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今年3月18日,墨西哥首次报道了人感染甲型H1N1流感病毒,很快这种疾病就从美国与墨西哥交界处往世界蔓延,全球立刻拉响了甲型H1N1流感警钟[甲型H1N1流感,原称人感染猪流感,WHO于2009年4月30日更名为A(H1N1)流感,我国相继更名为甲型H1N1流感].  相似文献   

2.
今年3月18日,墨西哥首次报道了人感染甲型H1N1流感病毒,很快这种疾病就从美国与墨西哥交界处往世界蔓延,全球立刻拉响了甲型H1N1流感警钟[甲型H1N1流感,原称人感染猪流感,WHO于2009年4月30日更名为A(H1N1)流感,我国相继更名为甲型H1N1流感].  相似文献   

3.
今年3月18日,墨西哥首次报道了人感染甲型H1N1流感病毒,很快这种疾病就从美国与墨西哥交界处往世界蔓延,全球立刻拉响了甲型H1N1流感警钟[甲型H1N1流感,原称人感染猪流感,WHO于2009年4月30日更名为A(H1N1)流感,我国相继更名为甲型H1N1流感].  相似文献   

4.
今年3月18日,墨西哥首次报道了人感染甲型H1N1流感病毒,很快这种疾病就从美国与墨西哥交界处往世界蔓延,全球立刻拉响了甲型H1N1流感警钟[甲型H1N1流感,原称人感染猪流感,WHO于2009年4月30日更名为A(H1N1)流感,我国相继更名为甲型H1N1流感].  相似文献   

5.
今年3月18日,墨西哥首次报道了人感染甲型H1N1流感病毒,很快这种疾病就从美国与墨西哥交界处往世界蔓延,全球立刻拉响了甲型H1N1流感警钟[甲型H1N1流感,原称人感染猪流感,WHO于2009年4月30日更名为A(H1N1)流感,我国相继更名为甲型H1N1流感].  相似文献   

6.
今年3月18日,墨西哥首次报道了人感染甲型H1N1流感病毒,很快这种疾病就从美国与墨西哥交界处往世界蔓延,全球立刻拉响了甲型H1N1流感警钟[甲型H1N1流感,原称人感染猪流感,WHO于2009年4月30日更名为A(H1N1)流感,我国相继更名为甲型H1N1流感].  相似文献   

7.
今年3月18日,墨西哥首次报道了人感染甲型H1N1流感病毒,很快这种疾病就从美国与墨西哥交界处往世界蔓延,全球立刻拉响了甲型H1N1流感警钟[甲型H1N1流感,原称人感染猪流感,WHO于2009年4月30日更名为A(H1N1)流感,我国相继更名为甲型H1N1流感].  相似文献   

8.
今年3月18日,墨西哥首次报道了人感染甲型H1N1流感病毒,很快这种疾病就从美国与墨西哥交界处往世界蔓延,全球立刻拉响了甲型H1N1流感警钟[甲型H1N1流感,原称人感染猪流感,WHO于2009年4月30日更名为A(H1N1)流感,我国相继更名为甲型H1N1流感].  相似文献   

9.
今年3月18日,墨西哥首次报道了人感染甲型H1N1流感病毒,很快这种疾病就从美国与墨西哥交界处往世界蔓延,全球立刻拉响了甲型H1N1流感警钟[甲型H1N1流感,原称人感染猪流感,WHO于2009年4月30日更名为A(H1N1)流感,我国相继更名为甲型H1N1流感].  相似文献   

10.
甲型H1 N1流感是一种由变异的新型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自2009年4月25日WHO通报美国和墨西哥发生人感染A/H1N1猪流感(后更名为甲型H1N1流感,以下简称甲流感)疫情以来,甲流感迅速在全球多个国家扩散,并引发了新一轮全球性流感大流行.  相似文献   

11.
A1ura问答     
1A1ura(中文译名:荷尔露滋养乳) 1、主要成份: 由多种草本植物精华萃取而成.L精氨酸、薄荷醇等. 2、容量:凝胶状,每瓶15毫升. 3、作用原理:通过氧化氮路径学说,作用于性腺分泌轴和雌激素的靶器官(皮肤、乳房、毛发、内外生殖器等).通过神经反射体液调节和血液循环体液调节双通道,对雌激素的分泌进行双向调节.  相似文献   

12.
Isoleucine (Ile)-valine (Val) polymorphism, which is caused by a point mutation from A to G in exon 7, is reported to be associated with an elevated risk of lung cancer among Japanese. Because CYP1A1 catalyzes bioactivation of environmental procarcinogens, such as benzo[a]pyrene, it is very important to study the clinical meaning of Ile-Val polymorphism using an epidemiological study. In an epidemiological study, easy, economical, rapid and reliable identification of the CYP1A1 genotype is necessary. The present study shows that the new method, designed 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 (designed RFLP), can detect Ile-Val polymorphism of CYP1A1 The Ile-Val polymorphism detected using this new method was consistent with that found by the allele-specific PCR amplifications (ASA) method in six cases tested. This new method detected Ile-Va1 polymorphism of CYP1A1 using 240 healthy Japanese who lived in the northern Kyusyu region. The frequency of the genotypes was as follows: Ile/Ile, 159 (66.2%); Ile/Val, 65 (27.1%); Val/Val, 16 (6.7%). The frequency of the Ile gene was 0.798 and that of the Val gene, 0.202. There was no difference in Ile-Val polymorphism based on sex or age. Racial differences influenced the distribution of this polymorphism, but Japanese regional differences did not. Since this new method, designed RFLP, is rapid, reliable and suitable for large-scale screening of polymorphisms, it may be used routinely to detect Ile-Val polymorphism of CYP1A1 Furthermore, it will help to evalu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YP1A1 polymorphism and individual sensitivity to xenobiotics that may affect the incidence of lung cancer.  相似文献   

