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原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顾问孙毅,今年已进入96岁高龄,仍耳聪目明,精神旺盛。1981年11月,在全国第一届“健康老人”评比中,他被评为“健康老人”之一;1995年10月,在全国第四届“健康老人”评比中,他又被评为“最佳健康老人”之一。孙毅将军1931年参加宁都起义,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战争年代,他转战南北,功勋卓著。建国以后,他先后担任过总部几个部门的领导职务,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受到老一辈革命家的称赞。1985年离休之后,他把自己的全部心血倾注在青少年教育事业上,多次受到中央领导同志的好评…  相似文献   

2.
由山西太原市维康药店经理毛依发明的“单味中药饮片分克包装法”,在“第三届中国专利技术博览会”上荣获金奖后,又在“全国十年优秀发明成果暨第九届发明展览会”上荣获“中国发明成果金奖杯”。 几千年来,中药饮片的销售一直是戥子称药,用手分药,用纸包药。这种“抓”药形式一是计量不  相似文献   

3.
最近发生的两件事对我们针灸界来说,是值得认真思考的。一件是我国科学工作者在举世瞩目的超导体研究的角逐中取得领先地位。另一件是在第卅九届世乒赛上中国健儿冲破重重阻拦,勇夺六项冠军。针灸是一项可能在世界学术领域中争得单项冠军的优势项目。超导体研究的领先与六项冠军的夺得对针灸界是很大的鼓舞。他们的成功经验主要一点就是奋发图强,敢与强手拼搏,在激烈的竞争中去夺取胜利。  相似文献   

4.
1965年春天,煤炭部直属鼓楼中医医院来了一位从朝鲜回国的骨伤科大夫马在山,他医技高超,受到患者的赞誉;他心地善良,在文革中救治了许多“黑帮分子”。20多年后,他已是全国著名的专  相似文献   

5.
《中草药》2007,(4):523-523
2006年10月27日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公布了“第五届中国百种杰出学术期刊”名单,《中草药》杂志获此殊荣——“第五届中国百种杰出学术期刊”。这个名单是按照期刊指标评价体系对重要指标(影响因子、总被引频次、他引总引比、基金论文比和即年指标)进行打分的结果,并在近几年来召开了20余场专家研讨会,对评价指标不断进行推敲和改进而评出的。摘引自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2005年度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与分析年度研究报告》《中草药》杂志被评为“第五届中国百种杰出学术期刊”  相似文献   

6.
《中草药》2006,37(10):1541-1541
2005年12月,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公布了“第四届中国百种杰出学术期刊”名单,《中草药》杂志获此殊荣——“第四届中国百种杰出学术期刊”。这个名单是按照期刊指标评价体系对重要指标(影响因子、总被引频次、他引总引比、基金论文比和即年指标)进行打分的结果,并在近几年来召开了20余场专家研讨会,对评价指标不断进行推敲和改进而评出的。摘引自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2004年度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与分析年度研究报告》《中草药》杂志被评为“第四届中国百种杰出学术期刊”  相似文献   

7.
信息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中草药》2006,37(8):1125-1125,1140,1193
《中草药》杂志被评为“第四届中国百种杰出学术期刊”2005年12月,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公布了“第四届中国百种杰出学术期刊”名单,《中草药》杂志获此殊荣——“第四届中国百种杰出学术期刊”。这个名单是按照期刊指标评价体系对重要指标(影响因子、总被引频次、他引总引比、基金论文比和即年指标)进行打分的结果,并在近几年来召开了20余场专家研讨会,对评价指标不断进行推敲和改进而评出的。摘引自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2004年度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与分析年度研究报告》《中草药》杂志被确认为允许刊载处方药广告的第一批医药专业媒体…  相似文献   

8.
广东百岁老人黄家齐,1920年以优异成绩考取了清华大学,毕业后赴美留学,取得硕士学位,回国后受聘为总工程师、大学教授。他事业有成,颇多建树,没想到晚年却遭到沉重的打击和折磨:70岁时,被划为“右派”,弄到乡下进行“劳动改造”;80岁时遇到“文革”,成为“横扫”的对象,受到批斗。在这种情况下,黄家齐并没有自暴自弃,更没有沉沦,  相似文献   

9.
《中草药》2007,38(11):1150-1150
2006年10月27日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公布了“第五届中国百种杰出学术期刊”名单,《中草药》杂志获此殊荣——“第五届中国百种杰出学术期刊”。这个名单是按照期刊指标评价体系对重要指标(影响因子、总被引频次、他引总引比、基金论文比和即年指标)进行打分的结果,并在近几年来召开了20余场专家研讨会,  相似文献   

10.
严寄洲,我国著名电影艺术家,是出席第一届中国文联会议的资深导演,是一位在革命军队里成长起来的文化名人。他曾长期在贺龙领导的八路军一二○师战斗剧社担任编导和表演工作,参加过多部话剧的演出。严寄洲先后与人合作创作了话剧《九股山的英雄》和歌剧《女英雄刘胡兰》。2000年,他被授予“第五届全国健康老人奖”,2001年,他又被评为“全军十七位健康老人之一。”  相似文献   

11.
<正> 林子善(1913~),即墨市人。自幼酷爱医术,熟谙《伤寒论》、《金匮》、《内经》等。1941年,入保真堂从师于前清秀才、即墨名医黄学孔先生,尽得其传。1956年,调即墨县人民医院中医科,因成绩出色,同年被省政府授予“山东省卫生先进工作者”称号。1959年起任中医科主任达20余年。曾当选为山东省第四、五届政协委员,即墨县第四、五、六届政协副主席等。  相似文献   

