺式氯氰菊酯、氰戊菊酯、氯菊酯、胺菊酯、敌敌畏6种杀虫剂的KT50分别为9.01、7.20、7.32、15.14、8.41、19.57min,其抗性系数分别是敏感德国小蠊的2.30、1.51、1.20、3.03、2.42、1.80倍。结论合肥市德国小蠊对溴氰菊酯、氯菊酯和胺菊酯产生了抗药性,以氯菊酯抗性为最高。对顺式氯氰菊酯、氰戊菊酯和敌敌畏较为敏感。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沈阳地区中华按蚊对DDT、溴氰菊酯、高效氯氰菊酯、氯菊酯、残杀威的抗药性,为合理使用有效的杀虫剂控制中华按蚊提供科学依据,减少疟疾在沈阳地区的暴发流行。方法 采用WHO成蚊滤纸接触法,以WHO区分剂量进行测定,通过抗性级别、开始击倒时间、不同时间的击倒率评价按蚊对杀虫剂的抗药性。结果 中华按蚊对溴氰菊酯、高效氯氰菊酯、氯菊酯、残杀威、DDT 24 h的死亡率分别为87%、79%、100%、100%和100%。中华按蚊对溴氰菊酯为初步抗性群体(M),对高效氯氰菊酯为抗性群体(R),对氯菊酯、残杀威、DDT为敏感群体(S)。半数击倒时间(KT50)及其95%置信区间分别为24.4025(27.2605~21.8442)、27.4794(32.2923~23.3838)、19.6297(22.0655~17.4628)、9.0588(9.5893~8.5578)和23.8534(26.1363~21.7699)min。其中残杀威的KT50值最小,为9.0588 min,高效氯氰菊酯的KT50值最大,为27.4794 min。结论 在沈阳地区中华按蚊对高效氯氰菊酯产生了一定抗药性。因此,应合理使用杀虫剂,以延缓抗药性的发展;中华按蚊对残杀威相对较敏感,可作为现阶段主要的杀虫剂使用。  相似文献   

14.
赵玉丑  毕国生  扬延顺 《职业与健康》2010,26(17):1996-1997
目的了解漯河市区蟑螂对常用杀虫剂的抗药性,指导科学、合理地使用杀虫剂。方法药膜接触法。结果现场采集市区的德国小蠊与敏感品系比较,对高效氯氰菊酯、溴氰菊酯和残杀威的抗性系数分别为2.73,13.45,1.84。结论漯河市区德国小蠊对残杀威敏感,对高效氯氰菊酯产生一定程度抗药性,对溴氰菊酯已产生抗药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掌握4种药剂对蚊蝇和蟑螂的杀灭效果,为病媒生物控制提供依据。方法在室内条件下分别采用幼虫浸渍法、微量点滴法、三角烧瓶药膜法。结果高效氯氟氰菊酯对淡色库蚊幼虫敏感性最高,毒力最大,LC50为0.012 6 mg/L;高效氯氰菊酯次之,胺菊酯毒力最弱。对家蝇,高效氯氟氰菊酯敏感性同样最高,LD50为0.414 2μg/蝇,残杀威毒力最弱。高效氯氟氰菊酯、残杀威和高效氯氰菊酯对德国小蠊的KT50分别为10.24、12.93和15.25 m in,毒力较强。结论蚊、蝇、蟑螂对高效氯氟氰菊酯的敏感性最高,但高效氯氰菊酯的杀灭效果好于其他三者。  相似文献   