13.
CYP1A1和GSTM1基因多态与肺癌发病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肺癌易感性标记物CYP1A1及GSTM1基因多态以及吸烟等其他环境暴露因素与肺癌发生的关系。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收集原发性肺癌病例91例以及非肺部疾患的住院病例(对照)91例,所有的研究对象均采静脉血进行DNA抽提,并用PCR方法检测CYP1A1以及GSTM1基因多态,同时调查研究对象吸烟等其他环境暴露因素。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的分析。结果 无论是单因素分析还是多因素分析均未显示出CYP1A1和GSTM1基因多态与肺癌发病的关联。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化程度的OR为0.63(95%CI:0.45~0.86),吸烟量的OR为1.56(95%CI:1.14~2.14),无抽油烟机的OR为3.77(95%CI:1.48~9.56),食用动物油的OR为1.67(95%CI:1.25~2.24),常吃胡萝卜的OR为0.47(95%CI:0.22~0.98),饮酒的OR为6.58(95%CI:1.53~28.30),家族肺癌史的OR为3.75(95%CI:1.64~8.58)。结论 CYP1A1和GSTM1基因多态与肺癌发病无明显的关联,吸烟、饮酒、食用动物油、家族肺癌吏以及无抽油烟机是肺癌的危险因素,而高化程度和常吃胡萝卜与降低肺癌风险有关。  相似文献   

14.
自2009年3月18日以来,墨西哥、美国等国家相继发生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1],成为国际关注的公共卫生事件.此后,疫情向各国蔓延,短短数月疫情就已肆虐全球,世界卫生组织将流感大流行预警级别提升到最高级别6级,并宣称全球已处于2009年流感大流行的中期.为有效应对甲型H1N1流感疫情,我国已于2009年4月30日将其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乙类传染病,并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为防控甲型H1N1流感赢得时间,作者通过介绍甲型H1N1流感的流行病学研究进展,为科学、有效地防控甲型H1N1流感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调查2009-10某警队1起甲型H1N1流感暴发的疫情规模、传染来源及传播途径。方法制定病例定义,开展病例主动搜索和病例对照研究。结果首发病例为另1起确诊甲流疫情的密切接触者,归队后发病,之后陆续57人发病,罹患率20%。病例集中在新警大队,在各中队、班和楼层的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存在宿舍聚集性。病例和对照中吸烟、洗手、看电视、用电脑的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吸烟者患病的相对危险度为不吸烟的4.25倍。结论本起疫情为1起输入性病例引起的甲型H1N1流感暴发,因警员围坐吸烟行为引起病毒的传播。防止飞沫传播在流感大流行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重症甲型H1N1流感的临床和治疗特点.方法 对2009年11月~12月中旬在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住院确诊为重症甲型H1N1流感患儿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 、治疗及预后等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重症患儿中50%有基础病变,30%年龄小于5岁.所有患儿均有发热、咳嗽表现,合并有肺炎,70%有肺外并发症,4例有肝功损害,6例有心肌酶异常,2例出现肾功异常.所有患儿均予奥司他韦、抗生素对症治疗,呼吸衰竭、肝功损害、心肌损害、肾功不全者给予相应的呼吸机辅助通气、营养心肌、血液净化等治疗,多脏器功能障碍者及时用乌斯他汀.除1例由于原发病(急性白血病)过重死亡,余患儿均痊愈出院.结论 重症甲型H1N1流感患儿尽早、足量应用奥斯他韦、抑制炎症介质释放药物及支持对症等治疗,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8.
葛兰香 《职业与健康》2013,29(1):114-116
2009年3月发生于墨西哥的甲型H1N1流行性感冒(下称流感)病毒传染性强,人群因对这个新型病毒缺乏免疫力而普遍易感,导致疾病在短时间内迅速蔓延而至全球大流行.该流感在初期被命名为“猪流感”,WHO为避免引起猪肉及其肉产品是不安全的误解,将原名“猪流感”重新命名为“甲型H1N1流感”.2009年6月11日-2010年8月10日全球大流行后,人们对该疾病的流行特征有所认识,但新型甲型H1N1流感并没有结束,局部暴发疫情仍有发生,病毒抗原逐渐发生变异.作者从甲型H1N1流感的病毒起源、病原学特征、流行概况、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住院及危重症死亡特征等方面对该次流感暴发以来的相关研究结果进行了总结,为人们全面认识这次流感的发生发展、病原变异、流行特征提供参考,以便做好更大规模甲型H1N1流感流行的应对工作.  相似文献   

19.
428名大学生甲型H1N1流感知识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大学生获取甲型H1N1流感知识的主要途径以及对甲型H1N1流感的知晓情况,为进一步做好甲型H1N1流感的防控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随机抽取本学院一年级和高年级(三、四年级)428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①不同年级学生获取甲型H1N1流感知识的途径有所不同:一年级学生以电视和网络为主,高年级学生以学校教育和电视为主.②高年级学生对疾病的症状和治疗方法的知晓率分别为91%、83.4%,明显高于一年级学生的71%、70.5%(X2=27.704,P=0.000;X2=10.021,P=0.002).③女生对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的知晓率明显高于男生(P<0.05).结论 学校教育是大学生甲型H1N1流感知识来源的主要途径.提高甲型H1N1流感知识知晓率是有效的防控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