12.
志当存高远     
糖尿病,中医称之为“消渴”,它被视为世界医学四大难症之一。 1993年9月,在北京举行的全国第七届全运会期间,应邀参加由卫生部组织的“全国百名著名医学专家特色门诊”活动中,刚刚30岁的青年糖尿病专家李强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一是因为他与自己名气不相称的年轻,一是因为他在攻克糖尿病顽症上取得的成功经验。他的名字载人了《中国名人录》、《疑难杂症名医辞  相似文献   

13.
痛苦与欢乐结伴。灾变与人祸同行。何必明月照沟渠,莫若素心伴月明。上海市中医医院主任医师孟仲法教授,浙江诸暨人。1925年出生,今年虚龄81岁。曾任上海市中医医院副院长。早年就读于上海新中国医学院,又就读于东南医学院,取得中西医双重学历。孟仲法是出身于中医世家。他的人生坎坷,迭遭变故。原有一位兄长,比他大9岁,抗日战争时被日本人杀害了。因为父亲办过医院“,文革”中被认定为资本家,父子均遭到冲击,挨批斗、罚扫地。他有7个子女,前妻与3个子女于“文革”中都罹于癌症。现有一子一女在国外。女儿在华尔佩斯(莎)的一家超市任职员,近…  相似文献   

14.
<正>2017年7月21—22日,由中华中医药学会李时珍研究分会主办、河北省中医院与山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共同承办的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届李时珍医药论坛在山西省晋中市顺利召开。中华中医药学会李时珍研究分会名誉主任委员、第三届国医大师李佃贵教授,第三届国医大师、山西中医学院王世民教授,中华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学术顾问温长路教授,中华中医药学会李时珍研究分会主任委员、河北省中医院院长孙士江教授,李时珍研究分会副主任委员、湖北中医药  相似文献   

15.
王常月原名平,号昆阳,山西潞安府长治县人。根据《白云观志》记载,他生于明世宗嘉靖二年(1523年),卒于清圣祖康熙十九年(1680年),享年一百五十八岁,是道教全真龙门派的第七代律师,在清初全真道振兴的过程中发挥了巨大作用,被后世道徒誉为龙门“中兴之祖”。 为了加快教派发展的步伐,康熙二年(1663),王常月率弟子詹椿、  相似文献   

16.
慢性咳嗽是山西地区常见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之一。李廷荃教授临床擅长“从风燥论治”慢性咳嗽,效果确切。李廷荃教授基于中医“因发知受”“三因治宜”“必伏其所主,而先其所因”的理论认识慢性咳嗽的致病机制与治疗原则,认为慢性咳嗽多因“风燥”作祟,“从风燥论治”慢性咳嗽实为针对肺之本身生理特性、山西四时节气与地域特点而提出的治疗思路,可有效缓解症状、防止变生他病。  相似文献   

17.
<正>锡剧“猴王”崔龙海老先生是与京剧“猴王”李万春、绍剧“猴王”六龄童齐名的戏曲界大师。年近90高龄的崔老,如今依然满面红光、精神抖擞,他的养生之道很特别,就是几十年不间断地吃芋头。说来让人难以置信,崔龙海老先生是一位曾经站在鬼门关的胃癌患者,而帮助他战胜癌症的,正是在平常人看来毫不起眼的小小芋头。1990年,62岁的崔老被确诊为中期胃癌,在切除4/5的胃后,又因肠粘连住院。  相似文献   

18.
我们对贾得道在1991年第2期《医学与哲学》上发表《谈中医发展战略中的若干问题》一文,持有不同看法,先后发表《评贾得道的<中医发展战略>》(载本刊1991年第44期)和《坚持百家争鸣、弘杨中国传统医学—再评贾得道的“中医发展战略”》(载本刊1991年第5期)两篇评论。与此同时,贾得道又将他这篇文章,略加删改,在1991年第7卷第3期《山西中医》上发表。  相似文献   

19.
《河北中医》2011,(4):I0002-I0002
任小强 中医院院长,党总支书记,外科主任医师,毕业于山西医科大学。从事临床工作30余年。中国社会调查事务所认定为“行业管理创新模范”,河北省新世纪“三三三”人才工程第三层次人选,2010年被省卫生厅授予“河北省医药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称号。经过长期的工作实践,在普通外科、心胸外科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相似文献   

20.
涟源市田心卫生院地处穷乡僻壤 ,交通不便。但是前来这里就诊的人却络绎不绝 ,院门前车水马龙 ,门庭若市。 1999年仅有行政业务人员 38人的小小卫生院年收入竟达 5 2 0万元 ,创全省医疗单位人平最高效益。这所卫生院有如此好的效益 ,凭什么 ?是尖端的高科技 ?是一流的检测设备 ?都不是 ,而是凭该院院长石海澄副主任医师的诊疗绝技 ;凭他执着追求 ,持之以恒、刻苦钻研、博采众长形成的一整套独特的临证用药经验 ;凭借他扎根农村 ,一心为民除疾的精神和高尚的医德医风。他在极平凡甚至是较艰难的环境里创造出不平凡的业绩 ,去年该卫生院被评为卫生部“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石海澄同志本人被国务院评为“全国先进工作者”;1995年被卫生部评为“全国卫生先进工作者”;同年由省卫生厅授予“全省优秀区乡卫生院院长”称号 ;省政府授予“湖南省先进工作者”;今年当选为湖南省第九届人大代表。最近本刊记者对其进行了实地采访 ,现整理如下 ,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