16.
杭州市区德国小蠊抗药性及增效剂的作用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了解德国小蠊敏感品系(S)和4个杭州品系(ZAU、JC、DH和HZ)对二氯苯醚菊酯、溴氰菊酯、氯氰菊酯、毒死蜱和残杀威5种药剂的敏感性。方法:采用点滴法进行测定。结果:杭州市区德国小蠊品系对供试的3种拟除虫菊酯类药剂已产生抗药性,以二氯苯醚菊酯的抗药性尤为突出,4个杭州品系对该杀虫剂的抗性系数分别为敏感品系的36.6、59.4、38.6和67.1倍;对毒死蜱和残杀威的抗性系数分别是敏感品系的2.2、2.4、2.1和2.0倍以及8.1、5.4、5.3和4.5倍。对德国小蠊HZ品系,分别用氧化胡椒基丁醚(PB)、三磷酸苯酯(TPP)和顺丁烯酸二乙酯(DEM)3种抑制剂,测定对二氯苯醚菊酯的增效作用。活体增效作用研究表明,三种增效剂对HZ种群可分别增效3.69、1.76和1.16倍。结论:HZ品系抗性可能涉及多功能氧化酶(MFO)和羧酸酯酶(CarE)的变化,但与谷胱甘转移酶(GST)的关系可能不大。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德国小蠊对氯菊酯的抗性和抗氯菊酯德国小蠊的抗性消退。方法 果酱瓶药膜法。结果 对氯菊酯3年抗性监测,8个调查点的抗性倍数为0.59~7.93;抗氯菊酯德国小蠊不接触杀虫剂,培育至第4代,抗性消失37.22%,第8代抗性消失69.74%,第10代抗性消失85.79%。结论 福建调查点的虫株对氯菊酯已产生抗性,部分调查点的抗性呈上升趋势。抗氯菊酯德国小蠊虫株由中等程度抗性转变为低抗性至基本消失需要3年。  相似文献   

18.
江苏省淡色库蚊成蚊对常用杀虫剂的抗药性测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江苏省淡色库蚊成蚊对常用杀虫剂的抗药性现状,以有效指导淡色库蚊的防治。方法采用成蚊接触筒法测定LC50。结果江苏省南京、徐州、连云港、无锡、南通和淮安市淡色库蚊现场种群成蚊对溴氰菊酯的LC50分别为0.0173%、0.0756%、0.0487%、0.0070%、0.0055%和0.0150%,对氯菊酯的LC50分别为0.2128%、0.2711%、0.1130%、0.1579%、0.0504%和0.0734%,南京、徐州、连云港、无锡、南通、淮安和苏州市淡色库蚊现场种群成蚊对高效氯氰菊酯的LC50分别为0.0224%、0.0420%、0.0843%、0.0023%、0.0114%、0.0180%和0.0108%,南京和南通种群成蚊对敌敌畏的LC50分别为0.0119%和0.0046%,对残杀威的LC50分别为0.0129%和0.0077%。所测种群对溴氰菊酯均产生了中等及其以上程度的抗性,其中徐州和连云港种群抗性倍数均在100倍以上;对高效氯氰菊酯呈低抗至高抗,其中连云港种群的抗性高达94.7倍,无锡种群的抗性仅为2.6倍;对氯菊酯呈低抗至中抗,其中南京和徐州种群的抗性倍数为11~15倍,南通种群抗性倍数为2.8倍;南京种群对残杀威低抗(2.8倍),南京种群对敌敌畏、南通种群对敌敌畏和残杀威均敏感。结论江苏省在成蚊防治中,应减少溴氰菊酯和高效氯氰菊酯的使用,可增加敌敌畏等有机磷类和残杀威等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的使用;在进行成蚊化学防治时,要从全局考虑,做好杀虫剂使用的整体规划,以延缓或减少害虫抗药性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9.
明明 《现代预防医学》2016,(19):3476-3478
目的 了解泰安市蟑螂密度及其季节消长情况,掌握优势种群德国小蠊对常用杀虫剂的抗药性状况,为制定有效的防控方案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随机选择城区农贸市场1处、餐饮2处、宾馆1处、医院1处,居民区1处作为监测点,蟑螂密度监测采用粘捕法,抗药性试验采用药膜接触法。结果 全年共捕获蟑螂3 120只,平均密度为1.30只/张,优势种群是德国小蠊。从全年的季节消长曲线来看,蟑螂密度季节消长有两个高峰,在7月份形成密度最高峰(2.18只/张),9月份又出现密度小高峰(1.94只/张)。不同生境蟑螂密度不同,农贸市场(2.5只/张)>医院(1.9只/张)>居民区(1.35只/张)>餐饮(0.98只/张)>宾馆(0.73只/张)。不同生境蟑螂密度季节消长曲线有所不同。抗药性监测结果显示,实验室德国小蠊敏感品系(S)对高效氯氰菊酯、乙酰甲胺磷、溴氰菊酯和残杀威的KT50分别为3.95、7.33、5.02和10.99min。而现场品系(R)对上述杀虫剂的抗性系数分别是敏感品系的1.54、8.71、1.40和0.84倍。结论 德国小蠊是泰安市重点防控对象,农贸市场和医院是重点防治场所。建议采取环境治理为主,在密度高峰期(6-9月份)采取菊酯类杀虫剂进行化学防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